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立秋天气》[平韵格]:
【龙榆生先生词学著作选/唐宋词格律】
立秋天气,问冰轮圆阙,君与谁缘?
万里星河疏素练,独自闲步西山。
小路犹存,荆蒿侵迹,曾是静幽园。
采珠拾翠,笑追双靥羞颜。
回首相顾温馨,沉丝何易散,再会绝难。
自古多情伤亦恨,一缕结束心寒。
桂魄清霜,姮娥萦绕,挥手向云端。
醉酣春梦,为芳寻寄长联。
*
这句诗“立秋天气,问冰轮圆阙,君与谁缘?”化用纳兰性德的词作,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夜对往昔情爱的思念和现在孤独失落的心情。
这首词不仅是对秋月夜的描绘,更是词人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问冰轮圆阙,君与谁缘?”这样的疑问,表达了自己在立秋之夜,面对圆月,思念亲人的深情。
词中的“冰轮”指的是月亮,而“君与谁缘”则暗示了词人对过去感情的怀念和对现在孤独的感慨。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失去爱情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无奈和哀伤。
景象描绘:文字首先通过“万里星河疏素练”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广阔而深邃的夜空景象,星星稀疏地点缀在夜空中,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接着,“独自闲步西山”表明了作者的行动,独自一人在西山漫步,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环境细节:通过“小路犹存,荆蒿侵迹,曾是静幽园”的描述,作者细腻地展现了西山的环境。小路的痕迹依然存在,但已被荆蒿覆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西山曾经是一个静谧的园林,但现在已变得荒芜,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情感表达:整体来看,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孤独、宁静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描绘西山的景象和环境的变迁,作者似乎在反思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万里星河疏素练,独自闲步西山。 小路犹存,荆蒿侵迹,曾是静幽园。彩珠拾翠,笑追双靥羞颜。”句
景象描绘:文字首先通过“万里星河疏素练”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广阔而深邃的夜空景象,星星稀疏地点缀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夜空的美丽,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宇宙的感慨。
情感表达:“独自闲步西山”表明了作者独自一人的状态,通过“小路犹存,荆蒿侵迹”的描述,展现了西山的环境:小路虽然还存在,但已经被荆蒿等植物侵占,暗示了西山的环境可能已经变得较为荒凉。这种环境描写与作者的情感状态形成了呼应,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感慨。
回忆与反思:“曾是静幽园”的描述,可能暗示了西山曾经是一个宁静优美的园林,而如今虽然环境有所变化,但作者依然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过去的痕迹,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
采珠拾翠:采珠拾翠,笑追双靥羞颜这一表述,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采摘草珠,拾翠羽毛。形容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状态,暗示着一种美好的生活场景。
"笑追双靥羞颜"则
笑追双靥羞颜:描绘了一种情感状态,其中"笑"字表达了愉悦和欢乐的情感,而"双靥羞颜"则细腻地描绘了女性的娇羞和美丽。“笑追”表达了积极、愉悦的情绪,而“双靥”指的是脸颊上的酒窝,是美丽的象征。“羞颜”是因为害羞或喜悦而泛起的红晕。这个短语用来形容女性因为开心或被吸引而展现出的可爱和娇羞的一面。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情感的赞美和欣赏。
回首相顾温馨,沉丝何易散,再会绝难。
自古多情伤亦恨,一缕结束心寒。
这句话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性的感慨。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析这句话:
回首相顾温馨:这里的“回首”指的是回望过去,“相顾”则是指与某人或某段时光的回忆相对视。整个短语营造了一种温馨、怀旧的氛围,表达了说话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沉丝何易散:这里的“沉丝”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那些细腻、深刻且不易察觉的情感或记忆。而“何易散”则表达了这些情感或记忆虽然美好,但却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这句话反映了说话者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感慨。
再会实难:这里的“再会”指的是未来的重逢或再次相见,“实难”则强调了这种重逢的艰难和不确定性。这句话可能反映了说话者对于未来与某人或某段时光重逢的期待与担忧,以及对于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深刻认识。
自古多情伤亦恨,一缕结束心寒。这句话化用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表达了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到的深深伤感和心寒。柳永通过这首词,展现了离别时的凄凉景象和离人内心的痛苦,以及对未来孤独生活的预感。
桂魄清霜,姮娥萦绕,挥手向云端。
醉酣春梦,为芳寻寄长联。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充满诗意的情境,融合了自然美景、神话传说与人的情感表达。
“桂魄清霜”,这里的“桂魄”通常指月亮,而“清霜”则描绘了一种清冷、纯洁的环境。“桂魄清霜”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幽美的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姮娥萦绕”,姮娥即嫦娥,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她的出现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让人联想到月宫的美丽与寂寞,以及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挥手向云端”,这一动作表达了人对更高更远的地方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情感态度。
“醉酣春梦”,春梦通常指美好的梦境,而“醉酣”则强调了这种美好达到了极致。这一表述让人感受到一种沉浸在美好梦想中的状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和沉醉。
“为芳寻寄长联”,芳可能指的是美好的事物或情感,“长联”则可能指的是一种长篇的联句或诗文。这一表述表达了为了寻找或表达美好事物而进行的努力和创作,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上阙通过描绘西山的夜景和作者的情感状态,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环境的感慨。文字中的景象描绘和情感表达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美,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时间和变化的思考。
下阕 通过描绘自然美景、神话传说和人的情感表达,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充满想象的空间,让人在其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念奴娇.立秋天气》
立秋天气,正秋季起始,禾谷成穗。
阳气渐收阴盛转,暑去朝来珠坠。
露水沾衣,轻风剔透,早晚夹衣被。
闲舒待尽,一番收获祥瑞。
午夜薄雾绵绵,浮游沆瀣,凄切寒蝉嘒。
玉宇琼楼鸾凤舞,仙桂乘凉安睡。
但记青丝,翻然追去,别有愁滋味。
云堆星宿,小窗明月独对。
*
这段描述描绘了一个季节转换的场景,从炎热的夏季逐渐过渡到凉爽的秋季,其中蕴含了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和气候的转变。以下是对这段描述的意境分析:
阳气渐收,阴盛转:这句话描绘了自然界中阳气逐渐减弱,阴气开始增强的过程。这反映了季节更替中气候和自然环境的转变,从夏季的炎热转向秋季的凉爽。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界中阴阳平衡的调整,是自然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表现。
暑去朝来珠坠:这里用“暑去”形容夏季的炎热逐渐消退,“朝来”则暗示着清晨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开始。“珠坠”可能是指早晨的露珠,象征着秋季清晨的清新和宁静。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季节变换中清晨的美好景象,以及这种景象所带来的心境变化。
露水沾衣,轻风剔透:露水的出现是秋季的一个明显特征,它不仅滋润了大地,也象征着夜晚的凉爽。而“轻风剔透”则形容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清爽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秋季的宜人气候。这两句话共同描绘了秋季清晨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感受,传达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早晚夹衣被:这句话提示了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需要添加衣物来保暖。这不仅是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反映了季节更替中人们的生活习惯随之改变,需要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闲舒待尽,一番收获祥瑞"的意境分析
上片 蕴含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等待收获的美好愿景。"闲舒"二字描绘了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仿佛是在忙碌之后找到了一处宁静的港湾,心灵得到了放松和休憩。"待尽"则暗示了一种等待的过程,可能是等待时间的流逝,也可能是等待某个重要时刻的到来。"一番收获祥瑞"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收获的是吉祥和幸福,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体来看,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超脱世俗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这种意境的营造,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段描述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和气候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和感受。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隐喻,表达了顺应自然、适应变化的生活智慧1。
下片 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充满了诗意和想象。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意境分析:
自然景观的描绘:文字首先通过“午夜薄雾绵绵,浮游沆瀣”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薄雾和沆瀣(夜间的水气)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夜晚的静谧和深邃。
动物的声音:“凄切寒蝉嘒”的描述,通过寒蝉的凄切叫声,增添了夜晚的凄凉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仿佛能听到寒蝉的哀鸣声在夜空中回荡。
神话元素的融入:“玉宇琼楼鸾凤舞”通过神话中的玉宇琼楼和鸾凤舞动,将场景升华至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给人以高远、神秘的感觉。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仙境或神话中的场景,增加了文字的想象空间。
人物的感受:“仙桂乘凉安睡”通过仙桂下乘凉安睡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舒适,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但记青丝,翻然追去,别有愁滋味。云堆星宿,小窗明月独对。”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深邃而孤独的意境,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但记青丝”,这里的“青丝”可能指的是年轻时的美好时光或者是指青春的容颜。通过“但记”二字,表达了对过去的深刻记忆和怀念。
“翻然追去”,意味着突然间想要追寻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渴望和追忆。
“别有愁滋味”,这里的“愁滋味”指的是在追寻过去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法回到过去的无奈和哀愁。
“云堆星宿”,描绘了一个高远、深邃的夜空景象,星星点点,云朵堆叠,象征着深邃的宇宙和无尽的夜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小窗明月独对”,通过“小窗”和“明月”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孤独、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明月,思考人生、回忆往事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回忆、思考和孤独的意境。它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动物声音的渲染、神话元素的融入以及人物的感受,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神秘、远离尘嚣的夜晚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