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诗歌首席版主
精华93
注册时间2014-11-16
威望4802
金钱37172
贡献27580
首席版主
燕赵诗歌首席版主
 
威望- 4802 点
贡献- 27580 次
金钱- 37172 枚
  
|
发表于 2021-7-13 12: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创建反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的影响和推动下,纷纷组成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共约30余万人,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至1932年,东北抗日义勇军陆续遭到挫败而大部失散。其间,中共满洲省委派省委军委书记周保中、赵尚志、杨靖宇和共产党员李延禄等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一些部队中进行团结改造工作,建成中共直接领导的多支抗日游击队,共3000余人。至1933年春,在南满、东满、吉东、北满等地30余个县境,开辟了磐石红石砬子、延吉王隅沟、汤原太平川、饶河暴马顶子等数十个小块抗日游击区。
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共同作战
中共满洲省委于1933年5月16日作出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初,相继成立7个军:第1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第2军,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第3军,赵尚志任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第4军(东北抗日同盟军),李延禄任军长,何忠国任政治部主任;第5军(东北反日联合军),周保中任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第6军,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李兆麟)任政治部代主任;第8军,汪雅臣任军长。同时,人民革命军大力开展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至1935年末,第1军在磐石、河里,第2军在延吉、和龙、珲春、汪清,第3军在珠河,第4军在密山、勃利,第5军在绥宁,第6军在汤原,由饶河游击队改编的第4军第4团在虎林、饶河,第8军在五常等地,共建立起8个游击根据地,其活动区域达到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南部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共50余个县境,部队发展到1万余人,成为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中坚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