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若止水 于 2014-11-29 15:05 编辑
【七律】读庄子
之一 博窥广学喻玄然,清静无为道可天; 乘物游心脱俗境,秉贤至圣隐云川。 南华妙理众生悟,万古高风后世传; 恣肆篇篇书万态,晚周诸子莫能先。
注:庄子即梦蝶之庄周。厌恶仕途,隐居著述,成为先秦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清静无为而自然,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 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理想中的最高精神境界是无待而游于无穷,最后归结于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之二 袭承老子道家尊,肆意洸洋千古论; 不受威王扶重位,宁为污渎弋孤豚。 逍遥寻境鲲鹏上,渔父守真傲骨存; 大隐漆园非避世,无为有志自乾坤。
1、威王、孤豚句: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威王是战国时期楚国国君,闻庄周贤能,许其重利和相位求之,庄周笑拒对来使说:你没见过天子祭祀天地时所用的牺牛吗?这些牛被饲养好几年,然后被披上 彩绣的衣服,送进 太庙去作祭品,在这个时候,即使想做一只自由的小猪,还能办得到吗?你赶快走吧,不要玷污我的人格!我宁愿在有着 污泥的小河沟里自由自在,也不愿被国君所约束,终身不做官,使我的心志快乐。”
2、逍遥:即庄子名篇《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 总纲,是对于人生的理想,对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从主观形体和 客观现实环境中破空而出,亦是生命寄托的一种途径。他所追求自由的最高精神境界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渔父:即《庄子.渔父》,篇文通过“ 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 “不拘于俗”,还归自然的主张。
4、漆园:蒙城古称漆园,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唐天宝元年(742年),漆园更名为蒙城。庄子曾经为漆园吏,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小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