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2-4-11 04:57 编辑
第四讲 押韵和押韵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编撰 耿运华 平仄是构成近体诗格律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其另一个重要的格律因素是 什么呢?那就是韵。以下介绍此方面的格律要求和禁忌。 一、什么是韵和押韵? 所谓韵,大致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韵母:在汉语中就是指一个音节除了开头的声母之外的所有音素的总和。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 gōng,其中 g 是声母,ōng 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什么是押韵呢?一首诗中在规定的部位把韵母相同的字一用上,就叫押韵, 也叫协韵,又叫叶韵。(韵也叫韵脚,因为用韵的部位通常是在句尾)。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例如: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xié和 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 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ī)。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 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 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下面介 绍一下平水韵: (思无邪 书法:寒墨)
二、什么是平水韵? 公元1223年,金平水书籍,即山西平水地方管理图书印刷的官员王文郁作 《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 106 韵,元初的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 106 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 106 韵。因原作出自山西平水, 所以叫平水韵。后来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用韵,通常是指《平水韵》。隋以前的六朝时代,就有李登、吕静、夏侯该等人写韵书,但个人著作没有权威性,不被公认。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被唐朝的科举所采用,经稍修改后 称《唐韵》,成了皇家认可的音韵规范。从此,一致公认的权威性的规则被确 立起来。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到了21世纪,《中华诗词》编辑部又整理推出了《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我们简称为《中华新韵》,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而推崇古韵和提倡新韵的争议一直持续着。我们不做争论。但不管是用平水韵还是 中华新韵,切不得在一首作品中混用。一般用中华新韵要标注上“新韵” 我们学习格律诗,必须按照韵书来写,就是要按照韵书中分列的韵部,来辨 别平仄和选择押韵的字。一首诗的所有韵脚,必须从同一个韵部中选字来押韵。鉴于平水韵目前还要还在用,而且将来也不可能完全废除,因此,学诗的人了解一下它也是十分重要的。平水韵把汉字列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共五大部分。每个声类都包含若干个韵目。其中的上平声、下平声,都是平声,并没有什么 实质区别,只不过因为平声字多,书中分为上、下两卷来写罢了。上平声15 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目按次序排列,有固定 的序号。如上平声的15个韵,是按照“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这样排下来的。数字只表示排列顺序,没有其他意义。例如“四支”,只表示“支”这个韵是排在第四的,并不是说除了“四支”之外还有其 他五支、六支之类。支、枝、奇、宜、儿、知、词、期……这些字都属于“四 支韵”,或简称“支韵”。一首诗如果用“四支韵”。几个韵脚都必须从这个 韵目中选字。例如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诗用的就是“四支韵”。韵脚“期”和“儿”,按现代普通话来读,是 不押韵的,但按平水韵是押韵的,而且不出韵。如果按某些方言读,也押韵顺口,因为上海话把“儿”读作“ni",广东话则读作“yi”。为了大体了解《平水韵》,现把它的106个韵列出。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 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 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 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 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 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真、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 十一队、十二震、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 号、二十一个、二十二杩、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 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 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和光同尘 篆刻:成君)
三、宽韵、窄韵和险韵每个韵部包含的字数,有多有少。 因格律诗用韵甚严,每首诗的韵脚只有从一个韵中选字,所以包含字数多的韵(主要指平声韵)选字余地大,比较好用,叫做“宽韵”。宽韵有:支、先、阳、庚、尤、东、真、虞。反之包含的 字少的韵叫做“窄韵”。窄韵有:微、文、删、青、蒸、覃、盐。还有的韵,可选用的字很少,叫做“险韵”。险韵有:江、佳、咸。其余的韵,称为“中韵”。用险韵作诗虽难,但也有的诗人故意用它来显示才华。我们尽量不选择“窄韵”和“险韵”。过去科举考试,一般是命题限韵作诗的。所谓“限韵”,就是只准从指定的韵中选字押韵。诗人互相和诗,以对方用过的韵和字来作诗酬答,叫做“步 韵”或“次韵”,如苏轼《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序》等即属此类不做详细论述。 四、什么是出韵以及如何用韵? 一首诗中,如果有一个韵脚用了别的韵目的字,就叫做“出韵”。在科举中,出韵的诗算不合格。比如按照现代普通话,“闲”和'先”当然是可以押韵 的,但按照诗韵则不可以,因为这两个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韵目。平水韵中,有些同韵部的韵字,到今天,读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按诗韵“梅”和“开”同韵,“元”和“门”同韵,还有上面说的“期” 和“儿”同韵,现在读起来很别扭,怎么办呢?我们尽量回避,这样写出来的诗,一般人读着顺口,那些特别讲究“诗依平水”的人也不会说你外行。 (什麻东西 篆刻:耿运华)
五、什么是邻韵以及什么是孤雁入群格和“孤雁出群格”? 前面说过,格律诗首句有格是可以不入韵的。所以,首句即使入韵,要求也较宽,可以用邻韵。比如一首诗,二、四、六句的韵脚用的都是“支韵”,首句用“微韵”或“齐韵”也可以。这种情况一般称为孤雁出群格,还有一种 情况是尾句用了邻韵,这种情况一般称为孤雁入群格或孤雁混群格,孤雁入群格的情况较不多见,所以不提倡。唐诗中,首句用邻韵的已不少,宋以后更趋普遍化。 那么,什么是邻韵呢?依据唐宋诗人用韵的情况,平声韵可分为几组,每一组中的韵部都属于邻韵。①东、冬;②支、微、齐;③鱼、虞:④佳、灰;⑤真、文、元、寒、删、先:⑥萧、肴、豪;⑦庚、青、蒸;⑧覃、盐、咸。按此分类来掌握邻韵,是 比较严格、比较正规的。比较准确。 (翰墨书香 篆刻:赵国庆)
用韵需注意的一些事项也就是禁忌: 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例如,第一句压韵的韵字是愁, 整首诗里,这个韵字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再用愁押韵。 2、戒复韵。一首诗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不要重复地押,也就是一首诗中避免同 义字相押。比如押了“忧”字就不要再去押“愁”字。押了“花”字就不要再 去押“葩”,押过“香”字,就不要再去押“芳”字了,这样的押韵使句子意 思拉不开距离,所以要尽力避免。 3、 避免落韵 。落韵也叫出韵、窜韵、走韵,是指律诗偶句韵脚上不用同一韵部的韵字。 4、 戒凑韵,也称挂韵 ,是说选的韵脚字,与全句其他的意思不相符合、不连贯,而勉强凑合。韵脚的选择要和诗意紧密相关联,你想不出合适的韵脚,找了一个韵脚在 这勉强凑合使用它,这是不行的。勉强的凑合,那会使寓意不协调,表达不清楚,勉强使用一个韵脚,不管前后诗意如何也会出现“凑韵”的现象。诗的韵脚,一定要稳! 5、 忌撞韵就是不用韵的那一句最后一个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押韵上,还 要注意例如,押韵东韵,那么不押韵句的句脚,不能是宋懂韵的韵字,这个叫 撞韵。因为读到那里,总会觉得憋了一口气。所以,撞韵会使整首诗的字韵缺少了变化,容易造成诗读涩口,这种情况也称为挤白脚,应尽量避免。 6、戒倒韵倒韵,就是将二字颠倒以凑成韵。比如这样一些词“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 常别扭,还是那句话,汉字那么多,非得把一个词语倒着用吗?不是不允许用, 但是用了实在是感觉别扭。有的词正反颠倒了,意思没什么变化,是可以的, 如“河山,山河”。诗韵中虽有倒装说法,但一切以自然本真为美,不可为押 韵而生造。这是个常见的诗病,一定要避免。 (壶中日月长 篆刻:赵国庆)
7、戒用哑韵。所谓“哑韵”就是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也就是你选择 的某个韵脚没有什么意义。用在诗里既和诗意没有瓜葛,又没有其他新意,类似于废话,我们称它为“哑韵”。押韵的韵字,要和情感抒发有直接联系,明明是志气高昂的作品,结果由于韵字使用的不恰当,造成高昂的气势表达不出 来,读着也不响亮,就别强用它了。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所 以选韵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了。 8、戒用僻韵。是指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有些人觉得生僻的别人不认识的能显示自己有才华,其实未必,纵观唐诗宋词以自然流畅,朴实本分的为主体,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用生僻字只是一种虚荣的显摆。 9、戒“挤韵”也叫“犯韵”或“冒韵” 一句之中,有了韵脚的韵字了,就尽量不要在句里再选用这个韵部的字了。不然在音上读之不美。 10、压韵忌乱韵。格律诗,要求一韵到底,第一句可以使用邻韵,或者最后一句可以。但是 首尾两句非万不得已不能用时使用。 11、忌三阴平 一首七绝的三个韵字如果都是阴平字,也会对诗的韵感造成伤害。 12、忌连韵 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韵字。这点也要尽量避免。 (用韵位置前面章节已说及,此章节略去)关于押韵,还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不一一介绍了,关于押韵,总的思路是:注意音节的响亮,注意意思的通顺和明了。
【作者简介】 耿运华,笔名寒墨,河北柏乡人。柏乡县诗词协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槐荫书院院长。诗词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等国家级省市级刊物杂志,多次获有奖诗词大赛一二三等奖;撰写《格律诗基础知识七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