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05|回复: 67

古风楹联初级班第一讲竹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29

主题

214

帖子

48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5
贡献
351
金钱
3879
发表于 2016-9-3 18: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0

主题

11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3
贡献
24
金钱
37
发表于 2016-9-4 00:3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 竹25-云飞翔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哀挽联、名胜联、格言题赠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古代经典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暑鼠凉梁,提笔描猫惊暑鼠。 原对: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古对:渴鹤汲漈,令奴响枪击渴鹤。 此联又作‘暑鼠量梁’。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平仄平    入入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入仄平    仄入平平平入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入    入平仄仄仄平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平平平    平入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 平仄入仄平    仄平仄平平    入入仄平 丁字水;  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 入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    入平仄入 米家山。 仄平平

点评

云飞翔: 你好! 欣赏了,题答得很好,版面不够规范。  发表于 2016-9-5 19:50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2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2
贡献
55
金钱
99
发表于 2016-9-4 0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菊影月下 于 2016-9-4 11:27 编辑

竹18菊影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最早起源于西蜀,较为广泛应用是宋代,元代有些冷落,,盛起在明清两代。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  对联是中华民族历史以来的一个独特的文明载体形式    是既对又联讲究对称的上下两行字。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 、交际联和谐趣联等。


比如
春联:
一门喜气和春酿;
举国欢歌动地吟


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正逢

行业联(机关)
劳动葆本色
廉洁是高风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中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  (1)法,八,昔,北,学, 即。   
         ( 2)德,不,七,十, 夕,百,叠。



点评

菊影:赞一个,仄声字全对,简答题,言简意明,格式明了!再接再厉。学习了!  发表于 2016-9-8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9
金钱
13
发表于 2016-9-4 12: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竹25-云飞翔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

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哀挽联、名胜联、格言题赠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古代经典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暑鼠凉梁,提笔描猫惊暑鼠。
原对: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古对:渴鹤汲漈,令奴响枪击渴鹤。
此联又作‘暑鼠量梁’。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平仄平    入入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入仄平  仄入平平平入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入  入平仄仄仄平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平平平    平入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
平仄入仄平  仄平仄平平  入入仄平
丁字水;
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
入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入平仄入
米家山。
仄平平

点评

(1)法,八,昔,北,学, 即。 (2)德,不,七,十, 夕,百,叠。  发表于 2016-9-8 20:12
云飞翔:好,作业认真,赞一个,忘了仄声字了。  发表于 2016-9-8 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9
金钱
13
发表于 2016-9-4 13: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逸如风@ 于 2016-9-4 15:12 编辑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竹组长—月影清心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而作为对联雏形的对偶句,则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在唐代,各方面的条件均已具备,对联的产生,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从宋代到元代,对联一直处于“桃符诗句”和“题桃符春联”并存的时期,摘录前人或同时代人律诗中的对句来作为春联的情况应该很普遍。对联真正达到鼎盛则在明清两代。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 2、集字联。 2.喜庆联。3.哀挽联 4.名胜联。5.行业联 6.题赠联。 7.杂感联。 8.学术联。9.趣巧联
     例举对联如下
春联例:
运际升平人共乐 ,
气当和淑鸟知春。

喜联。

  喜联例: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寿联例:
鹤算千年寿 ,
松龄万古春。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平仄平     仄仄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有:昔,北,学,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平平平     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
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
字水;
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
家山。
平平

入声字有:德,不,七,十,夕,百,叠

点评

不好意思,重复了。下次我会注意的,老师把我的删了吧!  发表于 2016-9-8 20:17
月影清心:你好!看了你的作业很高兴,我学习的时候(1)法,八,昔,北,学, 即。 ( 2)德,不,七,十, 夕,百,叠。真的不如你哦!赞一个。入声字不全:   发表于 2016-9-8 20:15
清心你好,作业格式一目了然,3题八是入声字,沽是平声字,燕 此处地名 是平声字,其它不错,再接再厉哈  发表于 2016-9-5 21:10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6

帖子

1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0
贡献
436
金钱
670
发表于 2016-9-4 19:5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第一讲作业,竹06―丝雨:

点评

古风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06-丝雨 第一题:对联起源于先秦的桃符,就是由五代后主孟昶推广了的春联,这是对联的雏形,后来盛行对偶句,直到明清成熟为独立的对联。 第二题:对联简单说就是对偶句,是既对又联的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2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8

帖子

14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362
金钱
556
发表于 2016-9-4 21:1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竹11-瓜庵听雨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最早起源于西蜀,较为广泛应用是宋代,元代有些冷落,,盛起在明清两代。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  对联是中华民族历史以来的一个独特的文学体裁形式    是既对又联讲究对称的上下两行字。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 、交际联和谐趣联等。    比如 春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 红梅点点迎新春。 寿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行业联(机关) 劳动葆本色 廉洁是高风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中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  (1)法,八,昔,北,学, 即。             ( 2)德,不,七,十, 夕,百,叠。

点评

听雨你好,1题作业回答有些简单,3题标平仄不要用中,法式的式也是入声字,另外交作业时要注意格式,加油  发表于 2016-9-5 2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7
贡献
116
金钱
163
发表于 2016-9-4 21: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竹10-半城烟雨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的起源:起源于桃符。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的别称: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 对联的特点: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对联的使用范围:按用途分两类:1、通用联——春联;2.专用联——寿联,婚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等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对联的种类:
如果以表达功能为标准,可以分为叙事联、状物联、抒情联、论理联、勉志联、格言联、讽刺联等;如果以创作方式为标准,可以分为撰联、征联、集联、改联、仿联、嵌名联等;如果以写作方法为标准,可以为正对、反对、串对等;如果按语言特点为标准,可以分为文言联、白话联;如果以对仗宽严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工对、宽对、邻对等等,标准还有很多,种类也就更多。多数人赞成以应用范围作为标准,这样,可以分为春联(含节日联)、婚联、寿联、挽联、胜迹联、行业联、题赠联、宅第联、艺苑戏台联、文艺作品联、杂联等十一种。
例如1:
上联:辞羊年抬头见喜
下联:迎猴岁举步发财
例如2:
上联:美酒佳肴逢喜日
下联:银筝玉管迎新人
例如3:杭州西湖赵孟俯题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映湖光。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 八北学昔四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二沽丁字水;
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万叠米家山。
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 德不七十二夕百叠

点评

烟雨你好,1题只阐述对联的起源就可以了。2题举例中应写出是属于那种联类,例1春联 例2 婚联,例3 胜迹联 3题 四二不是入声字 燕地名 是平声字  发表于 2016-9-5 2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8

帖子

14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362
金钱
556
发表于 2016-9-4 21: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竹11-瓜庵听雨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最早起源于西蜀,较为广泛应用是宋代,元代有些冷落,,盛起在明清两代。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  对联是中华民族历史以来的一个独特的文学体裁形式    是既对又联讲究对称的上下两行字。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 、交际联和谐趣联等。    比如
春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
          红梅点点迎新春。
寿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行业联(商业) 财源通四海
                               客路达三江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中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  (1)法,八,昔,北,学, 即。         
           ( 2)德,不,七,十, 夕,百,叠。

点评

重复交了,听雨你好,1题作业回答有些简单,3题标平仄不要用中,法式的式也是入声字,这次交作业格式正确了  发表于 2016-9-5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0
金钱
54
发表于 2016-9-4 22: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庶陋斋主 于 2016-9-4 22:47 编辑

古风楹联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竹01-庶陋斋主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夕,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是由两句字数、词性相同,韵律协调,内容相关等对仗的仄起平收的句子组成的特定的文学形式。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对联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学术联、趣巧联等。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字)联。 
2、自撰联。
对联实例
春联:
羊歌盛世方报捷;
猴舞新春又呈祥。
寿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喜联: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入仄平   仄入平平平入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入   入平仄仄仄平平

本联入声字:八、昔、北 、学、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入仄平  仄平仄平平  入入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入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   入平仄入仄平平

本联入声字:不、七、十、夕、百、叠。


点评

谢谢老师!您辛苦了!我的名是庶,您多了一个走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6 08:04
遮陋斋主好,你的作业完成的很好,赞一个,唯有燕此处为地名,应平  发表于 2016-9-6 0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3

帖子

1909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3
贡献
466
金钱
724
发表于 2016-9-4 22: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而作为对联雏形的对偶句,则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在唐代,各方面的条件均已具备,对联的产生,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2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的总类包括;春联、寿联,门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含题画)联、交际联(也叫赠答联)等等种类繁多。

春联(含节日联)
  春联又叫“春贴”,是对联应用最早、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类型。
例如1:
上联:辞羊年抬头见喜

下联:迎猴岁举步发财

堂联
  堂联,也叫装饰联,是人们用于布置美化客厅、书店、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对联。

例如1:
上官堂联:
天水家声远,
上官世泽长


婚联
  婚联又叫“喜联”,是男婚女嫁时的专用对联。婚联最突出的特点是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用花、鸟、鱼、月、水、珠等一类美好的事物,来比喻佳期美满,男亲女爱的情景。
例如:
上联:彩烛双辉欢合卺
下联:清歌一曲咏宜家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平仄平    仄仄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中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法,式,八,昔,北,学, 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平平平   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 平平

入声字有:德,不,七,十,夕,百,叠

点评

船横秋水同学,你的作业完成的相当好,赞一个,唯一是燕此处为地名应平  发表于 2016-9-6 0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39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7
贡献
101
金钱
148
发表于 2016-9-4 23: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波如海 于 2016-9-4 23:17 编辑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12-浩波如海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未得到确切考证。我们暂且可以把先秦时期出现的对偶句看做对联的雏形。秦汉时期,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应该说在对偶句和对联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悬挂。五代后蜀主孟昶大力提倡书写桃符,以至形成风气并盛行流传。
所以一般认为对联起源于孟昶。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同时也是文字的艺术。它要求上下两句文字不仅要对仗,而且要相互关联。对联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对联涉及面非常广泛。寿联、挽联、名胜古迹联、书斋联、行业联、春联、婚庆联等等种类繁多。
例一,春联:
骏马奔腾千里路   新春更上一层楼
例二,婚联:
日丽风和桃李笑   珠联璧合凤凰飞
例三,寿联:
四时无俗虑,
六秩换新颜。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平仄平 仄仄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八,昔,北,学 、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平平平 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七、十、、夕、百、叠、不




点评

浩波如海好,你的作业完成的很好,赞一个,继续保持哈  发表于 2016-9-6 0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9
金钱
13
发表于 2016-9-5 06: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逸如风@ 于 2016-9-5 06:53 编辑

古风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06-丝雨

第一题:对联起源于先秦的桃符,就是由五代后主孟昶推广了的春联,这是对联的雏形,后来盛行对偶句,直到明清成熟为独立的对联。
第二题:对联简单说就是对偶句,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对联按用途分有:春联,行业联,名胜联,婚联,寿联,挽联。
按形式有:正对,流水对,机关对(拆字联,双关对等)等
例:
春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名胜,岳飞祠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双关联:因荷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

第三题: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丁字水
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米家山
仄平平

入声字有:八,昔,北,学,夕,七,十,百,叠

点评

丝雨好,即和不也是入声,燕此处为地名应平,其他都很好,继续保持哦  发表于 2016-9-6 0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6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4
贡献
161
金钱
235
发表于 2016-9-5 14: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07-浅醉无痕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我国的汉字,与许多国家横行的拼音文字大不相同,它在音、义上的特点,天然具有易于工整对偶的优势。对偶语句,比参差不齐的语句容易念读记忆,人们审美心理又趋向对称、均衡、稳定。所以,我国的谣谚、诗文、典籍中,很早以来就不断出现对偶句。如: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弹歌》)

  致虚极,安静笃。 (《老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孙子·谋攻》)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易·系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小雅·采薇》)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楚辞·涉江》)

  以上,都具有对偶的特征。

  汉代的赋,为铺陈其事,更重视对偶句的运用。进入六朝,逐步精雕细刻,后期又介入音韵的要求,对偶已达到十分完善的地步。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词性、句式结构、平仄声,对仗工整。只不过那时对仗出句尾字多是平声,对句尾字多是仄声,与后来对联尾字平仄相反。

  东汉末年,孔融将其诗中一联单独写出,悬挂于客室:

  座上客常满;

  杯中酒不空。

  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宅室联。

  南朝梁刘孝绰罢官后,自题其门: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门联。

  在文学上骈偶文演进,日益精工,开始出现对联的时候,民间的桃符也在演进。桃符,又名仙木,最早是过年时挂在门两侧的桃木板,上画镇邪降妖的神荼、郁垒二神像,祈求吉祥。在流行中,逐渐简化,有的不再画像,就在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的神名。意未尽,进而代之以镇邪降妖、祈求吉祥的语句。敦煌遗书S0610卷明确记载,唐开元十一年(623)八月,刘丘子书写有岁朝和立春日的十余副对联,如:

  福延新日;

  庆寿无疆。

  宝鸡能辟恶;

  瑞燕解呈祥。

  又注明“书门左右,吾傥康哉”。这应当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春联。

  唐代由于律诗的成熟和盛行,文人中联句对句的流行,不可避免地使对联也成熟起来。唐代中期,门联已较普遍。文人与民俗相结合,所以五代时期,春联的质量已高,后蜀主孟昶写出了那副有名的春节门联:

  新年纳馀庆;

  嘉节号长春。

  在后蜀担任过兵部尚书的王瑶为孟昶御花园的百花潭题了一副对联,成了我国最早的胜迹联:

  十字水中分岛屿;

  数重花外见楼台。

  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对联向各个领域延伸,应用场所逐步推广,种类增多。除了春联、门联、胜迹联等以外,又出现了书斋联、书院联、灯联、寿联、挽联等,还出现了以纸代桃符的对联新形式。宋、元两代,一些大联家同时又是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使对联艺术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对联的审美功能。赵孟頫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为宫殿和应门书写的对联,影响颇大。如: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明、清两代,是对联的繁盛时期。明初,皇帝朱元璋受民俗的影响,大力提倡对联,命令公卿士庶家必贴春联,亲自为阉猪户题联。又撰联赠开国元勋,还为秦淮河题联: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上令下行、上行下效。对联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写春联和其他对联,蔚然成风。清康熙、雍正、乾隆帝也热衷对联,并且是撰联的行家里手,京城内外都有他们题联。这也推动了全国对联的大普及、大提高。

  清代达到了对联的鼎盛时期。对联种类繁多,除原有品种外,又有婚联、行业联、装饰联、集联、课联、应制联等。形式多样,律句、散句,短联、长联,嵌字、回文等,争奇斗胜。内容更是广泛深刻,写景状物,抒怀言志,歌颂讽刺,各方面都有许多佳作名作。

  明、清两代,对联名家大家,层出不穷,如解缙、祝允明、杨慎、唐寅、徐渭、郑燮、孙髯、袁枚、纪昀、阮元、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俞樾、张之洞、康有为、钟云舫、梁启超等。这一时期,出现了汇集、谈论对联的书籍,如梁章钜、梁恭辰父子的《楹联丛话》系列,为对联的发展推波助澜,为后世对联研究积累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民国以后,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新民主革命的影响,对联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性加强。刘师亮的讽刺谐联,别开生面。不少文化人士如黄元培、于右任、陶行知、郭沫若、郁达夫,和革命家孙中山、黄兴、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均有名联传世。关于对联的书籍继续出现。但由于教育制度、教学内容的变革,对课取消,对联创作的群众基础开始削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风气的改变,对联创作跌入谷底。

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迅速回升,对联进入振兴时期。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地方楹联组织如雨后春笋,创办对联报刊,征联、联赛、电台讲座、函授、书写赠送春联等活动,频频举行,促进了对联的复兴和发展。在不长的时间里,对联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和研究,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开始出现一些有代表性的联家。对联文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语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丛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

  对联是对偶语句,但对偶语句不一定就是对联。对偶语句在我国古今诗文里常有,而且在律诗中还称之为“联”(律诗第二、三联称颔联、颈联),但不能说它们都是对联。一般对偶语句依托上下文而存在,是全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这组对偶语句意义较完整,可以独立运用,可以书写张挂,才可以称为对联。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二联: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前面句有人书写成条幅,送给远在他乡的亲友,它就成了对联。而后两句未见有谁这样独立运用,它就只是杜甫那首律诗中的一联对偶句,而不是对联。

  民间流传许多关于对对子的故事,旧时蒙学对课要对对子,那些对子大都是对句,也不是严格意义的对联。对联是为某种实用目的而创作,表达一定主题,而对句一般只求对仗工稳,不要求表达特定主题,对上、对好,就算完成任务。如流传的樵夫出句,过路的主考官对句: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大成烟夕夕多

  出对句都巧用合字格,对上了也就完了。

  楹联是否就是对联?楹,厅堂前部的柱子。顾名思义,张挂于楹柱上的对联才能称楹联。由于文士爱雅,又由于楹联在宫殿、亭阁、寺观、第宅的广泛使用,大致从清代中期起,楹联就作为对联的雅称,一切对联都可以称为楹联了。

  对联,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书写张挂的对联。广义,包括不张挂,只书写或印成文字的对联,甚至对句,也包括在内。现在人们已习惯于用广义。



我国对联浩繁,至今还不断产生难以数计的对联。如何分类,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清代学者、楹联家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将联语分为十类: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

  近代吴恭亨的《楹联话》分为五类:道署,庆贺,哀挽,谐谑,杂缀。

  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的《中国对联大辞典》(1991年第一版,2000年修订再版)将对联分为九类:名胜,题赠(格言),喜庆,哀挽,谐讽(巧妙),文学艺术,行业,集句,海外。

  谷向阳主编的《中国对联大典》(2000年第一版)用不同的标推分类,(1)按用途分:春联,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胜迹联,居室联,题赠联,谐趣联,杂题联;(2)按内容分:写景状物联,叙事述史联,抒怀勉志联,格言哲理联,讽刺谐谑联;(3)按联文长短分:短联,中联,长联;(4)按创作方式分:创作联,改制联,集引联,征募联等。

  为了便于实际运用,繁简适度,本书参酌上述分类,主要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观照古今情况,划分为九类:节日联、喜庆联、挽联、行业联、胜迹联、宅室联、题赠联、谐讽联、杂题联。

春联 如:

  飞雪迎春到,红梅争艳;

  心潮逐浪高,万象更新。

婚联  如:

   彩凤双飞,莺歌燕舞;

  名花并蒂,柳绿桃红。


胜迹联  例如衡山南天门联: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八、昔、北、学、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不七十夕百叠

点评

浅醉无痕:你好!作业完成的很好,工整、细致,赞一个,“法” 也是入声字。  发表于 2016-9-6 1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66

帖子

429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1
贡献
1051
金钱
1699
发表于 2016-9-5 16: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


竹02—镜子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起源于最初的桃符,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时,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盛行,这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对联也像诗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存在至今。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对联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偕且对仗工整,意境相互关联且包涵甚多的上下两个句子。
对联的种类
春联     婚联    寿联    赠联   机关联      音韵联   
回文联    挽联 等等。

春联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婚庆联
前世依稀有梦
今生注定同行

赠联
照镜正冠勤洗澡
施仁布雨济苍生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仄仄平仄,入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有:八   昔   北    兴     学    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德   不   七   十   夕    燕    百    万    叠

点评

镜子:你好,看了你的作业,学习了,很规范,很认真,赞一个。“法”是入声字,“燕”不是的。  发表于 2016-9-6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8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8
贡献
232
金钱
320
发表于 2016-9-5 1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竹26-男爵
1、大体阐述对联的起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未考证出确切年代。我们暂且可以把先秦时期出现的对偶句看做对联的雏形。秦汉时期,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应该说在对偶句和对联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悬挂。五代后蜀主孟昶大力提倡书写桃符,以至形成风气并盛行流传。
所以一般认为对联起源于孟昶。
2、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同时也是文字的艺术。它要求上下两句文字不仅要对仗,而且要相互关联。对联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对联涉及面非常广泛。寿联、挽联、名胜古迹联、书斋联、行业联、春联、婚庆联等等种类繁多。
(1)、商铺门面联:(转)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2)、春联:(转)
未岁已添新气象
申年更作大文章
(3)、挽联:(转)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八、昔、北、学、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不、夕、叠

点评

男爵:你好!看了你的作业很感慨,我学习的时候要是像你一样认真,我也会很好的,学习了,赞一个。入声字还有几个,德七十夕百叠北法。  发表于 2016-9-8 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4

帖子

15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9
贡献
393
金钱
592
发表于 2016-9-5 20: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之痕 于 2016-9-5 20:26 编辑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竹16-月之痕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  对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根据功用与内容可以分春联、喜联、 挽联、行业联、胜迹联、言志联、故事联。喜联包括婚联、乔迁联、寿联等。


(1)春联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2)言志联;
其一: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其二:
何必我千秋不老   
惟求人百病莫生
3.婚联
张灯结彩办婚事
龙飞凤舞喜盈门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
八、昔、北、学、即、法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
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
七十二沽丁字水;
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
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
德、七、十、夕、百、叠

点评

月之痕:你好!作业完成的特别好,正确。简答题言简意明!  发表于 2016-9-8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72
金钱
235
发表于 2016-9-5 20: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竹21-柳二
作业:
1. 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的起源=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起源于桃符,一种是起源于对联起源于桃符,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盛行明清两代。
2. 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既要相对又要相关联。对联的种类有胜迹联,书斋联,寿联 挽联
胜迹联
南京愚园
入座有情千古月
当窗无恙六朝山
书斋联
曾国藩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寿联
贺袁枚寿
梁同书
藏山事业三千牍
住世神明五百年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为八,昔,北,学,即,
俎zǔ1.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2.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table]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有,不,七十,夕,百,叠,
[table=515]
     
[shèng]
      
   
1.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流而上。
2. 追求根源或回想:回~。追~。上~。追本~源。

点评

老师辛苦了,谢谢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1 06:25
风师辛苦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9 19:24
作业完成不错,入声字对  发表于 2016-9-9 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6

帖子

1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0
贡献
436
金钱
670
发表于 2016-9-5 21:4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丝雨! 发表于 2016-9-4 19:53
古风第一讲作业,竹06―丝雨:

古风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06-丝雨

第一题:对联起源于先秦的桃符,就是由五代后主孟昶推广了的春联,这是对联的雏形,后来盛行对偶句,直到明清成熟为独立的对联。
第二题:对联简单说就是对偶句,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对联按用途分有:春联,行业联,名胜联,婚联,寿联,挽联。
按形式有:正对,流水对,机关对(拆字联,双关对等)等
例:春联: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臣

名胜,岳飞祠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双关联:因荷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

第三题: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丁字水
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米家山
仄平平

入声字有:八,昔,北,学,夕,七,十,百,叠

点评

丝雨:你好!赞一个,作业完成的很好!工整,言简意明,入声字找的不全,比如:即和不也是入声字。  发表于 2016-9-8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4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8
贡献
109
金钱
177
发表于 2016-9-6 03: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竹-29如水眷恋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一般有两种看法,
(1)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
(2)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 
2、集字联。 2.喜庆联。
3.哀挽联 4.名胜联
。5.行业联 6.题赠联。 
7.杂感联。 8.学术联。9.趣巧联
例举对联如下
春联例: 爆竹声声辞旧岁

喜联。

  喜联例: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寿联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平仄平     仄仄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有昔,北,学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平平平     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
平仄仄仄寒

溯沙鸟风帆,
仄平仄平平

七十二沽丁字水
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
仄平平仄仄

对燕云蓟树,
仄仄平平仄

百千万叠米
仄平仄仄仄
家山。
平平
入声字有:德,不,七,十,夕,百,叠

点评

入声字漏掉好几个,版面还可以  发表于 2016-9-9 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4
贡献
30
金钱
54
发表于 2016-9-6 08: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庶陋斋主 于 2016-9-6 08:05 编辑
庶陋斋主 发表于 2016-9-4 22:00
古风楹联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竹01-庶陋斋主

谢谢老师!您辛苦了!我网名首字是庶,您多了一个走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9
金钱
13
发表于 2016-9-7 06: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讲作业:竹28-水墨。凝烟

1:对联的起源

答;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答:什么是对联?

有人把对联叫做动人两行字,说的很形象。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


1):春联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2):  婚联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3):  行业联

远求海外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平平平    仄仄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即今俎豆重东胶。
中仄平仄,仄平仄仄中平通
入声:法,式,八,昔,北,学,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平平平     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  德,七, 十,夕,百,叠,不。

点评

作业完成不错,版面清晰,入声字对  发表于 2016-9-9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9
金钱
13
发表于 2016-9-7 06: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逸如风@ 于 2016-9-7 09:10 编辑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27-飘逸如风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起源于桃符,对偶句则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对联真正达到鼎盛则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要上下句对仗,还要关联,既对又联的上下关系,对联种类有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装饰联等。

寿诞联
盛世长青树
百岁不老松



造屋乔迁联
映日红霞五色云中飞彩凤
凌峦画棟万花丛里耸蛟龙


贺婚联
锦堂双璧合,栏外红梅齐放
玉树万枝荣,檐前紫燕双飞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平平平    仄仄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平平平    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百,七,十,八,北,叠,德,法,式,即






点评

飘逸如风:你好!学习了,作业完成得很好,简答题很简略。“不”也是入声字。  发表于 2016-9-8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16
金钱
26
发表于 2016-9-7 11:4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期海韵妃 于 2016-9-7 11:49 编辑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讲作业:
竹15-海韵 妃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关于对联起源的时间,尚无确切考证,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起源于桃符,二是五代后蜀主孟昶。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俗称对子,门对,雅号楹联,有人说对联是动人的两行字,所谓对联,两句既要对仗又要有关联,对联虽多是短句,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的种类有:春联,门联,婚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其他杂联  

例:春联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年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无事                                                        (陈毅)      
      寿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乾隆)      
      古稀双庆,又添一度春秋(纪晓岚)      

      文学作品联:      
      题画      
      日出扶桑万户低,大船拢落小桥西,道人非是寻常客,嘱咐金鸡莫乱啼。(张英)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韩愈祠 法(入)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八,昔,北,学,即。  

(2)题河楼 程德(入)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不,七,十,夕,百,叠。

点评

入声字法漏掉了,其他赞  发表于 2016-9-9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16
金钱
27
发表于 2016-9-7 12: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

竹05-简若 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联起源于桃符,对偶句则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在唐代,对联已产生,对联鼎盛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更加完美。公元964年后蜀之主孟昶题写了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是由数字相同的两句话,组成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字形式。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 、交际联和谐趣联等。

春联:
羊传万里喜传捷报
猴越千家欢送福音

寿联:
福如东海常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婚联:
双飞紫燕迎春舞
并蒂红莲出水香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八昔北学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 水
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


入声字:不德七十夕百叠

点评

法入声字漏掉了,其他还好  发表于 2016-9-9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15
金钱
29
发表于 2016-9-7 18: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22-小夜猫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五代时,人们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代时对联广泛应用,元代有些冷落,到了明清时又盛起。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拆字联、合字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谐音联:如苏东坡和朋友和尚佛印互讽:狗啃河上骨(和尚),水泛东坡诗(尸)
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数字联:一舟二浆三人摇过四仙桥,万瓦千砖九工修成十佛手。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中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法、八、昔、北、学、 即、德、不、七、十、 夕、百、叠。

点评

小夜猫:真有才,完成的真好!羡慕,赞一个。平仄不可以中字的。  发表于 2016-9-8 1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6
贡献
12
金钱
24
发表于 2016-9-7 19:0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又叫对子,对句。据说是从春联开始的。而春联又从桃符演化而来。 那时多悬挂于门两侧,俗语门联。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若是临屏对句,多是对子,对句,就是用对仗方式来创造文学。它讲 究字数,词性,平仄等的相对。ps:用老家话说,就是善意的抬杠。你有上联,我 就有下联。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三种对联:         首先,这个题目,老师估计没在意,出得不严谨。对联分类要讲究怎么去 分,是内容呢,是格式呢,是其他什么分类。这里就会衍生出很多种类。我就简单 列举一下。        其一: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这是经典的对联,就是正格。              其二: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这是特列,无情对              其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流水对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古: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今:仄平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古:通仄平仄 仄平仄仄通平通  今:通仄平平 平平仄仄通平平  入声字:北,昔,学,八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古:平仄通通平 仄平仄平通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今:平仄通通平 仄通仄通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古:仄平平仄仄 仄通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今:平平平仄仄 仄通平仄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    入声字:叠,十,七,夕

点评

亲,我看不清楚,入声字漏掉好多  发表于 2016-9-9 1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9
贡献
16
金钱
30
发表于 2016-9-7 19: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期第一节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又叫对子,对句。据说是从春联开始的。而春联又从桃符演化而来。 那时多悬挂于门两侧,俗语门联。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联,若是临屏对句,多是对子,对句,就是用对仗方式来创造文学。它讲 究字数,词性,平仄等的相对。     三种对联:         首先,这个题目,老师估计没意,出得不严谨。对联分类要讲究怎么去 分,是内容呢,是格式呢,是其他什么分类。这里就会衍生出很多种类。我就简单 列举一下。        其一: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这是经典的对联,就是正格。              其二: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这是特列,无情对              其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流水对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古: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今:仄平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古:通仄平仄 仄平仄仄通平通  今:通仄平平 平平仄仄通平平  入声字:北,昔,学,八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古:平仄通通平 仄平仄平通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今:平仄通通平 仄通仄通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古:仄平平仄仄 仄通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今:平平平仄仄 仄通平仄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    入声字:叠,十,七,夕

点评

亲,版面太乱,入声字漏掉好几个  发表于 2016-9-9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