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1
注册时间2015-1-24
威望369
金钱1434
贡献891
高级会员

威望- 369 点
贡献- 891 次
金钱- 1434 枚
|
本帖最后由 花信子 于 2015-8-2 10:12 编辑
关于重字的问题,网上的大师们说得最多,把重字视为洪水猛兽,如果看到有人的诗词里出现了重字,就一定会说这诗怎么了,怀疑这作者的水平有问题。当然我们写诗、填词,最好避免重字,但并不是说诗词就一定不可以有重字,要知道,唐诗中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的。怪不得54诗病中就有人拿唐诗来说事了。
其实在唐诗中,重字这样的例子比比该是。崔颢的《黄鹤楼》、王维的《出塞》,如果这些都算问题的话,还不知要枪毙多少唐诗呢,我们还能看到几首唐诗啊?幸亏那时没有什么大师名家在那指手画脚,装腔作势唬人呢。
重字不仅仅古人有,今人也有,比如毛主席的《长征》,更何况是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在没有好的字替代的情况下,稍微有重字也应该是被允许的,如果因为避免重字而改的不伦不类,那就还不如不改,重字就好。因为重字可以表现为几种形式:一是起到缠绵婉转的艺术效果,二是可以起到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三是为了加强情感,四是为了叙述的完整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允许重字的,而且比不重字更好,更有韵味。能让人情陷其中。还有[清]·纪昀的《吟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如果这首诗不是出自名家之手,我想肯定是会被人笑掉大牙的,这哪里象是什么诗啊?不被大师们枪毙才怪呢?
其实有重字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大师们挑出来的唐诗的毛病,无非是想说明自己有多高明,多有学问,好继续拿他们的所谓的理论来糊弄人,来对人家的作品指指点点。他们不知道诗无定形,他们不知道诗为心声,他们只知道笼统地照搬格律,拿大话来吓唬人。这样的言论除了能禁锢人的思想,思维,就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了。在我看来,作诗者,心中有意,笔下有词,人品端正,能准确地、完整地表达好自己的思想感情,能读得通,看得懂,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欣赏性,就是好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