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风轻送

学会欣赏律诗

[复制链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5-12 03: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12:12
这样说法,是对的!
再说,今人所制定的声律,也无法去要求古人!

“今人所制定的声律,也无法去要求古人”,古人所制定的声律,更无法要求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5-12 03: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1 08:30
对仗的工宽参照物,是在对仗句里面,主语与主语、谓语与谓语、定语与定语……的对比。
反之,在非对仗句 ...

对仗的定义是词意,词声,词性三者要相对。宽对的要求是词意要不同,词声一三五不论,词性大类要相对。严对的要求是:词意要正反,词声要正反,词性要同同对。如果连宽对都没达到,那就是对仗不合格,所谓半对,就是只对到一半,不合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6: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2 06:47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2 03:27
对仗的定义是词意,词声,词性三者要相对。宽对的要求是词意要不同,词声一三五不论,词性大类要相对。严对的要求是:词意要正反,词声要正反,词性要同同对。如果连宽对都没达到,那就是对仗不合格,所谓半对,就是只对到一半,不合格。

词意相同也可以!
【1】、合咏:荷花
芙蕖叶——风中——起舞;
菡萏花——雨里——唱歌。

【2】、分咏:葡萄/茉莉
葡萄叶——风中——起舞;
茉莉花——雨里——唱歌。

【3】、分咏:花/叶
碧绿叶——风中——起舞;
彤红花——雨里——唱歌。
对联分为:【合咏对联】、【分咏对联】。
假如,在合咏对联中,不允许使用相同概念的词语,无论如何是不能写出【合咏对联】的。
如上【1】例,【芙蕖】与【菡萏】意义相同,是【合咏对联】。
如上【2】例,【葡萄】与【茉莉】意义不用,是【分咏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6: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2 03:01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对仗不合格,理由是词性不对。

我们自己写时,最好还是要工对的——至少要宽对。只是在评诗时,应更多的从诗意出发,所谓半对,是从比宽对还要宽的角度讲的——即不以律害意。如这首诗,其第三联是对仗的,便是律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6: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2 03:17
律诗对仗的要求本来就是宽对,宽对的要求是词意要不同,词声一三五不论,词性大类要相对。严对的要求是: ...

半对是有欠缺的,宽对都扣分了,何况半对——多扣点分吧。但与以律害意言,扣掉这点分还是值得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6: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2 06:32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2 03:20
“今人所制定的声律,也无法去要求古人”,古人所制定的声律,更无法要求今人。 ...

一切要从诗意的表达出发。如果中间两联(至少第三联),不能对仗,那就作古风吧,也比差律诗好了。——写诗不能强求,当以能先出佳句,再谋佳篇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2 06:46 编辑

【1】、合咏:荷花
芙蕖叶——风中——起舞;
菡萏花——雨里——唱歌。

【2】、分咏:葡萄/茉莉
葡萄叶——风中——起舞;
茉莉花——雨里——唱歌。

【3】、分咏:花/叶
碧绿叶——风中——起舞;
彤红花——雨里——唱歌。
对联分为:【合咏对联】、【分咏对联】。
假如,在合咏对联中,不允许使用相同概念的词语,无论如何是不能写出【合咏对联】的。
如上【1】例,【芙蕖】与【菡萏】意义相同,是【合咏对联】。
如上【2】例,【葡萄】与【茉莉】意义不用,是【分咏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6: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2 06:55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2 03:27
对仗的定义是词意,词声,词性三者要相对。宽对的要求是词意要不同,词声一三五不论,词性大类要相对。严 ...

显然的,如你所说——半对是不合格的。只是在与诗意相比作取舍时,作者牺牲了对仗的工整,只用了半对。——我们自己写时最好工对,至少要宽对。我个人的观点,以一联满分是5分计,半对者最多也只能给2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6: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6:38
【1】、合咏:荷花
芙蕖叶——风中——起舞;
菡萏花——雨里——唱歌。

你举出这个例子,是说我不懂对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6: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5-7 08:05
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四聯無一對仗,歷代選家都將之歸為七律
牛渚西江夜,靑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不对仗!照样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6: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5-12 03:20
“今人所制定的声律,也无法去要求古人”,古人所制定的声律,更无法要求今人。 ...

我们写诗可以按古人所制定的写,但也必非要受其约束。只是如写词时,即然用了它的词牌,那就按词谱吧——词牌名决定了该首词的字句数及平仄声调格式。也就如倚声而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6: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2 07:03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2 06:28
一切要从诗意的表达出发。如果中间两联(至少第三联),不能对仗,那就作古风吧,也比差律诗好了。——写诗不能强求,当以能先出佳句,再谋佳篇言。

《汉语诗律学》
【1.2】
律诗的意义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律诗的格律最主要的有两点:

(一)尽量使句中的平仄相间,并使上句的平仄和下句的平仄相对(即相反);
(二)尽量多用对仗,除首两句和末两句外,总以对仗为原则。

【1.3】
五言律诗。五言律诗除了平仄和对仗的规律之外,还有两个规律:
a.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全首共四十个字。
b.第一三五七句不入韵,第二四六八句入韵,这是正例;但首句亦有入韵者,这是变例。(这正变之分是从唐人五言律诗统计出来的,以多见者为正,少见者为变。)

【1.4】(乙)七言律诗。七言律诗除了平仄和对仗的规律之外,也还有两个规律:
a.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全首共五十六个字。
b.第一二四六八句入韵,第三五七句不入韵,这是正例;但首句亦有不用韵者,这是变例。


《诗词格律》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
王力对于律诗的定义,纯属就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自相矛盾!

《汉语诗律学》未说律诗要【押平声韵】。
《诗词格律》突然冒出【押平声韵】。

《汉语诗律学》说,【尽量多用对仗,除首两句和末两句外,总以对仗为原则】;
《诗词格律》说,【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6: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6:50
不对仗!照样是律诗!

在唐诗律诗入选中,这篇的中间两联是对仗的——半对。因而还是当作律诗选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2 07:05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2 06:57
在唐诗律诗入选中,这篇的中间两联是对仗的——半对。因而还是当作律诗选入。 ...

如何半对呢?
谁是【不对】,谁是【半对】?怎么也要给点理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7: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6:54
《汉语诗律学》
【1.2】
律诗的意义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律诗的格律最主要的有两点:

任何一个理论,首先需要自圆其说。而声律论是做不到这点的。就如你选的黄鹤楼那首吧。其第一句的乘字,无论是读平还是读去声,该句都是拗的了——你该如何解释呢。 我为何要拗弃王力的声律论呢,因为他不能自圆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2 06:47
你举出这个例子,是说我不懂对仗吗?!

三羊对你并无不懂对联的恶意!但是,假如你不能正确阐明如下对联的对仗,你既有可能就是不懂对仗了!

开封三贤寺联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2 07:07
任何一个理论,首先需要自圆其说。而声律论是做不到这点的。就如你选的黄鹤楼那首吧。其第一句的乘字,无 ...

任何一个理论,首先需要自圆其说。而声律论是做不到这点的。就如你选的黄鹤楼那首吧。其第一句的乘字,无论是读平还是读去声,该句都是拗的了——你该如何解释呢。 我为何要拗弃王力的声律论呢,因为他不能自圆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2 07:13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2 07:07
任何一个理论,首先需要自圆其说。而声律论是做不到这点的。就如你选的黄鹤楼那首吧。其第一句的乘字,无论是读平还是读去声,该句都是拗的了——你该如何解释呢。 我为何要拗弃王力的声律论呢,因为他不能自圆其说!

你是自相矛盾而不觉!既然要【拗弃王力的声律论】,为何还要用王力谬论来做论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7: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7:02
如何半对呢?
谁是【不对】,谁是【半对】?怎么也要给点理由吧!

望秋月与谢将军,能高咏与不可闻——半对。余与人——错综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7: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7:10
三羊对你并无不懂对联的恶意!但是,假如你不能正确阐明如下对联的对仗,你既有可能就是不懂对仗了!

开 ...

我不懂。你懂好了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2 07:13
望秋月与谢将军,能高咏与不可闻——半对。余与人——错综对。

你不要老是拿歪把子来说事!
前面三羊已经给你说的很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2 07:22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2 07:15
我不懂。你懂好了呗。

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这回说的很好!不懂不要紧,你大可去咨询一下你的诗词师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1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6-5-12 07: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6:50
不对仗!照样是律诗!

律詩發展到後來,大概到晚唐、宋以後,就很講究對仗了。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7: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12 07:30 编辑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5-12 07:21
律詩發展到後來,大概到晚唐、宋以後,就很講究對仗了。

是的。入选律诗的半对现象,大多也是在唐人前中期作品中。在对仗中,工对给5分,宽对给3分,半对者我为何还没给出分呢——我自己写得至少是宽对的。只是在与诗意取舍中,牺牲对仗的工整性还是值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5-12 07:21
律詩發展到後來,大概到晚唐、宋以後,就很講究對仗了。

这话对头!
声律进入律诗,沈约、元兢,并没有律诗必须对仗的说法,更不要说是理论系统。
五言四句诗,俗称【绝句】,意思就是最少的句数。
五言四句诗,也是律诗。五言六句诗,也是律诗。俗称【小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2 07:32 编辑

对于诗的定义,大概无人说不对仗的不是诗。王力定义律诗必须对仗,纯属作茧自缚,或者叫:给律诗戴上了手铐与脚镣!

点评

不是诗和不是律诗不可以混为一谈。 律诗的定义是声律和对仗,对仗不合格便等于没对仗,没对仗便不是律诗,只有符合律诗的体裁要求才可以评分意境文采。就象作文一样,要求写记叙文,考生写成论说文,还评啥分,最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7: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7:27
这话对头!
声律进入律诗,沈约、元兢,并没有律诗必须对仗的说法,更不要说是理论系统。
五言四句诗,俗 ...

你说的四句诗与我的八句诗不是同一概念,免谈吧。

点评

道理一个样,你可以读读元兢的《诗髓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7: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7:16
你不要老是拿歪把子来说事!
前面三羊已经给你说的很明白!

你不承认可以,但你无权要求他人不承认!

点评

这个说法是对的,三羊只是论理,并非强加于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3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2 07: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2 07:37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12 07:32
你说的四句诗与我的八句诗不是同一概念,免谈吧。

道理一个样,你可以读读元兢的《诗髓脑》。判断律诗的标准,附加条件是对仗。
判断律联的标准,是否也要附加对仗?!
暂且先不说,判断律句的标准!

点评

你可以坚持你的,但你无权要求他人非要听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7: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12 07:19
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这回说的很好!不懂不要紧,你大可去咨询一下你的诗词师友。
...

只有你一个人懂好了呗。太服你了。

点评

服与不服,是一回事。 懂与不懂,是一回事。 辩论,你只要不能给三羊指出错误,三羊的目的就达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2 0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