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69|回复: 10

古风楹联十一期栖霞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18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222
金钱
26736
发表于 2017-9-7 23: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星。 于 2017-9-8 09:08 编辑

毕业论文要求:(审核老师: 小手冰凉老师  )
1、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需在毕业论文中出现自己的作品;
4、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自己原创。

6、论文截止日期:2017年10月15日。



0

主题

54

帖子

5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7
贡献
121
金钱
193
发表于 2017-9-13 15: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涅槃~ 于 2017-9-14 13:15 编辑

《涅槃学联有感》
    2016年3月份左右,有位朋友拉我进了个打油群,只因在同学群里我常随口来俩顺口溜,常逗的同学们捧腹大笑。
     在打油群里每每写些油诗,有些友友说,涅槃,你的油诗有意境,可惜无格律,登不上大雅之堂。说:诗词对联,意境是灵魂,格律是骨架,字句是皮肤,缺少了就不是完整的作品。从此我到处寻师父,总想写出完整的作品。寻寻觅觅,终于遇到了古风!看到大群里同学们分享校长和听琴老师的句子,我欣喜若狂!读着是那么那么的美!细想是那么让人回味无穷。我如饥似渴,每天都熬夜到一两点,每天的练习题都要爬楼看完,只因我知道自己词汇量是如此匮乏。这些任何人都帮不了,只有靠自己积累。
     学习快一年了,我总结一下,觉得这一年收获颇丰,从踏入古风那个不知道平仄,觉得对联就是过年的时候贴在大门口那几个字的人,成长为会写成联,会出句,会对句的古风人!(虽然作品都不咋滴,可是能写了哈!)
      现在我总结下所学的:
初级课程我了解到对联的由来,格律是什么,流水对是何物。每日练习让我接触到非常多的词语,特别是同学们每个人所接触点不一样,所想出来的词语不同,会让你觉得如此幸运。
中级课程非常丰富,有词性结构,有流水对的八种关系,为对句打下了坚实基础。老师们每天不厌其烦的贴心辅导会让大家获益匪浅。
高级课程是学习成联,成联是对自己所学非常好的检测,它包涵了格律,意境,遣词造句,还有个人素质。每个人经历不同,思维不同,他所表达的都会在字里行间。
    我属于那种天马行空的主,写出来的东西常想与众不同,现在我发几个作品,都是不怎么成熟的,还需要打磨。有些词性结构不怎么到位,有些意境不是很好,有些气脉不畅。以后还要努力学习。

初识古风,心神俱醉,晨昏颠倒不眠夜;
再探流水,平仄扰魂,字句推敲寻梦人。
                                     →涅槃
这是我真正的体会,学习的时候常晨昏颠倒!
世事何妨,求一人终老;
真情即可,破桎梏随心。
                     →涅槃
这是我内心的折射,世间纷纷扰扰有什么了不起,只要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有一份真情义,就可以突破一切。
【五祖寺】
位长江之畔,盛唐始存,东禅名亦是,五老寺到今,天下祖庭御赐;
开佛教之宗,慧能得法,往事历经年,殿宇魂犹在,衣钵圣地我承。
这是我家乡最自豪的景点,五祖寺。湖北黄梅县有两大特色,佛教文化和戏曲文化,五祖,六祖都在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
[蔡山晋梅]
栖古寺越千年,遇谪仙泼墨,忆支遁留身,华夏一枝独秀;
立长江过百棹,思骨塔残风,阅曹王往事,蔡山二度梅开。
                                                  →涅槃
这也是我家乡名胜景点,在长江边上有株晋代黄梅,是晋代支遁和尚所栽,这座江心寺有诗仙李白题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黄梅县,黄梅戏都由此而来。
     有时候翻翻自己的空间,看到自己写的这些,挺开心的!从一个只会写顺口溜的人,只有一年时间学习了这么多,从内心真正的感谢古风,感谢东风校长,感谢所有无私帮助我们的老师们,他们都是我最敬爱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

帖子

7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192
金钱
286
发表于 2017-10-2 23: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心 于 2017-10-2 23:25 编辑

尊敬的各位老师及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古风第十一期学员海洋之心,时光如水,匆匆而逝,还有许多未知和不精之处,却已迎来了毕业!能走到毕业真的需要对文字怀有无比的热爱和痴迷,还需要有一份不舍的初心!
     在入学前,对于对联还不是那么的了解,平时也就知道过春节,婚丧嫁娶贴在门上所用的对联,或古代文人雅士为激励警示自己所用的座右铭而已。一心想学习诗词的我,听朋友提及对联是学习诗词的基础,所以我就抱着这样的心态步入了学联之路!可进入招生群在阅读资料的时候方知,以前的认识是错误的。对联,仅仅的两行字却蕴藏着作者的文字驾驭功夫及作者在生活等各方面得来的喜怒哀乐等丰富情感!
     一,平仄。在诗词对联中必须遵循的法则。平仄相替不但使人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还能感觉到一种特有的韵律美。我们汉语是以两个字为一个音节,在一个音节中第二个字是重点。那么,就有了一个通常的说法:135不论,246分明。这就是对联的基础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在对联中有一些必须避免的如:三仄尾,三平尾等这些情况的存在!举例来说:平平平仄仄句,第三个字如果不论平仄,用了仄声就是三仄尾,这是不符合韵律的。再如:平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平声,则是三平尾,也是不行的。这就是135也需要明辨平仄的例子。
二,怎样对好一个流水对的句子呢?
   (1)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般,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上却是互相连贯的。换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者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如出句:但等清风围草舍
  对句:便邀旧友赋秋光【海洋之心】
(2)面对出句,我们首先要审题,琢磨出句的所有信息,这就是析联,把别人的出句当成是自己写的,出句对句如出一人之手,才可能合拍,这里的读懂包括:明确出句的立意,把握出句素材的选用,明晰遣词造句的方法(表现手法)等
(3)立意,联句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或者是联句所能所能体现的审美情趣。在找出关联点和切入点,这样才能是出句和对句和谐一体!
  三,出句。要学会出句,得需要平时多读多看多分析古诗词的句子,还要勤练勤写,多练习找感觉。在不断的沉淀积累下才能培养出好句。一个出句的完成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怎么好使怎么使,没有一成不变的思路。出句,立意要高一点,格调也要高一点,否则让人读来似同嚼蜡。
  四,成联重在立意,跟平仄格律不相关,这只是一个写成联的前奏,等你先考虑好写什么之后,你再来组织语言,然后再考虑平仄格律,在构思的时候一定要先理清上联写什么,下联写什么,这上下联之间,你用什么做纽带来联系而不至于脉络出现紊乱甚至断裂!
  如题窗:匀筛月色落书案
                  勾引清风卷绣帷
成联初,暗自得意出对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还觉得意境是那么的美。就把这句发在群里请尘埃老师指点,老师说意境都还可以,只是这个勾引一词感觉有些不雅。我就再次改正:
    题窗:匀筛月色落书案;
                逗引清风卷绣帷。
再如最后一讲作业草稿:求学古风,识得联中真境界;
                                             寄身文字,欣逢世外小蓬莱。
发到群里让尘埃老师指导,经过老师的认真而又细致的指导后:求学古风,探寻流水,初识联中真境界;
        泛舟文海,作别尘氛,乍逢世外小蓬莱。
经与草稿一比较,后者面目一新。

     最后,我感谢古风,感谢东风校长及古风学院所有老师的辛勤指导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4

帖子

3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102
金钱
133
发表于 2017-10-8 1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楹联有感
——古风十一期毕业论文(栖霞13-莲子梦)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回首和我们一起在古风楹联群走过的这段旅程,盈满心头的是幸福、感动和富足。在谈论学联心得之前,首先感谢大中华诗词论坛为我搭建了这个学习的平台,谢谢东风校长、古风的老师们不辞辛苦带领我们走进了楹联的舞台,更谢谢主讲-蓝天老师为我们精彩的讲解、子衿等各位老师辛勤的辅导,还要谢谢栖霞组长风影和涅槃以及同组的学友们,是在大家的引导、督促和鼓励下,我克服各种困难,打消中途因工作太忙想放弃学业的念头,坚持走完这段不平凡的学习之旅途的。
岁月飞逝,转眼间,学习楹联知识快一年时间了。从不知道平仄,趔趔趄趄走路,到一步步学会知平仄,识词性,简单析联,能出联对,撰写成联,一路走来可以说路途坎坷,风雨兼程,但也趣味盎然,收获颇丰。由于工作太忙,加之上班时间不许上网,所以,只有晚上回家后才倒过来翻看QQ聊天记录,如饥似渴的学习。对于早读晚读的内容也是用这种翻带、爬楼的方式完成的。有两次,明明到了星期三晚上学习的时间,可自己忙着工作的事,就是没办法完成签到听课任务,最后,通过多方协调,和同事调换了值班时间,这样才保证了每周能按时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一定要学有所得,不辜负老师无偿而辛勤的付出,不辜负同学们一路同行,这是唯一让我坚持下来的一个信念。
走进楹联这个琳琅满目的大世界,从基础入手,我首先认识了何为对联,简单的说就是既要去对还要有关联,缺一不可。 如何才能做到既对有联呢?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扎实,说什么都是白搭 ,通过学习,我认为必须扎根基础,掌握楹联六要素,因为我们的对句,出句,成联,互评,都离开六要素的,没有这些基础,我们怎么去赏析别人的作品啊!
    我是这样理解对联六要素的,下面简单谈谈:
    一、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指的就是上联无论多长,多少字,所对的下联必须与上联的字数相等,这个不难。如:
瑶池溢彩,石窟流辉,遗迹丰盈随风舞;
生态题诗,田园入画,人文深厚与时追。(莲子梦)
    二、内容相关
    内容相关是指从内容上去读,上下联之间必须要有关联,关联不上,就是失联了。因此构思时必须做到上下联之间内容相关,联意达到到相辅,相成;相反,相衬;有所衔接,有所流转的效果,如:
凤凰展翅红透谷;
芳草葱茏紫连天。(莲子梦)
出句写的是我们当地旅游景点凤凰山,人造景物凤凰展翅的景象,对句写凤凰所在花园草草茂盛,薰衣草花鲜艳葱茏的景色,上下联都写的是凤凰村景色,因此内容上关联。
    三、词性相当,词性相当指的是上下联的词性质相同或相近,这要根据上联的联意所达的词性来定。如:
花窗明月,青茶三盏丝绸路;
流水清溪,浊酒一壶庙会情。(莲子梦)
    三和一都是数词,花窗明月和流水清溪都是名词,盏和壶都是量词。
    四、结构相称,指的语法要素,主谓结构要与主谓结构相对,偏正结构要与偏正结构相对,动宾结构要与动宾结构相对。如:
泾水迎宾登画境;
川峰栖凤揽青云。(莲子梦)
泾水迎宾和川峰栖凤都是主谓宾结构,两两相对。登画境和揽青云,都是动宾结构,两两相对。
    五、节奏相应  
    节奏相应包含两层意思:1.指律诗中的声律节奏,2.指意境中的意节节奏,如:  
    金鸾/故里/传/佳话;
    盛世/年间/展/伟图。(莲子梦)
    这里为声律节奏,节奏点为:鸾,里,传,话;世,间,展,图。
再看看意节,如  
    地占/百弯/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前
这里的意节点为:占,弯,水,无,面,前
    与音节不同的是,音节可以独字为一个节奏点,而意节,除了前面的领字可以独立为一节,而后面的独字,如:多,我们把他归位脚节所有,还有这个不字,也如此,我们也把他归为脚节所有
    六、平仄相谐
    我认为平仄相谐是指平仄协调,是指对联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即平仄交替,广义的说也包括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如:
和谐韵律青山曲;
美丽风情泗水谣。
它符合马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学习楹联,对于我来说,还有一件头疼的事,就是仄声字的问题。以前我一直选用的是《中华新韵》,所以对《平水韵》中的仄声字把握不好。如在第六期初级班升级考试卷中中有这么一道题,要求从下面这首诗中找出入声字:
《春夕》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不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正确答案是:夕、蝶、月、绝、不、得。
可是我把夕、蝶、绝、得按照今音都判断为平音,结果导致了很大的失分。痛定思痛,我下决心痛改前非,就把蓝天老师交流在群里供我们分享的入声字表打印出来,装在包里,闲了就拿出来记,到现在为止,一千零七十二个入声字,我也基本记下了。掌握了楹联六要素这个基础,记下了入声字这个老大难,我撰写楹联感觉得心应手多了。
和古风结缘,可以说是我的福祉。记得三年前,我由爱好古诗词发展到执笔写作古诗词,得益于朋友对我一句漫不经心的鼓励。无知者无畏,那时看着自己稚嫩的作品沾沾自喜,感觉相当良好。现在回过头来再来看,那根本就是凑成的五言或者七言的一句话,连打油诗都算不上,何谈律诗和绝句呢?因为那时只有浓厚的兴趣,根本不懂平仄、粘对、韵脚等诗词基本常识。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把自己自认为不错的“诗作”拿给新结识的一位诗友看时,当时本以为能得到他的夸奖,谁知他看后哈哈大笑,我才知道自己的文字有多么糟糕。一番面红耳赤后,虚心向他求教,他说这里面知识深着呢,你走路都走不稳,怎么能学会跑呢?律诗里面最难得是颔联和颈联的对仗,你看你词性不懂,平仄不懂,粘对不懂,怎么就敢写律诗呢?我才感觉到这确实是一门学问,里面的知识多着呢,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就能解决的,你得从基础入手。当我想拜他为师时,他谦虚地说自己也只是学了皮毛,然后想我介绍了古风楹联班,我才有缘走进这个景象万千的大观园,结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
    楹联所在的中华诗词论坛,是个知识系统,内涵丰富,繁花似锦,人才济济的大世界,我只是个刚入门者,是一幅精彩的大画卷我面前徐徐展开,更多更精彩的知识领域等着我们这些初学者去涉猎。因此,在这毕业季节,我要把它当做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和我的朋友们继续结伴而行,在院校领导和各位老师们的引导下,扬帆起航,驶向新的理想之安。
最后再一次谢谢东风校长,谢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


点评

这份里面有错别字,请看后面那一份!  发表于 2017-11-15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12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5
贡献
284
金钱
507
发表于 2017-10-15 23: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蒙 于 2020-1-2 18:24 编辑

无题



一夜春风带雨浓,
数丛掩映几只红?
春风无意催桃李,
桃李轻狂笑春风!!!









点评

古风对毕业论文的唯一要求=马屁拍得啪啪响。你居然没做到!肯定是杨柳这个王八犊子天天没干人事尽向学员索要红包了~TmD!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 19:02
再者:为了充分表达你对某些狗人的蔑视你最好在结句后面嘿嘿地奸笑两声ok  发表于 2020-1-2 18:42
再者:为了充分表达你对某些狗人的蔑视你最好在结句后面嘿嘿地奸笑两声ok  发表于 2020-1-2 18:42
这好像是到此一游【旋即又迅速离开的好多人】的心声a  发表于 2020-1-2 1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1101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五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7
贡献
249
金钱
426
发表于 2017-10-31 1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影 于 2017-11-2 21:40 编辑

    古风十一期栖霞组长——风影

《毕业论文》

“砰、砰、砰……”当我敲响古风楹联学院的大门时,心是跳着的,而且跳得非常厉害!这是为什么呢?


      说来话长,因为爱好文字,平时总是在网上看一些诗词和对联。突然有一天,无意中看到一个上联:“漠漠青烟开远道”,接着,又看到有十个不同的对句,再一看署名,天呐!竟然是出自一个人之手,瞬间被震撼啦!从此,“再嫁东风”这个妖娆的名字住进了我的心里。大家看看这十个句子哈:


    1.漠漠青烟开远道
       潺潺碧水绕孤村【东风】   

    2.漠漠青烟开远道
       迟迟落日偎空山【东风】

    3.漠漠青烟开远道
       依依绿柳系归舟【东风】

    4.漠漠青烟开远道
        沉沉别绪在他乡【东风】

    5.漠漠青烟开远道==
        萋萋芳草染余晖【东风】

    6.漠漠青烟开远道==
        些些别绪近乡关【东风】

    7.漠漠青烟开远道
        纷纷泣雁向家山【东风】

    8.漠漠青烟开远道
        离离芳草隐蓬门【东风】

    9.漠漠青烟开远道
       声声短笛啸秋风【东风】

  10.漠漠青烟开远道
        潇潇暮雨湿乡愁【东风】

      看到了吧?十个句子十个思路,十个意境,都是那么美妙!惊艳!大约又过了几个月后,一个战友看到我在玩对联,就问我想不想报名楹联网校,我说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去看看,当他告诉我校长的名字时,我整个人惊呆了,顿时欣喜若狂,暗恋已久的人竟然不期而遇了,当时的心情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


      于是,就出现了刚开始那一幕,当拿起鼠标按下确认键的那一刻,心里是忐忑的,因为我担心:崇拜已久的大神会不会收留我这个没基础的人呢?但是,好奇心让我鼓足了勇气,终于叩开了古风的校门。从此,开始了一场楹联之恋……

一,踏着平仄,初识对联      说实话,没来古风之前,关于对联,我只知道它是上下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的两行字,虽然喜欢文字,但关于对联没去深究,哪料想,一次次的课堂,一篇篇的讲义,让我目瞪口呆。原来,短短的两行字,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的学问。首先,让我知道了对联的六要素:
    1、字句对等,
    2、词性对品,
    3、结构对应,
    4、节律对拍,
    5、平仄对立,
    6、形对意联。


关于每个要素的细节问题,在这就不赘述了,接着,又让我了解了对联的九大忌:
    1、 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不是联病)。
    3、忌失对
    4、忌失替
    5、忌孤平
    6、忌隔(隔景,隔意)
    7、忌三平尾
    8、忌头重脚轻
    9、 初学用僻典


真没想到,短短的两行字竟然这么多的规矩。真够我琢磨的了。

柏拉图说: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

由于工作原因,上班时间我基本不登QQ的,只有午休或者晚上的时候抽空倒带、爬楼,翻看聊天记录,甚至每晚的零点也不肯入眠,如饥似渴的看啊,记啊!尽管很辛苦,但也未曾放弃。第一,因为对联真的很美,它集赋之华美、诗之豪放、词之婉约、曲之抒情,简直就是文苑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引人入胜。第二,既然学了,就要有始有终。

二,寻来流水,点亮航灯
      来到古风,让我深刻地认识了流水对。它艺术性较高,更让人回味无穷,有独到的魅力!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对,而是上下相承,而词语上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犹如行云流水,畅而不隔,一气呵成,妙韵天成!下面有例子作证:


    1.约住春风来我院【再嫁东风】
       商谈吉日娶桃花【克蕾雅】
再嫁东风赏析:
初看此对句,不觉让我一愣,这个流水思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约住春风来我院里干嘛?哦,原来跟她商量娶桃花的事!别开生面,跌宕起伏,给了我惊喜,我想,同样能给读者惊喜。
校长说得很对,谁说不是呢!看到对句,让人不由“哦”的一声:原来这样啊!

2.惟期青鸟报春信【月照花林】
   好买红罗做嫁妆【尘埃】
这个句子是在初级考试时第一次看到,当时做题时,我都忘了是在考试,只顾在那咀嚼回味了,上联说等待青鸟来报信,要干嘛呢?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然后下联紧接说明缘故,原来是要买红罗做嫁衣,看来是婚期快到了。对句和出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大家看看,这些联水流的是不是哗哗滴,流转自然、衔接紧密,在古风,真是大开眼界了,例子就不多举了。总之,好的句子表现在“稳、贴、切、新、奇”!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个漂亮的句子呢?我们首先要充分析联,找准关联点和切入点,然后分为四步来完成:立意、选材、构句、炼字。下面具体说一下这四个步骤:

      ①立意:当你看到一幅图或者一个出句,要弄明白意境,或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情境当中去,选取一个清晰的主题,突出你所要表达的人、物、情或景。这样,才不至于句意跑偏。

      ②选材:根据所给物像,甄别物像的冷暖,看是夜晚的,还是白天的,看它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然后找它有关的词语来延伸回扣,或者取整个上联的意来进行承接和流转,找准切入点,一刀下去。

      ③构句:立好意选好材了,那么就该组织语言了,我一般是先考虑后三,有时是根据上下联的关联点,先写出关联词语,然后用动词或虚词进行连接,不过这个时候,必须得注意句子不能出现断层、衔接不紧密,否则会给人突兀、断气的感觉,特别是前四后三容易出现此类现象。

      ④炼字:一个句子完成后,还得反复推敲,脑子里要多罗列几个词组,看哪个词意更加精准、贴切,是否符合诗家语。然后看句中有没有堆彻的文字,对联总共就那短短的两行字,不要浪费文字,不要使句意太满,特别是出句。

      好了,下面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


    1.埋剑湖山学钓叟【对月】
       垂纶沧海忘流年【风影】

根据以上方法:
第一步先析联弄懂出句意思,然后给对句立意。“埋剑”是指古代那些武术人士,厌倦江湖了,就金盆洗手,将要隐退,把剑埋掉,以示决心已定,那么这个出句的意思就是说作者将远离江湖纷扰,想做个安逸的渔叟。于是对句的意有了,既然想做渔叟那就过上渔叟的生活呀,在海上泛泛舟、钓钓鱼,对吧?
这样第二步的材料也有了:“泛舟”、“钓鱼”。
然后进入第三步构句,根据出句的意思说从此离开江湖学钓叟,过悠哉悠哉的日子了,那么后三出来了“忘流年”再加上关联点“舟”和“渔”可以组织对句了。
最后第四步炼字这里,当时前二想到“捕鱼”、“泛舟”和“垂纶”,避免白话和根据出句的延伸,我选取了“垂纶”,后三我考虑了“伴余生”、“度余生”和“忘流年”,通过回扣语意和求工,最后我选择了“忘流年”。
好了,就这样句子出来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狭隘思路和浅薄功底得来的作品而已。


    2.寒窗夜雨打湿梦【对月】
       孑影昏灯坐到明【风影】

同样:
第一步立意,上联是说在一个夜晚,下个不停的冷雨敲打着窗子,惊扰了寂人的梦,淋湿了心情。那么对句就来个延伸,梦残心乱,再难成眠。上下句都透着凄凉、孤寂之意。
第二步选材,从出句可知,句子描述的是夜晚的情景,那么对句我选了“灯”来关联,而且从出句可以了解到一个信息,那就是窗内有一个难眠人。
第三步构句,意有了,材料也有了,那么我从“打湿梦”切入,打湿梦说明把人惊醒了,愁上心头,再也睡不着,只好对着昏灯坐到明。这样句子就出来了。
第四步炼字,刚开始我用的是“孤灯”,后来想想这个“孤”字跟前面的“孑”有重意,感觉浪费字了,就换成了“昏”,觉得更能烘托场景。

三,乘着水势,驾上轻舟
        通过学习流水对的八种逻辑关系,对联的思路也慢慢打开了,一联百解,一联百对,根据不同的着眼点,不同的思路和流转,可以对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句子来。下面具体说一下流水对的八种逻辑关系和运用:

      1,连贯关系
上下联具有连贯相承关系,也就是上联产生一个动作,接下来下联又一个动作发生,或有时间上、或有意上的承接。比如:

已有东风穿陋巷【风影】
频催兰棹向南溟【风影】

“穿陋巷”、“催兰棹”、“向南溟”是东风的一个连贯动作,上下自然承接,不可倒置。

      2,递进关系
下联要比上联更递进深入一层,或范围或程度或意上,这种关系的上下联通常用关联词“不但……而且……”和“既……又……”连接。比如:

已有东风穿陋巷【风影】
还携春雨洒人间【风影】

“还”字递进了主题思想,东风不但来了,而且是携着春雨而来,“人间”比“陋巷”扩大了范围。

      3,条件关系
上联是下联的条件,下联是上联的结果。上下联可以用关联词“只有……才……”或“只要……就……”连接。比如:

已有东风穿陋巷【风影】
方开小朵到轩窗【风影】

“方”字说明只有东风来了,小朵才会开。

      4,转折关系
上下联意思相对相反,也就是说下联不顺承上联的意思,来个扭转。通常用关联词“虽……却……”连接。比如:

已有东风穿陋巷【风影】
却无小杏出低墙【风影】

虽然东风来了,但是小杏还未发枝开放。

      5,选择关系
上下联内容一正一反,有倾向意识,立场坚定。通常用“既然……何必……”或“即使……也不……”等关联词。比如:

已有东风穿陋巷【风影】
何须高烛护梅花【风影】

“已有”、“何须”,选择一个,放弃一个。

      6,因果关系
上因下果或者倒装成上果下因,上下联如果单独抽出来,则语意突兀,表达不完整。用“因为……所以……”一些关联词连接。比如:

已有东风穿陋巷【风影】
渐明小朵靓疏枝【风影】

因为东风来了,所以小朵逐渐绽放枝头。

      7,目的关系
这种联一句表行为的方式,一句表行为的目的,出现了一种情形,接下来会做啥?上下联可以倒置。用“……是为了……”连接。比如:

已约东风来陋巷【风影】
不教社燕去他乡【风影】

此联“约东风”不是目的,留社燕才是目的。

      8,假设关系

这类联就是上联假定一个想法,下联推论一个结果,也就是说若想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就会引起另一种事情发生。常用“如果……那么……”一类的关联词连接。比如:

若约东风来陋巷【风影】
先寻春步在何方【风影】

“若约”是萌生的一个念头,“先寻”给出一个趋向
,也就是推出一个结果。

以上是根据所学得出的这些不完善的总结,有些句子还得打磨,诚心接受指教!

四,探索佳境,始得其成
      就这样,我们一步步的顺着联梯往上爬,到了高级班,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联。写成联的步骤如下:
      一、审题。
      二、切题。
      三、立意。
      四、架构。
      五、对仗。
      六、气脉。
      七、总览。

本人愚钝、悟性低,又没基础,所以这块儿对我来说是个薄弱环节,学着很吃力,没有出彩作品,下面发两幅练笔,献丑:

     1.题《教师》
       一方沃土,滋润三千桃李;
       两袖清风,纵横几度春秋。

这是教师节时的一个练笔,我刚开始写的是:
      一张黑板,写走春秋几度;
      两袖清风,拂开桃李万千。

总觉得有些词汇用的不当,读着生硬别扭,可总是改不好,后来小手师看到了,她就帮我斧正了,修改后圆润多了,也增添了不少色彩。

     2.题《儿子》
       啼惊四座,麟趾呈祥,血脉传承有望;
       书读十年,蟾宫折桂,氏族荣耀无边。

这是一次作业题,思路是从孩子出生和学业有成这两个方面着手的。记得蝶师曾经评阅过,她留言说下比的后分句的“无边”可以再练,可是我到现在还没想出合适的词汇。都已经说了,俺不是一般的笨的啦。

     3.题《大麦》
        历经风雨,青稞饱满朝天立;
        收敛锋芒,生性谦虚颔首躬。

这是一个题图练习,图上是一簇成熟的麦子,黄灿灿的,麦头勾着。根据生长过程,上比我是抓着它的“形”来着笔,大麦成熟前,青穗虽然饱满但有水分,不充实,是直立着的,锋芒毕露的。当成熟后,它倒是低下了头,弯下了腰,就好比人,越是有内涵越是谦逊,所以下比运用了拟人手法,写了它的“神”。

      以上是我来古风的历程和体会。
      总之,学联必须得具备“三多四心”——三多:多看、多练、多想;四心:静心、恒心、细心、修心。当你做到了这几点,想不成功都难。

五,完成学业,难忘师恩
      来到古风,收获更多的是感动。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有目共睹,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化蝶师和尘埃师,还有我们的班长月照花林,和我们的辅导小手师、子衿师、艾苛师、孤星师,他们为了我们更是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借此机会对他们说声“谢谢”:感谢东风校长为大家创建了这个平台!感谢寒江雪副校长和所有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辛勤栽培!感谢所有同学们不离不弃的一路陪伴!风影在此鞠躬九十度!牢记总书记在十九大中的一句箴言: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
                                       ——习近平
六,结束语
      亲爱的师友们,过去的岁月鎏金,我们的情怀依旧,在这最美毕业季,凭着一颗对“联”的执着,用心敲打着键盘,敲出优美的词句,来滋润你我的心田,让我们拾起心中的期盼,开启新的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0

帖子

10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279
金钱
382
发表于 2017-11-15 09: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楹联有感
——古风十一期(栖霞13-莲子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一忙起来,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紧张而有序的楹联学习即将结束,真有点留恋不舍。回望一起在古风楹联群走过的这段旅程,盈满心头的是幸福、感动和富足。
感谢中华诗词论坛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学习的平台,感谢东风校长、古风的老师们不辞辛苦带领我们走进了楹联的知识殿堂,感谢主讲-蓝天老师精彩的讲解、子衿等各位老师辛勤的辅导,更要感谢栖霞组长风影、副组长涅槃以及各位学友们,是在大家的帮助、督促和鼓励下,我一次次克服各种困难,打消因工作太忙想放弃学业的念头,坚持完楹联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
很高兴能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学联感受。有幸进入楹联群,起始于刻在家乡名山——王母宫山石碑上一位名人的古诗。我的家乡在西王母故里,这里有王母宫山,有大云寺,还有李商隐故居,景色优美,佛道文化底韵深厚。过往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无不亲临其境,吟诗作对,留下诗文墨宝。“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这位近代这位政治家、思想家,虽然只活了33岁,但曾游西北、东南各省。他25岁以前,到过平凉泾川,曾有幸游历泾川。在平凉到泾川的路上,写了《自平凉柳湖到泾川道中》一诗,诗曰:“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有灵性的陇东水态山容,使诗人春风满面。春雨后的泾州,百里平原绿色一片,今312国道旁的左公柳直插云天。泾河中的蛙声、泾州树木间的鸟语伴着他乘骑着骏马行进。他是专程去回山瑶池访西王母的,对当时中国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使他想到了穆天子做《黄竹歌》时,曾看到北风大雪之时有人受冻,他不忍听《黄竹歌》,因做此诗,他的爱国爱民之情可见一斑。敬佩一个人,爱上他的诗,不由得喜欢上“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这两句,尤其是它的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深深吸引了我,自己试着写了几句,都很差强人意,向朋友请教时,他说我不懂诗词基础知识,向我推荐了于右任游览泾川瑶池后,为王母宫题写的千古名联:千年气接文孙驾,万里云开王母宫。让我好好揣摩里面所包含的要素,建议我从楹联入手学习比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因此我才和楹联结缘,成了楹联十一期的一名学员。
走进楹联这个琳琅满目的大世界,面对丰富而系统,条理性很强的楹联知识,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老师的讲解清晰透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我像蜂蝶一样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琼浆,从不知道平仄,趔趔趄趄走路,到一步步学会平仄,词性,简单析联,能出联对,撰写成联,整个过程趣味盎然,收获颇丰,印象最深的是对联的六要素、入声字和对联意境的营造,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三个方面粗浅的心得感受。
一、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强理解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指的就是上联无论多长,多少字,所对的下联必须与上联的字数相等。如:
瑶池溢彩,石窟流辉,遗迹丰盈随风舞;
生态题诗,田园入画,人文深厚与时追。
2、内容相关
    内容相关是指从内容上去读,上下联之间必须要有关联,关联不上,就是失联了。因此构思时必须做到上下联之间内容相关,联意达到到相辅,相成;相反,相衬;有所衔接,有所流转的效果,如:
凤凰展翅红透谷;
芳草葱茏紫连天。
出句写的是我们当地旅游景点凤凰山,人造景物凤凰展翅的景象,对句写凤凰所在花园草草茂盛,薰衣草花鲜艳葱茏的景色,上下联都写的是凤凰村景色,因此内容上关联。
  3、词性相当,词性相当指的是上下联的词性质相同或相近,这要根据上联的联意所达的词性来定。如:
花窗明月,青茶三盏丝绸路;
流水清溪,浊酒一壶庙会情。
  三和一都是数词,花窗明月和流水清溪都是名词,盏和壶都是量词。
  4、结构相称,指的语法要素,主谓结构要与主谓结构相对,偏正结构要与偏正结构相对,动宾结构要与动宾结构相对。如:
泾水迎宾登画境;
川峰栖凤揽青云。
泾水迎宾和川峰栖凤都是主谓宾结构,两两相对。登画境和揽青云,都是动宾结构,两两相对。
    5、节奏相应  
  节奏相应包含下面两层意思:
(1)指律诗中的声律节奏。如:  
   金鸾/故里/传/佳话;
    盛世/年间/展/伟图。
  这里为声律节奏,节奏点为:鸾,里,传,话;世,间,展,图。
   (2)指意境中的意节节奏,如: 
    地占/百弯/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前
这里的意节点为:占,弯,水,无,面,前
   与音节不同的是,音节可以独字为一个节奏点,而意节,除了前面的领字可以独立为一节,而后面的独字,如:多,我们把他归位脚节所有,还有这个不字,也如此,我们也把他归为脚节所有
    6、平仄相谐
  我认为平仄相谐是指平仄协调,是指对联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即平仄交替,广义的说也包括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如:
和谐韵律青山曲;
平平仄仄平平仄
美丽风情泗水谣。
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符合马蹄韵。
(以上所选联都是我本人练习撰写的,选自作业题)
二、反复记忆,掌握入声字。
学习楹联,对于我来说,最头疼的事,就是入声字的问题。以前我一直选用的是《中华新韵》,所以对《平水韵》中的入声字把握不好。如在第六期初级班升级考试卷中中有这么一道题,要求从下面这首诗中找出入声字: 
《春夕》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不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正确答案是:夕、蝶、月、绝、不、得。
可是我把夕、蝶、绝、得按照今音都判断为平音,结果导致了很大的失分。痛定思痛,我下决心痛改前非,接着把蓝天老师交流在群里供我们分享的入声字表打印出来,装在包里,闲了就拿出来记,到现在为止,一千零七十二个入声字,我也基本记下了。
三、细细揣摩,慢慢体味楹联意境的营造手段。
赏读了《清联三百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七副对联》《再嫁东风出句集(422句)》等优秀对联集中的部分内容,我认识到要创作一副好的优秀楹联,对仗是基本功,声律是通行证,二者缺一不可,但比这两者更重要的是意境。一副楹联的优劣,全在意境。意境的高深开阔,意境的匠心独造,意境的空灵绝妙,景象描写精准到位,情感表达别具趣味,作品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读后才能给人以至美至真的享受。如:
出句11:小舍初晴风细细【再嫁东风】
对句11:黄莺百啭柳依依【梦曦】
再嫁东风赏析:
围炉小舍看初晴,时有黄鹂春树鸣。传香风细细,垂钓柳轻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一开头就提到“有境格自高”这里的“境”就包括意境。有人说,意者心上音,境者景之象。这话十分精确而明了。所以,简单地说来,意境就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境”作为客观景物的主观描述来说,它又包括“形”与“神”的统一。就“意”作为主观情感的客观表达来说,它也包括“情”与“理”的统一。因此,一副优秀楹联的创作,就是要充分挖掘形、神、情、理这四个方面的内涵,并选取合适的框架结构,使之互相渗透、互相彰显、互相制约,营造出一种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品位高质素的艺术氛围。具体来说,有四种不同的营造手段。
第一、突出“境”的画面,景为实而情可虚
    明朝著名小说家冯梦龙的笔记小说《古今谭慨》记载有一则趣事,说有一位老学究叫朱野航,在一个姓王的家里做私塾教师。晚上和主人喝完酒,主人先去睡了。此时适逢月亮东升,朱触景而吟出好句:
    万事不如杯在手;
    一年几见月当头。
    老头子高兴得发狂,大声喊叫着敲主人房门。 主人一家惊慌失措,以为是有贼或者失火。及至问他,才知原委,又去拿酒来继续喝。
文人为几句歪诗或一副巧对而入痴发狂的事情,历代都有,不足为奇。但仔细分析妙句偶得的思维过程便是我们所要借鉴的创作技巧。
第二、彰显“情”的动态,情可见而景已虚
    此心平静如流水;
    放眼高空看过云。
    这联联文直接描述自己的心境,表达自己在特殊境况下的心理状态。在这里,景象只是衬托心情的信手沾来的陪衬物。情感,心态,是联文重点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东西。这种手法可称之为情为主景为副的抒情带景、以景托情法。当作者写下“此心平静如流水”这一句时,意味着在此之前一定出现过狂风骤雨般的景象,正是这些不同寻常的景象已经远去,或者正在消失,所以方有“平静”的景象陪伴在作者的身边。实际上,这一句揭示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形势急转变化下的心态调整。而下一句的“放眼高空看过云”,则是调整后的休闲心态让人有了“闲看晴云自卷舒”的轻松与解脱。显然,这里的“流水”、“过云”,虽然也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把自己自认为不错的“诗作”拿给新结识的一位诗友看时,当时本以为能得到他的夸奖,谁知他看后哈哈大笑,我才知道自己的文字有多么糟糕。一番面红耳赤后,虚心向他求教,他说这里面知识深着呢,你走路都走不稳,怎么能学会跑呢?律诗里面最难得是颔联和颈联的对仗,你看你词性不懂,平仄不懂,粘对不懂,怎么就敢写律诗呢?我才感觉到这确实是一门学问,里面的知识多着呢,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就能解决的,你得从基础入手。当我想拜他为师时,他谦虚地说自己也只是学了皮毛,然后想我介绍了古风楹联班,我才有缘走进这个景象万千的大观园,结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
经历的思想变化。作者能以平静的心情思量过去的种种辉煌,能把富贵权势、名利地位看作过眼风云而不怨天尤人,这便十分难能可贵。朴实平淡的一副对联,让人看到作者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德,这一点便是其不同凡响之妙处。
    这种直接抒发作者胸襟与情感、抒情为主而衬景为副、先触意后入境、让人从浅淡的文字感受作者深刻的思想境界的楹联,通常多见于书斋联、自题联、自勉联、读书有感联、朋友应酬联等等范围。
第三、 既见景又见情,情景交融浑成一体
    出句:雨打秋窗惊烛泪【再嫁东风】
对句:我吟小字慰离愁【秋思笛韵】
这联的妙处在于:字字写景,景中见情,景与情交织在一起,组成景美而情浓的生动画面。秋雨打床、烛泪莹落就已经很叫离人伤感了,而夜已深,人难眠,吟小字,慰离愁,只能使愁上加愁,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
第四、 营造“无我之境”,深藏丰富的意蕴
以上三种营造意境的方法,无论是写景而带情也好,抒情而衬景也好,情景交融也好,都有作者的情感介入,按王国维的说法则属于“有我之境”。
而下面对联:
出句10:柳钓垂波初试碧【再嫁东风】
对句10:莺簧透叶正调音【南园】
在此联中,柳钓垂波初试碧,隔叶黄莺恰恰啼。蜻蜓轻吻露,蝴蝶绕花溪。
一副春景图,跃然纸上,让人读来心旷神怡。其中也有作者的思想感情左右着、影响着作品的创作,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其内在的东西、作品的灵魂,同样是统摄外部形式、展露客观景象的核心,但因为隐藏得比较深,读者不容易捕捉到作者的影子。于是,这种作品更多地有了“以物观物”的韵味,便被美学家门贴上了“无我之境”的标签。
    其实,所谓的“无我之境”并非完全没有“我”,而是指“万物与我同一”、我“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而已。此时,“人惟于静中得之”,“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一般来说,当人们在欣赏许多自然风景、人造景象的美好、壮观、奇崛之时,为之撰写的楹联,多数把作者自己的情感藏匿起来,只从客观地、大众眼光和普遍感受的、摒弃功利衡量或个人爱好的角度去构建独特的意境,这便属于“无我之境”的创作。
    总之,意境需要有特定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无我之境”依然有作者自己的情感在,只不过没有呈现而已)。意境体现着充分发展的个性和个体意识,它具有把握现实情境和超越一般景象的美学追求。正是这种个体意识和美学追求,促使他能把内心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最细微、最独特的东西挖掘出来、传达出来。
掌握了楹联六要素这个基础,解决了入声字这个老大难,记下了营造意境的四种方法,我撰写楹联时感觉得心应手多了,这都归功于联校的领导和老师们。
与古风楹联结缘,认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可以说是我的福祉。楹联所在的中华诗词论坛,是个知识系统,内涵丰富,繁花似锦,人才济济的大世界,我只是个初入门者,一幅精彩的大画卷才开始在我面前徐徐展开,还有更多更精彩的知识领域等着我们这些初学者去涉猎。因此,在毕业季节,我要把它当做新的起点,和我的学友们继续结伴而行,徜徉在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楹联、诗词知识长廊里,在院校领导和各位老师们的引导下,扬帆起航,驶向新的理想之岸。
最后再一次谢谢东风校长,谢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12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5
贡献
284
金钱
507
发表于 2020-1-2 19: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对毕业论文的唯一要求=马屁拍得啪啪响。你居然没做到!肯定是杨柳这个王八犊子天天没干人事尽向学员索要红包了~Tm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09: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