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2|回复: 15

朗诵与吟诵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0-14 11: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读诗几乎都是朗读,朗读一般是按结构和词语定节奏的,因此在格律诗中后三字就有21和12两种情况出现。这种朗读法是近百年才出现的事。百年前读诗是用吟诵法的,吟诵法的特点是拖腔,因此在格律诗中后三字就只有21一种读法。
试用《长征》举例说明二者的不同。
朗读法用/表示节奏,吟诵法用---、--、-、.、..、五种符号来表示。尾字是平声韵字的,后面用---,表示拖得最长,节奏点的字是平声的,后面用--,表示较长的拖音,七言中第二字为仄声字,后面用-,表示略拖。节奏点是仄声字,后面用.,表示不拖,尾字为仄声,后面用..,表示停顿。


红军/--不怕/. 远征/-----      
万水/- 千山/--/. ---
五岭/- 逶迤/--/. ..
乌蒙/--磅礴/. /-----
金沙/--水拍/. 云崖/--..
大渡/- 桥横/--铁索/. ---
更喜/- 岷山/--千里/. ..
三军/--过后/. /-----

由此可知梦雨尾三字得分析使用当今的朗读法的,而不是用格律的节奏法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3: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0-14 13:07
正确的读法似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不是诗词的朗读,纯粹是一般文章的朗读。当然更与吟诵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教案。我教学员吟诵诗词有两种方法,另一种是有调子的,以前私塾先生用的,现存于道士念经中。这种有调子的,节奏与上面的吟诵相通,只是尾字仄声的仍然要转弯,但是比平声尾的短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5: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0-14 15:13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0-14 14:41
诗的音节,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指示,最好是从每句该停顿的地方入手摸索。 ...

谁说的?学者权威之书在,人家可不是信口开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10-15 03: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楼主刚刚斑竹(或王力)的说法,大拗必救的句子,上句的时值是【5】,下句的时值是【9】!

仄仄——仄仄仄,
平平——平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08: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03:57
依据楼主刚刚斑竹(或王力)的说法,大拗必救的句子,上句的时值是【5】,下句的时值是【9】!

仄仄——仄 ...

按林版说法,连你坚持的23也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10-15 09: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08:10
按林版说法,连你坚持的23也不存在

存在不存在,不是我们现代人说了算,而是沈约的定论:五言诗句,上二下三。七言句子三个节奏,只是五言两个节奏的加长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09:03
存在不存在,不是我们现代人说了算,而是沈约的定论:五言诗句,上二下三。七言句子三个节奏,只是五言两 ...

应该说不是我们说了算,除了古人,还有王力等人的书在。不愿承认就没有办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10-15 12: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0-15 10:31
应该说不是我们说了算,除了古人,还有王力等人的书在。不愿承认就没有办法了 ...

王力的书在,就是输在不能相对正确解读五言诗句的步间相替上!假定五言三个节奏,必定就是【2、4、5】三个节点。五言律句的三个节点,如何构成五言律句的【步间交替】呢?
对于五言律句来说,不管是平起句,还是仄起句,45俩字,都是一个交替,一个不交替!即:
平起句: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句: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2: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0-15 12:01
王力的书在,就是输在不能相对正确解读五言诗句的步间相替上!假定五言三个节奏,必定就是【2、4、5】三 ...

【步间交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6
发表于 2017-10-15 13: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步间交替,也就是音步之间的两个步节点的交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6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