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风轻送

学会欣赏律诗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07: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是,只有部分是对仗的,谓之半对,明明白白。并不象王力之言,一大套的解释,反而让许多人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云——屁话太多造成的。

点评

假句:【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之后】读华章。 谁是半对,谁是半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0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07: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07:26
我的理解是,只有部分是对仗的,谓之半对,明明白白。并不象王力之言,一大套的解释,反而让许多人云里雾里 ...

假句:【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之后】读华章。


谁是半对,谁是半不对?

点评

是因总是拿这句说事才说的。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但也应该允许他人的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07: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07: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1 11:10 编辑

再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你认为是宽对也不要紧,就象你说的以三十一年对落花时节,只是因人看法不同而已,也没有什么不可。但须要承认:古人写诗是有半对这种形式的就可以了。如“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颈联)

点评

再三十一年不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你认为是宽对也不要紧,就象你说的以三十一年对落花时节,只是因人看法不同而已,也没有什么不可。但须要承认:古人写诗是有半对这种形式的就可以了。如“伯仲之间见伊吕,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0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07: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1 07:39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07:33
再三十一年不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你认为是宽对也不要紧,就象你说的以三十一年对落花时节,只是因人看法不同而已,也没有什么不可。但须要承认:古人写诗是有半对这种形式的就可以了。如“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颈联)
【半对】,实际就是王力的胡说八道!如何令人信服、叫人承认呢?

点评

不是你不承认就有用的!这是唐人律诗里就有的形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0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07: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工对,我的理解是包含了邻对的。宽对是包含了词性活用的。比王力之言要宽泛些。

点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读】与【天】,【书】与【下】,【读书】与【天下】,谁是半对,谁是半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0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07: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07:39
再工对,我的理解是包含了邻对的。宽对是包含了词性活用的。比王力之言要宽泛些。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读】与【天】,【书】与【下】,【读书】与【天下】,谁是半对,谁是半不对?

点评

前面已经作过回答,不再重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0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07: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07:32
假句:【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之后】读华章。

是因总是拿这句说事才说的。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但也应该允许他人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07: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07:37
【半对】,实际就是王力的胡说八道!如何令人信服、叫人承认呢?

不是你不承认就有用的!这是唐人律诗里就有的形象。

点评

对仗的工宽参照物,是在对仗句里面,主语与主语、谓语与谓语、定语与定语……的对比。 反之,在非对仗句里,谈论【半对】,只是驴唇不对马嘴的笑话而已。例如 在非对仗句【张三舞;李四身】中,【张三】/【李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08:30
有现象,不一定要有理论! 宽对或工对对仗,要在对仗句中来分析。脱离对仗句这个大前提,谈对仗,论半对……,岂不笑话?! 这个道理如同,清人秋谷、今人王力,钻进古风里面论声律一样荒唐! 五七古原本没有声律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0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07: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07:4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前面已经作过回答,不再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07: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07:48
不是你不承认就有用的!这是唐人律诗里就有的形象。

有现象,不一定要有理论!
宽对或工对对仗,要在对仗句中来分析。脱离对仗句这个大前提,谈对仗,论半对……,岂不笑话?!
这个道理如同,清人秋谷、今人王力,钻进古风里面论声律一样荒唐!
五七古原本没有声律或声调的规律性可言,非得一头扎进去寻找规律,纯属小儿游戏!

点评

律诗对仗的要求本来就是宽对,宽对的要求是词意要不同,词声一三五不论,词性大类要相对。严对的要求是:词意要正反,词声要正反,词性要同同对。 如果连宽对都没达到,那就是对仗不合格,所谓半对,就是只对到一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0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07:48
不是你不承认就有用的!这是唐人律诗里就有的形象。

对仗的工宽参照物,是在对仗句里面,主语与主语、谓语与谓语、定语与定语……的对比。
反之,在非对仗句里,谈论【半对】,只是驴唇不对马嘴的笑话而已。例如

在非对仗句【张三舞;李四身】中,【张三】/【李四】,是【半对】,就是错误。因为,

【张三】在【张三舞】的句中,是【主语】
【李四】在【李四身】的句中,是【定语】。

拿【主语】对比【定语】,纯属【张冠李戴】!这就是王力【半对】谬论的原因所在!

点评

对仗的定义是词意,词声,词性三者要相对。宽对的要求是词意要不同,词声一三五不论,词性大类要相对。严对的要求是:词意要正反,词声要正反,词性要同同对。如果连宽对都没达到,那就是对仗不合格,所谓半对,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你一个人说了有用的!要大多人认可才行。你可以坚持你的.....

点评

有道理,并不在于人多或人少的认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1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1 11:22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11:08
这不是你一个人说了有用的!要大多人认可才行。你可以坚持你的.....

有道理,并不在于人多或人少的认可!通过现有史料查证:
唐朝科举的试律诗:
平韵诗,大致在90%以上;仄韵诗不足10%。我们不能以多少否认仄韵诗,不是律诗。

唐朝科举的试律诗:
换头律,大致在90%以上;折腰律不足10%。我们不能以多少否认折腰律,不是诗律。






点评

我虽然不认可你的理论,但对你的坚持还是赞赏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认为,只有你才是对的。——但也要允许他人对你的理论不认可。

点评

如此说法,在理!十分在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11:12
有道理,并不在于人多或人少的认可!

我虽然不认可你的理论,但对你的坚持还是赞赏的。

点评

过奖了! 谢谢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11: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11:14
你可以认为,只有你才是对的。——但也要允许他人对你的理论不认可。

如此说法,在理!十分在理!!

点评

理论简洁点,反而能让大多人理解。后人总结前人作品时,最好不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古人才好。古人写诗并不一定按后人所写平仄律去写,但也有很多作为律诗选入了。后人以平仄律不能解释时,再以拗救来自圆其说,岂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11: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11:16
我虽然不认可你的理论,但对你的坚持还是赞赏的。

过奖了!
谢谢你!

点评

我自己就是有点狂的。没有一点狂傲,也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最多只是个人云亦的跟屁虫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11:23
如此说法,在理!十分在理!!

理论简洁点,反而能让大多人理解。后人总结前人作品时,最好不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古人才好。古人写诗并不一定按后人所定的平仄律去写,但也有很多作为律诗选入了。后人以平仄律不能解释时,再以拗救来自圆其说,岂不是笑话——其实只要承认在正律之外,还有另格就好了。我接受半对的说法,但并不会象王力似的用一大堆的屁话来解释。这也是我说得,对唐人被被选入的律诗,抱相对宽泛点的态度才好。——其实我自己写的,并没有一处是半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1 11:37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11:23
过奖了!
谢谢你!

我自己就是有点狂的。没有一点狂傲,也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最多只是个人云亦云的跟屁虫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诗词理论宜看多家,才不会总拿一家理论来说事。如有人些动不动拿王力出来说事,难道王力讲的就是圣律?!要能够融合各家理论来得出自己的——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才好。

点评

这个说法,三羊不敢苟同。 道理在于:我们是探讨唐律,而不是在制定唐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11: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11:46
又:诗词理论宜看多家,才不会总拿一家理论来说事。如有人些动不动拿王力出来说事,难道王力讲的就是圣律? ...

这个说法,三羊不敢苟同。
道理在于:我们是探讨唐律,而不是在制定唐律!

点评

我要说的是:不要以后人制定的格律要要求古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11: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定崔颢《黄鹤楼》的依据,唯有声律!说别的都是胡说八道!

点评

黄鹤楼的第三联对仗的很工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2: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1 12:07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11:56
确定崔颢《黄鹤楼》的依据,唯有声律!说别的都是胡说八道!

黄鹤楼的第三联对仗的很工整!如按你说的,去读如驱声,人们不会认同的。以对仗说,是非常合理的解释。

点评

律诗的判定,与对仗、诗意、意境……等,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12: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12:04
黄鹤楼的第三联对仗的很工整!

律诗的判定,与对仗、诗意、意境……等,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什么类诗,都要讲诗意、意境。律诗只不过在对仗有所要求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1 12:12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11:55
这个说法,三羊不敢苟同。
道理在于:我们是探讨唐律,而不是在制定唐律!
...

我要说的是:不要以后人制定的格律要要求古人!我们应该做的是,以古人作品来分析,而不是以自己主观意志来强加于古人。

点评

这样说法,是对的! 再说,今人所制定的声律,也无法去要求古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1 12: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1 12:11
我要说的是:不要以后人制定的格律要要求古人!

这样说法,是对的!
再说,今人所制定的声律,也无法去要求古人!

点评

“今人所制定的声律,也无法去要求古人”,古人所制定的声律,更无法要求今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3:20
所以,我有几篇关于元曲谱论是讲这方面问题的。我个人的观点,应该以元人作品来分析总结,从而得出较为宽泛的曲谱。——而不是当今沽名钓誉之辈定的死谱。将许多元人名作都当作出律,岂不可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2: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12:12
这样说法,是对的!
再说,今人所制定的声律,也无法去要求古人!

所以,我有几篇关于元曲谱论是讲这方面问题的。我个人的观点,应该以元人作品来分析总结,从而得出较为宽泛的曲谱。——而不是当今沽名钓誉之辈定的死谱。将许多元人名作都当作出律,岂不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5-12 03: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7 07:54
又:如你所说常建《题破山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对仗不合格,理由是词性不对。

点评

我们自己写时,最好还是要工对的——至少要宽对。只是在评诗时,应更多的从诗意出发,所谓半对,是从比宽对还要宽的角度讲的——即不以律害意。如这首诗,其第三联是对仗的,便是律诗。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5-12 03: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07:57
有现象,不一定要有理论!
宽对或工对对仗,要在对仗句中来分析。脱离对仗句这个大前提,谈对仗,论半对 ...

律诗对仗的要求本来就是宽对,宽对的要求是词意要不同,词声一三五不论,词性大类要相对。严对的要求是:词意要正反,词声要正反,词性要同同对。
如果连宽对都没达到,那就是对仗不合格,所谓半对,就是只对到一半,不合格。

点评

半对是有欠缺的,宽对都扣分了,何况半对——多扣点分吧。但与以律害意言,扣掉这点分还是值得的。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