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老干体的误与正

[复制链接]

0

主题

7

帖子

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6
贡献
13
金钱
19
发表于 2017-1-28 19: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有了观点,只有外延;一个有了观点,却要内涵;一个讲面子,一个要里子——争得“不亦乐乎”?有趣!请继续!


正好让我们这些观光客也乐一乐!

点评

先生解读正确!点赞! 有些人就是死要“面子” 活受罪!心中明明知道“老干体”是个中性词,但因为自己前面已说过是贬义词,所以放不下“面子”来而硬撑着,又只有观点无论据,最后只好回避不敢再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18:47
这里并无面子里子之争,本贴观点只是不赞成将“老干体”扩大化。老干体的本义是现代一种诗病的代名词,而且这个代名词本身也是起的有毛病的。 老干体本用于批评诗词的下列毛病:政治标语口号式,套话熟语连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9 0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08: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29 08:26 编辑
细雨微风 发表于 2017-1-28 19:53
一个有了观点,只有外延;一个有了观点,却要内涵;一个讲面子,一个要里子——争得“不亦乐乎”?有趣!请 ...

这里并无面子里子之争,本贴观点只是不赞成将“老干体”扩大化。老干体的本义是现代一种诗病的代名词,而且这个代名词本身也是起的有毛病的。
    老干体本用于批评诗词的下列毛病:政治标语口号式,套话熟语连篇,内容干瘪,缺乏诗味。但将这么多诗病归罪于“老干部”身上是不公平的。有人甚至延伸到古代诗人身上,甚至将唐代唱和诗,甚至诗经中含有赞颂内容的诗都列为老干体加以贬斥,简直匪夷所思。
   无论能否取消老干体这个名词,对诗歌内容加以局限都是错误的,嘲讽某类作者群体和以诗艺高低分类也是不应该的,这只会影响古诗的传承。相反,以这定义含混名称命名某类诗体也不恰当,比如有人将歌颂馈赠唱和记游等自古就有的诗均称为老干体的作法实在荒唐。因此老干体这个名词应慎重使用或严格限制使用,使用扩大化会有害无益。   
说明:对“老干体”这词本身的褒贬之争将不再理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1 16: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1 16:10 编辑

当老干的创作水平整体提高,接近于古代那些大小官员时候。这个词自动会消失,甚至变成褒义的。就像08年买了中石油,有一段时间是不能问的,不然不高兴。

点评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大小官员”如何统计?能流传下来的又有几首诗?作水平又如何“整体提高”?别说这只是一句空话?即使“整体提高”了,又如何让“老干体”这个词“自动会消失”?如何“变成褒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19:40
一个单独名称的概念本身不存在褒贬之分,“老干体”永远不会成为褒义词,也永远不会是贬义词! 例如:“地主”不是贬义词,“贫农”也不是褒义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19:05
是的,老干体是诗艺不高的代名词,并不是风格内容的称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16:25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2-1 16:2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 16:06
当老干的创作水平整体提高,接近于古代那些大小官员时候。这个词自动会消失,甚至变成褒义的。就像08年买了 ...

是的,老干体是诗艺不高的代名词,并不是风格内容的称谓。

点评

哈哈…… 最初说“体裁”,由于“体裁”的本身概念没有好坏之分;接着说“风格”,由于无具体内容的“风格”本身的概念也没有褒贬之别;再接着又是举一首一首诗例的“内容”,可一首一首诗例的“内容”只是概念的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18: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雨微风 发表于 2017-1-28 19:53
一个有了观点,只有外延;一个有了观点,却要内涵;一个讲面子,一个要里子——争得“不亦乐乎”?有趣!请 ...

先生解读正确!点赞!

有些人就是死要“面子” 活受罪!心中明明知道“老干体”是个中性词,但因为自己前面已说过是贬义词,所以放不下“面子”来而硬撑着,又只有观点无论据,最后只好回避不敢再论。

点评

有些人就是死要“面子” 活受罪!心中明明知道“老干体”是个中性词,但因为自己前面已说过是贬义词,所以放不下“面子”来而硬撑着,又只有观点无论据,最后只好回避不敢再论。 -----真是可笑。除了不敢面对现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18: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18:47
先生解读正确!点赞!

有些人就是死要“面子” 活受罪!心中明明知道“老干体”是个中性词,但因为自己 ...

有些人就是死要“面子” 活受罪!心中明明知道“老干体”是个中性词,但因为自己前面已说过是贬义词,所以放不下“面子”来而硬撑着,又只有观点无论据,最后只好回避不敢再论。


-----真是可笑。除了不敢面对现实的鸵鸟谁认为“老干体”是中性词?老干体从一诞生就是代表郭沫若那几首被批评的诗的代名词,谁不知道?只有你几年来兀自在这里中性中性的罗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19: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 16:06
当老干的创作水平整体提高,接近于古代那些大小官员时候。这个词自动会消失,甚至变成褒义的。就像08年买了 ...

一个单独名称的概念本身不存在褒贬之分,“老干体”永远不会成为褒义词,也永远不会是贬义词!
例如:“地主”不是贬义词,“贫农”也不是褒义词。

点评

这就叫闭眼不看现实。地主,资本家,右派分子,在刚流行这些政治名词的年代,都是贬义词,这是历史事实!同理,在发明“老干体”的年代,该词是诗词作品标语口号式的代名词,是批评一些诗词缺点的用语,怎么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0:05
在五六十年代,地主就是贬义词,而现在贫农则有贬义的意思。关于老干体,我以前读了不少现代人写的格律诗,但还不知道有老干体这个说法,十几年前,有一次在诗坛听李子说到这个词,立刻觉得特别形象地概括了八十年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2-1 19:3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19:05
一个单独名称的概念本身不存在褒贬之分,“老干体”永远不会成为褒义词,也永远不会是贬义词!
例如:“ ...

在五六十年代,地主就是贬义词,而现在贫农则有贬义的意思。关于老干体,我以前读了不少现代人写的格律诗,但还不知道有老干体这个说法,十几年前,有一次在诗坛听李子说到这个词,立刻觉得特别形象地概括了八十年代退休老干部做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1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2-1 16:25
是的,老干体是诗艺不高的代名词,并不是风格内容的称谓。

哈哈……
最初说“体裁”,由于“体裁”的本身概念没有好坏之分;接着说“风格”,由于无具体内容的“风格”本身的概念也没有褒贬之别;再接着又是举一首一首诗例的“内容”,可一首一首诗例的“内容”只是概念的外延,不是内涵,不能定义概念……现在又出现“诗艺不高”说了!
可以说,在论坛中创作出来的作品(包括你我他的),有90%以上诗艺都不高!难道说论坛上创作出来的90%以上诗都是“老干体”吗?

点评

观云简介: 天涯诗词微专栏[围脖风月]作者,中国当代首例诗词微专栏;天涯社区文学认证牛人,书画家。突破格律旧韵创围脖体诗,倡导诗词进入媒体现代化、人性化、时尚化。 围脖体诗主要特点: 1、为适应现代语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 18:49
现在诗艺不高的叫风月体,没看清你们争论具体内容,先生对老干体怎么是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2-1 19:3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19:30
哈哈……
最初说“体裁”,由于“体裁”的本身概念没有好坏之分;接着说“风格”,由于无具体内容的“风 ...


现在诗艺不高的叫风月体,没看清你们争论具体内容,先生对老干体怎么定义?

点评

“风月体”是指诗歌写的内容与“风月”有关,其中具体作品的艺术有高有低,不能代表“诗艺不高”的诗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1:00
首版若不生气,我就再说几句: 我对“老干体”最初的定义:“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载体”。以通过几年来在网上的讨论,现在看来还需在内容上加以限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19: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2-1 20:02 编辑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 16:06
当老干的创作水平整体提高,接近于古代那些大小官员时候。这个词自动会消失,甚至变成褒义的。就像08年买了 ...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大小官员”如何统计?能流传下来的又有几首诗?作水平又如何“整体提高”?别说这只是一句空话?即使“整体提高”了,又如何让“老干体”这个词“自动会消失”?如何“变成褒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9

主题

4784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70
贡献
4473
金钱
8134
发表于 2017-2-1 19: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词不可不了解诗词理论,但过分受诗词理论左右,也写不好诗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的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20: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19:05
一个单独名称的概念本身不存在褒贬之分,“老干体”永远不会成为褒义词,也永远不会是贬义词!
例如:“ ...

   这就叫闭眼不看现实。地主,资本家,右派分子,在刚流行这些政治名词的年代,都是贬义词,这是历史事实!同理,在发明“老干体”的年代,该词是诗词作品标语口号式的代名词,是批评一些诗词缺点的用语,怎么不是贬义?
   作为文艺批评用语,由于这个词很形象,所以广为流传并使用,难道不是事实吗?若不是事实,你为什么还要为他“正名呢”?
   由于广泛被认同,看来这个词短期内是不会消失的。不过随着老干们诗艺提高,多数已经不再犯标语口号的毛病了,所以大家已不在意被扣老干体的帽子了。相反,有些初学者为了给自己空洞无物的习作掩饰,反而以“老干体”自命,并以老干体是中性称谓解嘲了。

点评

哈哈…… 那就请针先生“睁眼看现实”吧! 在针先生“睁”着的“眼”中看到的“现实”是:在解放前,“国民党”“地主”“资本家”等是褒义词,“共产党”“农民”“工人”等是贬义词;在解放后“国民党”“地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2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2-1 19:36
现在诗艺不高的叫风月体,没看清你们争论具体内容,先生对老干体怎么定义? ...

首版若不生气,我就再说几句:
我对“老干体”最初的定义:“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载体”。通过几年来在网上的讨论,现在看来还需在内容上加以限制,加上“写有关老干部内容的”一句,成为“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写有关老干部内容的诗歌载体”。这样,就把不是写“关老干部内容”的诗歌也丢到“老干体”之外了。至于具体的是的好坏不在(也不应该在)定义之内。

点评

“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写有关老干部内容的诗歌载体” -----定义荒谬。因为所定义的关键词内容是概念错误,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因为“老干部群体”是不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20: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2-1 21:0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 20:05
这就叫闭眼不看现实。地主,资本家,右派分子,在刚流行这些政治名词的年代,都是贬义词,这是历史事 ...

哈哈……
那就请针先生“睁眼看现实”吧!
在针先生“睁”着的“眼”中看到的“现实”是:

在解放前,“国民党”“地主”“资本家”等是褒义词,“共产党”“农民”“工人”等是贬义词;在解放后“国民党”“地主”“资本家”等是贬义词,“共产党”“农民”“工人”等是褒义词。在台湾领导人承认“九二共识”时,“台湾”是褒义词;在台湾领导人承认“九二共识”时,“台湾”是贬义词。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是贬义词;在日本和中国建交时,“日本”是褒义词。…………

以上这些都是针先生“眼”中看到的“现实”吧!?

点评

证明你思维混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2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2-1 19:36
现在诗艺不高的叫风月体,没看清你们争论具体内容,先生对老干体怎么定义? ...

“风月体”是指诗歌写的内容与“风月”有关,其中具体作品的艺术有高有低,不能代表“诗艺不高”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21: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20:54
哈哈……
那就请针先生“睁眼看现实”吧!
在针先生“睁”着的“眼”中看到的“现实”是:

证明你思维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2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20:31
首版若不生气,我就再说几句:
我对“老干体”最初的定义:“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

“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写有关老干部内容的诗歌载体”

-----定义荒谬。因为所定义的关键词内容是概念错误,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因为“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故不存在什么“老干部群体风格”,更不存在什么这种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老干体典型特征是特殊时期的政治标语口号式。除了少数老干部,在职干部和一般群众包括一些初学诗者都会犯这种毛病。将所有脏水泼向退休老干部是不公平的。
    这位先生曾经将秦始皇等古代帝王列为老干部并说李煜不是老干体,可见老干部并无相同的“典型特征”,自己否定了自己的定义。

点评

----定义荒谬。因为所定义的关键词内容是概念错误,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因为“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故不存在什么“老干部群体风格”,更不存在什么这种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老干体典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2:44
敬请针先生“睁眼看现实”吧!看一看我的《为老干体正名(旧文修改)》一文中的原句找出来,在哪里表达过“将秦始皇等古代帝王列为老干部并说李煜不是老干体”的意思?找遍整个论坛,也很少有如先生这样说得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22: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 21:52
“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写有关老干部内容的诗 ...

    敬请针先生“睁眼看现实”吧!看一看我的《为老干体正名(旧文修改)》一文中的原句找出来,在哪里表达过“将秦始皇等古代帝王列为老干部并说李煜不是老干体”的意思?找遍整个论坛,也很少有如先生这样说得出【“李煜”是不是“老干体”】的话吧?

【附】:

                                        为老干体正名(旧文修改)
    何谓“老干体”?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为一类诗取名 “老干体”本来就不合理。
    谁都知道,为任何事物取一个名称,往往是名实相符的。人民大会堂当然是供召开人民大会用的建筑物(场所)。在农村,也许有时可能会移作他用,如放电影、演戏剧等,但需要召开人民大会时仍然可供开会之用。有的可能移作办学校用,若零时性的,就照样称“人民大会堂”也无妨,因为“学生”和“人民”这两个词义也没有哪个褒哪个贬的区别;若是准备移作永久性的办学校用,召开人民大会要另辟场所了,那么,这“会堂” 的名称终究要改成学校的名称的。若是将“会堂” 移作办殡仪馆用,则非马上改名不可!起码也要改成“极乐堂”、“登天堂”或“天堂” !
    为某一类诗取一个名称也往往是名实相符的。别说“古风”“近体格律诗”“现代自由诗”等如此,就是有人把如王维的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之类的诗称作“折腰体”,也是名实相符的。因为这一类诗其他方面都符合近体律诗或近体绝句的格律要求,就是在半腰(律诗的5与4句,绝句的3与2)本应平仄相粘,可折腰体却正好相反,犹如一首律诗或绝句从半中腰折了一个方向似的,故称此类诗为“折腰体”。
    可“老干体”呢?
    谁能说“老干体”中的“老干”不是“老干部” 的简称而是“老酒白干”的简称吗?
    很明显,这里的“老干”就是指“老干部”, “老干体”就是指“老干部体”, “老干体诗”就是指“老干部体诗”!
    给某诗取名为“老干体”,开始时也许只是善意的玩笑,也许是蓄意的侮辱,也许是……这谁也无法搞得清楚,也没必要去搞清楚。但是,如果“老干体”这个名称一开始时就和“老干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无关的话,那么,就是名不符实的。若此名不再启用也就罢了,若想长期用下去就得“正名”!至于后人为了凑热闹,把自己觉得不好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往“老干体”身上塞,然后抓住“莫须有”三字大批特批“老干体”,似乎非此不解“恨”。正因如此,“莫须有”的内容才可以随心所欲,随时加减……
    请问,到现在为止,有谁给“老干体”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
    虽然“老干体”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取名不合理,但是,既然名已叫开,那就让它存在,并为他“正名”好啦!
    怎样“正名”?
    那就是让“老干体”从那一层层用“莫须有”三字编制而成的外套中脱身而出,还“老干体”本来应有的面目。
    那么,“老干体”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就让我们先从“老干体”这个概念的中心语“体”字谈起吧!
    本来我以为“体”就是指体裁。可有位先生指点我说“体,《词源》说,它既用于指体裁,也用于指风格。”但是,“体”,无论是指风格也好,是指体裁也好,就是“既用于指体裁,也用于指风格”也好,如果是用来说诗歌的,就逃不出是一种诗歌的载体。
    再来看看“老干体”这个概念的修饰语“老干”吧!
    “老干”,前面已说过,他就是“老干部”的简称。“老干部”是人类之中的一类群体名称。既然用“老干部” 这个群体名称来修饰“风格”(“体”),那么,“老干体”的本来面目自然也就有“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的份了。
    凭此给“老干体”下定义,已从风格上为“老干体”划了一道明显的界限——“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有了这一界限,就比较容易辨别哪些诗是“老干体”, 哪些诗不是“老干体”了。
    也许会有人问:什么是“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这一点还需要专家去深入论证,但是,若说“大气”是“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 我想不会有人找出反对理由的吧!
    是的,“大气”是“干部”典型的气质。没有“大气”,当不了“干部”, 当了“干部”也没有主张,只能听别人的摆布;有了“大气”,不当“干部”,照样可以指挥别人。
    从“干部”岗位上退出来的就成了“老干部”。
    也许是已从“干部”岗位上退出来了,闲来无事,想发挥一点余热,学写诗歌。自己认为写得不错的,就设法拿去发表——这也无可厚非的吧?
    “老干部”因其本来的文学修养就有深有浅,学写出来的诗也就有了雅俗高低之分,但那种“干部”的气质却往往无可避免地在其诗中反映出来。
    按常理说,称含有“大气”的诗为“干部体”更为合理,因为“大气”不是“老干”独有的,在岗的“干部”也有,可能比“老干”更加“大气”。在岗“干部”写的诗也往往表现出“大气”这种典型的特征来。可是,写诗只是在岗“干部”业余工作,而不是日常的主要工作。 对在岗“干部”来说,“大气”这种典型的特征,在日常的各项主要工作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可“老干”却不同,因为已退役,没什么别的“日常工作”了,只有写写诗歌也许还可发挥一点余热,而那种“大气” 的典型特征也没别的地方好表现,只能在诗歌这块地盘上尽情发挥了。所以,就以“老干体”这一名称独占含“大气”这种典型特征的诗歌也不为过。不过,在岗“干部”写的含“大气”这种典型特征的诗歌也应该归入“老干体”的行列,甚至不是干部写的含“大气”这种典型特征的诗歌也应该可以归入“老干体”行列的。
    为了突出“老干体”中的“老干”二字,我们不妨在为“老干体”下定义时再加上“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来加以限定。
    那么,什么是“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与前文“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截然隔断来回答。凡是符合“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的都应该是“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如“大气”这种典型特征,就非常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
    下定义时再加上“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一句,除了突出“老干体”中的“老干”二字,还说明了不是“老干”的,只要是“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都应该可以称之为“老干体” ,若是不“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 的诗歌,就是货真价实的“老干部”写的诗歌,也不应该称之为“老干体”。
    所以,我认为,说“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载体”,至少是到目前为止给“老干体”下的最明确最准确的定义。
    凭此定义来判断某首诗是不是属于“老干体”就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了。因为“大气”是“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所以,我们只要看一看某首诗有无“大气”,就可以判定这首诗是不是属于“老干体”了。诗中透露出“大气”的成分较多的,就属于“老干体”; 诗中不见“大气”的,就不属于“老干体”。如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老干体”诗,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则不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是“老干体”诗,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则不是;“嫦娥奔月歌盛世,红旗倒地批苏修” 是“老干体”诗,唱红全世界的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则不是;…………
    为“老干体”下了一个较明确较准确的定义,就是让“老干体”从那一层层用“莫须有”三字编制而成的外套中脱身而出,还“老干体”本来应有的面目了。
    还原后的“老干体”并非是面目可憎的怪物,也只不过和其他任何一种普通的诗歌载体一样具有自身的典型特征罢了。某种诗歌载体,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都很正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都是个人的爱好问题,无可厚非,但也谈不上好坏,不应该人为地去刻意地批判或弘扬。对一种诗歌载体人为地去刻意地批判或弘扬,那就染上了某种政治的色彩。
    虽然,也可以说现在已还了“老干体”本来应有的面目,但若有人问“老干体”的祖师爷是谁的话,我就无法回答了。
    以我的看法,诗歌一诞生就应该有“老干体”的存在。那个喊出统一劳动步伐的号子歌“哎哟……哎哟……哎哟……”的领头人就应该算是祖师爷,可这没有文字记载,无法考证;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大量的“老干体”的诗,但《诗经》只有诗名而无作者名,也无法确定祖师爷是谁;《楚辞》中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等“大气” 的诗句,其作者屈原可名正言顺的成为祖师爷,可惜没人推荐……
    现在,网上已有人把“老干体”祖师爷的名挂在“秦始皇”的头上。虽然我找不到秦始皇写的一句诗的内容,甚至连秦始皇写的其他的文字的内容也找不到,但据说他确实做过一件“焚书坑儒”的大缺德事;另外,他也确实当过一个很大很老的“干部”;还有,他也确实具有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大气”。若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做出“焚书坑儒”的缺德事?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改造出万里长城?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统一中国?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统一文字?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统一度量衡?……“秦始皇”虽无诗,但别的倒还合“干部体”祖师爷的条件。既然有人推荐,就让他当祖师爷好了。
    “秦始皇” 当祖师爷,秦后的历代皇帝基本上也就成了那个时代“老干体” 的“领袖”了。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老干体”的“领袖”,他曾作过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曹操是“老干体”的“领袖”,他写过“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如出其里”“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等诗句。毛泽东担任过一代“老干体” 的“领袖”, 写出了《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写出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还写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等气势磅礴的诗词。
    不过也应该有例外的。如南朝陈后主“后庭花”之类的诗词,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虽然都写得很好,但就是少见大气,虽是末代之“主”,却当不得“老干体”的“领袖”。
    再说,“老干体”的“领袖”,也许是明君,也许是昏君;也许基本上是明君,但也有发昏的时候;也许基本上是昏君,但也有明白的时候。这些都是属于政治论述的范围,不应该在诗词论坛 出现。
    若抛开政治的角度专门从诗的本身角度来评论,可以说某一首诗某方面的强处或弱处,可以针对某一首具体的诗或这首诗的某一方面展开批判。但诗歌的体裁只是供诗人写诗歌用的工具,有自己用的顺手或不顺手,喜欢或不喜欢之别,根本就没有高低好坏之分,没必要也不应该可以地去进行批判或赞扬!

点评

【摘要】 何谓“老干体”?(无事生非 2010-5-14 23:16:00 中华诗词论坛) 一, 定义:“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载体”----至少是到目前为止给“老干体”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22: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1 22:44 编辑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22:17
敬请针先生“睁眼看现实”吧!看一看我的《为老干体正名(旧文修改)》一文中的原句找出来,在哪里表 ...

【摘要】
何谓“老干体”?(无事生非 2010-5-14 23:16:00  中华诗词论坛)
一,        定义:“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载体”----至少是到目前为止给“老干体”下的最明确最准确的定义。
二,        何谓老干部?
从“干部”岗位上退出来的就成了“老干部”。
诗歌一诞生就应该有“老干体”的存在。那个喊出统一劳动步伐的号子歌“哎哟……哎哟……哎哟……”的领头人就应该算是祖师爷,可这没有文字记载,无法考证;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大量的“老干体”的诗,但《诗经》只有诗名而无作者名,也无法确定祖师爷是谁
《楚辞》中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等“大气” 的诗句,其作者屈原可名正言顺的成为祖师爷,可惜没人推荐……
现在,网上已有人把“老干体”祖师爷的名挂在“秦始皇”的头上。秦始皇”虽无诗,但别的倒还合“老干体”祖师爷的条件。既然有人推荐,就让他当祖师爷好了。秦始皇当祖师爷,秦后的历代皇帝基本上也就成了那个时代“老干体” 的“领袖”了。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老干体”的“领袖”,他曾作过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曹操是“老干体”的“领袖”,他写过“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如出其里”“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等诗句。
毛泽东担任过一代“老干体” 的“领袖”, 写出了《念奴娇昆仑》 《沁园春?雪》。  还写出“钟山风雨起苍黄, 等等气势磅礴的诗词。
    不过也应该有例外的。如南朝陈后主“后庭花”之类的诗词,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虽然都写得很好,但就是少见大气,虽是末代之“主”,却当不得“老干体”的“领袖”。
三,老干体诗词的判断标准:
“大气”是“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
含有“大气”的诗为“干部体”更为合理, 就以“老干体”这一名称独占含“大气”这种典型特征的诗歌也不为过。“大气”这种典型特征,就非常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只要是“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都应该可以称之为“老干体” ,凭此定义来判断某首诗是不是属于“老干体”就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因为“大气”是“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所以,我们只要看一看某首诗有无“大气”,就可以判定这首诗是不是属于“老干体”了。诗中透露出“大气”的成分较多的,就属于“老干体”;诗中不见“大气”的,就不属于“老干体”。如
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老干体”诗,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是“老干体”诗,
“嫦娥奔月歌盛世,红旗倒地批苏修” 是“老干体”诗,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则不是;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则不是;
唱红全世界的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则不是;…………

(当时跟帖)
李光前
“大气”,应当是值得称道和追求的一种风格。 从“大气”是老干体的典型风格这一定义来看,很显然,老干体就是豪放派风格,既然如此,豪放派的称谓已成定论,那么就不是为老干体“正名”的问题了,而涉及到的是“豪放派”、“老干体”两者的取舍,要么取消“老干体”而保留“豪放派”,要么取消“豪放派”而保留“老干体”,否则术语不同而指向相同就会造成理论界的混乱。


孙逐明
老干体是用泛称特指很多老干喜欢写的那种政治口号图解体诗歌,大家都明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22: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 21:52
“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写有关老干部内容的诗 ...

----定义荒谬。因为所定义的关键词内容是概念错误,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因为“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故不存在什么“老干部群体风格”,更不存在什么这种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老干体典型特征是特殊时期的政治标语口号式。除了少数老干部,在职干部和一般群众包括一些初学诗者都会犯这种毛病。将所有脏水泼向退休老干部是不公平的。
   
——————针叶林先生语录
*******************************************************

“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

——连“老干部群体”的存在也不承认了,为何会有“老干体”?

——我连生产小组的组长也没当过,老了也自然不属于“老干部群体”了;针先生若是当过“干部”,老了也会自然属于“老干部群体”了。怎会“是不确定的”呢?

——针先生既然说““老干部群体”是不确定的”,自己又为何还会确定“少数老干部在职干部退休老干部”呢?
——针先生既然认为【“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更不存在什么这种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又如何能确定【 老干体典型特征是……】呢?

针先生能一一解答以上问题吗?

点评

理由在48楼已写明: 因为“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故不存在什么“老干部群体风格”,更不存在什么这种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老干体典型特征是特殊时期的政治标语口号式。除了少数老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22: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22:44
----定义荒谬。因为所定义的关键词内容是概念错误,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因为“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 ...

理由在48楼已写明:
    因为“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故不存在什么“老干部群体风格”,更不存在什么这种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老干体典型特征是特殊时期的政治标语口号式。除了少数老干部,在职干部和一般群众包括一些初学诗者都会犯这种毛病。将所有脏水泼向退休老干部是不符合实际的。
    你曾经将秦始皇等古代帝王列为老干部,但说李煜和陈后主不是老干体,可见老干部并无相同的“典型特征”,你自己早就否定了自己的定义。
   你现在仍然坚持这些错误概念没有意义,

   

点评

“李煜和陈后主”只是两个不称职的皇帝,是人!什么时候成为“老干体”了? 我可从未说过“李煜和陈后主”是不是“老干体”之类的话! 针先生到现在还认为“李煜和陈后主是老干体”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3:20
将漏洞百出的话重复几遍就撑足“面子”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23: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 22:50
理由在48楼已写明:
    因为“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故不存在什么“老干部群体风格 ...

将漏洞百出的话重复几遍就撑足“面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23: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 22:50
理由在48楼已写明:
    因为“老干部群体”和“老干部内容”是不确定的,故不存在什么“老干部群体风格 ...

李煜和陈后主”只是两个不称职的皇帝,是人!什么时候成为“老干体”了?
我可从未说过“李煜和陈后主”是不是“老干体”之类的话!


针先生到现在还认为“李煜和陈后主是老干体”吗?要这样的
“面子”何用?

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23: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23:20
“李煜和陈后主”只是两个不称职的皇帝,是人!什么时候成为“老干体”了?
我可从未说过“李煜和陈后主” ...

8
360截图20170201233004640.jpg

点评

针先生的裁图是我第一次的文稿,现在已经过了几次修改,还需要继续不断讨论修改才能完善。针先生的裁图字太小,别人也无法看清楚,我干脆就把原文发到这里来让针先生比较一下,看看还有何处需要修改的,敬请针先生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 2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1 23: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先生的裁图是我第一次的文稿,现在已经过了几次修改,还需要继续不断讨论修改才能完善。针先生的裁图字太小,别人也无法看清楚,我干脆就把原文发到这里来让针先生比较一下,看看还有何处需要修改的,敬请针先生再提些修改建议!




何谓“老干体”?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为一类诗取名 “老干体”本来就不合理。
   谁都知道,为任何事物取一个名称,往往是名实相符的。人民大会堂当然是供召开人民大会用的建筑物(场所)。在农村,也许有时可能会移作他用,如放电影、演戏剧等,但需要召开人民大会时仍然可供开会之用。有的可能移作办学校用,若零时性的,就照样称“人民大会堂”也无妨,因为“学生”和“人民”这两个词义也没有哪个褒哪个贬的区别;若是准备移作永久性的办学校用,召开人民大会要另辟场所了,那么,这“会堂” 的名称终究要改成学校的名称的。若是将“会堂” 移作办殡仪馆用,则非马上改名不可!起码也要改成“极乐堂”、“登天堂”或“天堂” !
     为某一类诗取一个名称也往往是名实相符的。别说“古风”“近体格律诗”“现代自由诗”等如此,就是有人把如王维的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之类的诗称作“折腰体”,也是名实相符的。因为这一类诗其他方面都符合近体律诗或近体绝句的格律要求,就是在半腰(律诗的5与4句,绝句的3与2)本应平仄相粘,可折腰体却正好相反,犹如一首律诗或绝句从半中腰折了一个方向似的,故称此类诗为“折腰体”。
    可“老干体”呢?
    谁能说“老干体”中的“老干”不是“老干部” 的简称而是“老酒白干”的简称吗?
    很明显,这里的“老干”就是指“老干部”, “老干体”就是指“老干部体”, “老干体诗”就是指“老干部体诗”!
    给某诗取名为“老干体”,开始时也许只是善意的玩笑,也许是蓄意的侮辱,也许是……这谁也无法搞得清楚,也没必要去搞清楚。但是,如果“老干体”这个名称一开始时就和“老干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无关的话,那么,就是名不符实的。若此名不再启用也就罢了,若想长期用下去就得“正名”!至于后人为了凑热闹,把自己觉得不好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往“老干体”身上塞,然后抓住“莫须有”三字大批特批“老干体”,似乎非此不解“恨”。正因如此,“莫须有”的内容才可以随心所欲,随时加减……请问,到现在为止,有谁给“老干体”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
     虽然“老干体”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取名不合理,但是,既然名已叫开,那就让它存在,并为他“正名”好啦!
     怎样“正名”?
     那就是让“老干体”从那一层层用“莫须有”三字编制而成的外套中脱身而出,还“老干体”本来应有的面目。
     那么,“老干体”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就让我们先从“老干体”这个概念的中心语“体”字谈起吧!
     本来学生以为“体”就是指体裁。可有位先生指点我说“体,《词源》说,它既用于指体裁,也用于指风格。”但是,“体”,无论是指风格也好,是指体裁也好,就是“既用于指体裁,也用于指风格”也好,如果是用来说诗歌的,就逃不出是一种诗歌的载体。
      再来看看“老干体”这个概念的修饰语“老干”吧!
    “老干”,前面已说过,他就是“老干部”的简称。“老干部”是人类之中的一类群体名称。既然用“老干部” 这个群体名称来修饰“风格”(“体”),那么,“老干体”的本来面目自然也就有“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的份了。
     若凭此给“老干体”下定义,已从风格上为“老干体”划了一道明显的界限——“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有了这一界限,就比较容易辨别哪些诗是“老干体”, 哪些诗不是“老干体”了。
    也许会有人问:什么是“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
    这一点还需要专家去深入论证,但是,若说“大气”是“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 我想不会有人找出反对理由的吧!
    是的,“大气”是“干部”的典型气质。没有“大气”,当不了“干部”, 当了“干部”也没有主张,只能听别人的摆布;有了“大气”,不当“干部”,照样可以指挥别人。
    从“干部”岗位上退出来的就成了“老干部”。
    也许是已从“干部”岗位上退出来了,闲来无事,想发挥一点余热,学写诗歌。自己认为写得不错的,就设法拿去发表——这也无可厚非的吧?
   “老干部”因其本来的文学修养就有深有浅,学写出来的诗也就有了雅俗高低之分,但那种“干部”的气质却往往无可避免地在其诗中反映出来。
    按常理说,称含有“大气”的诗为“干部体”更为合理,因为“大气”不是“老干”独有的,在岗的“干部”也有,可能比“老干”更加“大气”。在岗“干部”写的诗也往往表现出“大气”这种典型的特征来。可是,写诗只是在岗“干部”业余爱好,而不是日常的主要工作。对在岗“干部”来说,“大气”这种典型的特征,在日常的各项主要工作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可“老干”却不同,因为已退役,没什么别的“日常工作”了,只有写写诗歌也许还可发挥一点余热,而那种“大气” 的典型特征也没别的地方好表现,只能在诗歌这块地盘上尽情发挥了。所以,就以“老干体”这一名称独占含“大气”这种典型特征的诗歌也不为过。不过,在岗“干部”写的含“大气”这种典型特征的诗歌也应该归入“老干体”的行列,甚至不是干部写的含“大气”这种典型特征的诗歌也应该可以归入“老干体”行列的。
    为了突出“老干体”中的“老干”二字,我们不妨在为“老干体”下定义时再加上“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来加以限定。
     那么,什么是“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与前文“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截然隔断来回答。凡是符合“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的都应该是“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如“大气”这种典型特征,就非常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
    下定义时再加上“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一句,除了突出“老干体”中的“老干”二字,还说明了不是“老干”的,只要是“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都应该可以称之为“老干体” ,若是不“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 的诗歌,就是货真价实的“老干部”写的诗歌,也不应该称之为“老干体”。
     所以,我认为,说“老干体是一种能表现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并符合老干部这个群体来搞创作的诗歌载体”,至少是到目前为止给“老干体”下的最明确最准确的定义。
     凭此定义来判断某首诗是不是属于“老干体”就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了。因为“大气”是“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所以,我们只要看一看某首诗有无“大气”,就可以判定这首诗是不是属于“老干体”了。诗中透露出“大气”的成分较多的,就属于“老干体”;诗中不见“大气”的,就不属于“老干体”。如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老干体”诗,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则不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是“老干体”诗,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则不是;“嫦娥奔月歌盛世,红旗倒地批苏修” 是“老干体”诗,唱红全世界的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则不是;…………
     为“老干体”下了一个较明确较准确的定义,就是让“老干体”从那一层层用“莫须有”三字编制而成的外套中脱身而出,还“老干体”本来应有的面目了。
    还原后的“老干体”并非是面目可憎的怪物,也只不过和其他任何一种普通的诗歌载体一样具有自身的典型特征罢了。
     某种诗歌载体,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都很正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都是个人的爱好问题,无可厚非,但也谈不上好坏,不应该人为地去刻意地批判或弘扬。对一种诗歌载体人为地去刻意地批判或弘扬,那就染上了某种政治的色彩。
     虽然,也可以说现在已还了“老干体”本来应有的面目,但若有人问“老干体”的祖师爷是谁的话,学生就无法回答了。
     以学生的看法,诗歌一诞生就应该有“老干体”的存在。那个喊出统一劳动步伐的号子歌“哎哟……哎哟……哎哟……”的领头人就应该算是祖师爷,可这没有文字记载,无法考证;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大量的“老干体”的诗,但《诗经》只有诗名而无作者名,也无法确定祖师爷是谁;《楚辞》中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等“大气” 的诗句,其作者屈原可名正言顺的成为祖师爷,可惜没人推荐……
     现在,网上已有人把“老干体”祖师爷的名挂在“秦始皇”的头上。虽然我找不到秦始皇写的一句诗的内容,甚至连秦始皇写的其他的文字的内容也找不到,但据说他确实做过一件“焚书坑儒”的大缺德事;另外,他也确实当过一个很大很老的“干部”;还有,他也确实具有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大气”。若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做出“焚书坑儒”的大缺德事?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改造出万里长城?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统一中国?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统一文字?没有“大气”这种老干部群体风格的典型特征,岂能统一度量衡?……“秦始皇”虽无诗,但别的倒还合“老干体”祖师爷的条件。既然有人推荐,就让他当祖师爷好了。
     “秦始皇” 当祖师爷,秦后的历代皇帝基本上也就成了那个时代“老干体” 的“领袖”了。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老干体”的“领袖”,他曾作过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曹操是“老干体”的“领袖”,他写过“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如出其里”“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等诗句。毛泽东担任过一代“老干体” 的“领袖”, 写出了《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写出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还写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等气势磅礴的诗词。
    不过也应该有例外的。如南朝陈后主“后庭花”之类的诗词,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虽然都写得很好,但就是少见大气,虽是末代之“主”,却当不得“老干体”的“领袖”。
    再说,“老干体”的“领袖”,也许是明君,也许是昏君;也许基本上是明君,但也有发昏的时候;也许基本上是昏君,但也有明白的时候。这些都是属于政治论述的范围,不应该在“中华诗词论坛” 出现。
    若抛开政治的角度专门从诗的本身角度来评论,可以说某一首诗某方面的强处或弱处,可以针对某一首具体的诗或这首诗的某一方面展开批判。但想要玩弄政治手腕,耍小把戏,通过给某一类型的诗歌载体强按一类人群的名称,再把所有的污水全泼到强按一类人群的名称的诗歌载体上,然后批臭打倒这类诗歌载体,从而达到侮辱这一类人群,以泄自己心头之恨的政治目的,同时还再三强调 “否定”的只是那种不利于诗歌的发展的“风格”,不要和这类人群联系起来,不要与作者的人品联系起来。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可能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5 0:35:37编辑过]













点评

我们只要看一看某首诗有无“大气”,就可以判定这首诗是不是属于“老干体”了。 ------按此标准,下列作品和作者都是老干体了?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李煜) 九万里风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 07:07
如南朝陈后主“后庭花”之类的诗词,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虽然都写得很好,但就是少见大气,虽是末代之“主”,却当不得“老干体”的“领袖”。 ------“诗词”是人吗?“当”什么“领袖”?概念混乱,语义不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06: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23:58
针先生的裁图是我第一次的文稿,现在已经过了几次修改,还需要继续不断讨论修改才能完善。针先生的裁图字 ...

如南朝陈后主“后庭花”之类的诗词,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虽然都写得很好,但就是少见大气,虽是末代之“主”,却当不得“老干体”的“领袖”。
------“诗词”是人吗?“当”什么“领袖”?概念混乱,语义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07: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 07:23 编辑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 23:58
针先生的裁图是我第一次的文稿,现在已经过了几次修改,还需要继续不断讨论修改才能完善。针先生的裁图字 ...

我们只要看一看某首诗有无“大气”,就可以判定这首诗是不是属于“老干体”了。(无事生非)

------按此标准,下列作品和作者都是老干体了?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李煜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
玉京曾忆惜繁华。万里帝王家。东风鼓,吹下半天星。(宋徽宗
龟鹤命长松寿远。阳春一曲情千万。(晏殊
笑指不平千万万,骑龙抚剑九重关。(吕岩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93

帖子

11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9
贡献
342
金钱
408
发表于 2017-2-2 09: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2-2 09:52 编辑

谢谢针先生指谬!
纠正如下:

如某某同学47楼的跟帖,以及48楼的跟帖,虽然点评还不够到位,但内容比过去的已具体些了,虽是评不上“三好生 ”,但“学习进步奖”就非他莫属了。


请针先生再看看上面这个句子是不是已纠正了“概念混乱,语义不通”的错误?是说“某某同学”获得“学习进步奖”还是“跟帖”获得“学习进步奖”?

点评

如某某同学47楼的跟帖,以及48楼的跟帖,虽然点评还不够到位,但内容比过去的已具体些了,虽是评不上“三好生 ”,但“学习进步奖”就非他莫属了 ------这段话偷换并省略了主语(见括号内红字): 如某某同学47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 1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13: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 13:28 编辑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2 09:46
谢谢针先生指谬!
纠正如下:

如某某同学47楼的跟帖,以及48楼的跟帖,虽然点评还不够到位,但内容比过去的已具体些了,虽是评不上“三好生 ”,但“学习进步奖”就非他莫属了

------这段话偷换并省略了主语(见括号内红字):

如某某同学47楼的跟帖,以及48楼的跟帖,虽然(这2个帖子)点评的还不够到位,但内容比过去的(点评帖)已具体些了,虽是(作出这2个新的点评的某某同学 )评不上“三好生 ”,但“学习进步奖”就非莫属了。

-------前面“帖子内容()”是主语。后面“学生(人)”是主语------在逻辑学中这就叫偷换概念(主语),属于诡辩法的一种。

点评

测试一下某某同学文言文的功底! 请将下面这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句:蹇叔之子与师 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译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 16:24
原来某某同学已学过简单的单句成分分析等语法知识,很好!应该表扬! 下一步再继续学习复杂一点的单句,进而复句,还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语法知识。 学了语法再学修辞,学了修辞再学逻辑……不急,一步一步慢慢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 15: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