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5-6 08: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赋续注
在大学设备处(科)调试维修仪器设备,特别是精密仪器,属金饭碗,周老师傅搞了四五十年设备,是权威,比一般的教授吃得开,不管那个社会都会吃香。我们这批物理系学生到动力机厂、三三一、拖拉机站、校办工厂等搞过开门办学,动手能力较强。余到设备科与他边学,边交流调修精细仪器。如一台从德国进口的万次高速大型离心机,出现不规则摆动,周师傅问我看出问题没有?(可能试探)余曰:因为用了两年了不存在位置不平问题,可能是交直电相位差引起不平衡?实际上余在前检查过三相不平衡(有一相电线烧乌了),引起仪器整流电路出了问题,果然分别烧坏了一电阻与电容(至今还保留了工整的原始记录)。余原铁定要搞这技术,实际上比当老师实惠。87年搞粗电仪器的某师傅突然离世,口袋里竟有十万元存折(我已到省科委,听农大的老师说的),余吃惊不小,那时万元户就算富裕。吾思忖:他经常与单位和他人换(开刀)冰柜压缩机,可能有收入。故余还是认为搞仪器有出息。当今这些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估计上万元,至上百元的仪器设备颇多,维修创新是重点。05年我到俄科院实验室参观,感到奇怪,他们还是用的从德国进口的电子管稳压器与部分检测仪器。我国早已淘汰电子管了,浪费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