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7-30
威望154
金钱449
贡献283
高级会员

威望- 154 点
贡献- 283 次
金钱- 449 枚
|
发表于 2019-3-9 10: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一、转句的写法大体上有几种?转句有些什么要求?
转句的写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景入情转法
以抒情为主的“转”,叫景入情转法。这个情,我们要把握好,必须符合“律”。所谓律指的是符合我们所遵守的规律、符合正常的情感。能够被大众接受并认可的情感。
写法上的具体要求有:
1)不疏远,承接上文,见景生情。
2)不脱离。无论轻轻或着力,都不可疏远、不可脱离,不疏远主题、
不脱离主题。
3)承上启下,所写景或者事、抒情要和承、合有紧密的关联性。
4)为合埋下伏笔。
2.反转法
反转法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写法上需要注意的是,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刻画而已。同时,还要和承、合有联系。
3.直抒扩转法
此法就是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的转法。
4.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推进一层,就是说的这样的手法,叫做层层递进。
这种写法要注意诗的气韵要舒缓有致,切忌一再推高。
5.写意转法:
所谓写意转法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6.抒情转法
转句以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综上所述,经过承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所谓“转”,就是转出新意,不能一味地说下去,全是流水帐,要制造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处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转应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互相照应。
转句的要求:
1.转得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这就要求到转句的时候就不能继续停留在景语上面,而要从景语干脆利落地转入情语,不可拖泥带水,不可还在景语上徘徊不前。以我们目前的水平,尚不能熟练地驾驭好景语情语之间的各种关系,最简单也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先掌握好从景到情的写法。如果现在就都讲景,那么起承转合更难一下子搞的明白的。
通过不断的练习熟练了这个章法之后,就要注意不被这个景情给局限住。在读诗的时候要注意学习古人是怎么驾驭景语和情语的,特别是情景是如何交融的。如果承句是写景的,转句就是对起句和承句所产生的思考或者感受;前者是直观的,客观的,后者是一种主观上的反应,然后结句再概括一下整个诗的主题,全诗就这样的下来了。如果说起句是见,承句是看,这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通过眼睛获得的,再进入内心。那么转句便是由内向外的过程,通过内心去解读这些景。
2.不断裂。
这一点要求大家不要光顾着转,而不顾衔接性了。这一点也是转句中最难的一点了。起承转合一般有两个难点,一是转得断裂了,二是合得无力。
3.形转而意不转。
这里的转,只是形上的转,并不是指意上的转,不是说从这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当然,这是在实在不得已的时候才采取的笨方法。如果你立意过后,谋篇工作做得好的话,那就会有一条脉络,你严格按照这个脉络去安排,那么转的时候你想断裂都不会断裂。
二、如果给你一个七律的题目《望月》,你应该如何写,说说你的思路?以“月是故乡明”为意境,题目自拟,试写七律一首,平水韵。
答:如果我写《望月》,起句先切题,对望月的时间地点做大致的交代。承句写所望之月。转句深化,写望月所触发的联想。合句在转句的基础上收束全篇,努力做到留有余响。
席间遇同乡长者相谈有感
文/菜菜
异地相逢酒一杯,庭前低语月徘徊。
自言梦里家常好,可耐风中鬓已颓。
客路无非歌舞榭,人间俱是望乡台。
阶旁杨柳粗如许,莫效知章老大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