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18

2015年2月8日复习作业

[复制链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2-7 22: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一下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氏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生查子》欧阳修
莫道山翁老病侵,静中理得旧传琴。朝来有喜君知否:雨展芭蕉二尺心。《水亭》陆游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临江仙》纳兰性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蒋婕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2-8 2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2.8作业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下面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A.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氏

    先景后情。
    B.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生查子》欧阳修

    借景言情。
    C.莫道山翁老病侵,静中理得旧传琴。朝来有喜君知否:雨展芭蕉二尺心。《水亭》陆游

    情景相克,反衬手法。
    D.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临江仙》纳兰性德

    景事换情事,借景言情。
    E.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蒋婕

    先情后景,景因情设。
    (作业看似简单,还真把握不准,先交了吧。)

点评

8楼已经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5:25
其实这个作业的目的是想借芭蕉这个东西在成作中的表现,发散大家的思维,让大家更多地去掌握手法和技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9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安客 发表于 2015-2-8 21:45
2.8作业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下面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A.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 ...

其实这个作业的目的是想借芭蕉这个东西在成作中的表现,发散大家的思维,让大家更多地去掌握手法和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2-9 21: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以下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1、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氏
杨柳表别离,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別是离情別緒相联系。这句是情景相生的手法,通过雨滴声,联想到雨滴柳叶、雨打芭蕉的情景与思乡等离情绪融为一体。。

2、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生查子》欧阳修
为了表达词人烦躁、孤独心情,作者选用了深院、黄昏、芭蕉雨等元素。这是借景言情的写法。

3、莫道山翁老病侵,静中理得旧传琴。朝来有喜君知否:雨展芭蕉二尺心。《水亭》陆游
芭蕉一般表孤独、忧愁,但是这一句表达的是乐景。这句说不好,请老师指点。

4、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临江仙》纳兰性德
这句是情景相融吧。

5、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蒋婕
这句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流失,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应是景因情设的写法。
老师,这次的作业有点难,尤其是情景相融和借景言情,不好区分。

点评

8楼已经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5:25
这里比较容易搅人的是第三句,是景事换情事 芭蕉的二尺心,实际是在说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55

帖子

1788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
贡献
475
金钱
668
发表于 2015-2-10 2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2-18 14:22 编辑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一下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氏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生查子》欧阳修
莫道山翁老病侵,静中理得旧传琴。朝来有喜君知否:雨展芭蕉二尺心。《水亭》陆游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临江仙》纳兰性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蒋婕

1、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氏   
  这是景事换情事的(也是借景言情的一种),通常是指景语中所隐喻的内在意象给读者带来情绪的一种方法。杨柳约定成俗代表离别之愁,雨打芭蕉更添愁情。
2、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生查子》欧阳修     
这是借景言情的,是借助景色的表象性观感给读者带来情绪的一种方法。庭院深深黄昏暗暗,雨打芭蕉。虽无一个愁字,却让人感到怎一个愁字了得。
3、莫道山翁老病侵,静中理得旧传琴。朝来有喜君知否:雨展芭蕉二尺心。《水亭》陆游      
  这是景因情设的,是根据自己的心境,或者根据当时的命题,去寻找和编织合适于这个心境的景语。山翁老病侵是心境,理得旧传琴就是为心境而找的景语。
4、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临江仙》纳兰性德  
  这是情景交融的,是将情语直接与景语无缝对接,水乳交融,并且借助景中的某些特征,来形容自己的情。雨打芭蕉之声更使人心碎。
5、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蒋婕   
  这是情景双生的,是以景语与情语相互映衬,以起到互相烘托,相得益彰的作用。前一句言情,感叹岁月无情,后两句写所感之景色。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点评

8楼已经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30

帖子

3027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1
贡献
714
金钱
1181
发表于 2015-2-11 06:3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一下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
1:先景后情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生查子》欧阳修2:情景双生
莫道山翁老病侵,静中理得旧传琴。朝来有喜君知否:雨展芭蕉二尺心。《水亭》陆游
3:景因情设,反衬手法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临江仙》纳兰性德
4:情景交融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蒋婕
5:景以情设
还真是难确定,望老师定位!

点评

8楼已经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3: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梅 发表于 2015-2-9 21:12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以下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1、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 ...

这里比较容易搅人的是第三句,是景事换情事
芭蕉的二尺心,实际是在说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5: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5-2-11 15:23 编辑

情景双生: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氏
前面是描写杨柳和芭蕉,着重写景,后面不提景,以故乡心和愁绪为重点,表情。景和情的层次非常分明。中间的滴破,是情景相融的一种,但表现不是很明显。

借景言情: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生查子》欧阳修
词眼在锁中,没有表达情的字眼,但单纯的写景,实际暗含着表达情绪的背景含义。因此,借的是景,表的是情。

景事换情事:莫道山翁老病侵,静中理得旧传琴。朝来有喜君知否:雨展芭蕉二尺心。《水亭》陆游
芭蕉的心如同人的心,在雨中芭蕉展其二尺心,犹如在说人也有如芭蕉一般的拳拳之心。

情景相融: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临江仙》纳兰性德
芭蕉和人的心情放在句中糅合表达,雨点打在芭蕉上犹如打在人心里。

景因情设: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蒋婕
流光把人抛是前置的情,通过樱桃和芭蕉的红绿变化,来表现流光易逝。这时候樱桃和芭蕉是在既定情绪设定下的表象性元素,其自身并不带有托喻等含义。

点评

老师这么一讲就清楚多了。谢谢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22:07
情景双生、借景言情、情景相融,这好理解;惟景事换情事和景因情设,摸不着门路。老师分得太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5: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安客 发表于 2015-2-8 21:45
2.8作业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下面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A.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 ...

8楼已经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5: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梅 发表于 2015-2-9 21:12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以下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1、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 ...

8楼已经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5: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一粟123 发表于 2015-2-10 21:15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一下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 ...

8楼已经回复

点评

感谢老师的教导,对照正确答案学习修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5: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掌上课堂 发表于 2015-2-11 06:35
根据2月7日讲义,分析一下句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 ...

8楼已经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55

帖子

1788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
贡献
475
金钱
668
发表于 2015-2-11 15: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2-11 16: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5-2-11 15:18
情景双生: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氏
前面是描写杨 ...

情景双生、借景言情、情景相融,这好理解;惟景事换情事和景因情设,摸不着门路。老师分得太细了!

点评

4、 景事换情事 这也算是借景言情的一种,但表现方式不同,通常是指景语中所隐喻的内在意象给读者带来情绪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部分景物元素会有其内在意象和引申含义,作者借助这种渠道,将主题感情凝聚入过程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8:44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发,唯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这是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语言来说,大致是创作者感发一种主体情思,然后根据这种情思,去寻找并扣合某种、或一个系列的过程性事项,以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8: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5-2-11 18:45 编辑
兴安客 发表于 2015-2-11 16:28
情景双生、借景言情、情景相融,这好理解;惟景事换情事和景因情设,摸不着门路。老师分得太细了! ...

景因情设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发,唯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这是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语言来说,大致是创作者感发一种主体情思,然后根据这种情思,去寻找并扣合某种、或一个系列的过程性事项,以完成造境。

点评

看来还得加强学习,熟能生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2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8: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安客 发表于 2015-2-11 16:28
情景双生、借景言情、情景相融,这好理解;惟景事换情事和景因情设,摸不着门路。老师分得太细了! ...

4、        景事换情事
这也算是借景言情的一种,但表现方式不同,通常是指景语中所隐喻的内在意象给读者带来情绪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部分景物元素会有其内在意象和引申含义,作者借助这种渠道,将主题感情凝聚入过程性意象,来让读者获得感受。

点评

谢谢老师耐心辅导,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1 2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2-11 20: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5-2-11 18:43
景因情设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发,唯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这是什么意思呢,用 ...

看来还得加强学习,熟能生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2-11 20: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5-2-11 18:44
4、        景事换情事
这也算是借景言情的一种,但表现方式不同,通常是指景语中所隐喻的内在意象给读者带来情 ...

谢谢老师耐心辅导,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2-11 22: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5-2-11 15:18
情景双生: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满江红》无名氏
前面是描写杨 ...

老师这么一讲就清楚多了。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