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41|回复: 93

断枝 唐尧

[复制链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2-1 12: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2-1 20:31 编辑

断枝  唐尧
重负香樟把首低,园中游客顿时稀。
咔嚓巨响突然起,硕大青枝被雪欺!



近日下雪见一情景,公园里的各种树木花草被雪压,尤其是香樟树是常绿树,冬天也枝繁叶茂,因为叶子多,积雪多、厚、重。树冠被压得低低的。保安在招呼注意安全,不要去树下,以防树枝断下发生意外,游客纷纷离去。说时迟 ,那时快!香樟树枝不堪重负,一下子断了。今晨就此写成一绝。此诗起承铺垫有序,描述到位。转句好,在意料之外,在意料之中。自然又突然。结句佳!首尾相顾,含重负,见雪大,情和理在其中,雪虽轻如鹅毛, 但积少成多,聚轻集重,最后把粗大的香樟树技压折断了。
此诗用普通话声韵写,用普通话读来声韵谐和,流畅自然,珢珢上口。
此情此景,下雪天寻常见也。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2
贡献
14006
金钱
17088
发表于 2018-2-1 15:4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讯唐先生,这樟树是头断了还是肢身断了?应对应诗中“树”的哪个部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1 16: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断枝  唐尧
重负香樟把首低,园中游客顿时稀。
咔嚓巨响突然起,硕大青枝被雪欺!

----转折处写的形象!赞一个。
只是第一联因果关系可酌。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1 17:2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江南雪真当过首版,有点水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9: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2-1 15:40
问讯唐先生,这樟树是头断了还是肢身断了?应对应诗中“树”的哪个部位? ...

你说呢?诗中结句不是写的很清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9: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2-1 16:25
断枝  唐尧
重负香樟把首低,园中游客顿时稀。
咔嚓巨响突然起,硕大青枝被雪欺!

雪压樟树导致树枝断折很常见,因樟树叶多容易积雪。树枝较脆容易断。解读里讲保安人员在通知游人不要到树下去。大雪压树枝,在树下是很危险的。一般来说这是常识。保安一说游客就离开了。雪压盖花草树木是很正常的。雪欺所有的植物。怎么能讲欺呢?把树枝压断了才能讲欺啊?其它的植物没有断啊。单樟树技断了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樟树吗?顿时是讲游客听保安讲危险就立刻离开危险地区了,游客就少了一一稀了。突然讲树技断折发出的声音,二个词互不相干的二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9: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2-1 19:42 编辑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17:05
同感!感觉立意的框架这样会好一些:

重负香樟把首低,硕大青枝被雪欺。

起是仄声。如同平韵撞,平仄格律怎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1 19: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2-1 19:59 编辑

断枝  
繁茂香樟被雪欺,不堪重负断青枝。
惊雷似在耳边炸,仙境园中游客稀。

----避免了挤韵和撞韵的毛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20: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20:08
破解诗词中的“撞韵”、“挤韵”和“连韵”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356 ...

什么权威?叫他解释平仄格律怎解?如此说来平仄格律是撞律?如果说是根据韵母来判断,这肯定是此人编造出来的一个格律禁区,是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1 2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下
香樟兀自把头低,------兀自不当。兀自是自觉行为,而这儿是因雪被迫的。
未改春颜被雪欺。------春颜不当。冬天香樟虽绿也不是春颜。
断落琼枝声震耳,------琼应为青。
园中鸟雀顿时稀。------作者指的是游客稀。雪天鸟雀本来就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2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21:01
律绝除了意境美,还有韵律之美,这两者缺一不可。当然,律绝的讲究很多,我们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各方面大 ...

为了对付普通话声韵,有人还创造发明了新华字典的阴阳上去是伪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1 2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2-1 21:17 编辑

细评一下:
断枝  唐尧
重负香樟把首低,-----起句没问题。
园中游客顿时稀。-----这个“顿时稀”来的突兀。前句只是说“把首低”,低首不会把游客吓跑的。
咔嚓巨响突然起,-----“突然起”有点口语化,浪费笔墨。
硕大青枝被雪欺!------这句理应变为首句才好,作为结句力度不够。枝,挤韵明显。起,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1 21: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21:15
兀自也有仍然的意思。退一步讲,如“花在笑”,花真的会笑吗?这不都是它们给人的一种感觉嘛!
人的心境 ...

兀自把头低在没有外力时可以。如“青松兀自把手招”-----没有客人来仍然招手。但雪压垂首是不堪重负所致,兀自力度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1 2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21:17
未改春颜被雪欺。------春颜不当。冬天香樟虽绿也不是春颜。

你针叶林别惹我笑了,好么? ...

春颜-----春天的颜色。这里写的是冬天的大雪,哪里有春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1 21: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21:28
说明了是借楼主的题材,反正我家院子里的鸟雀太多太多了。

只能说明你院子里无雪。有雪鸟雀吃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21: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2-2 13:30 编辑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21:40
其实,我个人也没有把“枝”和“稀”纳入一个韵部。但“枝”和“时”犯了小韵,不过中华新韵不讲究这个。 ...

我不是中华新韵,我是普通话声韵。我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是诗词界唯一的可以解释所有诗词方面的问题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古韵和中华新韵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公说公一套,婆说婆一套,一团乱麻乱糟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22: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2-1 22:23 编辑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22:03
中华新韵忽略了声母对文字音韵的改变。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想自编一部普通话新韵。后来,和诗歌流派一 ...

简短说来:押韵按韵母同韵腹同可押。不考虑声母。格律按不四不三法则,合这个法则都是律和绝,分成四类。平仄按《新华字典》的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我这篇诗的低、稀、欺都韵毋同,皆平声。十年来,我的所有诗作都是按这套规则创作。为了推广普通话声韵,结下了很多梁子,遭到很多封杀和追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2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22:03
中华新韵忽略了声母对文字音韵的改变。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想自编一部普通话新韵。后来,和诗歌流派一 ...

可以去发现另一种押韵规则。如声母同。如声母韵母同等。但一个原则是押的韵要谐和悦耳动听。如不动听必定淘汰。我的韵母同是受到王力先生的启发而産生的。其它为独创。十年来的的创作实践使我越来越坚信这套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指岀,这套工具理论同诗的艺术水平无关。这是工具和内容的问题。两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2 09:34
可再细化一下,把拼音声调是三声的字作为上声,把拼音音调是四声的字作为去声。

另,受声母影响的字,可 ...

不要把平仄声韵格律当做是神圣的能决定诗的艺术生命的宪法。从诗的本质来说,格律等可有可无。格律没有问世前,已有好诗千万篇。格律问世到现在,好诗越来越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2 11:32
不错,诗的好坏是由“境”来决定的,与是否是格律诗无关。

但格律诗的韵律之美,是不可否定的 ...

人们欣赏的是诗的艺术内涵,诗的神韵。而韵律(指悦耳动听)是诗的化妆品,外壳。所以古韵这个化妆品已过时了。应该用新的化妆品“普通话声韵”来替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5: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2-1 21:15
细评一下:
断枝  唐尧
重负香樟把首低,-----起句没问题。

承句突兀是你没有在现场,当时保安在维持安全。还有,如果在被雪压现场,树下会出现断枝前的预兆,主要是树上的雪会大大小小纷纷落下,人们就会感到可能要发生断枝的情况,(如同地震前兆)因此游客和人们也会迅速离开,主要你没有这种经历和身临现场。转句就隐含着树枝折断的前兆,如咔嚓和突然。这些是需要读者去体会的。这诗就写了短暂的几分钟里发生的事情。一般在大雪天去大树下很容易遇到这种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2 16: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要尽量在自己的诗里体现出来,这就看你的功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3 1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2-3 11:02 编辑

承句突兀是你没有在现场,当时保安在维持安全。还有,如果在被雪压现场,树下会出现断枝前的预兆,主要是树上的雪会大大小小纷纷落下,人们就会感到可能要发生断枝的情况,(如同地震前兆)因此游客和人们也会迅速离开,主要你没有这种经历和身临现场。转句就隐含着树枝折断的前兆,如咔嚓和突然。这些是需要读者去体会的。这诗就写了短暂的几分钟里发生的事情。一般在大雪天去大树下很容易遇到这种情况。
断枝  唐尧
重负香樟把首低,园中游客顿时稀。
咔嚓巨响突然起,硕大青枝被雪欺!

仿作  断枝  
雪压香樟欲断枝,游人听劝尽逃离。
咔嚓巨响频频起,犹似烟花绽放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16: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2-3 10:49
承句突兀是你没有在现场,当时保安在维持安全。还有,如果在被雪压现场,树下会出现断枝前的预兆,主要是树 ...

此诗步步推入,层层揭开,直到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写大雪,把树枝压断了。使人恍然大悟 。首句平常,雪大把树冠压的低垂了。承句则隐含树冠被压太重出现了预兆,游客纷纷离开。读者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针叶林先生这个虽然是东北人,但没有到过长白山、兴安岭的冬雪里的大森林的人指出突兀。在冬季东北森林里雪压枝断司空见惯。转句发出了巨大的声响,人走了,声音却大了?结句则写出雪压枝断,揭开谜底。雪也是太强势了!竟欺负这么大的樟树,並且把树的臂膀都弄断了。尾句写的不错,有声有色有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17: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1 17:05
同感!感觉立意的框架这样会好一些:

重负香樟把首低,硕大青枝被雪欺。

关于撞韵,根据我的创作经验,撞韵的诗读来更琅琅上口,悦耳动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21: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3 20:04
希望你能静下心来,去反复感受李白、杜甫及宋朝清朝等诗家们律绝中的韵律。 ...

我不是反驳撞韵论,而是真心感受到。有同韵母的仄声配平声又合韵又不合韵。合中有不合,不同中有同。不同为主,同为次。这同读李杜诗无关。我根据自己的写诗的一套规则,对于其它规则,不会去考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18-2-3 22:4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枝残被雪欺,废废吓拉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3 23: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2-3 21:02
我不是反驳撞韵论,而是真心感受到。有同韵母的仄声配平声又合韵又不合韵。合中有不合,不同中有同。不同 ...

你这就叫抱残守缺,主观主义,或者叫鸵鸟政策,意思是自我封闭,所以跟不上学诗队伍的步伐,落后是肯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4 11: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3 21:10
曾几何时,我也和您一样这么认为。

仄声韵和平声韵相撞,可以肯定不是正面相撞,至多肩膀碰到吧。能避则避,不能避则不理。无关大局。更谈不上诗病。把诗写好才是大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2-4 11: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2-4 11:37
如果不讲究韵律,是不能完全写好律诗的。

格律和韵律是不同的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2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