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8|回复: 7

2015第三讲作业贴:宽对分析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1048

帖子

6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2
贡献
1459
金钱
2268
发表于 2015-4-4 14:0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苇一苇 于 2015-4-7 22:16 编辑

作业:找古诗中的宽对或者流水对、错综对并试分析之。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4-4 23: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水对:“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

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的逻辑顺序不可以颠倒。,像水顺流而下,故为流水对。“金猴”和“玉宇”都是偏正名词性词组,“猴”、“宇”门类不同,“奋起”和“澄清”相对,(这两个是什么词组?请指教!)“千钧棒”和“万里埃”是定中短语做宾语。这联是词宽对加流水对。

扇面对: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分析:“万山”对“漫江”,都是偏正的名词性词组,而且门类相同,“红遍”对“碧透”,也是门类相同,这句是词宽对又是扇面对;“层林”和“百舸”都是偏正的名词性词组,但是门类不同,“尽染”和“争流”是什么词组?请老师指教。


点评

寻梅分析得很赞! 奋起、澄清,这两个词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动补结构。奋,本意是振翅,动词;起,起来,向上,副词;澄,本意沉淀(现在这个意思读deng,第四声)杂质,使水质清澈,动词;清,形容词。 但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7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4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4527
贡献
16081
金钱
17278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4-7 22: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梅 发表于 2015-4-4 23:02
流水对:“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
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的 ...

寻梅分析得很赞!

奋起、澄清,这两个词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动补结构。奋,本意是振翅,动词;起,起来,向上,副词;澄,本意沉淀(现在这个意思读deng,第四声)杂质,使水质清澈,动词;清,形容词。
但随着使用成了习惯,奋起、澄清直接变成了两个成词,可以直接当动词用。

不知道我说的明白否?

点评

明白了,谢谢老师辛苦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7 22:36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4-7 22: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30

帖子

3027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1
贡献
714
金钱
1181
发表于 2015-4-8 23:1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掌上课堂 于 2015-4-8 23:24 编辑

作业:找古诗中的宽对或者流水对、错综对,并举例说明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流水对:
 一般的对联,上联和下联是平行的两句话,各自意思完整。但也有一种对仗的上联和下联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分别独立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种对联称为流水对。
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例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
很多流水对上下句分别是两个连贯的动作。例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另一些对子上下句好象分别意思完整,但只有连在一起才见情趣,通常也被看作流水对。例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人伶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错综对:
错综对又称“交错对”、“交互对”、“交股对”、“磋对”、“犄角对”,属古诗对仗宽对中的一种现象。对仗时字词位置不是依次相对,而是交错相对。

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首联:“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对“一段”,“湘江”对“巫山”,但位置不同,属典型的错综对。

又如刘禹锡《始闻秋风》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整联中,“君”、“我”,“与”、“却”位置不同,属错综对。

基本特点

错综对常见在首联和尾联,但颔联和颈联中也能见到。如王维的五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出句后三字是“柴门外”,对句后三字是“听暮蝉”,“柴门”和“暮蝉”,都是前一字修饰后一字,可以相对,但从词组位置来看错开的,故属错综对。

使用错综对主要是为了适应平仄而颠倒词序。有时也并非为了平仄,是为了文理上的通顺等原因。


另外,两句完整的诗句中的上、下句分别对仗,这种对仗形式也叫错综对。

如《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其中的“固时俗之工巧”与“背绳墨以追曲”形成对仗,“偭规矩而改错”与“竞周容以为度”对仗。

作品举例

例如王维的五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这一联出句的主语“倚杖”与对句的主语“临风”,都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60

帖子

276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660
金钱
1168
发表于 2015-4-11 16: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作业拿不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71
金钱
113
发表于 2015-4-12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疏竹 于 2015-4-12 22:01 编辑



作业:找古诗中的宽对或者流水对、错综对并试分析之。

一,宽对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白居易《晚燕》)

其中“日已近”和“意如何”显然对的不工。


二,流水对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李商隐《江亭散席循柳路吟》颔联)
这是递进关系的流水对,出句和对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两句不能颠倒过来说。

三,错综对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隋宫》)
这一联前面“于今-终古,腐草-垂杨,无-有”各各相对,唯独到后面,上句第六字“萤”与下句第七子“鸦”,词性门类相对,但位置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60

帖子

276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660
金钱
1168
发表于 2015-4-16 14: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对;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对黄鹂,词与词组对,春对好,名词与形容词对)
黄鹂属于专有名词,所以这个时候使用宽对是正常的。春对好呢,是宽对的一种表现形式,名词对形容词

流水对;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错综对;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都是问的度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6: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