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回复: 12

[阅读与欣赏] 我读啰唝曲六首

[复制链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发表于 2025-8-8 17: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啰唝曲六首

唐代刘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不说相思而说船,相思自见也。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柳谐留,柳即留,两情相悦有期,这相思无期。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卜钱谐卜前,前望总不见斯人,思之深也。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从那年到今得,从桐庐到广州,不着相思而相思自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思到深时总忆旧,这一别无期。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牵船欲渡偏是缆断,相见愈难,愈见情深。

唐代著名女诗人刘采春的这啰唝曲六首均言辞平易,虽笔法各异,然隐曲如一,各曲尽其无限相思之妙趣。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不说相思而说憎船,相思自见也。

      如何知道这首是写相思呢?由首句的不喜欢家门前的秦淮水到次句的更憎江上船是明显的语意递进,进一步展示了由秦淮河到长江上的大船的情感加深。为何要憎恶长江上的大船呢?转结两句给出了答案,载儿夫婿去,这是基本的原因,其次秦淮乃风月之地,此夫婿一被载去却是如何抵挡那秦淮的千种风情万种风流?经岁又经年,进一步说明了夫婿之别去已是过了年头的多时了,古代妇女地位低下,故不敢怨夫君而说‘’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婉曲地表达了对古代社会浮艳风气的不满。离情愈久,思情愈深,此乃人之常情,故相思也就自可见了。

      文理脉络清析,情感递增而又转折进一步加深了思妇对离别之人的相思之情。然此相思却又实在是古代妇女万般无奈的闺中之怨,隐曲地表达了对古代男人惯于流连烟花柳巷的百般憎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柳谐留,问柳即问留,两情相悦有期,这相思无期。

       这是一首游园思夫的小曲,离人对郁郁的园中之柳不免抚柳而感,这旺盛的东园柳如果想看它枯去得要多少年呢?暗喻了这思情由浓转薄是不是也象这旺盛的东园柳一样总是一年又一年、年年都不见其枯却更见其郁的思情越来越浓。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就这样痴痴地想傻傻地望,一直看到这园柳枝叶不分,眼前的情景越来越是模糊了还是不忍离去,哪里还顾得上太阳偏西时间向晚呢?回去也只是床冷枕单,还不如就呆在这里痴痴地想傻傻地望,此中有真意,此中有真情,虽是小女子也别担心、恐惧这太阳偏西时间向晚了,此情此景要重重复复多少年直看到这郁郁的园柳枯去了才得见离人呢?只是可惜这园柳的枯期无期,这相思也就无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卜钱谐卜前,前望总不见斯人,思之深也。

        商人重利轻别离,此曲以赋起笔,直说莫作商人妇,一作商人妇就意味着要不时地忍受离别之苦,虽是有些钱买金钗供妻子打扮,然而作为妻子的却更注重朝朝暮暮的夫妻恩爱,所以,离别日久也就把金钗当卜钱去卜问离人何时可归了。卜钱谐卜前,这个卜前不是卜问前途的前而是当前是否离人可归的当前。卜人告诉她归期就在当前,所以思妇就天天起了个大早地朝江口的码头上远望,过了一船又一船却老是把别的人错看成了心上人,思之愈深,盼之愈切,急切、复杂的心情跃然纸上然却偏是朝朝不见离人归,真个是怅望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从那年到今得,从桐庐到广州,不着相思而相思自见。

       这首曲辞语言非常通俗易懂,也没有多么高深复杂的修辞,但从那年到今得,从桐庐到广州,就着这时间的转变和空间的转换就婉曲地表现了浓浓的离情别绪,不着相思而相思自见。

        优秀的诗词是能穿透时空而传颂的,象这样一首千多年前的曲子辞,千年后今天的我们读来仍特别亲切、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思到深时总忆旧,这一别无期。

       浅鉴至此,偶然想起查一下作者,猛然发现前人对这啰唝曲六首已有一定的评注,《唐诗鉴赏辞典》也对前面四首进行了赏析,但却对后面的两首没有评析。且不管它了,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诗词和对诗词的理解无外各自有心中的一把标尺,我继续读我的就是了。

        昨日胜今日说的是过去有你侬我侬的美好时光,而今日却只有形单影只的无限惆怅,故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说的是随着时光的变化美人又迟暮了一些,女人最是怕老,何况这老去的时光还是白白浪费了的大好青春,前两句通过今昔的笔法抚今而追昔,倍觉岁月催人老的无情和顾影自怜的无限惆怅,从而侧面表达了对离人深深的思念。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这两句却是解用了类矛盾的方式表达了一别无期的无限情愁,在古人的观念中想要看到黄河水变清几乎就是个不可能的事情,但作者偏说了黄河清有日而表达了一种希望的情感心理,这是一种无理而妙的奇情妙趣,明知不可能而偏作希望,白发黑无缘也是这样的笔法,人之衰老而发白,人无几度再少年,所以才要说白发黑无缘。也就是说,这两句说的是思到深时总忆旧,情到浓时化不开,这离人一去,归期遥遥,希望渺茫,闺中徒留伊人渐渐独自年华老去,徒唤奈何,心中由然而起了纠结缠绵的幽怨。

      综上可判,这是一首闺怨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8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辞典》云: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据说,“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当时此曲歌唱和流行的情况。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牵船欲渡偏是缆断,相见愈难,愈见情深。

       浦是水边的地方,安是安排妥当,前面两句说的是因为昨日的北风寒想渡未渡,所以就牵船到水边的地方之里面安排妥当。后两句便见了转折,今天又想摇船过去一见心上人,却猛然发现昨夜的潮水来了打断了缆绳漂走了小船,只能愣愣地呆在岸边拿着摇橹望着这茫茫水面不知所措,想来要乘船过去怕是已经很难了。这里不说相见难却偏说摇橹始知难婉曲地表达了相见愈难愈见情深及万般无奈的复杂情感,可见,这是一首男女约会却偏相会无缘的抒情小曲。

      从北风寒到打缆断,表层隐喻的是无缘,更深层次的隐喻可能是女子、伶人对对方的婉拒,之所以说可能仅是从文意上判断,没有历史资料可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490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61
贡献
5562
金钱
8464
发表于 2025-8-9 0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朴实是特征,不乏灵动。

点评

谢谢韩版点评,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11 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9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东方文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812
贡献
62080
金钱
7614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8-9 12: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问好诗友

点评

谢谢首版临赏,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11 10:07
清月出波影,风从岸上来。
荷花诗半赋,韵已满香怀。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617038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355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东方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83
贡献
3844
金钱
5011
发表于 2025-8-9 15: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写的广州是不是现在的广州。听过说粤语与唐诗故事,广州从唐朝就一直是这个名字。

点评

谢谢版主点评,学习了 顺颂笔健文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11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11 10: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8-9 01:00
语言朴实是特征,不乏灵动。

谢谢韩版点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11 10: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首版临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主题

9089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50
贡献
9787
金钱
12781
 楼主| 发表于 2025-8-11 10: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邱淑宝 发表于 2025-8-9 15:32
唐代写的广州是不是现在的广州。听过说粤语与唐诗故事,广州从唐朝就一直是这个名字。 ...

谢谢版主点评,学习了

顺颂笔健文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0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