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山王镇白龙池与葫芦口楹联.诗.词.曲.赋一组
一、楹联3副:
其一: 七日高香求雨泽; 一湖碧水盛龙恩。
其二: 当年斗地战天,号子声声映山外,千人会战葫芦口; 今日言仙怀庙,石碑块块遗岸边,百世犹怀白龙池。
其三: 白龙筑行宫,喷雪浪,漾清波,聚做一湖碧水,填平一条大壑,铺成一片明镜,兼两岸风光迤逦,异石奇峰隐现,山花烂漫,藤月婆娑,更见烟稀岚缈,招百鸟居巢,引仙邀客嬉游桃花岛,尽承水之恩也; 葫芦开壶口,撒琼珠,翻玉露,分流千管毛渠,注入千迭回冈,绿就千畴翠芽,有四时泉泽潺湲,肥田沃野参差,禾谷丰饶,梓桑错落,何能李脆桔甜,上万家餐桌,摇桨催舟竞渡富谷桥,皆得渠之惠乎。
二、律诗6首:
白龙精神 远去余痕逸趣长,诗传赋赞韵留香。 纵知神话皆言戏,识取初心递善良。
白龙庙遗韵 庙淹河里久,善驻世间长。 旧殿痕曾识,残碑色愈苍。 净瓶遗泽满,仙草曳云香。 犹自金鳞动,疑如虎尾扬。
葫芦口水库旁七十年代之一场龙卷风 十米浪头起,飔风一线掀。 穿村追土埂,避道过门垣。 百棵青松倒,千杆翠竹翻。 民房安未损,犹是惜黎元。
白龙池传说 美情传说古来多,赤日炎蒸干断沱。 聚户烧香驱旱魃,祈龙喷雨救枯禾。 一场灵泽千塘满,万世丰穰两岸歌。 庙立圭碑铭厚德,云蛟卧石化清波。
白龙池即景 池底掀开八阵图,几堆石渚聚祥符。 一湾涯涘青茵叠,两岸波痕锦带铺。 皱浪摇光抛碎玉,盘龙衔月吐明珠。 岚烟半隐层峰外,且问云深路有无?
葫芦口水库 明珠秀伟誉双标,石壁飞来镇坝腰。 坡陡山危穿隧洞,沟深谷阔筑云桥。 龙渠泻水千畴去,瀑布冲栏一壑嚣。 雨聚葫芦听调配,泉输四野撒银涛。
三、词2首:
水龙吟/白龙池(苏轼体)
白龙吐水葫芦里,装得一湖丰满。碧波剪岸,奇峰环列,天光一线。几处惊奇,论经石佛,迎宾罗汉。叹深池谁凿,仙人曾浴,云深处、遗踪现。 西海穹窿分娩。自清朝、志书曾赞。石痕记岁,水纹刻史,今成名片。唯叹而今,庙淹河底,像残河畔。嘱船来客往,轻摇舟楫,勿惊龙殿。
菩萨蛮/白龙池(单句回环 李白体)
碧潭深壑环峰立,立峰环壑深潭碧。奇异现龙池,池龙现异奇。 象山仙女俩,俩女仙山象。祥瑞一湖长,长湖一瑞祥。
四、散曲一套:
【仙侣·点绛唇】白龙池与葫芦口水库(通韵) 为善当歌,有书传唱。白龙响,今美名扬,许我为君讲。
【混江龙】(古)时多灾妄。(山王)殿周围有上百处民房。有时生旱象,此年闹灾荒。(夏旱连伏)旱泥干酥了草也死亡,(有老)人携村民烧了个(七)天香。此等虔恳之心好感动(那西海)龙王,派去它小白龙刷刷啦啦(把雨)降。槽田(直)溢水,堰坝(似)翻江。
【油葫芦】这雨儿真(的)好个爽,大爷哼山(歌直把脑)袋晃。村民们赶紧(播种又)栽秧。上山休等鸡儿唱,回家须等星儿亮。西沟栽瓜祖(孙)三,东岸栽苕姐(妹)俩。这秋来同把丰收望,从此雨(顺风调)满粮仓。
【天下乐】(田边土角开)那百合花很是香。(河里)鱼翔,(村)里事忙。感白龙大恩吐瑞祥,(村民捐钱)建白龙庙把(名)扬,塑龙身闪甲光,年年烧(香敬)酒献(食)飨。
【那吒令】(年年)上香,白龙来享;(岁岁)来享,村民祭羊;(村村)祭羊,九老敬觞。(感动了白龙在此)建水宫,修龙府,(又引来龙洞水汩)汩涌池旁。
【鹊踏枝】(修水库)坝高昂,岸深长。威远修渠(牵玉带),自贡相帮(引银潢)。水流经长街里巷,笑流经田野村庄。
【寄生草】(这美景引来众)仙游赏,(为民)驱病殃。蛇仙洗浴天条抗,村姑晒裸天神望,雷神放电山成象。青龙嘴看美姑山,众多传说啥都像。
【赚煞尾】晚风摇,晨风唱。好一个山村水港,坐几回仙湖画舫,神仙喜这天堂。(这方水土)是吾乡,抱枕白云梁,(君可来)做做神仙也不妨。杯酒神话酿,勿将白龙忘。造福人间也(地)久天长。
五、白龙池赋
山王殿下,白龙池边。穹窿气象,随四序以幻彩;沟壑威仪,峙千峰而摩冠。春则绿茵铺蜀锦,缀岩花野果;夏则嘉木垂碧阴,飘岚彩晴烟。秋有丹叶燃霄岫,乍闻疏林清籁;冬有寒梅映冈岩,遍铺雪地霜天。霁色朝浮,若仙袂之轻曳;烟光暮合,似冰绡之暗抟。深谷盘螭,襟带两岸;长湖卧镜,招引群仙。轶事流传,逾百年而弥久;灵踪演绎,经千载而愈鲜。闻之则有滋有味,信之则无恼无烦。 昔夏旱连伏,骄阳炙野;云霓匿影,雨泽何处。草枯而飞蓬,田裂而扬土。鹧鸪不栖,丘壑含哀;蝼蚁难觅,生灵饮苦。七秩老人,率百姓以求神;七日高香,祈龙王以垂澍。诚至矣,动西海龙王之恻隐,遣小白龙临凡而布甘露。檐间流滴沥,村塘水满;山中响潺湲,溪河水注。于是乎田夫抢插青秧,村姑抢栽红薯。晴后蛙鸣鼓野,似颂丰登之兆;秋来稻浪翻金,如庆稔岁之舞。自此而风时序,雨应节,仓廪饶,衣食足。田塍篱畔,百合绽雪,犹铭龙恩之哺。 民感白龙之德,捐赀构庙,勒石颂勋。能工绘其神貌,巧匠雕其灵身。家家俎豆颂德,岁岁弦歌祭神。白龙感斯之诚,乃于河底营水府,龙宫毓泉根。其水也,或自地心喷玉,聚为葫芦清潴;或从石窍迸珠,涌出龙洞甘津。滋禾黍以盈畴,济井泉而奉君。悟相生之理:非恩无以报德,非德无以承恩! 夫池有龙则灵,境有龙则瑞。是亦传说纷纭,其情也诡。一龙潜湖,八仙戏水。铁拐李倾酒葫芦,泉添疗疾之效;白蛇浴罢吟歌,青蛇沐罢晒腿。忽触玉皇之震怒,命雷神以问罪。乃使大象化象鼻岭,大佛化三尊佛,雷神化雷打石,村姑化美女山,青蛇变青龙嘴。仙姿仙气,恍乎若即若离,如痴如醉。 天工不少,地利何多。白龙吐珠,汩汩一川玉液;葫芦蓄水,盈盈万顷碧波。松涛振谷,似奏钧天广乐;鹤唳穿云,如传阆苑清歌。渠分九曲,穿田入亩;涵通百隧,越岭翻坡。入厨烹馔美,归海任舟梭。观自贡之邑,威远之畴,遍野琼柯。且夫更怀远志,去经大风大浪,复走大江大河。歌曰: 深壑藏幽境,连峰枕碧津。 玉泉梳帝女,水府潜龙神。 几块碑铭寂,千家野老亲。 不求西海贵,长作守湖人。
注:根据刘纬度先生《神仙相会“白龙池与葫芦口”的传说》一文创作,特此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