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惠质兰姿 于 2025-7-18 10:21 编辑
16. 出句:虚心长抱凌云志【慢慢】 对句:劲节不输傲雪梅【慢慢】 追梦人浅评:出题,见竹为联,老师巧妙取其意为联,眼前一亮,佳联天成,学习了[表情][表情][表情] 匪试评:同意梦师 17. 出句:欲去凌霄毛竹小【追梦人】 对句:犹弾劲节广陵寒【追梦人】 月寒浅评:出句表达毛竹随小直向云霄,超越凡俗,志向高远,在广阔的高地寒冷冬季,竹子仍能“弹劲节”,体现了其不畏严寒的品格,去和凌意思重叠,可更好。凌霄动宾结构,劲节偏正结构。 匪试评:同意月寒师 18. 出句:瘦骨凌云擎日月【月寒竹冷】 对句:虚怀若谷驻人间【月寒竹冷】 匪试评:出句赋予竹顶天立地的豪迈气概,对句驻人间让凌云回归尘世,甘于融入世间的平实感。上下句都未直写竹,却句句贴合竹的特质,学习了[表情] 匪再试评:同意自己 19. 出句:欲捡废竹削片纸【无匪】 对句:闲将残墨画三春【无匪】 生锈的剑浅评:出对句为今音。上下两句顺手拈来,水到渠成。妙!! 匪试评:我也觉得妙[表情] 20. 出句:千枝万叶竹林响【生锈的剑】 对句:两盏三杯诗兴浓【生锈的剑】 月是故乡明浅评:听着竹林里枝枝叶叶发出的美妙的声响,品着香醇的美酒,不由得诗兴大发,越来越浓了!学习了! 匪试评:同意老师点评 21 出句:千击万磨犹抱节【月是故乡明】 对句:霜欺雪压欲凌云【月是故乡明】 坦然拙评:友好月是故乡明。 出句亮点:“千击万磨”用夸张手法勾勒竹历经风雨的坚韧,“抱节”既扣竹的物理特征(竹节),又暗喻气节,一语双关,将竹的刚毅与品格融合,画面感与象征意义兼具。 对句妙处:“霜欺雪压”与出句形成自然呼应,强化环境的严酷,“欲凌云”以拟人化手法展现竹向上生长的态势,既贴合竹的形态(高耸入云),又传递出不甘平庸的志向,与“抱节”的内在坚守形成内外呼应。 好的出对句,赞 22. 出句:植竹前庭清韵逸【坦然】 对句:寻诗小径雅情幽【坦然】 微笑的橙试评: 出对句清新幽雅,诗竹情逸趣相谐。 不足:后三小合,整体的意,还能拓开。 匪试评:同意橙师点评 23. 出句:每就竹声诗劲骨【微笑的橙】 对句:不逐流水向尘间【微笑的橙】 愿你快乐评:逐仄,失对失替。“诗”(名词转动词)与“向”(介词)词性不完全对称,但意境上可接受。若求工对,可调一下:不随流水堕尘间 。 匪试评: 温馨提示一下,逐没有出律,今音可以的。 出句劲骨是写内在品质,是内在修炼,对句不逐写外在选择,是外在坚守,上下句逻辑清晰。竹声化听觉为风骨,竹之劲直、清响铮铮,流水暗指世俗潮流,竹声和流水都是自然的声音,如此搭配在上下句中,却赋予了不同的象征。就字用得妙,这里有借着的意思,听着竹声写诗,这诗也就有了竹子般的风骨。逐字含被动随波意,而不逐的断然否决,斩钉截铁,直接明志,拒斥浮华,让坚守本心的态度跃然而出。很好,如果有其他小瑕疵可以忽略不计。 24. 出句:竹影扫阶尘不动【愿你快乐】 对句:茶烟绕案念俱空【愿你快乐】 香韵浅评:此联充满了禅意与诗意,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心无挂碍的境界。上联“竹影扫阶尘不动”,描绘出竹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清扫石阶上的尘埃,但尘埃却纹丝不动。这里以动衬静,寓示着外界的纷扰无法侵扰内心的宁静。下联“茶烟绕案念俱空”,则展现出茶烟袅袅升起,缭绕在书案之旁,伴随着茶香,心中的杂念也随之消散,达到了一种空灵无我的状态。学习了! 匪试评:同意香师点评 25. 出句:湘妃竹泪斑斑洒【香韵于内】 对句:楚客心愁缕缕牵【香韵于内】 荷塘月色浅评:入典成联,对句工整,学习了! 匪试评:同意老师点评 26. 上联:竹影摇风筛月色【荷塘月色】 下联:青丝凝露触秋声【荷塘月色】 云水悠悠浅评:很美的一副联,学习了。[表情] 匪试评: 用词很美,摇,筛,凝露,触均为轻缓动作,贴合秋夜的静谧氛围。月色明亮,秋声带微凉,明暗相衬,仿佛置身于露湿风清的秋夜竹林间。对于这个露字,我的认知里是早晨才有露,第一眼觉得景隔了,查了一下百度,露形成于半夜2-4点之间,所以月和露能在同一时空出现,可以的。这里啰嗦一句,都后半夜了,老师还在竹林里闲逛,兴致很好,还是早点休息吧。 27. 出句:撑竹仙槎天地往【云水悠悠】 对句:吹云玉笛古今浮【云水悠悠】 九华浅评:"仙槎"典出《博物志》中"天河浮槎"的传说,指仙人往来天地的木筏。此联以"撑竹"修饰,将竹筏仙化,暗喻超凡脱俗的航行工具。 ·"天地往"构成空间张力,表现出横跨天地的壮游,潇洒。 "玉笛"是道教仙乐意象。 句中"吹云"更强化音律搅动云气的仙幻效果。 ·"古今浮"以时间维度呼应前句空间维度,大气。上下两句皆出自典故。点赞学习了悠悠师。 匪试评:九华师点评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