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6-16
威望1016
金钱3495
贡献2251
金牌会员
 
威望- 1016 点
贡献- 2251 次
金钱- 349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5-31 08:0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佛说诗可乎?曰:否,佛非诗。杜甫句云:“问法诗皆妄。”知其妄,而
以妄为游戏,可耳。学佛者,不敢以佛为诗也;未学佛者,不说佛也。以儒言诗
可乎?曰:亦不可。儒在行,不在诗。韩愈云:“余事作诗人。”诗是余事,非
儒者所必为,顾儒优为之。然则以诗言诗可乎?曰:亦非也。陆游云:“所学在
诗外。”予前既言之矣,诗依世法而立,无自体之存在,何多说为!然则四五七
言非诗欤?曰:四五七言乃文字之堆积,声音之符号,可用为载诗之器,而非即
诗。诗终不可言说乎?曰:然。诗不可言说,与禅家同;而可歌可泣,则与禅家
异。可泣则近佛矣,可歌与儒为近。曰:歌泣何事?曰:宜问歌者、泣者。诗亦
不定可歌可泣,而知其音者能为之歌,且能为之泣。曰:如是则以声音说诗可矣。
曰:音可诵而得,可闻而觉,说之未尽也。然知其为声音之学,则思过半矣。曰:
诗有色乎?曰:然。文字为色。有味乎?曰:然。意趣成味。色外而味内,而声
为主。然三者虽诗所必要,而实非诗之蕴。西人之言诗也,曰:诗之要素有三:
活力也,热情也,音韵也。斯言当矣。无情不得谓之诗,情之发于外者为声,音
韵是矣。情因连续发动而成为气,气即活力矣。我国文学家谓之气势,(诗文均
所必要。)谓之情韵,亦当。逊于西人者,歉明显之界说耳。诗要成于活力,故
死字、死句、无生气者非诗。诗要有热情,故槁寂冷淡者不尽诗量。热情是活力
之本体,音韵是活情鼓荡之波文。情之活力,可以王阮亭之“神”字当之。力变
为气,气之充溢者为神,其实一物而已。王但言“神韵”,而不提出情字。二者
皆自情发,不言可喻。故诗之真蕴,可以中西两家之言概之矣。但予尚谓诗之一
物,终有其不可说者在,即诗能肖其人是也。一诗人之作,无论若何变更其活力,
伸缩其热情,抑扬其音韵,而终非他诗人所得比拟,意志之殊也,格态之异也,
人各有其一焉,固不能尽同。即同矣,而诗之各肖其人仍如故也。活力、热情、
音韵,可以云诗之蕴,而不可谓诗人之蕴。千途百虑,而终于不可思议,吾乌从而详说之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