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唐尧

诗韵是什么? 唐尧

  [复制链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9: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0-26 12:26 编辑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0-26 07:20
当然,我说的是经过科学处理,在违和最少的条件下,在普通话范围里使用,我见到过这样的韵书,以建议角色 ...

关于普通话韵书。我认为无论什么韵书,它的用于押韵的字,必须源于该种语言的诗词创作,经过实际创作而证明合韵共音的字,才可以入选韵书。因为没有一种方法能保证所选的字绝对合韵共音,谐和动听。我所使用的以:韵母相同为主韵,韵腹相同为辅韵:的方法。经过十年来的创作实践使用,证明是较优的方法。由于现在没有大量的《普通话声韵》诗作,《中华通韵》作为试行本不失为一种在诗词领域推广使用普通话的手段。为普通话在全国、全球推广使用加力加速!在试用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完善,对试用本的字进行增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0-26 19: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6 09:13
从古韵书的成书使用时代来讲,其语音基因占的比例很小了。普通话源于民国官话,则差异极小。 ...

普通话承于民国官话,又有所不同,而民国官话,则是基于中华土地上汉语大体情况,由此说去,普通话也就是中国土地上汉语之集大成之精华版!切不可小觑这个承继关系,普通话不会数典忘祖。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0-26 19: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6 09:43
关于普通话韵书。我认为无论什么韵书,它的用于押韵的字,必须源于该种语言的诗词创作,经过实际创作而证 ...

含有韵母的字,都可入韵书,而成韵字,没有哪一个不能的。至于你的“韵母相同为主韵,韵腹相同为辅韵”,是不成立的,如 a和an、ian、wan、yuan,某一个可能韵腹相同,怎么个“辅”法?你得搞明白,《中华通韵》为何“鹅韵”那样安排,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都关注韵书事宜,但你的路走的有些弯。我自知无能为力,但我可以协作有能力的人,结果仍不可知。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05: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1-6 23:59 编辑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0-26 19:27
含有韵母的字,都可入韵书,而成韵字,没有哪一个不能的。至于你的“韵母相同为主韵,韵腹相同为辅韵”, ...

辅韵就是备韵。(见怎样用《新华字典》写中华传统诗一文)在韵母相同的韵字里找不到更精准的表达诗的意境内涵时使用。(韵腹相同的字里有)韵腹押韵的效果没有韵母相同的效果好。但在备选韵字方法里押合韵效果还是较好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韵母和韵腹都没有适用的字的情况下,还可以放宽,甚至用完全不合韵的字。(语言文字总是落后于客观世界)总之押韵是为诗的意境内涵服务的。不能为合韵而押韵,为押韵而押韵(凑韵)。韵字必须同诗的意境内涵有机的结合起来。押韵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切都是为诗的意境服务的。

使用韵母相同诗例: 普通话声韵


春燕衔泥带草来,洞房选定我家开。
双双起舞频频叫,是喜求情给你猜?


野草青松古道长,英雄打虎大名扬。
二郎可晓千年后,此物无踪近灭亡!

美丽西湖六月中,朝天莲叶碧无穷。
抬头遥问诚斋友,映日荷花哪代红?

使用韵腹相同诗例:普通话声韵

出没在山林,吼声摄兽魂。
大虫非善类,触目见凶神!

使用韵母、韵腹皆不同诗例:普通话声韵

胡马萧萧夜枕戈,秦皇筑垒意为何?
孟姜哪晓家国事,没有长城寇患多。


此诗用多字是至今尚没有找到韵母、韵腹相同的字的情况下而选用·多·字。以说明押韵是为诗的意境和内涵服务的。

注:《普通话声韵》的规则是以《新华字典》标注的声调符号下字母为:第一个字母为韵头,第二个字母为韵腹,第三个字母为韵尾。声调符号下一个字母称韵母,二个字母韵母,第一韵头,第二韵腹,三个字母韵母,一韵头、二韵腹、三韵尾。

胡马萧萧夜枕戈,秦皇筑垒意为







点评

我认为: 1、“诗”与“韵律”不是一回事。因为“韵律”只适合于用“韵”和“律”限制写成的诗词,而不需要用“韵”和“律”写成的“诗”比比皆是,枚不胜举。更何况用“韵”和“律”限制写成的诗词走韵跑调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4 2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0-27 1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7 05:07
辅韵就是备韵。(见怎样用《新华字典》写中华传统诗一文)在韵母相同的韵字里找不到更精准的表达诗的意境 ...

备韵这个说法难以成立,况且你的运用毫无道理,你说说怎么算是“找最精准的”?这首先就在于“韵母相同为主韵,韵腹相同为辅韵”的说法是不能正确的,怎么放宽并没有标准。韵书就是用韵的标准,没有准表,怎么行?你举例第一个,无关紧要,普通话无所谓,平水韵才回审你是否用韵有问题,省了什么事?没有!你的第二个例,就是十四韵,或平水韵,或其他所有不是通韵的普通话韵,没意思!

你的“注”,说明你新华字典知识的掌握也有问题要改进,哪有那么说的?没有根据的东西,别人怎么掌握,那就只能自己用了,就不用说得了不是?你要说自己正确,你就得接受别人最极端的挑战,你应付得了,那样才行,不是遮遮掩掩糊弄。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0-31 21:28 编辑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0-27 17:02
备韵这个说法难以成立,况且你的运用毫无道理,你说说怎么算是“找最精准的”?这首先就在于“韵母相同为 ...

足见你在诗词上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奈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在音韵上也半通不懂。好吧,讲句话给你听:诗是诗,韵是韵,这是两码事。这句话你可能都弄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0-27 1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7 18:14
足见你在诗词上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奈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音韵上也半通不懂。好吧,讲句话给 ...

怎么说?我倒落得一身骚,把你也得罪了。罪过!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0-27 18:19
怎么说?我倒落得一身骚,把你也得罪了。罪过!

开头我以为你是来一起探讨的,不是站某韵的立场,中正的对待诗韵的人。后来随着帖子的增多,你逐渐暴露出不但在诗词的创作实践上我看很少,对诗词的基本概念没弄清。对《普通话声韵》一窍不通,就是否定。在音韵上拼音上有点懂。但这同《普通话声韵》的规则不搭界,我都有自己的一套。借用了一些术语和概念。什么得罪?没办法同你交流,你讲你的。我讲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9: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1-4 17:58 编辑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0-27 17:02
备韵这个说法难以成立,况且你的运用毫无道理,你说说怎么算是“找最精准的”?这首先就在于“韵母相同为 ...

最(更)精准的就是主要这个押韵的韵字要同此句和整篇诗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这个韵字要同其它句(至少一句二个韵字,一个的话就不成其为韵字,一个是汉字)的韵字要合韵共音。上面帖子有讲到,你没看?因为你就一个目的,找我的漏洞空子否定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0-27 2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7 19:02
开头我以为你是来一起探讨的,不是站某韵的立场,中正的对待诗韵的人。后来随着帖子的增多,你逐渐暴露出 ...

那就不说了,到此为止,我们形同路人,如何?我确实没有立场的,如果说古今承传也是在你看来错的话——你非要说有,不交流了,你的都对。你什么都懂,我外行。我不再言语对你,由你去吧!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21: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0-27 20:41
那就不说了,到此为止,我们形同路人,如何?我确实没有立场的,如果说古今承传也是在你看来错的话——你 ...

我搞不懂你讲我古今承传看来错?我一直来认定今中有古,普通话源于民国官话。你一定要否定巜普通话声韵》的话,就从我例举的三篇诗来批评。因为所有的争辩都是为了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31

帖子

27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799
金钱
94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27 22: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韵,是基础知识。小学的语文课本就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5: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溪柳岸 发表于 2018-10-27 22:19
韵,是基础知识。小学的语文课本就讲了。

这里主要是讲:诗韵是什么?是声音,还是字?

点评

常说,语言(口头)是有声的文字;文字(书面)是无声的语言。 中华方块字,有其自身的特点:同音字多、近义词多、同一字、辞,不同方言发音不同。在应用上,就音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抑或字的含义,不同语境有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8 15:00
当然是字。是健康的识字人眼中的某些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8 06: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8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28 06: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8 05:28
这里主要是讲:诗韵是什么?是声音,还是字?

当然是字。是健康的识字人眼中的某些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9: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28 06:14
当然是字。是健康的识字人眼中的某些字。

诗韵在静态的状况下在纸面上是字,不错。这里问的是指动态的被人在默读朗读的情况下,诗句的最后一个字同另一诗句的最后一个字呼应后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31

帖子

27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799
金钱
94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28 15: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溪柳岸 于 2018-10-28 15:23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8 05:28
这里主要是讲:诗韵是什么?是声音,还是字?

常说,语言(口头)是有声的文字;文字(书面)是无声的语言。

中华方块字,有其自身的特点:同音字多、近义词多、同一字、辞,不同方言发音不同。在应用上,就音同字不同、字同音不同,抑或字的含义,不同语境有丰富的拓展等,要区别要理解,功夫挺大。所以,需探讨的题有很多。

唐尧先生无非要说唐音发展变化到今天,口语音多已变化了。但,题涉及宽了。需厘清案头与口头两个面:即依口头写入案头;据文字读出语音。无论今古,文字用方言读,仍然是千差万别的。

所谓平水韵表,是书面公用语言(特别重它的起于清朝,参照是《浪熙字典》)由于古代条件局限,口头音没有普及(按康熙字典切拼,拼出的仍然是方言,文字用方言读,是千差万别的);普通话参照是《新华字典》,既有口头音的普及,也有书面拼音方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31

帖子

27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799
金钱
94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28 15: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溪柳岸 于 2018-10-28 15:23 编辑

什么是诗韵?写诗用的韵。中华诗歌绝大多是讲押韵的;

韵是什么?由方块字的发音切分出声母与韵母。字的韵母,就是韵。不用押韵的文字,不等于字音就无韵;还有些字,就只有声母。这些无韵母字,在诗歌创作实践里,声母也作韵母用。比如“yi”、“yu”、“wu”;zhi、chi、shi、ri;zi、ci、si等,只是其辙同声的少,属窄韵,语言学家在定拼音方案时,字母都带了"i",就纳入“yi衣”韵了。

古今音的变化,有的字,读音变了,四声变了,有的古诗,我们读起来不押韵了;还有,公用语与方言之别,有的字音,方言押韵、按普通话不押韵;普通话押韵的、方言不押韵;再有,押韵的诗,翻译为外语,不押韵了;外语诗,亦可翻译为中华文字押韵诗等等。

诗押韵,可以深入探讨。但,是为把诗写好,写的诗意深刻音韵美谐。但,好诗,偶尔出韵,也是可以的,亦不可勉强用韵而伤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8
贡献
3142
金钱
4584
发表于 2018-10-28 17:5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跳上跳下普通话韵就跳不出一首古典诗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8: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10-28 17:56
跳上跳下普通话韵就跳不出一首古典诗词来。

如你真想学诗词,就先从九十三楼那三篇诗学起。不懂的话,发帖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8: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0-28 21:47 编辑
清溪柳岸 发表于 2018-10-28 15:14
什么是诗韵?写诗用的韵。中华诗歌绝大多是讲押韵的;

韵是什么?由方块字的发音切分出声母与韵母。字的韵 ...

诗之韵,只存在于默读和朗读之时。读完诗韵就不存在了,就返回了字。从广义上,每一个字均可成为韵。但创作实践中用作韵的字是不多的。韵部表里的字大部分用不到。因此韵表所列字最好从诗作里选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三楼的帖子,许多许多先生不想发表看法,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6: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0-31 13:16
诗韵于诗词,就跟胭脂于女人一样。

此话一矢中的,诗韵是声音,起到谐和悦耳的音乐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2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0-31 21:35 编辑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0-27 17:02
备韵这个说法难以成立,况且你的运用毫无道理,你说说怎么算是“找最精准的”?这首先就在于“韵母相同为 ...

备韵成立不成立,有创作实践为依据。(请看九十三楼)没有诗作实践创作为基础,是闭门造车,空洞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06: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7 05:07
辅韵就是备韵。(见怎样用《新华字典》写中华传统诗一文)在韵母相同的韵字里找不到更精准的表达诗的意境 ...

欢迎老姜同志前来评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2: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1-4 13:15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7 05:07
辅韵就是备韵。(见怎样用《新华字典》写中华传统诗一文)在韵母相同的韵字里找不到更精准的表达诗的意境 ...

建议《中华通韵》组委会以《普通话声韵》之"韵母相同"为主韵,"韵腹相同"为辅韵的方法,为写作中华传统诗的第一选韵字方法。此方法经过唐尧十年来的创作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不需要韵书和韵字表,仅一本《新华字典》即可,懂拼音的人不要一分钟即学会,不懂拚音者二分钟学会。懂电脑者百度输入如:山拼音。即可获得山字韵母及声调声母等,再输入"山字同韵母的字",即搜到一批山字同韵母的字,作者可从中考虑选取。不懂电脑者可翻《新华字典》查看寻找,速度慢。《普通话声韵》选韵字诗例参看本主题九十三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4 14: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8-11-4 14:45 编辑

      我喜欢在网上以平等的身份用文明的语言与任何人交流讨论问题。无论这个人在现实社会上身份地位的高低;也无论这个人学识的深浅;更无论对所讨论问题的看法与我的看法相同或向佐,只要是和我交流的对象,他的身份地位就是和我平等的。
     我过去同唐先生曾有过不够愉快的交集,主要是觉得唐先生把自己摆在高高的位置上,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用教训人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因此我就不想仰着头与别人交流了。
      今天看到这个帖子,觉得唐先生与过去留给我的印象大有改观。——在这个帖子上我只看到唐先生在认真讨论问题!虽然也偶有用语不够文明的帖子,但那些都是先有别人用语不够文明的帖子引出来的。如果唐先生能够保持用这个帖子交流的方式,我若有空还是愿意上网交流的;一旦出现不利于交流的环境,我会自动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16: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8-11-4 14:43
我喜欢在网上以平等的身份用文明的语言与任何人交流讨论问题。无论这个人在现实社会上身份地位的高低 ...

得到你的理解,得一知音也。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4 2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8-11-5 20:00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8-10-27 05:07
辅韵就是备韵。(见怎样用《新华字典》写中华传统诗一文)在韵母相同的韵字里找不到更精准的表达诗的意境 ...

我认为:
    1、“诗”与“韵律”不是一回事。因为“韵律”只适合于用“韵”和“律”限制写成的诗词,而不需要用“韵”和“律”写成的“诗”比比皆是,枚不胜举。更何况用“韵”和“律”限制写成的诗词走韵跑调了,只要有可取之处的,也照样可成为好诗词。否定也只能否定不符韵律罢了。
    若是仅说“韵律”,一首诗词,“读来顺口,听来顺耳”,一般来说就符合“韵律”的要求了,可以说是一首用“韵”和“律”限制写成的诗词。但不一定是好诗词。好诗词还需要“看来顺眼,想来顺心”。

    2、我把“看来顺眼,想来顺心”暂且放一边,先谈一谈“读来顺口,听来顺耳”。
前面说:一首诗词,“读来顺口,听来顺耳”,一般来说就符合“韵律”的要求了。这是把“韵”和“律”合在一起来说,其范围是限定在“一首诗词”即中华民族特有的“韵律诗词”之内。若超出中华民族特有的“韵律诗词”的范围,如现代一些无韵无律的优秀自由诗甚至散文,也能“读来顺口,听来顺耳”,这可另当别论。若使用中华民族特有的“韵律诗词”体式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要韵律,是不可能“读来顺口,听来顺耳”的。
针对某一首具体的“韵律诗词”而言,“韵”与“律”也不能混为一谈。一首具体的“韵律诗词”,若有律无韵或有韵无律,都不可能“读来顺口,听来顺耳”,只有“韵”与“律”都基本上达到这首“韵律诗词”的要求,才有可能“读来顺口,听来顺耳”。

    行文至此,仍然没有正式回答主题帖提出的“诗韵是什么”的问题,只不过是在正式回答主题帖提出的问题前的一个铺垫而已。






  (有空再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1-4 21:0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8-11-4 20:58
我认为:
    1、“诗”与“韵律”不是一回事。因为“韵律”只适合于用“韵”和“律”限制写成的诗词,而 ...

唐废废毛都不懂,和他论道,浪费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4 2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8-11-4 20:58
我认为:
    1、“诗”与“韵律”不是一回事。因为“韵律”只适合于用“韵”和“律”限制写成的诗词,而 ...

我一直来强调诗是诗,韵是韵,前也讲了。韵是为诗服务的声音,是包装,是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6 1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