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精华1
注册时间2016-2-22
威望2497
金钱14232
贡献10500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威望- 2497 点
贡献- 10500 次
金钱- 14232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1-6-11 19: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21-6-11 20:30 编辑
谢谢徐先生关照并质疑!
虽然“丰收亩产百斤谷”有较大的夸张(缩小)成分,但在用杂交稻种之前,用老稻种的收成,有一句俗语叫“石[dàn]打担(50公斤)”,说的就是老稻种的产量。我的小作3、4句就是承第2句“莫将稻种问先年”中的“先年”而来的。那时候已经包产到户,老稻种的亩产量虽低,但民众的积极性很高,到处开辟田地,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人千方百计地去开出水稻田来,有的开出来的“田”仅能插十几桩稻。“管理人间万处田”虽也含有较大的夸张成分,但每家都需要管理几十处田地却是真的,当时我家的大小田地就有四十多处。
即使如此,民众仍然难以填饱肚子,直到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后,才真正解决了“饱”字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