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梦老师讲座第八讲《韵有别正格》
3.联位置别于正格(略)
......
4.韵有别正格
4.1.【独木桥体】
诗忌同韵,但诗中有通首只押一个韵的,称为独木桥体。即独韵诗,又叫福唐体,创始人为黄庭坚。独木桥体在词曲中多见:
4.2.【孤雁出群格】(首韵不合正格)
在近体诗中,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如果入韵,其韵脚处用字使用邻韵字也被允许,这就叫做“孤雁出群格。又称为借韵。
最早称首句借用邻韵为“孤雁出群”的人是明代的谢榛。他在所著《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沿用这种说法的今人诗家,张皓先生在其主编的《古典诗词通论》中说:“唐宋人常不拘首句韵脚之规,而借用邻韵,后世称为孤雁出群格。”星汉先生在《今韵说略》一文也指出:“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借用邻韵的韵字,作为首句的韵脚,唐宋几成风气,视为定例,叫‘借韵’,起名号‘孤雁出群’……如冬韵诗起句入东韵,支韵诗起句入微韵,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
...
雪作(曾几)
卧闻微霰却无声,(庚韵)
起看阶前又不能。(蒸韵)
一夜纸窗明似月,
多年布被冷于冰。(蒸韵)
履穿过我柴门客,
笠重归来竹院僧。(蒸韵)
三白自佳晴也好,
诸山粉黛见层层。(蒸韵)
...
访戴天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东韵)
桃花带露浓。(冬韵)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冬韵)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冬韵)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冬韵)
...
4.3【孤雁入群格】(尾韵不合正格)
格律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
言怀(黄景仁)
听雨看云暮复朝,(萧韵)
谁于笼鹤采丰标。(萧韵)
不禁多病聪明减,
讵惯长闲意气销。(萧韵)
静里风怀玄度月,
愁边心血子胥潮。(萧韵)
可知战胜浑难事,
一任浮生付浊醪。(豪韵)
...
无题(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支韵)
挈妇将雏鬓有丝。(支韵)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支韵)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支韵)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微韵)
...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一东)
宫花寂寞红。(一东)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二冬)
...
呼陀河(范成大)
闻道河神解造冰(十蒸),
曾扶阳九见中兴(十蒸)。
如今烂被胡羶浣,
不似沧浪可濯缨(八庚)。
...
4.4.【进退韵】(两韵间押)
亦称进退格。律诗用韵的一格。进退韵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句则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寒”、“删”二韵,或“虞”、“鱼”二韵,一进一退,相同押韵,故名。
孤忠自许众不与
独立敢言人所难【难:十四寒】
去国一身轻似叶
高名千古重于山【山:十五删】
并游英俊颜何厚
未死奸谀骨已寒【寒:十四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
肯教夫子不生还【还:十五删】
...
盗贼犹如此
苍生困未苏【苏:七虞】
今年起安石
不用哭包胥【胥:六鱼】
子去朝行在
人应问老夫【夫:七虞】
髭鬓衰白尽
瘦地日携鉏【鉏:六鱼】
...
宋 杨万里《雪后寄谢济翁村翁联骑来访》:
封胡连壁雨丫来,自送归鞍怅独回。
隐几读书寒入骨,开门落雪皓平阶。
急寻火种温双手,自唤儿郎共一杯。
念汝野梅官柳路,地炉松叶买柴草。
【解读】:此诗灰、佳二韵间押。
...
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
新拜南湖为上将,更率白石作先锋。
可怜公等俱痴绝,不见词人到老穷。
谢遣管城依已晓,酒泉端欲乞移封。
...
【解读】:此诗翁、功、穷为东韵字,锋、封为钟韵字,东与钟韵轮换着用。
宋 王迈《贺许宰伯诩再考》:
奏课再经书上上,理繁祗见办多多。
抽囊有卷牛腰重,装橐无金马骨高。
欲贺政成怜我懒,篇诗付与邑人歌。
【解读】:此诗豪、歌两韵间押。
...
4.5.【辘轳韵】(双出双入)
亦称辘轳格。律诗用韵的一格。辘轳韵是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相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双出双入,有如辘轳,故名。
...
黄庭坚《谢送宣城笔》
宣城变样蹲鸡距
诸葛名将捋鼠须【须:七虞】
一束喜从公处得
千金求买市中无【无:七虞】
漫投墨客摹科斗
胜与朱门饱蠹鱼【鱼:六鱼】
愧我初无草玄手
不将闲写吏文书【书:六鱼】 《次韵杨宰 》辘轳韵
...
4.6.【葫芦韵】(先二后四)
亦称葫芦格。为作律诗用韵的一格。葫芦韵是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
宋代 陈造《次韵杨宰葫芦格》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九青]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九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十蒸]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十蒸]
.....
唐人写诗用韵由隋朝人陆法言完成的、并在唐初被定为官韵的《切韵》。《切韵》分193韵(查了一下应是198韵)分得太细,光平韵就有55部。用来写诗,一韵到底太困难了,于是唐人大量采用邻韵相押。即使现在釆用106部的平水韵来检查唐人诗,仍有不少邻韵相押的诗。(平水韵的平声韵已由切韵的55部,将邻韵合并为30部)唐人邻韵相押的现象就可见一斑了。
唐人称律诗为四韵诗,绝句为二韵诗,首句可押可不押,第一句平收应押韵,但允许采用邻韵。这种使用邻韵的方式仅限于第一句,在宋时称作“衬韵”(又称“探头韵”、“借韵”、“孤雁出群”)被大多数诗人接受并风行一时,成为了一种正格。
采用邻韵,可参照《邻韵表》,那写出来的诗可称作“正格”,鲁迅先生论诗提出押大致相近的韵,则把押韵放得更宽了。但若非邻韵,近韵相押,只能称作“落韵”了。
...
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闻:第六部(平),第六部(仄)】
敌军围困万千重【重:第一部(平),第一部(仄)】
我自岿然不动【动:第一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城:第十一部】
黄洋界上炮声隆【隆:第一部】
报道敌军宵遁【遁:第六部】
...
词无邻韵相押-说,因词韵已将邻韵合并了。主席此词平韵押了三部(闻:第六部,重:第一部,城:第十一部)仄韵押了二部(动:第一部 ,遁:第六部)则是典型的近韵相押了。不过依我老乡来看,平韵押得很,而仄韵动遁一个发音,若在诗里,简直可称“连韵”了。
......
关于邻韵
邻韵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术语。著名学者王力认为:所谓邻韵,即指韵音相近者。因其于韵书排列上相邻,故名为“邻韵”。必须指出,邻韵是因为韵音相近而为邻韵,并非是排列相邻而为邻韵。但其排列相邻,却是因为韵音相近的关系。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关于邻韵的观点如下:所谓邻韵,即指韵音相近者。因其于韵书排列上相邻,故名为“邻韵”。必须指出,邻韵是因为韵音相近而为邻韵,并非是排列相邻而为邻韵。但其排列相邻,却是因为韵音相近的关系。
江阳互为邻韵,位置排列上却相差甚远。这是由于语音变化的缘故。我们可以从东冬二韵与江韵中有些字音是相通的这一点上推测出其原来的读音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如:鏦、淙、跫、惷等字既为冬韵又为江韵,玒、韸、悾等既为东韵又为江韵,虹字既为东韵又为绛韵(即江韵的去声部)。
十三元的情况比较复杂,这是由于平水韵对韵部归并不合理造成的。元韵在唐宋韵部里分属三个韵部:元韵、魂韵和痕韵。元韵可与寒删通而魂痕可与真文通。所以有元半为真文的邻韵,而元半为寒删先的邻韵之说,徒令纷纭淆乱。戈载对此深为不满,其所著之《词林正韵》即以《集韵》韵目为本。
所谓“邻韵”,除“江”与“阳”,“佳”与“麻”,“蒸”与“侵”为罕见的特例以外,大约总依诗韵的次序,以排列相近而音又相似的韵认为邻韵。所谓“相近”,不因上平声和下平声的界限而有所间隔。
标准的格律诗,一般都是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这种严格要求有时会给诗的创作带来不便,于是唐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一点松绑的现象,引入了“邻韵”概念,即分属不同韵部的字,如果读音近似,就称为“邻韵”,如“声”和“音”,就是互为邻韵。这一时期出现了“轳卢格”和“进退格”(含“葫芦格”)两种用韵方式,不过未被正格接纳,将其称为“变体”,应用并不普遍。
到了宋代,出现了“衬韵”(又称“探头韵”、“借韵”、“孤雁出群”),即律诗第一句若用韵,就用邻韵,以衬托后面的本韵。这种使用邻韵的方式仅限于第一句,被大多数诗人接受并风行一时,成为了一种正格。
到了近代,鲁迅、毛泽东、郭沫若等前辈将邻韵的使用进一步扩大到全诗各句,也就是说邻韵不再限于首句了。国学大师王力先生在他1977年出版的名著《诗词格律》一书中也对这种广泛使用邻韵的方式给予了认可。上海某出版社还出版了关于邻韵通押的工具书。
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中说:"近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但是在1977年出版的《诗词格律》中,则说:"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于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可见这位研究诗词曲格律的著名专家,也是赞成合理解放诗韵的。其实,邻韵通押在前人诗中也并非难找,在清人袁枚《随园诗话》中,就指出刘长卿、杜甫、李隆基、李商隐等作品中邻韵通押的韵脚,并"唐人不以为嫌也"。窃以为作诗讲究一韵到底,还是受了历代官方科考的影响。
当然,也有很多抱残守缺的诗人反对邻韵通押,这些人甚至也反对使用新韵,但历史是前进的,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有所创新,以使古老的艺术在今天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若一味食古不化,原地踏步,最终只会自绝于现实,走入创作的死胡同,这对旧体诗的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录自《邻韵 360百科》
......
邻韵表:
1:平声:东、冬; 上声:董、肿; 去声:送、宋; 入声:屋、沃。
2:平声:江; 上声:讲; 去声:绛; 入声:觉。
3:平声:支、微; 上声:纸、尾; 去声:寘、未。
4:平声:鱼、虞; 上声:语、麌; 去声:御、遇。
5:平声:齐、佳、灰;上声:荠、蟹、贿;去声:霁、泰、卦、队。
6:平声:真、文、元;上声:轸、吻、阮;去声:震、问、愿;入声:质、物、月。
7:平声:寒、删、先;上声:旱、潸、铣;去声:翰、谏、霰;入声:黠、屑。
8:平声:萧、肴、豪;上声:篠、巧、皓;去声:啸、效、号;
9:平声:歌; 上声:哿; 去声:个。
10:平声:麻; 上声:马; 去声:祃。
11:平声:阳; 上声:养; 去声:漾; 入声:药。
12:平声:庚、青; 上声:梗、迥; 去声:映、径; 入声:陌、锡。
13:平声:蒸; 入声:职。
14:平声:尤; 上声:有; 去声:宥。
15:平声:侵; 上声:寝; 去声:沁; 入声:缉。
16:平声:覃、盐、咸;上声:感、琰、豏;去声:勘、艳、陷;入声:合、叶、洽。
...
题图·恋曲-- 孤雁出群格2014.08.28
小妹唱歌郎奏琴【琴:十二侵】
靑山绿水梦魂轻【轻:八庚】
今生但愿长相守
不负红尘走一程【程:八庚】
...
戏赠月麒如君-孤雁入群格2014.08.29
与君同住锦官城【城:八庚】 不押韵
叹似参啇西与东【东:一东】 押韵
欲访相邀蜀山友
好来花径打秋风【风:一东】 押韵
...
雨梦,湘潭人,依湘语押邻韵诗自认为押得很,实则为落韵,姑且以近韵搪塞,切不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