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为什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下一句是什么,他们想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荐举制和察举制是什么阶段的官僚选拔制度,请简述其方式。 答: 1、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时候,用稻草扎的狗,祭祀的时候,三恭九叩
当宝贝,而祭祀完了,就丢在路边不当回事。老子认为,天地和圣人,都是不仁的。他主张的是,即使是国君,圣人,都不要管民众那么多,叫民如野鹿,让人民,如野外的小鹿一样,欢快地奔跑,给人民充分的自由,他认为统治者,就应该无为,给人民充分的思想和空间,统治者越聪明,人民也就越针对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一帮人去耍小聪明,总不及全体人民的智慧。道家,就希望说,统治者别太聪明,而主要负责把老百姓养得胖胖的,教得憨憨的,这样的国家,就会天下太平。
2、荐举制和察举制是汉代的官僚选拔制度,。这两种制度还是有细微区别的。荐举,通常是某个名人或者当权者的亲贵,推荐某人当官,比如说,汉景帝的老妈窦漪房,就向汉景帝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窦婴,一个是袁盎。汉景帝都是照单全收了的。 而察举,重在观察,观察这个人,是否有比较好的名声。方向呢,就是仁,孝,这时候儒家思想就出来了。不孝,不仁的人是不能当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