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0-23 17:40 编辑
【漫谈】有点感触,不一定对。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特别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所以近体诗兴起。从皇帝开始到文武百官无不擅长近体诗。事实证明格律诗音韵铿锵,斗志昂扬,反映了人民为国立功的普遍倾向。正如:望蓟门(祖咏)说的: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唐诗中还有很多写从军,写战争题材的诗,如从军行,塞下曲,等等名诗,感染鼓舞了中华民族。特别是律诗格律严谨,反映了人们遵章守纪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只有永远保持昂扬的斗志和严明的纪律的民族才是不可战胜的!
而中国自宋朝开始走向了衰败。原因吗在于依靠军事政变上台的赵匡胤。他偃文抑武,杯酒释兵权,经济倒是发展了,但军力一天不如一天,直到两个皇帝同时当俘虏,南宋小朝廷偏安一方,信任汉奸杀岳飞。这样的小朝廷灭亡是迅速的。就在这个宋代,官员追求享乐,醉生梦死,于是靡靡之音也重充斥了诗词界。不是花间派的男欢女爱,就是什么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蔚然成风。相反,律诗,除了几位爱国诗人有几首像样的作品,其他宋诗毫无新意,甚至惨不忍睹。这就是弱宋的亡国
之音。其后元明,除了关汉卿发发牢骚,写写曲子词,其他诗词更不值一提。清朝多亏有个康乾盛世,诞生了乾隆这个皇帝诗人。到晚清和清末民初,也就是革命党人中产生了一些诗人。
中国在满清统治最贫弱的时期,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跑马占地,工业革命,明治维新,等等最兴旺的的时期,中国丧失了这一发展的历史机遇。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