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2

[诗词联赋] 声声慢·咏越剧

[复制链接]

707

主题

92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09
贡献
2319
金钱
5879
QQ
发表于 2024-8-8 1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声慢·咏越剧
填词/任冉
      清音婉韵,落地唱书(注),尺调弦下含情。旖旎江南薰染,燕语莺声。荡气回肠媚好,绕梦魂、擢秀飞馨。冠百越、地灵生天籁,金蕊霞英。
      依稀浓妆重彩,皆巾帼、吴侬软语和鸣。苦辣酸甜悲喜,蝶舞蜂争。悱恻缠绵缱绻,吐芬芳、丽采繁盈。永传唱、调柔拖腔美,妙趣橫生。
甲辰七月初五(2024.8.8)
       注:“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一带“落地唱书”。
   (声声慢,词牌名,又名《胜胜慢》、《人在楼上》、《寒松叹》、《凤求凰》等。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词名《胜胜慢》,其题序云“家妓荣奴既出有感”,说明是为他的家妓荣奴离去所作的曲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慢曲子”相对于“急曲子”而言,慢与急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敦煌发现的唐代琵琶乐谱,往往在一个调名之内有急曲子又有慢曲子。慢曲子大部分是长调,这是因为它声调延长,字句也就跟着加长。慢词并不自宋始,唐代已有很多慢词。它一部分是从大曲、法曲里截取出来的,一部分则来自民间。《钦定词谱》卷十:“柳永、周邦彦作慢词,又与令词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所谓“古曼声”,是指“慢”,古书上写作“曼”,是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因此由“曼”字引出了“慢”。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三:“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欲辄尽。”慢曲相对于令曲,字句长,韵少,节奏舒缓。晁补之词名《胜胜慢》,可见此曲较之一般的慢曲还要曼声缠绵。后之词人又作《声声慢》。《填词名解》卷三又云:“《声声慢》,宋蒋捷赋秋声,俱用‘声’字收韵,故名之。”言蒋捷作此词都用“声”字收韵,故名《声声慢》。贺铸词有“殷勤彩风求凰”句,名“凤求凰”;又有“寒松半欹涧底”句,名“寒松叹”;王喆词名“神光灿”。吴文英词有“人在小楼”句,故名“人在楼上”。古人多用入声,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格律有双调九十九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等,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等五种变体。仄韵者以高观国《声声慢·壶天不夜》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九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等五种变体。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代表作品有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等。本词依晁补之《声声慢·朱门深掩》词调格律格式。词林正韵。)

u=2522279769,3788954556&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png

940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38
贡献
73964
金钱
9228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8-8 12: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欣赏学习,图文并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3万

积分

轮值首版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156
贡献
53304
金钱
833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QQ
发表于 2024-8-8 17: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笔意不俗,感佩才情,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0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