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6|回复: 19

[诗词理论] 简叙“平水韵”的根据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3 14: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叙“平水韵”的根据
据王国维考证,清朝的《佩文诗韵》以及根据《佩文诗韵》编成的《佩文韵府》,是金人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韵略》106韵,较宋人的《礼部略略》108韵少2韵,是因为又将《广韵》上声“蒸”、“登”两韵并入上声迥韵。
我对“平水韵”的使用并不关心,但对“平水韵”的形成和“平水韵”在历代上的衍变却想研究。因为八年来不断有人攻击我不懂“平水韵”,我于是又对“平水韵”来一番细微的考察。
一细微考察,就产生疑问:“平水韵”是根据宋人的《礼部韵略》108韵再合并两韵来的么?而《礼部韵略》108韵又是根据《广韵》的同用独用合并而成的?《礼部韵略》既然是《集韵》的简本,它又为什么要去根据《广韵》的同用独用合并呢?合理的解释是:《集韵》没有注明同用独用。《集韵》的韵目同《广韵》的韵目顺序、数量都相同也是206韵,所以就说《礼部韵略》是根据《广韵》的同用独用合并的。这看似有道理,但我根据康熙43年刊刻的《广韵》所标的同用独用统计,平声为31部,上声为30部,去声为33部,入声为19部。共计为113部,这和《礼部韵略》只有108部的说法不一。试问:《礼部韵略》抑或是创编《礼部韵略》的人根据《广韵》的同用独用平声31部,上声30部,去声33部,入声19部再合并了若干部而为108韵?那么,“平水韵”上平声15部,下平声15部,共计30部,是把《广韵》的最后两个部“咸同用”和“严同用”合并而为30部,“平水韵”上声为29部,去声为30部,入声为17部。平上去入合并后共减少7部(平少1,上少1,去少3,入少2,共少7部),最后成了106韵这个样子?
这大约就是“平水韵106部”的来历。然而“平水韵”如此划分韵部是否就是合理的呢?我们来听听康熙43年重刻《广韵》序是怎所么说的:
“吴门张氏刻古本《广韵》成,系极称其之善。……有问余者曰:韵为诗设者,诗人用韵乐宽而苦狭,今世俗通行之谱仅一百七韵,此书乃分为二百六韵,得无繁碎而窘于押用乎?答曰:韵本乎声,……亦本其自然之声,使各得其所而已。后世读字,失其本音,不晓分韵之故,遂举而并省之,使古音之相近而不相侵者,杂然混而为一,失莫甚焉。赖有此书,而最初立韵之部份,犁然具在。……唐宋用以取士,谓之官韵。与九经同颁,无敢出入。宋末元初,始加改并,名为并其所通用,实则非通而并且阑入他韵者多矣。今学诗者必宗唐宋,而用韵不从唐宋,其可乎?从此书所标之通用者,韵固未尝狭也,而无讹滥之失,不亦善乎?……”
从此序可知,所谓“平水韵”之韵部,最多也不过113部,乃“唐宋用以取士”的标准。这标准是唐初许敬宗等人奏请皇上定的。“元、门”、“来、回”、“灰、台”这些在《切韵》已经分开的韵,又被他们合在一起押韵了!
实际上,唐近体诗的押韵却不是唐人自己的语音,而是六朝永明体的押韵语音。许敬宗等人奏请的韵部,应该大体上跟“平水韵”108部差不多,其全都可以在永明体诗中找到,现举三部那个时代、今人读来已不押韵的的诗:
“元、门”:
谢灵运:石门新营所  茂林修竹
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
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罇。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俯濯石下潭,俯看条上猿。
早闻夕飚急,晚见朝日暾。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庶持乘日车,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来、回”:
何逊:咏早梅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花、车:
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
一官从府役,五稔去京华。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
天末静波浪,日际敛烟霞。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
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目想平陵柏,心忆青门瓜。
曲陌背通垣,长墟抵狭斜。善邻谈谷稼,故老述桑麻。
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夫君日高兴,为乐坐骄奢。
室堕倾城佩,门交接幰车。入塞长云雨,出国暂泥沙。
握手分岐路,临川何怨嗟?
略有不同的是,元韵中的一个音元却可同山部押。六朝永明体的韵属江东语音,隋代陆法言在编《切韵》时认为:“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而把“元、门”、“来、回”、“灰、台”等都分成了两个韵。这本来是很合理的,然而许敬宗等人却又重把它们“同用”了。
“诗人用韵乐宽而苦狭”,是因为用韵越宽供选用的字就越多,诗就越好组词,诗的意境就越达意。如杜甫的诗《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哀、回、来、台、杯互押,也许杜甫本人那时读来就不押韵,只是官方认可,杜甫也就乐意去用其互押了,要按《切韵》来、回分押,杜甫的这首诗就只能写成这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成排。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筛。
这当然远不及原诗好。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还在用的“平水韵”,还停留在1500前江东人的语音韵部上,这在唐代就已经不合理而被陆法言的韵部调整;只是由于唐代人为的因素,才使历代的诗人们去沿袭这个全国大多数人来讲早已经不合理的押韵韵部!
近体诗的形式虽然固定于初唐,但它却脱胎于六朝的永明体。诗人们去《切韵》193个分部选韵显然觉得“苛细”,而继续沿用六朝人写诗的押韵则方便得多;如果当时就有人将《切韵》韵部按唐时语音进行认真的归并,例如将《切韵》的元22并入寒25,将魂23、痕24并入文20,就既合六朝人的用韵,也合唐时的语音。例如陶渊明《答庞参军》: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这就与今天人们的语音八九不离十,可许敬宗们却不知为什么只按《切韵》顺序,将其元、魂、痕合为一部,就是今天的“十三元”部,让诗人们离开韵书就记不住。当然还远不止十三元,从宋代的词韵可知,唐许敬宗们固定下来的同用押韵,其与时代语音相差有多远!但从朝廷到诗人,谁也改变不了这“六朝韵”的习惯势力,诗人们只好“诗押诗韵”,“词押词韵”!同一个人,说同一语音,却去押不同的韵,这多别扭!诗人写诗必须去翻书押字,写词才能自然依口音吟韵,导致宋代中期,为了翻书押字的方便,108韵的《礼部韵略》才应运而生。而词的押口语却不需要韵书,张口就来,直到500年后的清代才有《词林正韵》出现。
可以说,到了金元时期,在《礼部韵略》的基础上产生了“平水韵”,乃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也就是说,金元的“平水韵”就是宋人的《礼部韵略》,宋人的《礼部韵略》就是唐人的《切韵》同用,唐人的《切韵》同用就是六朝时期的用韵霓范。
尽管唐后各代诗人都叫苦不迭,但由于唐诗本身的精美和历代考官的守旧,才至使“平水韵”这个荒唐的韵部一直延续到清亡才有所松动。民国的国语以《中华新韵》以代替其一千多年的旧韵也只是如鲁迅这样的精英才予以提倡;然五四以后旧体诗已日渐边沿化,没人去重视它,谁去用“平水韵”还是“国语韵”无所谓,这样就稀里胡涂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又一个旧诗高峰的到来!此时期南方有《江南新韵》较《诗韵新编》更宽的新韵出现。从这时期的自由选韵进入到新世纪的二千年后,又才有《中华诗词学会》这个全国性的老干当权的诗词组织,妄图编一部统一的“新韵”以完成他们叫嚷了多年的改革需要,于是“新韵平仄”《十四韵》就产生了。本来《十四韵》的声明是“今不碍古”,“比如‘平水韵’”,指明“平水韵”只是古韵之一,还有别的旧平仄韵。而且这句话的主旨是指平仄声调依普通话而言,而不指“今古”押韵的不同。许多人却不去认真读,误以为《中华诗词学会》说的是非“新韵平仄”即“平水押韵”,其余皆为“混用”。
近十年网络诗坛大兴,加上《中华诗词学会》的“新韵平仄”推广,诗坛上就形成了要么“新韵平仄”,要么“平水押韵”,只此两家,别无分店的局面。任何形式的诗赛,也都只限于这两盘菜入围!
中国人是离开皇帝就活不下去的国度。今天虽然早已没有了皇帝,可是一些人的心目中还是有一个无形的皇帝存在,那就是“国家”。本来,中华诗词学会只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它试行的“新韵平仄”只供它自己选稿标准之用,不料七八年来一些人却把这个 “新韵平仄”当成是“国家规定”,《中华诗词》杂志登稿“双轨并行”即既登“新韵平仄”又登“平水押韵”的内部原则,等同于“一国两制”一样的“中华国策”,任何人都必须执行!更有人扛着这“双轨并行”就是“中华国策”的大旗扫荡网坛,那阵势犹如当年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所不同的只是当年响彻于耳的是“打倒某某!”,现在变成了“不准混押!”
嘻嘻!

82

主题

3002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交流专版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17
贡献
3260
金钱
3790

功勋诗友奖章巾帼诗人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2-13 14: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八年来不断有人攻击我不懂“平水韵”,我于是又对“平水韵”来一番细微的考察。
攻击使人进步啊哈哈~
一别如斯 落尽梨花月又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3002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交流专版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17
贡献
3260
金钱
3790

功勋诗友奖章巾帼诗人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2-13 14: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这个荒唐的韵部
一别如斯 落尽梨花月又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1
贡献
16225
金钱
16526
发表于 2015-2-13 16: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好文章,学问功夫,后学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2-13 17: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4 07: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语言大环境决定了写诗用什么韵  
-----------------
这句话是相当正确的!但用今声的大环境平仄去写唐人规定的近体诗就是天大的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07: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5-2-16 19:02 编辑

我这篇文章太长,所论的问题又太专,看下去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的,有些对不住网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7
贡献
73815
金钱
920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6 14: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16 18:14 编辑


  


有资料可考的诗韵从《切韵》开始,据查资料:


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韵书是隋陆法言所撰的<切韵> 。成书于仁寿元年(601年)。 参加讨论该书编写原则的有刘臻、颜之推、魏渊、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8人,在当时他们都是地位很高的学者和文人。在审音上萧该、颜之推起的作用最大。20年以后,陆法言根据讨论的大纲编成《切韵》。
由于《切韵》撰者名高, 审音精确,权威性强,适应范围广,所以自《切韵》一出,六朝以来的韵书便失去市场,淹没无闻。《切韵》继承了前代韵书的优点,总结了韵书编写的得失,是我国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

《切韵》到了唐代,更名为《唐韵》,除了增字加注外,语音体系没有什么变化。

《广韵》是宋代的官韵,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是在《切韵》、《唐韵》的基础上增广而成。《广韵》分206韵,比《唐韵》193韵,增加了13韵。虽然增了韵数,语音体系并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增加的韵只是把某些包含两个韵母的韵析成两韵。《广韵》收单字26194字,比《切韵》增加1。5倍。注文191692字,比原本《切韵》增加若干倍。《广韵》注文引证丰富,使韵书具有一般字典或辞典的作用。 《广韵》在体例上也继承了《切韵》、《唐韵》。

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平水韵虽然是南宋时才出现的,但它反映了唐宋时代人们作诗用韵的实际发音状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7
贡献
73815
金钱
920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6 16: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16 18:15 编辑

愚见:平水韵比切韵、唐韵、广韵方便多了,上平十三元、上平十灰、上平四支等韵部的情况,可以随意选择分开用韵。
其实,新韵也很方便实用。宽泛到十四部,而且没有“元、门”、“来、回”、“灰、台”等现象。

点评

平水韵: 开回同一韵,东冬必两分。 沙车和谐论,音云不同吟。 江阳隔万里,冤魂进园门。 真文各行道,寒山先不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19: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16 16:27
愚见:平水韵比切韵、唐韵、广韵方便多了,上平十三元、上平十灰、上平四支等韵部的情况,可以随意选择分开 ...

平水韵:
开回同一韵,东冬必两分。
沙车和谐论,音云不同吟。
江阳隔万里,冤魂进园门。
真文各行道,寒山先不亲。

点评

一首律诗,韵脚最多五个字,怎么选都会有适合的,何必这般纠结? 比如:东、冬,同时在一首律诗中做韵脚,就犯“同音韵”碍格,算不上好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7
贡献
73815
金钱
920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6 19: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16 19:21
平水韵:
开回同一韵,东冬必两分。
沙车和谐论,音云不同吟。

一首律诗,韵脚最多五个字,怎么选都会有适合的,何必这般纠结?
比如:东、冬,同时在一首律诗中做韵脚,就犯“同音韵”碍格,算不上好诗。

点评

东冬韵部只有同音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19:57
平水韵中有几个韵部可以区别运用,这毕竟是历史遗留的情况, 新韵没有这个问题,您可以随心运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7
贡献
73815
金钱
920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6 1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16 19:44
一首律诗,韵脚最多五个字,怎么选都会有适合的,何必这般纠结?
比如:东、冬,同时在一首律诗中做韵脚 ...

平水韵中有几个韵部可以区别运用,这毕竟是历史遗留的情况,
新韵没有这个问题,您可以随心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19: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16 19:44
一首律诗,韵脚最多五个字,怎么选都会有适合的,何必这般纠结?
比如:东、冬,同时在一首律诗中做韵脚 ...

东冬韵部只有同音字???

点评

新韵没有这个问题,您可以随心运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7
贡献
73815
金钱
920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6 2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16 19:57
东冬韵部只有同音字???

新韵没有这个问题,您可以随心运用。

点评

你怎么总是东拉西扯?我说的是平水韵,你又去扯新韵干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20: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16 20:05
新韵没有这个问题,您可以随心运用。

你怎么总是东拉西扯?我说的是平水韵,你又去扯新韵干什么?!

点评

上平一东: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崧]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蒙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上平二冬:冬咚彤农侬宗淙锺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7
贡献
73815
金钱
920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6 20: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我在群里说过“作对”。我写反贪腐,你说“你不会去歌颂正面的”?我说“平水韵”哪些不合理,你又来“你不会用合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21: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16 20:55
上平一东: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崧]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 ...

我在群里说过“作对”。我写反贪腐,你说“你不会去歌颂正面的”?我说“平水韵”哪些不合理,你又来“你不会用合理的”?

点评

这就是作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6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7
贡献
73815
金钱
920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6 21: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16 21:20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16 21:12
我在群里说过“作对”。我写反贪腐,你说“你不会去歌颂正面的”?我说“平水韵”哪些不合理,你又来“你 ...

这就是作对俺想让您写快乐的,千金难买老来乐……

点评

先天下之忧而忧,要快乐得起来呀?贪腐不除,国无宁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7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2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08: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2-16 21:18
这就是作对俺想让您写快乐的,千金难买老来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要快乐得起来呀?贪腐不除,国无宁日!

点评

很对,俺也恨贪官,但是,您那首太悲观,有点过,俺认为,咱们中国主流还是强大了,否则小日本就起兵入侵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7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7
贡献
73815
金钱
920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2-17 0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5-2-17 14:3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5-2-17 08:53
先天下之忧而忧,要快乐得起来呀?贪腐不除,国无宁日!

忧国忧民是可敬的,俺也恨贪官,但是,您也太悲观,褒贬时弊当然可以,也不可太过,俺认为,咱们中国主流还是强大了,否则小日本就起兵入侵了,对平水韵的抨击也太偏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