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生香首席版主
精华31
注册时间2014-10-5
威望3841
金钱40456
贡献33243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威望- 3841 点
贡献- 33243 次
金钱- 40456 枚
 
|
一、对联的特点:
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
从内容广泛来分类
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例: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
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例:
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
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例:
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
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例: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
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例: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三、对联的形式:
、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例:
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
2、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例:
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
3、串对(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无意义。至少意义不全。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例: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4、工对 又叫严式,它要求同小类的名词相对,越小类则越工。以同类词或近类词相对或词性相同的联绵词相对等,都叫工对。例: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5、宽对 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它的特点在字词对中不苛求小类相对,只大类相对,平仄上个别不相对,句形结构大致相应即可。例: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6、回文对 回文又称回环,是讲究词序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修辞法,表现两种事物的相互关系。回文对是一种别有情致的文学形式,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创作,是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的。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
1、上联倒转作下联法:“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2、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
3、上下联颠倒互换法:“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
四、对联的写作技巧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运用此一事物或情景,来比喻另外一事物或情景,使人有个鲜明的印象,从而产生联想。例:
1、比喻法:运用此一事物或情景,来比喻另外一事物或情景,使人有个鲜明的印象,从而产生联想。例:
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2、比拟法:对联中,把事物当作人,或以人拟物,以一物拟另一物,就叫比拟。例:
3、夸张法: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例: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4、衬托法: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例: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
5、对比法:把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是某一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写。例: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6、反对法:反对,是指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7、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例:
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
8、借对法: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例: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 “东西”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
9、借代法:不是直接说某事物,而是借相关的事物去代替它。例: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这是书店联,“古今学术”和“天地精华”都是代指书籍,“藏”和“聚”都表示有很大数量,由此切全了“书店”特性。
10、双关法:利用同音字,使联语带双关。例: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11、用数法: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心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例:
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
12、假称法:在对联中,有意把要讲的意思让有关对象用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这种手法叫假称法。例:
你亦求,他亦求,为了几文臭钱,叫人如何是好===
朝也拜,夕也拜,不做半点好事,令我左右为难。
13、用典法: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例: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14、续接法:是通过在原句的基础上续加字词而成新联。例: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加字后成为: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再加字后成为: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二)、用字技巧
1、拆字法:所谓拆字联是指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联。例: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2、合字法:
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鐘
3、复字法:即上下联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出现。例:
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4、叠字法: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5、同字异音法: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6、同音字法:利用字、词同音(韵)的特点来创作对联,使之产生趣味。例: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7、谐音法:利用一个或几个音韵相同而词意不同的字、词组成对联。例: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8、漏字法:又叫藏头法。在创作对联时,将第一个字或最后一个字隐藏起来,间接的表达意思。例: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上联表示缺衣(一),下联表示少食(十),横批表示无东西。
9、同傍法:指联中的字采用相同偏旁部首。
王老者一身土气;朱先生半截牛形。
“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 “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且都在上部,故云“半截牛形”
10、拟声法:对联的词语通过模拟声音取得某种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叫拟声法,又叫摹状法或摹声法。例:
马过木桥,啼擂鼓,咚咚咚;鸡啄铜盆,嘴敲锣,哐哐哐。
11、析数法
宝塔尖尖,十层四方六面===玉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12、应首法:是句子首字和尾字用同一个字,首尾呼应。例: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月湖漾明月,印心石屋心相印===汉水流江汉,传音瑶琴音永传。
13、数字领法:数字联中有一类以一个数词开头,领着若干名词的短联。例:
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一门三学士===四代五尚书。
14、交叉法:在上下联中,有些字是交叉(错位)相同的。例:
子将父作马===父望子成龙。
共说三潭同一月===谁知一月映三潭。
15、复韵法:同一音韵字在联中重复应用。
水际洲,洲停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难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