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5-5-14 14:00 编辑
摸背识人 (2025-05-13 11:55:53)[ 核心方法: 实践建议: 注意: 该方法融合传统经验与现代心理学,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个体差异,避免刻板标签化。2
识人本领:从背部特征全面了解一个人
追剧的小鹿2025-01-07 12:40
识人本领:从背部特征全面了解一个人
识人,这一古老的技能或本领,始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诸葛亮在《知人》中,为我们提供了七种实用的识人方法:通过询问是非来观察一个人的志向;在困境中考察其言辞应变能力;咨询计谋来了解其见识;告知困难来观察其勇气;醉酒后看其本性;面对利益时观察其廉洁程度;约定事情来考验其诚信。这些方法综合起来,能够全面揭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从而对其在特定职位上的表现作出合理评估。正是凭借这种卓越的识人辨才之能,诸葛亮得以招揽众多贤士,助力刘备实现三分天下的伟业。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news/aae35ffc3487edb181858db7670d5304.png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知己识人的重视程度不减,各种心理测试和人格研究层出不穷,例如广为人知的九型人格和MBTI测试。然而,真正的高手往往能通过观察背部特征,就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这种识人本领,不仅需要深厚的心理学和人格学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
曾仕强,这位台湾著名的学者和国学大师,曾经强调:“人最大的本事是识人,最大的成就是自明。”这恰恰说明了知己识人在人生修行中的关键地位。通过背部特征来全面了解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技能,更是一种对人性深层次理解的体现。
在刚刚过去的三伏天,许多人纷纷加入晒背的行列,这究竟是何原因?原来,晒背对全身健康大有裨益。后背的督脉,作为身体6条阳经的统领,能够借助暑伏天充足的阳气和太阳的照射,为身体的主干线注入热量。当脊梁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时,阳气便会顺势流入身体的各个支流,使人感到全身温暖、通畅无阻。
不仅如此,背部的健康状况与人的整体健康状况紧密相连。经常接受调理的人会发现,背部的按摩需求最为频繁。这主要是因为督脉上的28个穴位主要分布在背部脊柱位置。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调节神经和内脏的功能。
除了生理结构上的差异,每个人的背部还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如厚重的肌肉、僵硬的体态,或是平坦的肌肤、柔软的线条。肩胛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弓起,有的则凹陷。这些背部的特征,你是否曾想过它们在出生时就已经固定?事实上,这些特征是在后天的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与个人的心理创伤、情绪起伏紧密相关。它们以影响五脏六腑的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的方式,在身体上留下痕迹,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了各种结节、条索和塌陷。这些背部的特征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还透露出其长期的行为模式、惯常情绪,甚至可以追溯到其过往的经历和原生家庭的影响。因此,通过观察背部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例如,脊背的形态如弓,便能解读出诸多关于个人经历和性格的信息。
老子曾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指身体的存在带来了生老病死及种种忧患,若无身,则无患。身体,这一与我们一起历经岁月变迁的载体,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着各种信息。
观察一个人的脊背形态,往往能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比如,一个脊背如弓的人,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从身心全息文化的视角来看,这类人常常陷入焦虑,缺乏安全感,他们倾向于看到事物的阴暗面,并过度思考。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可能更喜欢躲在角落里,不被人轻易发现。然而,这种保护性的姿态却可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这类人的胃、脾、肾等器官容易出现问题。胃经的走向与足三里密切相关,而当身体处于紧张状态时,腹腔内的韧带会拉紧,长期下来,脊椎便可能呈现出弓形。这种形态不仅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防止内脏被触及,还可能阻碍了脾胃的吸收运化功能,导致身体无法充分吸收营养。因此,这类人往往怎么吃也不胖。
这类人需要敞开心扉,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目标,明确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建议尝试与内心进行对话,将“这个世界充满危险”的观念,转变为“我能够自保,我是安全的”。这样的转变,将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同时,这类人也是极佳的谋士人选。他们的思考方式极为缜密,常常能洞察到我们忽视的危险。通过观察他们的脊背形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若你渴望深入解读自己或他人的性格特征、人生经历以及行为模式,我们为你精心准备的《抚背识人身心学基础班》课程将为你提供一把钥匙。这门课程以身心全息文化为基石,汇聚了肖然老师30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涵盖近30万例真实案例。通过融合传统中医、现代西医及心理学原理,肖然老师独创了一种全新的抚背识人方法。
脊背,作为我们生命的承载者,其不同的反射区域状态能揭示出身心状况、情绪表达、行为模式、家庭关系以及个性特征等多方面信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你将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为身心健康问题的根源与成因提供深入的洞察,进而激发身体的自愈潜能。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news/21b1f62f6524a4a2b3e0951d85ec047d.png
在《抚背识人身心学基础班》的课堂上,我们将通过观看肖然老师对“身体账本”的深入分析和讲解的线上视频,辅助现场的领学活动。这些视频资料将作为学员们学习的宝贵资源,帮助大家解答疑惑。此外,讲师还会教授一系列调理常见身心健康问题的手法,让学员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受益。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将建立起整体思维看待身心健康的观念,掌握身体运行的基本规律。在通利原理的理论框架下,我们将初步熟悉调整身体和心理困扰问题的方法,为未来的身心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背部的秘密:不仅是健康状态的反映,更是人生经历的“缩影”
然健康身心全息
2024-05-06 10:17:45 上海
总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你生活方式健康却没换来健康?
为什么你总活得很拧巴,松弛不下来?
为什么你的婚姻成了父母的翻版?
为什么你在关系里总是受伤、冲突不断?
为什么你活得混沌而迷茫?
为什么你怎么都赚不到钱?
……
是啊,我们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生活也因此过得不如意。
想必你从别人那里得到过很多答案,你也尝试过按照他们所给出的建议去改变,可你依然还是那个被各种问题困扰的你。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没触及到本质,而本质就是你自己。也可以说,只有从你身上找出那种不是千篇一律的、只属于你自己的答案,才是你真正需要并适合的。
如果一个人身体内部有卡点,就会影响气血流动,从而变得不健康;当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中有卡点,关系就变得不健康,这里的关系包括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金钱的关系、与事业的关系等等。
看见你自己,看见你的人生经历,或者说看见你的卡点,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是从小到大和我们共同经历各种事件,经历喜怒哀乐,经历岁月变迁,并在潜移默化中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我们。
2.身体像一个硬盘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巨大的硬盘,存储着很多东西。除了有形的部分,比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还有无形的部分。 过往到现在的人生中,你生过的每一次气,流过的每一次泪,伤过的每一次心,身体也全都替你保存着 ,并通过背部全息地表现出来。
身体后背不仅能反映健康状况,还能呈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情绪模式、性格特征等等,但99%的人都不知道。
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反射区。
身心全息文化认为,身心本为一体,交互影响。我们每一次心理创伤、情绪起伏都会以影响五脏六腑的气机升降、气血运行的形式沉积在身体上,经年累月形成各种结节、条索和塌陷。比如心区有条索,往往表示我们在情感上有创伤,有很多伤心事;肝区隆起,代表着我们压抑了愤怒的情绪;肺区塌陷的人性格容易郁郁寡欢、忧虑,不愿意大声说话、缺乏魄力;如果腰椎两侧有条索,多是因为恐惧引起的。
背部不同反射区的聚结、隆起、僵硬等情况反映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长期的行为模式、惯常情绪,并追溯一个人过往的经历,原生家庭的教养环境等,可以说是人生经历的缩影。
比如,骶骨记录着我们0-3岁被头脑遗忘的记忆,触摸并辨析这个部位的情况,能让潜意识重新被看到。
荣格说,当你的潜意识不能成为意识,就可能成为你的命运。让潜意识意识化,扭转命运,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身体入手。
实际上,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身体时时刻刻都在表达,通过背部,我们能够更加智慧的、全息的看待生命。
学习抚背,看见各种卡点
大家可以摸摸自己或家人的后背,看看有没有特别高,或凹陷、有条索的地方?
通过背部这些外在的呈现,可以解读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人生经历、行为模式、家庭关系等,是不是感觉很神奇?
其实不是神奇,是身体如实的反映而已。就像肖然老师所说,身体是智慧的,它就像一本账本,如实记载着我们一生的经历。
如果你也想从背部解读自己或他人的健康状况、人生经历、行为模式等,我们正好有一门这样的课程,以身心全息文化为基础的《抚背识人身心学基础班》。
这门课程是肖然老师通过自30多年 20 多万例临床经验,融合了传统中医、现代西医和心理科学的不同优势,总结而出抚背识人的一种方式。
身体是我们生命的载体,通过学习脊背不同反射区域的呈现状态,可以解读身心状况、情绪、行为模式、家庭关系、个性特征等,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非常有利的“抓手”。通过抚背,也可以深入解读身心健康问题的来源与成因,从而开启身体自愈的本能。
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身心状况、成长经历,通过这门课程,你能得到客观的答案;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不知道人生卡点在哪,学习这门课程,可以给你有益成长的启发;
如果你对关系迷茫,不擅长沟通,学完这门课可以从了解对方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沟通;
如果如果你对事业迷茫,这门课程将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潜力和适合的方向,从而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拓展职业的发展……
这门课程是学习身心全息文化的基础,也是肖然老师智慧的、整体的看待生命的体现。
肖然老师说:“我力图为大家提供一本身体地图,让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去解读身体语言,与自己的身体对话,就能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
本课程,领学讲师会以肖然老师对“身体账本”的详细分析、讲解的线上视频为工具,辅助现场领学,为学员答疑解惑,讲师还会教授大家一些调理常见问题的手法。
学员怎么说?
很多时候,自己评价、看待自己具有主观性,而身体更加客观。通过对身体的解读,可以看到真实的内在。
“这次的学习让我很有力量,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期待之后的课程!回家后打算帮家人和朋友去探索一下后背记载的那些伤痛。通过这门课程,我可以做一个不评判、包容、接纳的陪伴者、支持者,这份力量让我很欢喜。”
“课程中我不但收获了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用到自己本专业里,提升自己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课程中能慢慢疗愈自己!其实我自己处在瓶颈期,学习也是为了找方法突破瓶颈。知识容易获得,但心境和思维的突破更难能可贵。今天老师的一句“她的背太紧,藏着太多的委屈......”我再次和自己和解,接下来要把对工作的专注分一点到自己身体和情绪的松解上,多回家看看父母家人,安排一次出游,去看看一直想去的地方……或许在我不累的情况下,目标也依然会实现!”
“今天课程下来觉察到自己的关系焦虑,发现自己既不知如何深入与女性相处,也不知如何与男性深入相处。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是礼尚往来,但礼尚往来后需要交流沟通、保持距离以及和谐关系让我觉得很累。而且我总是很难把我“度”,要不就是用力过猛把心掏给对方,要么就是蜻蜓点水。课程结束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外貌不太好的人,内心马上升起嫌弃之心,但也在那一瞬间顿悟到:自己是带着妈妈的眼光在看人、做人、做事。在那个当下我就决定要跟妈妈好好聊聊自己这些年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这次两天的学习,我又再一次更深入探索了自己,收获很多!”
“此次课程的收获很大,对身体和关系越来越清晰明朗。回去实践,慢慢再将这次学到知识运用起来。我也愿意去分享给更多的亲人朋友一起来学习课程。感谢各位同学两天的陪伴,让我这个内向型的人也愿意和大家互动起来,也从你们眼中更客观的了解了我自己!”
在陪伴、疗愈、接纳的课程氛围中,学员们通过对背部探索,了解健康状况、照见自己、自我觉察、了解关系,获得成长。
很多时候,过往人生经历在意识上会被我们逐渐屏蔽,但身体却不会忘却。“抚背识人”就是通过对当下身体的解读,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的影响,比如,造就了你当下哪种行为模式、惯常情绪等,以及你未来成长的方向如何。
概括来说,这是一门可以贯穿一个人过去、现在、未来的课程。
尼采说,我们要忠于自己的成长,忠于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它们拼凑出来的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目的,寻找意义,寻找爱。但其实你最应该做的是寻找、看到自己,读懂自己的心灵密码,直面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充满爱与慈悲地处理好你与这个世界的所有关系。
文/然健康身心全息通过身体解读潜意识,开启人生新篇章时空漫游2025-01-01 10:05
潜意识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
之前,网上热议的话题#长大后那些童年报复性补偿#引发了广泛共鸣。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在童年时期因某种原因而缺失的东西,会在成年后渴望加倍拥有。比如,小时候因家庭经济条件限制而无法尽情享用零食,长大后便可能习惯性地在家中囤积大量零食;小时候因父母反对而无法随心所欲地购物,工作后则可能通过报复性消费来弥补童年的遗憾。
有网友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她小时候曾渴望拥有一件裙子,能在班级发言时穿上它,展现自己的美丽与自信。然而,当她向母亲提出这个需求时,却遭到了拒绝和责骂。因此,长大后,她开始疯狂购买各种颜色和款式的裙子,试图填补内心的空虚。然而,她发现,无论买多少裙子,内心的空洞似乎都无法被填满。这让她开始反思:她真正想要满足的,其实是那条裙子背后的情感需求。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七个层次,从基本的生活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当某些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它们会成为匮乏性需求,这些需求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无形中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甚至决定我们的人生轨迹,使人生陷入一种循环往复的怪圈,难以在事业、家庭或健康等方面取得突破。因此,觉察并处理这些潜意识中的匮乏,让过去的情感缺失得到弥补,成为许多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潜意识也常常被比喻为束缚人生的“枷锁”。
心理学家荣格曾深刻指出:“你的潜意识正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事实上,许多人的困境与苦难并非命运所定,而是深受潜意识的影响。例如,有些人不断在亲密关系中陷入矛盾、证明爱意,最终却只能失望地重复着同样的爱情模式。这背后,往往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中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从而不断寻求所谓的“认可”。再如,有些人对社交和恋爱望而却步,总是以“性格不合适”为借口。这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许多限制性信念,阻碍了自我突破。
潜意识的存在,使得我们在认知自我和探索世界时,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滤镜所遮蔽。我们常常将过去的经历投射到现实中,用过去的历史来解读现在,这导致我们往往无法摆脱过往的阴影,也无法找到正确的未来方向。
然而,正如荣格所言:“当潜意识被意识化时,命运便被改写了。”那么,我们如何让潜意识得以呈现,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呢?关键在于觉察和释放这些被压抑的情感和信念。通过深入了解我们的身体和情感,我们可以逐渐揭开潜意识的神秘面纱,进而改写我们的人生剧本。
身体是我们经历的一切的默默见证者,它以情绪对五脏六腑的影响为形式,潜移默化地记录着我们的创伤、痛苦等深刻体验。这些体验在背部不同的反射区域以聚结、隆起、塌陷或僵硬等形式呈现。具体而言,骶椎和尾椎承载着我们0至3岁的记忆,腰椎3至5节则记录着4至6岁的生活片段。而胸椎11至12节与腰椎1至2节这四节椎骨,共同描绘出我们7至12岁的成长画卷。胸椎1至10节则见证了我们13至22岁的青春岁月。至于颈椎1节至胸椎10节,它们共同承载着23岁及以后的人生旅程。
值得注意的是,骶骨作为我们0至3岁被头脑遗忘的记忆的存储之地,通过触摸和辨析这一部位,我们能够重新唤醒那些深藏的潜意识记忆。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自己,还能打破命运的固有轨迹,实现生命系统的升级。毕竟,身体是潜意识的物质载体,通过背部这一桥梁,我们能够以更智慧的眼光全息地审视生命。
许多人往往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中蕴藏着无尽的资源。通过深入探索身体,我们能够发现那些被隐藏的本自具足的宝藏,进而为人生带来更多可能性。正如肖然老师所言:“我致力于为大家绘制一幅身体地图,借此解读身体语言,与自身深入对话,从而洞悉自我,领悟生命的真谛。”为了帮助更多人借助背部这一桥梁,认清自我、探索自我,理解自身的行为模式、情绪与动机,并找到未来成长的方向,然健康特别推出了《【抚背识人】身心学基础班》课程。
在《【抚背识人】身心学基础班》的课程中,我们将借助线上视频,深入学习肖然老师对「身体账本」的详尽解析。这些视频将作为现场领学的有力辅助,为学员们解答疑惑,引领大家通过人体背部这一桥梁,洞悉自我,探索自身的行为模式、情绪与动机。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将能够把潜意识的宝藏意识化,找到未来成长的明确方向。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如何从背部入手,解读身体所蕴含的情绪、行为模式、家庭关系以及性格特征等信息。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将提升我们用整体思维看待身心健康的能力,更将在掌握身体运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熟悉调整身体和心理困扰问题的方法。
在掌握了解读身体语言的能力后,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洞察过往经历对我们的影响,使我们的思维不再受潜意识的束缚。这样,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便能于每个重要的抉择点上做出明智的决策,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抚背识人—— 身体“背后”的诉说
抚背识人—— 身体“背后”的诉说后背是人身体重要的部位之一,但也是长期被忽略的部位之一,大家重新认识自己的后背,背部反射区、脊椎分节、身体记忆等概念,能够区分不同位置代表的疾病。例如,心肝脾肺肾都各自归位,治病直接找相应区域就一目了然。人之于世,往来奔波,追名逐利,喜怒哀乐都是身体在承受。身病也好,心病也好,疾病万万千,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源头,即我们的身心能量。内心强大的人坚强、果敢;内心软弱的人脆弱、优柔,同样的打击,前者无事,后者就可能寻死觅活。清晰过往,认知当下,洞悉未来,后背是人体能量流通的主要部位,是保健、理疗、养生、调理的关键部位。读懂自己的身体,维护好自己的身体,理论实践并重,会用才是硬道理。身体表现解读情绪:看背部了解心灵
光行者
2014-06-03 10:07:28
同样一个疾病,同样一个问题,你会发现,它其实都不一样。如果有两个病人,症状相同,病症和病理完全相同,在治疗过程中,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身体,有身体自己的规律。大家看看我们周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外表,不同的体型,不同的行为模式。看不同的人的时候,我们内心感受也是不同的。有些人你第一眼就很喜欢,有些人你看见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就想离得远一点。大家再伸手触摸一下自己的身体,现在我们的身体哪里有不舒服? 如果有,你触摸到那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
其实身体用它的方式呈现和传递着一些信息,它就像一个账本,记载着我们一生的经历。
胸背部位病症的心理对应规律
◇双肩不适
对应的是责任、担子、拖、扛的概念存了不平心理。肩井穴周围的病症与“坚持”的心理有关。
(1)肩前侧疼
为某事提前担责任,有急、气不平的心理引起。
(2) 肩后侧疼
为某事过后担的责任,有急、气不平的心理引起。
(3) 肩外侧疼
自己不想担责任的事想推卸掉或因别人推卸责任而生气;因担子太重,自己能力不足而怕担不了责任的心理引起。
(4)五十肩,又名肩周炎,发病以50岁左右的人群为多见。因为50岁上下的人,上有父母,儿女又没有工作,正处在上大学花钱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人责任大,担子重,为此付出多,并常为担责任的事引起生气、较劲的不平心理导致肩周炎。
双侧肩胛骨周围不适
此部位病因定位为“落榜”。由于考学、升级、分房、长工资等方面没有达到目的,产生各种心情波动,经多年累积后的不平心理导致双侧肩胛骨不适。
(1)肩胛部位疼
为今后的事和人所背的包袱产生怕、担心的心情引起。
(2)肩胛内侧不适
干什么事怕阻拦,你干什么受到别人阻拦,别人干什么你阻拦、较劲产生的不平心理。
(3)肩胛骨上不适
落榜、考学、考试没考上、推荐、从榜上往下拉的心理。
(4)肩胛下面不适
因干扰产生的不平心理导致。
胸椎下部不适
对依靠这个概念存了不平心理。
背部:
背部热,为没想到的好事而高兴的心理。背部凉,为没想到的坏事而担心、怕的心理。背部麻木,为自己的或别人的不知道以后会出现什么麻烦的事,而忙乱的心理。
脊柱:
脊柱病变,为顶梁、支柱、支撑、一致、正派、没想到存的不平心理。
疾病与健康,这是每个人迟早都会遇到的问题。首先我想谈谈疾病到底是什么。一切疾病都起源于精神层面。疾病一般起始于情绪体,它在物质体里表现为有某些淤塞物。通常是心智体上的一些信念造成了情绪的淤塞,最后会表现为疾病。这里说的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信念或思维惯性,它们一般是那些关乎你自己的对与错的信念。
让身体讲话的途径是爱。如果你通过不断地对自己重复治疗肯定句或治疗愿景来消除疾病,就并非是在促进交流,那仍然是某种形式的斗争或抗拒。
关键是要逐步理解疾病的意义,只有理解它,它才会转变,情绪淤塞才可以消除。这就是治疗过程的运行机理:不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来与疾病抗争,而是像朋友一样接纳它——它想给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因为疾病给你带来了恐慌和苦恼,所以要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是接受与理解疾病才是治疗的真正途径。
C心理网,在线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