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4

4月6日复习作业

[复制链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3-30 23: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家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下一句是什么,他们想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荐举制和察举制是什么阶段的官僚选拔制度,请简述其方式。

9

主题

460

帖子

276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660
金钱
1168
发表于 2015-3-31 09: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家想创造一个清静无为而治的社会。
2;荐举制是古代的一种人事选拔制度,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败。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举荐朝廷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它创始于西汉,发展于东汉,在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开皇年间都曾有所延续,是我国历史上和科举并立,并与之衔接的一种选士制度汉代察举科目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时举行的荐举考试科目,称“常科”;另一类是根据皇帝的需要临时开设的科目,属“特科”。汉代常科有孝廉、茂才、廉吏、尤异等;而特科主要是贤良方正、明经、明法、勇猛知兵法、治剧、童子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4-6 12: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下一句是什么,他们想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荐举制和察举制是什么阶段的官僚选拔制度,请简述其方式。
答:
1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时候,用稻草扎的狗,祭祀的时候,三恭九叩
当宝贝,而祭祀完了,就丢在路边不当回事。老子认为,天地和圣人,都是不仁的。他主张的是,即使是国君,圣人,都不要管民众那么多,叫民如野鹿,让人民,如野外的小鹿一样,欢快地奔跑,给人民充分的自由,他认为统治者,就应该无为,给人民充分的思想和空间,统治者越聪明,人民也就越针对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一帮人去耍小聪明,总不及全体人民的智慧。道家,就希望说,统治者别太聪明,而主要负责把老百姓养得胖胖的,教得憨憨的,这样的国家,就会天下太平。

2荐举制和察举制是汉代的官僚选拔制度,。这两种制度还是有细微区别的。荐举,通常是某个名人或者当权者的亲贵,推荐某人当官,比如说,汉景帝的老妈窦漪房,就向汉景帝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窦婴,一个是袁盎。汉景帝都是照单全收了的。
而察举,重在观察,观察这个人,是否有比较好的名声。方向呢,就是仁,孝,这时候儒家思想就出来了。不孝,不仁的人是不能当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55

帖子

1788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
贡献
475
金钱
668
发表于 2015-4-12 00: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下一句是什么,他们想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荐举制和察举制是什么阶段的官僚选拔制度,请简述其方式。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时候,用稻草扎的狗祭祀的时候,三恭九叩当宝贝而祭祀完了,就丢在路边不当回事老子认为,天地和圣人,都是不仁的道家讲求的是天命,天道,无为道家是想营造一个柔能克刚,弱势生存,无为而治的社会

荐举制和察举制是汉代的官僚选拔制度。但这两个还是有细微区别的。荐举,通常是某个名人或者当权者的亲贵,推荐某人当官,比如说,汉景帝的老妈窦漪房,就向汉景帝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窦婴,一个是袁盎。汉景帝都是照单全收了的。而察举,重在观察,观察这个人,是否有比较好的名声。方向呢,就是仁,孝,这时候儒家思想就出来了。不孝,不仁的人是不能当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4-12 19: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4.6作业
1.道家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下一句是什么,他们想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2.荐举制和察举制是什么阶段的官僚选拔制度,请简述其方式。

      答: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下一句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他们想营造的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道教认为“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类,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其次,主张人类应学习好处世的智慧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应有积极的作为,不优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第三、道教要每个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也就是万物循环、太极长转的道理。道家所倡导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的法则,就是说:“有天道,日月星辰是运动的,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环的;有人伦,就要有尊卑和长幼。老子曾讲过:“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伴。功名存于心,创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创烦恼之情增”。

    2.荐举制是古代的一种人事选拔制度,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败。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举荐朝廷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它创始于西汉,发展于东汉,在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开皇年间都曾有所延续,是我国历史上和科举并立,并与之衔接的一种选士制度汉代察举科目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时举行的荐举考试科目,称“常科”;另一类是根据皇帝的需要临时开设的科目,属“特科”。汉代常科有孝廉、茂才、廉吏、尤异等;而特科主要是贤良方正、明经、明法、勇猛知兵法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