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5|回复: 16

唐朝【拈】,宋代【粘】;秋谷后面尽讹传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27 09: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30 22:51 编辑

唐朝【换】,宋代【粘】;秋谷后面尽讹传
一、唐朝谈【拈】
    元兢曰: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此换头,或名拈二。拈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第一句第二字若安上去入声,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入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如庾信诗云“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欣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日”与“酌”同入声。只如此体,词合宫商,又复流美,此为佳妙。

    昌龄说: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一管,即生其意。……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管。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弦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三羊论:元兢早,昌龄晚;晚的说法更周全。王昌龄的“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实际是元兢“拈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说法的【限定】。“一管”和“拈二”的使用范围,限定于【上句】与【下句】之内,具体到【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之间。

    使用依据皇甫冉诗,详细说明如下: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

    在【十字一管】里,如“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上句和下句都是五字句。“中司龙节贵”是【上句】,上句第二字是“司”;“上客虎符新”是【下句】,下句第二字是“客”。“司”与“客”的平仄相反,即是元兢的拈二。

    【廿字一管】里,如“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上句和下句都是十字句。“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是【上句】,上句第二字是“司”;“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是【下句】,下句第二字“控”。“司”与“控”的平仄不同,也是元兢的拈二。

    完全弄清上句与下句的【位置】,彻底明白上句与下句的【容量】,是解读元兢王昌龄换头理论的唯一金钥匙!

二、宋朝论【粘】
1、宋朝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
凡表、启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粘”。

2、南宋蔡正孙(1239—?)《诗林广记》的说法: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营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不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琼营”,营字失粘,疑当作“岛”

3、清初王夫之(1619—1692)的说法:
    又如杨用修警句云:“谁起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烽烟”。若谓“安”字失粘,更云“谁起东山谢太傅”,拖沓便不成响。足见凡言法者,皆非法也。

4、宋人魏庆之嘉熙年间(1237-1240在世)《诗人玉屑》的说法: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如老杜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严武云:“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

    韦应物云:“来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此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同上)

5、清人赵执信(1662—1744)《声调谱》的说法: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山将万转【律句】,趋途【不粘】无百里【律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漾漾泛菱荇【拗律句】,澄澄映葭苇【拗律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拗律句】。请留盘石上【律句○上字仄,合下句便非律体】垂钓将已矣。
  近体有用仄韵者,仄韵古诗却自不同,只在粘聮及上句落字中细玩之!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不粘上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眉【不粘上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末二句古体,亦兴(案:疑是与之误)古诗相入】

6、清人李锳
(1719—1768)
《诗法易简录》的说法: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起句第二字用仄谓之仄起。第二字仄第四字必平。此二四定式也。起句二四用仄平,对句二四必用平仄,此一联之定式也。次联出句第二字,与上联对句第二字相粘,故首联用仄起,次联必用平起。三联又用仄起,末联又用平起,乃一定之粘联也。否则谓之失粘。

七言律诗奉和杜相公发益州》岑参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后四句与前四句不粘,尚沿初唐余习,学者当以粘为正,不得借口。

601

主题

420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80
贡献
5538
金钱
101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27 09: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和许多人著书立说,说,孔子的思想本来不是这个样子,那有什么用,真正的孔子思想是什么样并不重要,而是现在公认的儒学是约定俗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3-27 09:34
这和许多人著书立说,说,孔子的思想本来不是这个样子,那有什么用,真正的孔子思想是什么样并不重 ...

公认的不一定就是公理(真理)!
日心说的旷世以前,地心说难道不是【公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拈】和宋朝【粘】,都是平仄的【不同】,而不是平仄的【相同】!
从清朝王夫之和赵执信以后,【拈】和【粘】字,就不是唐宋的原汁原味了!

点评

汉字原来就不是现在这样写的,你有什么办法回归到真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7 1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1

主题

420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80
贡献
5538
金钱
101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27 10: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27 10:28
唐朝【拈】和宋朝【粘】,都是平仄的【不同】,而不是平仄的【相同】!
从清朝王夫之和赵执信以后,【拈】 ...

汉字原来就不是现在这样写的,你有什么办法回归到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1: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3-27 10:52
汉字原来就不是现在这样写的,你有什么办法回归到真理?

你这不是讲理,进化的人类,你能回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1: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3-27 10:52
汉字原来就不是现在这样写的,你有什么办法回归到真理?

文字可以训诂,就等于人类可以复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27 12:0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叫法不一,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唐代没有五律,七律叫法,后来这么叫了,唐代没有拗救叫法,后来有了,这有什么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27 12:04
古今叫法不一,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唐代没有五律,七律叫法,后来这么叫了,唐代没有拗救叫法,后来有 ...

北山如此说法,是不对的!
拗救,原本就是清人无事生非的玩意!
再如,今人或清人的观点,不能说成是唐人的观点!
清朝科举的律句,讲究24平仄交替,你不能说成唐人的科举律句,也是【讲究24平仄交替】

点评

顽冥不化,随他去吧  发表于 2018-3-27 12:52
你这不自相矛盾?二四平仄交替不是现代人的说法?如都以古人为准,你就不能开口说话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7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27 12:4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27 12:19
北山如此说法,是不对的!
拗救,原本就是清人无事生非的玩意!
再如,今人或清人的观点,不能说成是唐人 ...

你这不自相矛盾?二四平仄交替不是现代人的说法?如都以古人为准,你就不能开口说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3: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27 13:2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27 12:45
你这不自相矛盾?二四平仄交替不是现代人的说法?如都以古人为准,你就不能开口说话了。 ...

是的!古人讲究【蜂腰】,蜂腰,用今天来说,就是四声25的浮切!而不是今人的【平仄24交替】
这是声律的进化而来的,如果用古人的说法,就是【浮切】。
平头、上尾、鹤膝、蜂腰,是永明格律诗的四种基本浮切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3: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顽冥不化,随他去吧  发表于 27 分钟前
=======================

刚刚看到刚刚,不知刚刚为何【顽冥不化】?!

点评

刚刚 顽冥不化,随他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7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27 19: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27 13:22
刚刚
顽冥不化,随他去吧  发表于 27 分钟前
=======================

刚刚
顽冥不化,随他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21: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4-2 04:28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27 12:04
古今叫法不一,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唐代没有五律,七律叫法,后来这么叫了,唐代没有拗救叫法,后来有 ...

李锳之前,赵执信等人的【不粘】,所指的是平仄的【相同】;
赵执信之后,李锳等人的【失粘】,所指的是平仄的【不同】。


今人闻一多的【字尺】和【字逗】,何其芳的【音组】,王力的【音步】,以及无名氏的【字顿】、【音顿】等,可以看做是隋唐人【分句】的另一说法!【粘】字的内涵意思不同,【粘】字的参照位置不同,岂能是一句【古今叫法不一】就能说的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3 2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