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7
注册时间2014-8-5
威望381
金钱6214
贡献5655
金牌会员
 
威望- 381 点
贡献- 5655 次
金钱- 6214 枚
|
7《江烟早晨》
烟意云心效潁滨,长峰黯黛巧纱巾。
天开神趣农桑梦,地接风情世事新。
一水沙明院体画,三帆影动武陵春。
金轮羞涩始方上,望足江山氤气真。
----------
此律首联双关起。第一句明说颍水,用“烟意云心”句表达归去来兮之意,委婉含蓄。且“颖滨遗老”是苏辙晚年的号。作者开篇即表明诗旨。第二句正写山之朦胧奇巧。颔联承首联第二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描叙颍水之畔的农耕妇织以及风土人情。颍水之畔置颍川郡,这里是黄帝的出生地,大禹亦建都于此。此联实写画图之景。颈联承首联第一句细写颍水上的秀丽之景。“院体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简称“院体”、“院画”,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作者运用“院体画、武陵春”两个典故,细腻地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如宋代画家笔下的桃花源。且经过作者细腻勾勒过后的诗句,把原本的画图推向一个更加空旷深邃悠远的一个历史大场景里,令人拍案。尾联宕开,用“金轮、江山”两个词语,以大气势正能量结出当下中华大地上那种蒸蒸日上美好幸福的新时代。绝!绝!绝!整首诗从构思立意、构架章法、遣词造句几个方面分析,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诗词的理解及创作技巧的深谙与娴熟。惟“羞涩”两字用在此处,过于柔弱了。
8、画乡 黄昏放眼绵山远,一袭轻纱拢翠帷。
柳岸炊烟初袅起,沙滩白鹭已翩飞。
江帆数点随波漾,游客几番载梦归。
一闪快门成定格,云天碧水两轮辉。
----------
此律首联直接切入画图。景致先从远处着墨。一、二句是个连贯句,第一句先写黄昏时候的远山,第二句把景致渐渐拉回写山前的原野如一幅翠帏,隐隐约约披上了一袭如纱般的烟云。总的来说首联除了远山,其余的景致不够具象。颔联紧承首联第二句写岸上之景。以“柳岸炊烟、沙滩白鹭”两个自然的景致,把首联不够具象的画面给勾勒补充完整了。由此让读者能够形象的领略到了画乡的那种淳朴自然之美。颈联一转,由物象的变化引出游人的出场。用一个流水对很好地把前面静谧清幽的场景引向流动起伏的另一场景之中。尾联转结,进一步体现出原本画面的真实性。不足之处在于转结在意境上没有提高,未能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内涵或作者在构思时,并没有给此诗定下一个诗旨。
9、题图 渔村归晚
江天两日依时去,留得疏枝倦鸟栖。
柳线斜飞波水瘦,长风一带远山迷。
溪环石径人声软,屋顶炊烟草舍低。
数盏渔灯照归晚,乌蓬歇在画桥西。
----------
此律首联错落有致,前一句写水上,后一句写岸上。以“江天两日、疏枝倦鸟”两个物象作发端切入画图。但是,前后句犹如扁担两头挑起的物件前重后轻。颔联第一句承首联第一句近写绿杨映水,柔弱斜飞垂。颔联第二句承首联第二句远写风来云流,使得青山显现出一种迷离苍茫之感。此联遣词造句得诗之韵味。颈联从颔联的自然之景转到人造之景上来。用“石径人声、炊烟草舍”来区别与自然之景的差异,从而得到一种人事民风古朴简约的印象效果。总体来说,中二联做的娴熟老到。尾联转结循环圆转紧扣到题目,在此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不带任何修饰地为读者展现出渔人晚归的那种虽然画面里没有,却无限存在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十二分的想象与美感。这种自然纯朴的美感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旨所在,能使读者恍如穿越时空,来到了晋人陶渊明所归隐的地方即桃花源。整首诗的不足处在于首联的第二句写得过小了,另首联第一句也不够精致,有些随手。
10、《题图》--黄昏
夕阳恋恋落山头,疑是明灯水面浮。
远处渔人收网晚,小家媳妇等心忧。
阴阴翠柳婆娑影,漠漠青烟旖旎楼。
我欲乘舟湖上泊,潇湘梦里荡悠悠。
----------
此律首联直接切入画图。第一句写夕阳将要落山。第二句写将要落山的夕阳倒映在水面上。应该说这联造景写得不够细腻,也有些单调。颔联是作者所见之景。第一句承首联第二句远写渔人迟收网。第二句承首联第一句近写小人家的媳妇等待家人歇业回家的心情。颈联笔锋再转,承颔联第二句写小家媳妇所处的环境,也是对首联景致单调的一冲扩展与补充。至此,作者把整幅画图给勾勒完整了。尾联结到自身心愿之上,想象着希望自己也能在梦里放舟潇湘,荡荡悠悠也。整首诗写得平淡,但也不失韵味。此律有四处用了叠词,从作者的写法上看,颈联的叠词是有意而为之,结句的叠词是诗旨表达的需要,而首句的叠词则不应该出现,整首词的叠词如此多的出现,给人一种呆板之感。
11、题照
芦荻滩头古堰前。画乡风貌尚依然。
白帆几片浮云外,绿树一丛流水边。
因念曾游频眺望。为温旧梦屡萦牵。
小村渔棹归来晚,一点夕阳融暮烟。
----------
此律首联与其他作者的写法有所不同。作者在首联没有用重墨去直接描写画图怎样怎样,而是采用点水法,让读者缓缓进入景致之中。首联第一句只是简单地点出“芦荻滩头、古堰前”两组不同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凝思。读者在此会想“芦荻滩头”会有什么呢?而“古堰前”又是一番怎样的风景呢?然而,作者在此卖了个关节,以“画乡风貌尚依然”作一停顿。急煞人呢。颔联语承首联第二句,景承首联第一句,对首联的第一句的风景作补叙,使之风貌趋于完整。颈联笔锋忽然一转,又让思绪回溯的旧游时的那个时光以及游归后的思牵梦萦。作者在此作一插叙,更增加了画图的淡然与朴实感。尾联转结再一次把时光拉回到眼前,用白描的手法,如实点出渔舟唱晚的意境。此诗给人有开合随心,跳动由意之感。遣词造句灵动雅致。
12、
云雾蒙蒙隔远山,一川碧水荡青烟。
小渡千年空惹泪,河边几许柳缠绵。
分离又送兰舟去,相约回归早日还。
但愿卿心如日月,天边即是我身边。
----------
此律首联直接切入画图。第一句写远山,第二句写近水。错落有致。颔联紧承首联第一句正写离别之地。“千年空惹泪”过于夸张了。颈联紧承颔联正写送别之情。尾联转结以宽慰语结出,情深意长。整首诗架构章法遣词造句俱佳,只是古人痕迹略觉浓了些。再,首联云雾与青烟略觉重复,云雾重重句甚好,可能是“荡青烟”过于随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