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9
注册时间2017-1-9
威望549
金钱4870
贡献4059
金牌会员
 
威望- 549 点
贡献- 4059 次
金钱- 4870 枚
|
今天我们读诗几乎都是朗读,朗读一般是按结构和词语定节奏的,因此在格律诗中后三字就有21和12两种情况出现。这种朗读法是近百年才出现的事。百年前读诗是用吟诵法的,吟诵法的特点是拖腔,因此在格律诗中后三字就只有21一种读法。
试用《长征》举例说明二者的不同。
朗读法用/表示节奏,吟诵法用---、--、-、.、..、五种符号来表示。尾字是平声韵字的,后面用---,表示拖得最长,节奏点的字是平声的,后面用--,表示较长的拖音,七言中第二字为仄声字,后面用-,表示略拖。节奏点是仄声字,后面用.,表示不拖,尾字为仄声,后面用..,表示停顿。
红军/--不怕/. 远征/--难---
万水/- 千山/--只/等. 闲---
五岭/- 逶迤/--腾/细. 浪..
乌蒙/--磅礴/. 走/泥--丸---
金沙/--水拍/. 云崖/--暖..
大渡/- 桥横/--铁索/. 寒---
更喜/- 岷山/--千里/. 雪..
三军/--过后/. 尽/开--颜---
由此可知梦雨尾三字得分析使用当今的朗读法的,而不是用格律的节奏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