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9|回复: 17

读元好问论诗绝句

[复制链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发表于 2022-10-18 07:3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1-5 19:40 编辑

元好问论诗绝句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读这首论诗诗,历来各有说法,最好的是可参看北宋《王直方诗话》里的一则对话:“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放棹按:东坡以诗入词尚可,少游以词为诗,有损诗之骨格,诗有诗格,词有词调,少游乃一代词人。然又闻漱玉批东坡词:句读不葺之诗。方知以诗入词虽尚可,先损之于音律。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8 10:2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10-18 07:58
元好问也是一颗巨星,他是由词变曲的第一人。他的诗作悲叹国家覆灭,哀怜生灵涂炭,充溢大厦既倾,独木难支 ...

元好问在北方是金代,同时期的南方是南宋,金庸的小说有南慕容北乔峰,这里也似乎可以说南放翁北遗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406

帖子

21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6
贡献
498
金钱
820
发表于 2022-10-18 15: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每天是怎么过的呢?

点评

北宋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说: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19 05: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05:2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0-19 05:36 编辑
一笑间 发表于 2022-10-18 15:06
诗人的每天是怎么过的呢?


北宋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说: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05:3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0-30 10:51 编辑

元好问论诗绝句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明代胡应麟阐述评析北宋诗之流变~~
《诗薮》:“六一虽洗削西昆,然体尚平正,特不甚当行耳。推毂梅尧臣诗,亦自具眼。至介甫创撰新奇,唐人格调始一大变。苏黄继起,古法荡然。”



放棹按:唐宋诗之别,向来分主情理论之。余读宋诗各名篇,又觉不惟在理,其中趣味犹是待发掘处,唐人举兴象,宋人推趣旨,或可备为一说。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总道是宋无诗,何又不顾宋人诗里丰饶之意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0 20:2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哀王荆公
张舜民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
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5 09:0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0-25 18:55 编辑

元好问论诗绝句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元稹撰杜工部墓志铭(节选)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於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放棹按:盛唐诸公以诗为咏,寄于意兴,子美以诗为文,忧于黎元,自是未同调,子美诗风成于安史之乱后,故不在盛唐诸公位列。后人沿又以文为诗,或于诗或于文,诗法不外乎文法,诗源于性情,法无既定,习诗当不为法所累,求于艺道为上,便可自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06:4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郁达夫论诗绝句
少陵白也久齐名,诗圣诗仙一样评。
读到离骚哀怨句,始知空阔谢宣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07:1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0-27 07:12 编辑

元好问论诗绝句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明代胡应麟《诗薮》:杜甫《登高》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放棹按:唐时黄鹤楼有李太白搁笔之佳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何耶?崔颢此诗风似太白,太白称服而不复作语。至南宋严羽始推崔颢《黄鹤楼》为唐人七律第一。至明代胡应麟则推杜甫《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孰是孰不是?盖诗观之风尚,诗体之备熟,或能因时而变,诗品若分高下,终是归于气上,自建安曹丕论“文以气为主”,千古不易。






点评

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8 06: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9

主题

6805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164
贡献
5842
金钱
11444
发表于 2022-10-28 06: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22-10-27 07:10
元好问论诗绝句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学习

点评

谢谢岳先生来临,晚上好,迟复,问好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4:3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0-30 05:56 编辑

元好问论诗绝句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頀音。


唐人元结《水乐说》一文
元子於山中尤所耽爱者,有水乐。水乐是南粼之悬水,淙淙然,闻之多久,於耳尤便。不至南粼,即悬庭前之水,取欹曲窦缺之石,高下承之,水声少似,听之亦便。铭曰:烟才通,寒淙淙。隔山风,老鼓钟。



放棹按:今人写诗,于格律上不必拘泥于古人《平水韵》,但须袭用入声字,入声乃古诗词赖以存元气之一是也。写诗用韵不墨守旧规,上世纪有人编《诗韵新编》,押韵现代音从宽,平仄入声字从严,窃谓之“科学发展观”可乎,有待诗学界广泛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8:4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岳流波 发表于 2022-10-28 06:36
学习

谢谢岳先生来临,晚上好,迟复,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1 10:3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1-1 05:55 编辑

元好问论诗绝句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




放棹按:诗人应耻于在诗中直白说理,不以议论、说教为能事,吟诗如作文,逞才而不自知,语虽工,意虽好,味则远矣,况韵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1 10:5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10-18 10:47
应该可以,元好问的诗也写得很好,建安风骨、关心民瘼颇有特色。

清代诗人赵翼写的关于元好问一首七律,
题遗山诗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谢谢首版来临,问好您林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16:5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1-5 07:56 编辑

元好问论诗绝句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陶渊明《咏荆轲》(节选)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放棹按:元遗山论诗绝句颇多用世弘旨,即便论及陶潜归隐田园,仍以“未害渊明是晋人”褒结。陶诗集里,诗人采菊东篱、种豆南山,出世之身,是道;读《山海经》、谈燕侠荆轲,“猛志逸四海”,“猛志固常在”,出世之身怀入世之心,亦是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380

帖子

8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8
贡献
2192
金钱
32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00:3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3-3-27 21:40 编辑

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这里选读其中七首,结束了,到此为止,

对于评论陶渊明的一首绝句,是我通读了整体三十首之后,自己下的论述:遗山论诗绝句颇多用世弘旨,即便论及陶潜归隐田园,仍以“未害渊明是晋人”褒结。

也许只有我明白了元遗山这首论诗七绝的真正含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