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3

《<游南山竹海>---步江泽民<园竹>韵》佳作赏析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799

帖子

6451

积分

金牌会员

东方风雅版主

Rank: 5Rank: 5

威望
923
贡献
1339
金钱
2447
发表于 2018-8-12 17: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艾丝黛娜 于 2018-8-13 14:06 编辑

《<游南山竹海>---步江泽民<园竹>韵》佳作赏析
   
  竹与松、梅素称“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称“花中四君子”,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流传至今的不少佳作,脍炙人口。如刘禹锡的《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而史忠林的《游南山竹海》--步江泽民《园竹》韵 ,则写出了“南山竹海”唯美的景致和诗人由此引发的对竹之高风亮节的操守的赞美和发自内心的慨叹。

《游南山竹海》--步江泽民《园竹》韵
南山竹海漫无边,隐在深闺若许年,
落叶纷飞铺小道,新枝舒缓饰长天,
屈伸品质甘人后,俯仰精神傲雪前,
有节虚心多赞语,汗青终究少苍黔。

附原玉:江泽民《园竹》

小园静静碧湖边,阅尽沧桑数百年。
夏响青篁冬悦雪,昼巡红镜夜观天。
民生最念狂风后,世事常思细雨前。
把卷南窗桑梓月,鞠躬尽瘁为苍黔。

注释:
1、南山:泛指南面的山。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 越王 放於南山之中,游於不可存之地。” 晋·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无边:没有边际。  唐 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 元·郝经 《沙洲夜泊》诗:“天连平 楚 无边阔, 河 入长 淮 彻底浑。”
3、长天:.辽阔的天空。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元·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4、深闺:旧时指女子居住的内室。这里指深山。 唐·白居易 《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明·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欲聘深闺窈窕娘,试商量, 文园 病客,可遂求凰?”
5、若许:犹许多,或那么多。
6、汗青:借指史册。 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晋·渊明 ,二人到今香汗青。”
7、苍黔:百姓。 唐·张九龄 《和圣制温泉》:“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 宋·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謳謡喧井邑,惠化穆苍黔。” 清·李渔 《奈何天·助边》:“祗为着苍黔凋敝,水旱频仍,比户嗟呀。”

诗语:
1、南山竹海漫无边:南山的竹海浩瀚漫无边际。
2、隐在深闺若许年:隐藏在深山很多年。
3、落叶纷飞铺小道:萧索的季节,秋季竹叶纷纷坠落,走在山间竹林小道,仿佛听到踩在厚厚落叶上的沙沙声。
4、新枝舒缓饰长天:春暖花开的季节,新嫩的枝条缓慢的生长,向空中延伸,好像是有意要装点蓝天,
5、有节虚心多赞语:虚心谦怀,刚正不阿的竹子得到人们很多的赞许之言。
6、汗青终究少苍黔:可在史册中留下记载的百姓毕竟很少。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七律,也是一首咏物诗。竹多处山林,南山竹代表着闲适与隐逸,这首七律的首句“南山竹海漫无边”展示出一副远山浩瀚竹海的美丽的画卷,一个“漫”字,描述了竹林之广阔,读者的思路一下被想象的画面吸引。次句“隐在深闺若许年”,诗人此处着意用“深闺”一词,一是加强表述避世深隐的力度,二是把“南山竹海”看作是古代“深闺”的大家闺秀,拟人化的运用,着意渲染了诗人对“南山竹海”的喜爱,诗人向往山林,渴望归隐的情结表露无遗。首句是着重写景,是空间的表述,次句是着重写情,是从时空上对首句的补充。
  第三、四句“落叶纷飞铺小道,新枝舒缓饰长天”,诗人意犹未尽,承接前两句的意思继续写景造势,顺势承接描述由远处的时空,过度到近前的“落叶纷飞”、“小道”,“新枝舒缓”、“长天”。“铺”、“饰”两个赋予生命对应的动词,加强了动态画面感,既是对自然界生长现象的描述,也是赋予“南山竹海”以生命,由远及近,由静转动,动静结合,逻辑严密,精确的渲染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设色清丽,意象蕴藉,写景物中又暗寓情意,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感情色彩。
  第五、六句“屈伸品质甘人后,俯仰精神傲雪前”,“屈伸”一词是上句新枝生长的延伸,诗意不断,过度自然,由景转到移到写人,从对“南山竹海”景象的画面描绘,转到赞美“南山竹海”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和不怕霜煎雪熬,无所畏惧,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刚劲风骨的意象表述。诗人利用比拟的手法,来赞美竹之高风亮节的情操和品德,一语双关,表达了诗人对竹的极度喜爱和热忱的赞美,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以竹的特性喻人的品质,设喻巧妙,切物切景,直抒胸臆,富有哲理。
  第七句“有节虚心多赞语”,竹的不屈顽强、虚心高节特点,使之变成君子的化身,从而赢得了人们很多的赞美的言词,宋·姜夔说“一篇全在结句”,强调了结句的重要性。明·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突出手法的艺术性。诗人在第八句的结句想的更深,让意境进一步升华,“汗青终究少苍黔”,诗人慨叹世间有竹节的人很多,而能够名垂青史的人很少。
  这首七律总共是八句,用的是平水韵,一先韵部。诗人严格按照格律诗要求,又不拘泥于格律,“边”“年”“天”“前”都是用的一先韵,而最后的韵脚“黔”是平水韵“”十二侵(平),十四盐(平)”,按律是出韵的,而苍黔是固定词组,因为此作品是步江泽民《园竹》韵 之作,诗人,按古诗词“一不论”之说,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这首七律对仗工整, 如在第三句和第四句对仗中,“落叶”对“新枝”;“纷飞”对“舒缓”;“铺”对“饰”;“小”对“长”;“道”对“天”。在第五局和第六句对仗中,“屈伸”对“俯仰”;“品质”“精神”;“甘”对“傲”;“人”对“雪”;“后””对“前”等。虽然诗的平仄对仗工整,但读起来,却毫无滞碍、呆板之感,语句通俗、精准,,诗句语气纤徐有致,语调悠扬流畅。
  《游南山竹海 》---步江泽民《园竹》韵全诗起承转合结构严谨,过渡照应自然,这首七律不仅仅是即兴咏景,而是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诗人通过白描、拟人、双关等写作手法,咏竹颂竹抒发自己对美好德操的喜爱与追求,情思与感叹,抱负与悲情,余韵悠远,具有很强烈的感染力。

76

主题

373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中华新韵吟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7
贡献
3807
金钱
406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16: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吟长美文,且详细品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799

帖子

6451

积分

金牌会员

东方风雅版主

Rank: 5Rank: 5

威望
923
贡献
1339
金钱
2447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08: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林樵夫 发表于 2018-8-26 16:03
吟长美文,且详细品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15: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