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2|回复: 23

【七律】登黄鹤楼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2561

帖子

9587

积分

金牌会员

沧浪诗语梅亭读雪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13
贡献
2788
金钱
330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09: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涯尘客 于 2020-12-29 10:36 编辑




                         登黄鹤楼
                                       
    崔颢挥毫黄鹤楼,千年谁与竞风流。

    诗仙枉过汉阳路,墨客空行鹦鹉洲。

    江上锦帆来复去,城中玉树夏还秋。

    烟波又起思乡处,不见昔人再度游。

                                                   
                 
               附: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韵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韵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韵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韵


天涯尘客按语:
        崔颢这首《黄鹤楼》以其诗意隽永,
颇为后人所推崇;又因其诗的格律问题,
如三仄尾,用两“人”两“去”两“空”三“黄鹤”,
重字太多,且平仄严重失衡,对仗不够严
谨等,为一些墨客所诟病,认为出律的地
方太多。推崇者,欲将此诗列为唐诗七律
第一;诟病者,欲将此诗从唐诗七律中排
出而后快。笔者认为,二者皆有失公允。
崔颢的这首诗,应当是写成于七律格律尚
未完全形成体系的年代,所以,说这首诗
不符合后来形成的格律则可,说其出律则
不可。说崔颢的这首诗出律,正如同说陶
渊明的诗也出律一样,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这对崔颢来说是不公平的。相反,将此诗
列为唐代七律第一,不但在写作规范上说
不过去,对唐代其它诗人来说,也是不公
平的。试想,两个壮士武功相当,一个带
着手铐脚镣,一个未有任何束缚,两者相
搏,谁胜谁负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崔颢
的这首《黄鹤楼》在意境营造方面,是很
值得我们学习的。致于格律方面的问题,
可看做此诗是格律正在形成却尚未完善时
期的作品,并非是崔颢得到了什么佳句就
罔顾格律的要求而任意为之。因此,不能
成为我们作诗出律时的借口。不知阅读此
文的朋友们以为如何?如有异议,欢迎在
下方留言赐教,则笔者将择善而从之。


来源: 【七律】黄鹤楼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09:4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坐上沙发,待会儿再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740

帖子

33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0
贡献
823
金钱
1195
发表于 2020-12-29 12: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12:4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格律诗的讨论不是很清楚,无法发表意见。但是,如果我们标明是格律诗,那就应当合律了。不想受约束,我就不标明什么七律五律、七绝五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12:5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这首诗标明为七律,那就按格律来分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12:5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崔颢挥毫黄鹤楼,千年谁与竞风流。——黄,可平可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12:54: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仙枉过汉阳路,墨客空行鹦鹉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12:5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应平。鹦应仄。但是否属于救拗,请教方家了。

点评

鹦和汉可称之为对句相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9 20:19
回芦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9 1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12:5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烟波又起思乡处,不见昔人再度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12:5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昔,应当平。如此犯孤平了。如要救拗,可将再字改用平声字。

点评

回芦版:此首用的是中华新韵,“昔”字是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9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2

主题

27万

帖子

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兼梅亭读雪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068
贡献
276331
金钱
29485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13:0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所限,纯属个见。本版高手如云,请发表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561

帖子

9587

积分

金牌会员

沧浪诗语梅亭读雪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13
贡献
2788
金钱
330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9 16: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涯尘客 于 2020-12-29 16:48 编辑
芦苇孤雁 发表于 2020-12-29 12:58
昔,应当平。如此犯孤平了。如要救拗,可将再字改用平声字。


回芦版:此首诗用的是中华新韵,“昔”字是平声。因此,不见昔人再度游,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存在孤平,望芦版再留意一下。

点评

按照不成文的规则新韵应当在题目后边注明一下,否则别人会以平水韵对待,容易引起误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9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561

帖子

9587

积分

金牌会员

沧浪诗语梅亭读雪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13
贡献
2788
金钱
330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9 16: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涯尘客 于 2020-12-29 17:15 编辑
芦苇孤雁 发表于 2020-12-29 12:55
汉,应平。鹦应仄。但是否属于救拗,请教方家了。


回芦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诗中“汉”字处,可平可仄,推荐平。“鹦”字处,可平可仄,推荐仄。万不得已可以用与推荐的相反的读音,不算是出律。这是很正常的用法,谈不上是救拗。本句救拗其实也很好理解。比如,正常句式:江上锦帆来复去。平仄仄平平仄仄。如果改成救拗的写法:江上银帆复来去,平仄平平仄平仄。两者对比一下就明白本句救拗是怎么回事了。但这种救拗方式,目前尚未行成统一意见,故尽量回避不用。在搜韵软件中能认可通过,但在其它检测软件中就未必行得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669
贡献
194854
金钱
203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20: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尘客 发表于 2020-12-29 16:26
回芦版:此首诗用的是中华新韵,“昔”字是平声。因此,不见昔人再度游,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存在孤平,望 ...

按照不成文的规则新韵应当在题目后边注明一下,否则别人会以平水韵对待,容易引起误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669
贡献
194854
金钱
203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20: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诗词格律论述中曾经提到: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的问题,虽然这个口诀简单明了。但 是,这个提法是不全面的,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五言应该是一三不论),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所以,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 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 个字不论。
  

点评

回复峡谷首版:问好!包括芦版,我们这样探讨非常有益。我也非常认可您的七律格律观点。我在给芦版回言中所阐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时,漏说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一三五位置上的平仄,无论怎样变化,都要保证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9 2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669
贡献
194854
金钱
203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2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芦苇孤雁 发表于 2020-12-29 12:55
汉,应平。鹦应仄。但是否属于救拗,请教方家了。

鹦和汉可称之为对句相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669
贡献
194854
金钱
203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2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瞿颖这首《黄鹤楼》诗的评价赞同天版所做的客观分析。这首诗应该是律诗尚未定型前的早期作品,按照王力的评价是属于“古风式”的律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纔是律诗。既然这首诗是律诗未定型前的作品,那么后人写律诗时更没有必要为自己出律找借口了。个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九州雅集区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669
贡献
194854
金钱
20338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9 2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天版佳作,推荐高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561

帖子

9587

积分

金牌会员

沧浪诗语梅亭读雪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13
贡献
2788
金钱
330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9 23:0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峡谷深秋 发表于 2020-12-29 20:01
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诗词格律论述中曾经提到: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的问题,虽然这个口诀 ...

回复峡谷首版:问好!包括芦版,我们这样探讨非常有益。我也非常认可您的七律格律观点。我在给芦版回言中所阐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时,漏说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一三五位置上的平仄,无论怎样变化,都要保证句子不能出现孤平。如此而已,其实非常简单。另外,我觉得没有必要标注新旧韵,因为就这两种,也很简单,一般读者关心的是内容,而非平仄。只有版主们觉得某诗词不错,想要给它飘红或加精的时候,才会去留意。而版主们大都是行家里手,古韵不通再看新韵,若新韵也不通,那就是出律了。所以作者完全不用特意标注新旧韵,那样只会显的板面不干净整齐。也许,我的这些想法是错的。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48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98
贡献
5270
金钱
5975
发表于 2020-12-29 23: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韵佳作!同意诸般高论,该讲究处要讲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867
贡献
17583
金钱
19082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12-31 20: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新韵必须标注,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867
贡献
17583
金钱
19082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12-31 21: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生于701年,717年写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17岁,崔颢只有14岁(崔颢704年生),还是个少年。那么崔颢写《黄鹤楼》时,年龄应该是在青年以后。当时律诗已经臻于成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52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0
贡献
5415
金钱
57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31 21: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新年快乐

点评

新年将至,祝福云版阖家幸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31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561

帖子

9587

积分

金牌会员

沧浪诗语梅亭读雪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413
贡献
2788
金钱
3302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1 2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20-12-31 21:59
佳作欣赏,新年快乐

新年将至,祝福云版阖家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5 0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