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7|回复: 3

传统诗词为何朗读没韵味,到底是在押韵还是凑韵部?

[复制链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8-2 04: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烈烈 于 2016-8-2 04:44 编辑

       都说传统诗词是押韵的,某些诗词老专家更是标榜传统诗词是同韵相押。按照音韵学理论,除了 i 韵外,只要是同韵相押,必定谐音。可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现在的中华诗词,无论怎么看,怎么读,就是大多数诗词都是不谐音,没韵味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就得搞清楚什么是韵,什么是同韵,什么是韵部?根据音韵学定义,韵是除了声母或介音以外,剩下的发音部分,它包括韵母和声调两部分。同韵,就是韵母要相同,声调也要相同。也就是说,公工功葱冲东冬钟宗既同韵母,又同声调,是为同韵。而冲重通铜虽同韵母,但不同声调,不能称为同韵。

      韵部,就是按照编排者的某种意图和他所订立的某些规则,把本来各不相属的好几个韵归编在一起,随便用归在一起的某个字作韵名。如将 a   ua   ia   ie  四个韵归在一起,用一个字或阿,或花,或霞,或街随便叫,什么花韵,霞韵,街韵,都可以。如此串并联起来,便形成了所谓的诗韵或词韵。

      在传统诗词创作中,诗作者根据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所编造的所谓诗韵,实际上是韵部表套用。只要用同韵部的字,便沾沾自喜地说押韵,押同韵。

       由此可见,自唐至今,传统诗词所押的都是韵部,而不是韵。别说是同韵,就是同韵母也沾不上边。换句话,一千多年来诗词基本上都是不押韵的,能够押上也只是偶然,也就是在一个韵部里,诗作者偶然凑到了几个同韵母的字。这就难怪,自唐至今的传统诗词,无论是用平水韵作的,还是用十四韵作的,都是朗读性差,左看右读都是没韵味。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 08: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看你用什么口音去读了。你用普通话去读,用普通话音为标准,那当然就存在不押韵的问题。

点评

事实上,用什么口音去念读,大多诗词是不谐音,没韵味的。原因是平水韵和中华十四韵本质一样,都是韵部,而不是韵。它们所押的大多不是韵,而是韵部。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4 1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3: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 08:05
这要看你用什么口音去读了。你用普通话去读,用普通话音为标准,那当然就存在不押韵的问题。
...

事实上,用什么口音去念读,大多诗词是不谐音,没韵味的。原因是平水韵和中华十四韵本质一样,都是韵部,而不是韵。它们所押的大多不是韵,而是韵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3: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神者 发表于 2016-8-2 13:33
这样的帖子向来不受欢迎,在哪儿都是。

喜不喜欢不要紧,要紧的是所作的诗词念读起来是否谐音有韵味。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0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