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6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复制链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6 08: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6-6 08:47 编辑

      有个人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几段话:“原始汉语是无声调的,无声调就是无平仄。现在一般认为大概到《诗经》时有声调,即有平仄。那么《诗经》之前咋办?人家不写诗啦?没有诗歌啦?英语无平仄,英国佬不写诗啦?平仄有那么重要?”
      “声调都没有会有平仄?连这个常识也不懂?怎么读书的?平仄概念都没整懂!就这种水平也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I have to go eat now.把平仄标出来看看?”
      这个人自以为是,以想当然当论据进行推理,显得十分幼稚,可又咄咄逼人,显得十分天真烂漫。
      我采取倒推上去来分析他的可笑。
      先说“I have to go eat now.把平仄标出来看看?”英语没有平仄,怎么叫人标出平仄?多么可笑。英语等外语与汉语是两个系列,英语俄语等大部分西方语言都是拼音文字,它们不靠声调达意,有的以词为单位,有的靠词缀分词类,有的靠语法的尾缀或前缀,各国有自己某些表达规律。中国不是用词做单位来表意,而是独有的单音节的字,由字与字组,靠音和音调组成不同的合成词和句子。中外二者没有可比性,就如要狮子与老虎结合生出狮虎来,可能么?凭着“I have to go eat now.把平仄标出来看看?”是可唬倒人,也可蒙倒人。但外语老师往往第一节课就会对我们说清外语与汉语的区别,因此可唬倒的也只是没有接触到外语的人,可蒙倒的是不识字的人。
      “声调都没有会有平仄?连这个常识也不懂?怎么读书的?平仄概念都没整懂!就这种水平也敢在这里大言不惭?”对,声调都没有当然没有平仄,对外语来说是真理。但针对汉语来说,原始汉语有没有声调?最客观的说法也应该是说还搞不清。凭什么你认定就一定没有?以想当然当大前提,能推出正确的结论么?天方夜谈罢了。因此“连这个常识也不懂?怎么读书的?”“就这种水平也敢在这里大言不惭?”完全可以奉还给他自己,说得好听点是不懂,难听点是不懂装懂,更难听点就是胡说八道。
      “原始汉语是无声调的,无声调就是无平仄”,对,如果无声调当然无平仄,其实我还可以帮你说,即使有声调,也未必有平仄。有了反切,可以明确地说,已有了声调了,但又前推几百年,哪来的平仄?平仄到现在也只一千多年,还有三千多年都没有平仄呢。“现在一般认为大概到《诗经》时有声调,即有平仄。”概念不清吧,就算诗经有了声调,又哪来的平仄?就这种概念都不清的人还偏要呶呶不休,别人一批评,就说别人耍流氓,你说好笑不好笑?
      “那么《诗经》之前咋办?人家不写诗啦?没有诗歌啦?”人家照样写诗,照样有诗歌,就是因为有汉语在,就有诗歌在,当然有的只是汉语的诗歌,而不是外国的诗歌。你的怀疑就是想当然说“原始汉语是无声调”,因此要说的是《诗经》前的人们写的是没有声调的诗歌。
      一、诗经虽然是春秋时期的,但是里面有春秋以前的诗,有专家学者考证为证。由此证明诗经前人们就是用有声调写的诗歌。当然你可以否定,因为你有发言的自由。
      二、古籍流传下来的诗歌中有部分是春秋以前的,凡是谈诗歌来源的书和文章都指出过例子,说明有文字记载的诗歌都有声调。
      三、甲骨文中保存了一些原始诗歌,谁能证明它是无声调的诗歌?
      四、从造字法来看。文字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就是甲骨文也有四千多年。我们说形声字占85%以上,其实文字初期形声字没有这么大的比例,但50%还是靠谱的,那么《说文》就有四千多字的形声字。假如原始汉语没有声调,能造出这么多的文字么?按平均算,除于四,有千字足够。按音节算有五百足够(古人音节比今多)。而文字,在甲骨中已有4100多个,若无声调,无论如何也造不出这么多。
      五、从现代拼音看只有390个左右的音节,四声共有1500多音节。1500多音节若全能两两组合,得词90万以上。如果不要声调,那就有390个字就可以了。假如全部能组合,也只能组出32000个词,请问够用吗?字少频率高,能听得懂吗?
      六、民国曾试过拉丁化、拼音化,有声调,作者本人还读不懂,没有声调,念给古人听,或古人念给今人听,能听得懂吗?
      七、就算“原始汉语是无声调”,这个原始是什么时代?神农以前,还是女娲伏羲时代?
      那么原始汉语有没有声调呢?应该是有的。古人把四声没出现以前的音叫“长言”“短言”,什么叫“长言”“短言”?按段玉裁和王力说,“长言”就是“长平长上长入”三种,“短言”就是入声。那么这就明显的提出汉语是有声调的。如果你认为没有声调,请拿出你的研究成果来。靠糊弄人是不行的。
      最后还应该指出此人第一段最后一句偷换了概念:“平仄有那么重要?”开头是谈声调的,声调是声调,平仄是平仄,古风的声调与格律的平仄是两码事,不要偷偷置换。即使到现在,平仄也不是“那么重要”的,它只管到格律诗词和个律赋等几个品种,管不到古风、打油、杂体和一般的赋。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6-7 04: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6-7 21:08 编辑

" I have to go eat now"  這個短句文法有錯! 正確是 go 字後加 to 一個成為"I have to go to eat now"。

這是將中文式硬生生地譯成英語才成為這樣子,洋人的語法是"I have to go to my lunch/dinner now"(我現在得去食(我的)午飯/晚餐了)。"Goeat "同是動詞,不能併在一起,中間需隔一個 to

若硬要聯在一起,後面的eat 必要加ing。句子是"I have to go eating(進食)"Eating 是名詞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6-7 04: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I have to go to eat now 硬要分声韵,是
阳去/阳去+阳平/阳去/阴平/阳去/入/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7: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6-7 04:14
" I have to go eatnow"  這個短句文法有錯! 正確是 go 字後加 to 一個成為"I have to go to eat now"。 ...

我,英语连字母都还给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6-7 21: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6-7 04:14
" I have to go eat now"  這個短句文法有錯! 正確是 go 字後加 to 一個成為"I have to go to eat now" ...

I have to go to eat now 這種中式句法的英譯, 我們叫他做 "Chinglish"。清朝的 Ching 加上英文 -- Engli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主题

219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25
贡献
2563
金钱
38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6-8 12: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6-7 04:23
I have to go to eat now 硬要分声韵,是
阳去/阳去+阳平/阳去/阴平/阳去/入/阴平
...

英語是一樣有音、聲、語、音節的。

叫那人看看這幾個英文詞語如何解釋?

Rhyme, sound, vowel,rhythm, pronouce, s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80
贡献
22229
金钱
2917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14: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6-8 12:31
英語是一樣有音、聲、語、音節的。

叫那人看看這幾個英文詞語如何解釋?

那人是大名鼎鼎的格老也总喜欢用英语混到汉语中,想不到他的英语竟是吓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8 1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