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醉蝶花 赖格彦 花红叶翠,风展娇羞媚。凤蝶翩跹伊人醉,谁把霞光揉碎。 纤尘不染平生,素雅尽绽浓情。又是花开花落,何时一梦能醒。
鹧鸪天 夏云 吴浩(贵州) 万态云涛卷碧穹,携风布雨任西东。时凝玉絮浮晴昊,忽化苍龙破远峰。 虹饮涧,日烧彤,一川烟水写溟濛。谁擎翠盖摇清影?风骨原来天地同。
八六子 灵香院 清贫乐(武汉) 问高僧。满山戈壁,观音能显神灵。看寺院峭立云端,鸿雁翱翔旷莽,门徒远遥暗惊。 黎民有盼清明。拜佛乞求财富,烧香迫促虚名。大漠卷黄沙,路人稀少,鸟禽声断,怪石狰狞,君知否、信仰从来各异,释宗不断分形。正玄凝。低回又听磬声。
扬州慢 夏日游兰亭 李必剑 修竹涵烟,茂林分翠,会稽夏木阴阴。映鹅池碧潋,正白羽浮沉。溯曲水、流觞石畔,墨痕犹沁,千载遗音。怅空亭、残碣斜阳,谁抚瑶琴。 右军祠外,剩荷风、暗度疏襟。叹魏晋风流,觞歌事杳,鹤迹难寻。万古稽山如黛,云岚处、隐逸初心。待归时重顾,青峰还作长吟。
〔正宫•塞鸿秋〕游庐山含鄱口 刘建华 汉阳峰上飞龙凤,含鄱口里吞螺粽。云山雾罩神仙洞,蝉鸣鸟语松涛共。遥看五老峰,惊醒千秋梦,犁头尖顶风光颂。
自寿 李斌 闲居老舍了无愁,乐自园中万步留。 昔得行吟千里韵,今多坐赏一窗秋。 尘机已远去归去,酒兴相疏收可收。 与友聊存家合事,安心百岁懒吹牛。
邱俊标点评: 这首七律以“闲居无愁”总起,通篇漾着冲淡自适的意趣。园中漫步、窗下赏秋,将日常闲趣化作诗中景致;昔时行吟与今日静赏对照,显岁月流转中的心绪沉淀;“尘机远去”“酒兴渐疏”,道尽抛却俗务后的通透,与友闲话家事的细节,更添生活实感;末句“安心百岁懒吹牛”,以朴语收束,回应开篇的无愁之乐,见出不慕浮华的真性情。全诗如行云流水,于寻常生活中提炼安然之境,淡而有味,余韵绵长。
西窗小景 黄新南 西窗小立月初肥,帘外流萤蘸露飞。 四壁虫鸣清夜永,犹闻隔壁卖瓜归。
邱俊标点评: 此诗得晚唐绝句神韵,风格清逸冲淡。“月初肥”状新月渐满,“蘸露飞”写流萤掠露,意象寻常却含殊趣,见炼字精警;四壁虫鸣衬清夜悠长,隔壁卖瓜声添人间烟火,以动显静,愈见幽寂。诗人于西窗小立,观月、赏萤、听虫、闻市声,闲逸之情隐于清景,不作激语而意自足,恰如王夫之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之变,于寻常物色中品出真趣,余味轻扬。
感怀 乐以忘忧(李国麟) 流年已误风尘老,倦客方知岁月浮。 夜雨频敲寒枕梦,野花徒发故园丘。 残荷卧水凝霜骨,断雁嘶云过野洲。 欲寄孤怀难觅句,满阶梧叶积深愁。 楼后人点评: 此一首感怀,用语立意皆有可法之处,见作者笔力之高。首联以对仗起笔,颇见功力,尤以已误,方知见笔力。中二联情景相发,各有所重,亦见布局谋篇之妙。结联景语而言情,亦得含蓄之法。略觉景物过密而稍嫌未达圆融。
登彩云南现楼 李冠群(河南) 汉家风月两千秋,流彩南疆第一楼。 入眼茫茫云海阔,敞襟灿灿画图收。 鹤书藏典承薪火,滇史裁声有远猷。 瑞霭重重涵物我,凭栏涤尽几多愁。
楼后人点评: 登楼,自古以来不乏名篇,此一首登楼,亦见作者胸襟。首联数字之运用,颇见匠心,自得楼之神韵。中二联意象亦颇有超妙之韵,结联归结自身,自是律诗正法。略觉重字稍逊而未圆融,颔联对句亦稍嫌弱。
水调歌头 青藏铁路礼赞 孙照闻(山东) 铁蟒破云去,万里叩天都。雪梁深壑,今作来去坦平途。凿罢千年冻土,更架横虹飞渡,轨枕量寒隅。布达拉遥望,金顶耀仙庐。 唐古雪,昆仑月,映冰壶。长龙呼啸,汽笛嘹亮震天衢。窗外经幡漫舞,游牧羌塘如故,圣境本无殊。哈达连京藏,四海共康图。
西楼点评: 这是一曲现代文明与雪域圣境和谐共生的赞歌,视域开阔,笔力雄浑,豪放壮美。上阕首拍以“铁蟒”做喻,“破”“叩”二字力有万钧,奠定全词基调。二拍通过今昔对比,展现征服天险的伟大成就。三拍再以"凿""架"二字展现建设者的艰辛与智慧。尾拍暗示铁路不仅连接地理空间,更沟通了世俗与神圣。下阕首拍“唐古雪,昆仑月,映冰壶。”时空交错,通过想象,构筑唯美的穿越古今的静止画面。二拍以声衬静描绘铁路带来的现代气息。三拍通过乘客视角再现亘古不变的游牧生活,暗示现代文明并未破坏藏地传统文化,而是与之和谐共存。尾拍升华铁路建设的意义,民族团结,四海一家。传统诗词如果融入了现代元素就会展现无穷的蓬勃的生命力,此词胜无病呻吟、小楼一统、春花秋月者多矣!
浣溪沙 偶遇 董峰(江苏) 惊诧双眸偶遇时。漫将白首对衰姿。曾经多少说来迟。 昔日行踪何处是,如今面貌已然非。释怀只有梦依稀。
西楼点评: 这首词以简练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久别重逢的复杂心绪,成功地将一次偶然的相遇升华为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思考。情感从“惊诧”到“怅然”再到“释怀”,流露出的岁月沧桑今昔错位的无奈,共情共鸣。诸如“人生若只如初见”“此情可待成追忆”“若教眼底无离恨”纷至沓来。
八六子 夏 静水 步长堤。柳垂波碧,薰风懒荡柔丝。看变幻浮云黑白,远飞灵鸟高低,逸情不移。 春光休要穷思。夏色寄怀犹醉,来来往往无悲。放眸去、平湖接天圆翠,粉荷摇曳,乱蛙争鼓,更临缕缕斜阳照晚,悠悠兰棹归湄。惜今时。芬芳漫裁入诗。 江边老吕点评: 上片一拍近观,二拍远望,夏之态。换头果断,后续扣稳主题,长拍落于荷塘,收束从容。平淡中自酹趣味。
楝花 水冰 浅紫玲珑映日斜,香风摇翠影交加。 几番花事春归了,惜剩空枝对绿纱。
天许点评:前两句描写楝花的形态,细腻传神。善于利用颜色,动态,故画面生动鲜明。转句抒发时光流逝,美好难以长存的叹惋。结尾补足春归花落后的景象,不言愁而愁自见,含蓄深沉。最后一句惜字可以不要,因为空枝的空,把惋惜之意已经表露无遗了。
轻纱绕梦 巴马 村深十里树生烟,梦在青山碧水边。 松下阿婆长细语,风来云过不知年。
天许点评:笔墨能准确的对立意完成表达任务。梦在青山碧水边,表达轻灵,造句非常好。第三句写入人物,场面生动可感,阿婆的快乐的精神状态,也侧面写出了巴马的环境之美,结尾不知年是核心意思,但如果就直接说“不知年”就干瘪,加上风来云过,就有了画面感,形象可感。---写诗就是要这样,写景非常重要,有景,有物象,诗才可感。整首情景人以及抒情,融合无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