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6|回复: 16

两律异闻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1-2-20 07:2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律异闻(周汝昌)

“两律”是什么话?是两首七律的“缩词”。先录一首——
戴面提刀稚子欢,万人如海聚城?。
王稀方觉得羊易,尾劣翻怜续狗难。
君恶能为石头记?我曾何意米家山。
高风数笔无由见??,残雪晴泥载扇还。
*指想望中的雪芹绘画
此诗的摘句见于拙著《新证》增订版(下册,810页),老同窗见了,来信说极喜头端两句首 一联十四字。
为什么?因为他懂得老北京新正月初三开厂甸庙会的盛况,那儿百货骈集,万宝咸陈;只头 一句就写出了小孩子买了鬼脸儿(假面,多为京戏大花脸,或孙悟空等)和玩具刀枪,又兴奋 又神气的情态,故而十分“得味”。
他当时就纳闷,说如此好诗,为何不录全篇,却只“露”了六句?
这有原因。须待叙明此诗是因何而作的,便可尽知“缺”了颈联的用意了。
原来,那是1970年,正月初三,春雪初晴,我踏着软泥(路面上间或有残雪融化未尽)到厂甸 去游观觅“宝”。将到琉璃厂时,先过“新华门”,诗中的城?指此而言。当然, “万人如海”乃借东坡之名句也。
我那时心里想着,若能万幸遇一与雪芹相关之旧物或遗迹,则平生大愿可酬矣。
心里如此琢磨着,信步来到一处书画摊。我一眼“捉”着一大摞旧件,厚几盈二尺左右。再 一看时,吃惊不小——扫数是清初大名家书画扇面,托裱为“斗方”平整之件!问价,每张 伍角,随意挑。
我那年正非常穷,本应全部收下——因为“没法挑”,都十分名贵,而一算总价,约需百元 之数。那时钱比现今贵得多,不止十倍于今之购买力,我哪儿有这财力?再四翻阅,取舍大 难!万般无奈,却在最底层发现了程伟元的一张,所画者乃水墨山水,大墨点,似仿米元章 的风格。我掏出五毛钱,买了它——可心里并不高兴,觉得不是曹公子而是他(伪续《红楼 》,与高鹗合谋,谎称原作“全本”)!惆怅得很。
将程绘折扇带回家后,就写了那首七律。但颈联(即第三、四两句)为何却掩而未发呢?这只 因用了一个“狗”字。
此联上句是用“买王(羲之)得羊(欣)”的书法史上的典故,羊欣的字写得也很有名气了,乍 看学王右军很有点儿像,细审则小巫见大巫了,也有以羊欣书假冒右军真迹的。借此为喻, 可以去得。下句直用“貂不足,狗尾续”的故事,更是恰切。
我自觉,“羊”“狗”的对仗,相当巧,也饶有风趣。
但不敢“公开”者,只因这句话原是骂人,有伤忠厚,加上我“挨批”的焦点就是“自传说 ”和崇曹反程高,力斥伪续的歪曲雪芹的大悲剧,变成二女一男的庸俗小悲剧——批判者却 不讲真正的思想性,把程高说成了立有“反封建”的大功云云。我若公然以“狗尾”斥程高 ,定然惹怒了人家,我就“吃不消”了……
所以,原诗只发表了六句。
谁知,这又惹了另外的祸端,有人对我讥嘲笑骂,切齿有声。说:周汝昌连律诗定格是八句 都不知道!
这麻烦又是由何而生的呢?因为我戏补了雪芹的一首残句,有位专家“鉴定”说是“雪芹原 作”,而周汝昌竟敢将雪芹的诗攘为己有!——周某人连格律都不通,能补雪芹诗吗?不但谎 言欺世,而且盗名无耻。
这罪可就大了,真是难容不赦。
除了“律诗六句”一“证”之外,还有第五句“君恶能为石头记”,他说七个字竟有五字平 声,只二字仄声,也可“证明”周某根本不懂格律——所以他绝对不会补出雪芹诗来!
如今解释一下:“恶”字有三音,本义善恶之恶是入声(仄),厌恶之恶(wù)也是仄声,另 有一音读平声如“乌”,其义譬如今之“哪里”、“怎么”等之反诘语气。我却用的是仄声 而 暗兼三义——这在传统诗的用字上,时常有之,但一般人不知察悟而已。至于“石头记”声 ,是“仄平仄”,是乃本律“平仄仄”的小拗体,七绝的第三句、七律的仄起联之上句,最 多此例,念起来别有峭健之趣,习诗人无不知者(如“正是江南 好风景”、“疏影横 斜 水清浅”……可谓俯拾即是)。
可是那位红学专家连这也不明白,硬把我声律无差的句子说成是“不通”。我到写这一节小 文时,这才略讲几句,以前向未置辩。
那么,专家认定的“雪芹原诗”是怎么一个“不可及”处呢?——
唾壶崩剥慨当慷,荻月枫江满画堂。
红粉真堪传栩栩,渌尊那靳感茫茫。
西轩鼓板心犹壮,北浦琵琶韵未荒。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这样的诗,能冒充雪芹吗?(传出时首句误为“慨而慷”,“渌尊”误为“绿尊”)
首联二句,尚可充数,亦不见佳。颈联则是十足的败笔——因为太俗气,雪芹绝不会写出这 样的话来,尤其是“传栩栩”、“感茫茫”,凑字趁韵之迹最为显明了。我自己常向友人作 “自我批评”,而且后来改了,记得是:
红粉有家船廓落,青衫无路酒淋浪。
这总比那庸俗的初稿要好一些,多少摹拟出一丝雪芹的不平的“奇气”(敦诚赠语)。船即琵 琶妓之“家”,而她的船也空空荡荡,像她的心一样。白居易的酒,即他的“出路”——也 是雪芹自况之语意。这种句法略有逋峭回环之致。
此戏为之“倒补”芹诗,作于1970年之9月,我自湖北干校返京之后不久,本是渴望能见芹 诗 而不可得的“异想”与“假慰”之计,写与吴恩裕先生,嘱他勿传——我想考验一下他的识 力,假称是雪芹之原句忽然发现。他抄在笔记本上。后来他告诉我:“我笔记本放在桌上, 陈毓罴来时,在本子上看见了,就抄了去,还在某处发表了。”
这样才引起某专家一口咬定是“真诗”,又因我自承此乃拙作而恼怒,掀起一阵轩然之波。
有一点是我该补充的:作“伪诗”时我故意使用双声字,如“崩剥”、“慨慷”、“西轩” (西按xī音读之,本音是sī); “北浦”、“琵琶”则b、p在古音中也 属纯音双声。但“崩 剥”是生造,“北浦”更是杜撰之词,皆无所据之“独出心裁”也(只“西轩”是曹寅在扬 州时的旧事)。
因有人骂我不会作七律,我倒受了“激将法”,从此一下笔就是七律,而且补芹此诗竟有八 试之多——记得《中华诗词》上刊发过第八次所补(以前的恐怕找不全了)。美国周策纵先生 也寄来他和友辈试补诗,也竟集有九首。这也堪称大观与佳话。
我也曾两次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秦可卿托梦所诵)补为七律,今不多叙 了。
诗曰:
文情狡狯岂难知,讵敢欺人人自诒。
也有盲人夸眼亮,认他真句不容疑。
[附记]
我作此戏补诗,未欲示人。时吴恩裕先生在干校,常常惠札相念,亦不忘研芹之事。他说见 了雪芹的著作,有自序与董邦达序,但不肯录示。我疑其不真,乃戏言:我有雪芹诗,咱们 交换吧。他果然抄来二“序”,我一看是伪作,便将戏补诗抄与了他。他是干校结束返京后 才让人见到此诗的。
其他细事,可参看本书中怀念恩裕兄的专文。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07:3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有周汝昌对平平仄平仄特拗句的解释。并对“北浦”一词无出处的评论,不料有博士生撰文反驳“北浦”有出处,并百度查出两例,一为唐代卢尚书“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一为明代柳是“北浦问谁芳草后,西泠应有恨情边。”,该博士不知诗中出处是指典故。

点评

至于“石头记”声 ,是“仄平仄”,是乃本律“平仄仄”的小拗体,七绝的第三句、七律的仄起联之上句,最 多此例,念起来别有峭健之趣,习诗人无不知者(如“正是江南 好风景”、“疏影横 斜 水清浅”……可谓俯拾即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2 0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07:4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21-2-20 07:48 编辑

看看该博士闹的笑话,因图片转文字,错误不少,大家看个梗概:

(四) “生造崩剥"、“杜撰北浦"和“文情狡绘”
最令人惊愕的是周汝昌先生竟在《中报月刊》上同一套
中声言:
“北浦”全无出处,纯属杜撰……最可发笑。
真格的?周先生大大方方,在《唾壶》诗中打上了自己的专利条码,宣布“版权所有”。周先生底气十足,把话说绝,向全体“红迷”和“红学家”发出了挑战,谁要怀疑他的版权,那也容易,请找出“北浦”的出处来!真正“谈笑间,樯檐灰飞烟灭;
红迷们、红学家们,无论在国内抑或国外,一时都鸦雀无声,至今将近30年,仍然无人吭气,都像中了什么“魔魔法”似的。
鄙人不才,总算对周先生的可信度保持一点警惕,私下捉摸,这“北浦”二字普普通通,不过是北面的水滨,或者支流向北汇入主流之处,遍地皆有,怎么自古无人称述“北浦",先于周汝昌而成为“出处”?尽管徐恭时先生早已考出九江溢浦水北流人江,那也无济于事,周先生可以反驳:请找个“北” “浦”连文之例再议。我深知周先生本事十分了得,料定普通韵书如《诗前合壁》之类是找不到“北浦”的了,找《佩文韵府》!一找更是惊愕, “浦”字收词约400条,有“东浦”、“南浦”、“西浦”,独独没有“北浦”。康熙词臣在篡辑《佩文韵府》之日,好像预先为周汝昌留下抢注专利的空间。我明知周先生也必然先我而做了同样工作,在他下决心冒认雪芹佚诗时曾遍查诸书,包括(佩文韵府》,发现“北浦”尚无人注册,不妨据为己有,作为最后堵塞众口、保卫自己的撒手锏。我也明知本来只须凭吴世昌先生已经发表的文章,早够证明周先生
「诗,但要周先生不但必
服,而且口服,那就必须突破“北浦”这道最后防线
也算受天之枯,我活到了网络时代,强大的现代搜索引攀对解决像“北浦”出处问题不过小菜一碟,人们只要在“百度作点击一下“北浦”,就立即出现“北浦”连文不计其数。
直找诗,请看此一首:

昨日舟还浙水漏才收北浦一竿钓洛下已传平子赋不堪旧里经行处
今朝丹施欲何为未了西斋半局棋临川争写谢公诗风木萧萧邻笛悲
在扬州书局本《全唐诗》卷783-2,题曰《哭李远)。李远(字古)名见《新唐书》卷59,60,诗的作者署“卢尚书"。
(吴李远》一诗载在《全唐诗》,是地道唐人为哭唐人写的唐诗。
湘尊敬的周先生,这算不算“北浦”出呢呢?
不妨再举一首明诗:
野桥丹阁总通烟 春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问谁芳草后 西冷应有恨情边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神女生涯倘是梦 何妨风雨照蝉娟
-明·柳如是《雨中游断桥》
是和曹雪芹都坦然运用了有“出处”的“北浦”,倒也并不表示他们的本事超过康熙朝编《佩文韵府》的众多词臣;这些胆也必知“北浦",不过偶尔漏列“北浦"一条,倒像为周汝预先设下陷阱,诱他入瓮。我们现在当然不能听任周汝昌钻空子,宣告他拥有“北浦”的始创之权,从而据以证明(唾壶》是他的拟补之作。这知识产权官司不难判断:周汝昌的举证不采信。 (唾壶》一诗的知识产权应断归曹雪芹。
周汝昌先生或许要堂而皇之声辩: “我的确对'北浦,出处无所知,这并不妨碍我独自杜撰“北浦。"周先生不知“北*"出处是真,但不能作为他“杜撰"北浦""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1-2-20 08: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据说曹雪芹就传下了这一句诗。

点评

对,周汝昌补了前六句,不少人都当成曹雪芹全诗了。近年曹雪芹画册又发现了一首曹的绝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0 08:47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08:4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1-2-20 08:25
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据说曹雪芹就传下了这一句诗。

对,周汝昌补了前六句,不少人都当成曹雪芹全诗了。近年曹雪芹画册又发现了一首曹的绝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2-21 20: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哭李远 唐·卢尚书
七言律诗
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
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
洛下已传平子赋,临川争写谢公诗。
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

黄陵庙 唐·李群玉
七言律诗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

某还故里过括苍谢景思少卿示及诸公和诗次韵为谢 宋·张九成
七言律诗
朝随落月东郊去,暮逐归云北浦还。
岂但劳农勤稼穑,要知为郡足清閒。
家传诗句东山谢,学到精微陋巷颜。
今日倚栏聊解带,欲看烟雨四边山。

同赵使君雨中登大云绝顶夜饮见一楼题 明·胡应麟
七言律诗
缥缈危梯望目萦,微茫秋色半江城。
苍龙掣电千禾立,白鸟栖烟万树明。
北浦鱼竿誇旧涨,西郊农锸快新成。
携壶不尽追游思,剪烛虚堂听夜鸣
。。
富贵曲十二首 其十二 明·胡应麟
六言诗
日暮木兰舟上,罗裙玉腕从容。
北浦遥通菡萏,西洲竞采芙蓉。

登海螺岩 明·释今壁
七言律诗
截断云根路欲穷,层峦步步入寒空。
百年踪迹登临外,万里关河指顾中。
阳雁叫霜过北浦,晓梅含蕊候春风。
杖头到处谁今古,云月溪山各异同。

发南康过左蠡 明·霍与瑕
五言律诗
朝发南康道,沙洲驷马班。
寒云连北浦,冻雨合西山。
物候风霜外,人家水石间。
征夫惊岁晚,愁思上容颜。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 其八 明·霍与瑕
七言律诗
四围碧荔锁名园,花满芳蹊酒满尊。
北浦北瞻连锦里,西樵西望见昆崙。
风清午枕添新梦,潮长春洲过旧痕。
几度招邀游未得,可堪佳句照柴门。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二 明末清初·王夫之
七言绝句
湿云不起万峰连,云里闻他笑语喧。
一似洞庭烟月夜,南湖北浦钓鱼船。

雨中游断桥 清·柳是
七言律诗
野桥丹阁总通烟,春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问谁芳草后,西泠应有恨情边。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雨中游断桥 清·柳是
七言律诗
野桥舟阁总通烟,香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因谁芳草后,西泠真有恨情边。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应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渡河(丁卯) 清·阮元
朝泊黄河南,夜宿河北浦。
河流决射阳,所患难尽语。
驱车寻修途,遥遥指邹鲁。
四野幕沈阴,愁云趁行旅。
回首望江南,苍茫隔寒雨。

踏莎行 其二 十二月二日 当代·卢青山
衰草侵天,层云不渡,萧萧北浦连南浦。
黄昏细雨自春寒,何堪落向长冬暮。
漫说将来,但从前数,锦笺费尽无谁与。
梅花细摘更无聊,依然抛向江流去。

送别诗 当代·卢青山
四言诗
送君南浦,天阴欲雨。
送君北浦,天阴欲雨。
我欲不送,相思情苦。
我欲长送,水深无路。

点评

这不能叫出处,曹雪芹还有一首题西瓜画册诗中有句:“披图空羡东门味,渴死许多烦热人”,东门的出处(或用典)是冬陵瓜,如果搜“东门”一词的句子,当然很多,但不能叫出处,也不是东陵瓜的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1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1:2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2-21 20:17
哭李远 唐·卢尚书
七言律诗
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

这不能叫出处,曹雪芹还有一首题西瓜画册诗中有句:“披图空羡东门味,渴死许多烦热人”,东门的出处(或用典)是冬陵瓜,如果搜“东门”一词的句子,当然很多,但不能叫出处,也不是东陵瓜的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2-21 21: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漢語大詞典》:东门(東門)  拼音:dōng mén
(1).东城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汉 张衡 《东京赋》:“西阻 九阿 ,东门于 旋 。”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四十:“ 汉 唐 时州郡多在京师之东,士大夫游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东门。”
(2).复姓。 春秋 鲁 公子遂 字 襄仲 ,居东门,号 东门襄仲 ,后因以为姓氏。 汉 有 东门云

萦雪芹在东城门买了一冬临瓜吃,怎么就成典了?若成典则诗中不敢滥用东门了。

点评

冷雨寒烟卧碧尘,秋田蔓底摘来新。 披图空羡东门味,渴死许多烦热人。 题诗第三句“披图空羡东门味”中“东门味”典出“东陵瓜”。《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1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61
发表于 2021-2-21 21: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东门,想起一则谜语:東門失火,內有一人。來了一男一女,救到酉時三刻。——打一熟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2:0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2-21 21:36
《漢語大詞典》:东门(東門)  拼音:dōng mén
(1).东城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 ...

冷雨寒烟卧碧尘,秋田蔓底摘来新。
披图空羡东门味,渴死许多烦热人。

题诗第三句“披图空羡东门味”中“东门味”典出“东陵瓜”。《史记·萧相国世家》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是秦朝东陵侯,秦亡后,他成了一个普通百性,隐居在长安城东一个村子里,以种瓜为生。刘邦建汉,听说召平是个人才,多次派人请他做官,但召平不肯。“东陵瓜”这一典故,被用来比喻弃官归隐的田园生活。“披图空羡东门味”一句,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东陵侯弃官归隐寄身田园的韶羡与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22:0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21-2-21 22:08 编辑

瓜熟东门遗世味,菊香晚节寿耆英。(贽见虚谷方使君 宋末元初·尹廷高)

不爱东门瓜,不爱九畹兰。(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2-22 05: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1-2-20 07:37
文中有周汝昌对平平仄平仄特拗句的解释。并对“北浦”一词无出处的评论,不料有博士生撰文反驳“北浦”有出 ...

至于“石头记”声 ,是“仄平仄”,是乃本律“平仄仄”的小拗体,七绝的第三句、七律的仄起联之上句,最 多此例,念起来别有峭健之趣,习诗人无不知者(如“正是江南 好风景”、“疏影横 斜 水清浅”……可谓俯拾即是)。

-----周汝昌是懂诗的。
很有趣的诗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2-22 19: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其东门 先秦·诗经
四言诗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一章)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二章)

东门亦可说美女云集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2-22 19: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之池 先秦·诗经
四言诗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一章)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二章)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
彼美淑姬,可与晤言。(三章)

东门亦可为谈情说爱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2-22 1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行 汉·两汉乐府
出东门。
不顾归。
来入门。
怅欲悲。
盎中无斗储。
还视桁上无悬衣。
拔剑出门去。
儿女牵衣啼。
他家但愿宝贵。
贱妾与君共餔糜。
共餔糜。
上用仓浪天故。
下为黄口小儿。
今时清廉。
难犯教言。
君复自爱莫为非。
今时清廉。
难犯教言。
君复自爱莫为非。
行。
吾去为迟。
平慎行。
望君归。

此东门亦可渭别离之地,有如南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2-22 1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 魏晋·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东门即南浦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2-22 19: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拼音:qīng mén guā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分類:东陵侯种瓜城东
×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水经注》~583~
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
《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记》曰: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谓之东陵瓜,又云青门瓜,青门东陵也。

简释
东陵瓜:指雅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