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回复: 10

菩萨蛮回文词的产生与发展

[复制链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萨蛮回文词的产生与发展   许传刚
  菩萨蛮是写得最早、方法最多、首数最多的词牌。两两回文(含图灵檀几、花樽、穿心回文体)、上下句回文与本句回文结合、联回文(联折叠回文)都是符合词牌的回文。折叠回文、通体回文数量也很多,但它们其实不合词谱,是冒名顶替的产物,可称之为变体。
  菩萨蛮写得最多的有樊增祥22首;华彬12首;毛奇龄12首;刘鉴10首;俞彦10首;俞琎9首;刘焘8首;熊应祚8首;苏轼7首;王齐愈7首。
  一、《菩萨蛮》的别名及出处                     
  菩萨蛮,又名菩萨鬘、菩萨蛮引、菩萨蛮慢、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巫山一片云、子夜歌、城里钟。
  别名来源于:“重叠金”得名于词牌中“两句一换韵,平仄交替”的格律特点,按温庭筠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
  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易与诗《子夜歌》混),一名“菩萨鬘”,杨升庵改蛮为鬘。
  据文献记载,《菩萨蛮》曲调在演变过程中与晋代民歌《子夜歌》存在关联。南唐李煜曾以“子夜歌”为名创作词作,后因曲调微调而更名为《菩萨蛮》。这一命名变化反映了唐宋时期词牌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时代差异产生的名称更迭现象。唐代佛教兴盛,“菩萨鬘”(即菩萨冠饰)的意象与《子夜歌》的宗教色彩相互融合。教坊曲《菩萨蛮》可能吸收了佛教音乐元素,而“子夜”在佛教语境中常象征静谧与超脱,两者结合形成“子夜歌”这一别名。需注意的是,晋代《子夜歌》本为乐府诗题,得名于女子“子夜”创作此曲的典故,与词牌《菩萨蛮》的“子夜歌”别名虽名称相同,但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体裁。
  该词牌多用于描写闺怨、女性生活,尤以《花间集》收录的温庭筠十四首相为代表,故别名“花间意”体现其婉约风格。宋朝韩淲菩萨蛮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
  韩淲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
  韩淲还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
  韩淲还有“晚云烘日枝南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萨蛮》词牌别称“城里钟”的由来,可能与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的钟楼报时制度相关。作为唐代教坊曲,该词调在宫廷与民间广泛流传时,其节奏韵律或与钟楼报时的钟声节奏相契合。这一别称既体现了词牌的音乐性特征,也反映了唐代城市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巫山一片云本巫山一段云的别称,有人混于菩萨蛮,出处未找到。大概因词作常借用巫山神女典故,衍生出《巫山一片云》的别名。
  “菩萨蛮”的回文词体又名《联环结》,为王齐愈所取。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菩萨蛮》的来源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起于唐末。当时教坊(宫廷里的音乐官署)乐工为描写当时“女蛮国”的生活习俗而创作了《菩萨蛮》。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南部新书》及唐苏鹗《杜阳杂编》云:唐宣宗(李忱)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1年前后)初年,女蛮国(位于下缅甸的罗摩国)入朝进贡双龙犀(上面有两条龙,龙鳞、龙鬣鬃、龙爪、龙角都有:“”),明霞锦(这种锦的香味是从水香麻中精炼出来的,这种锦光彩辉映,浓香能附在人身上,各种颜色交错相配,比中国的锦还要好:“”)。其国人束着高高的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谓之“菩萨蛮对(队)”(菩萨蛮本女弟子舞队名,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菩萨蛮酋称女蛮),谱作曲词,遂为词名(《杜阳杂编》:“大中(公元847-859年)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代崇尚佛教,有一种著名的娱佛舞叫“四方菩萨蛮舞”,据说是由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编导。其舞是礼佛的舞蹈,也是表演性舞蹈。其音乐,舞蹈,服饰均来源于女蛮国贡唐的“菩萨蛮舞”,舞蹈非常优美,兼有仙意,舞队一出,如佛似仙。此后,每逢佛诞日,于宫中,结采为寺,集数百人作“四方菩萨蛮舞”。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据《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丞相假飞卿所撰密进之,戒以勿洩”。
  《菩萨蛮》曲的曲牌后用为词牌。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菩萨蛮》首创者的考证
  “菩萨蛮”作为词牌据传最先是李白所作(据传而已,别当真的)。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据《杜阳杂编》记载:“‘菩萨蛮’曲调为唐宣宗大中初年因女蛮国入贡而编创的,则李白当时还无此曲调,自不可能有此词作”。但据《教坊记》著录,唐玄宗李隆基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间已有“菩萨蛮”曲名,敦煌民间词中也有“菩萨蛮”词作。《教坊记》是中国古代音乐著作,唐代崔令钦著,书成于唐肃宗李亨宝应元年(762年)。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引近人杨宪益《零墨新笺》说,谓“菩萨蛮”是《骠苴蛮》或《符诏蛮》之异译,其曲调乃古缅甸乐,开元、天宝时已传入中国,这样的话则李白写作“菩萨蛮”词时间上就有可能了。
  如此说来,“菩萨蛮”作为词牌,最先也许为李白所作,但当时有可能是叫《骠苴蛮》或《符诏蛮》。到了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入朝进贡,由于女蛮国伶人的打扮酷似菩萨,遂以“菩萨蛮”称之,《辞源》:“蛮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泛称”。唐人把女蛮国的使者称为蛮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而制此曲。由于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教坊乐工为描写当时“女蛮国”的生活习俗而将李白的《骠苴蛮》或《符诏蛮》为蓝本创作了《菩萨蛮》而歌咏也是有可能的,既然谱作曲词,遂为词名。后来杨升庵改蛮为鬘,已失其本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菩萨蛮》回文词及其小类别
  “菩萨蛮”的回文词体又名《联环结》(王齐愈所取)。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回文是文人的一种文字游戏,由于“菩萨蛮”结构上的特点,宋文人喜欢用回文的格式来作词。
  菩萨蛮回文,历史上第一个回文词,最先是两两回文形式,刘攽是首创者,但因为失传,我们现在都以为是苏轼首创,其次是王齐愈的。从古至今,因此词牌易写而写作者甚众,是回文词中数量最巨的一种类型。其一步一回首,对写离情别绪,绵绵曲折之情较适宜。但因回文太密,难于伸展,佳品不如虞美人甚远。
  大约在元代,出现通体菩萨蛮回文,这种回文较舒缓,内容好安排,作品的质量比两两回文强多了。但是通体菩萨蛮回文不合词谱,属于变式。所谓变式,实际就是顺读时词谱正确,回文时词谱出现一些错误,却又不舍得放弃的一种格式。
  流传下来的菩萨蛮小类较多,最常见的是两两回文,它还演化出图体词灵檀体和花樽。有一幅回文题扇图,那是文字排列游戏,与菩萨蛮写作变化无关。
  菩萨蛮除了两两回文,还有一种折叠回文。但流传最广的却是属于变体的通体回文。还有一种较少见的错杂回文,是上下句回文与本句回文结合的形式。还有一种极少见,不为人注意的联回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菩萨蛮回文的各种写法
  (一)、菩萨蛮两两回文
  【一】概况

  除了可用菩萨蛮的各种叫法,两两回文法也有许多叫法,也叫连环结、倒句回文、上下句回复式、一句重读回文、随句回文、逐句回文、随句回文。
  连环结为王齐愈所取,如清朝翁与淑的连环结《菩萨蛮》。倒句回文如明朝佘翘、清朝张习孔的倒句《菩萨蛮》。随句回文见明朝卞远文的《菩萨蛮》。逐句回文见明朝马朴、沈延铭的《菩萨蛮》。一句重读回文见明朝刘然的《菩萨蛮》。
  词谱
    ⊙○⊙●○○▲ ⊙○⊙●○○▲ ⊙●⊙○△ ⊙○⊙●△
    ⊙○○●▲ ⊙●⊙○▲ ⊙●●○△ ⊙○⊙●△
  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回文谱
    ▲○○●○○▲ ▲○○●○○▲ △●⊙○△ △○⊙●△   
    ▲○○●▲ ▲●○○▲ △●●○△ △○●●△
  两两回文是回文词中出现的最早的回文方法。两两回文《菩萨蛮》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回文词,宋朝时便有,刘攽首写,但词失传。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菩萨蛮回文是苏轼的,其次是王齐愈的。写这种体的人很多,尤其是近年的网络更流行。实际只要写四句,每一句的下一句就是这句的回文。
      菩萨蛮·闲情二首    (宋)苏轼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注释  邮便,邮递的书信。
  四首两两回文《菩萨蛮》是现存最早的回文词,作于神宗元丰三年庚申黄州。苏轼共写了七首两两回文《菩萨蛮》。《菩萨蛮·四时闺怨回文,效刘十五贡父体》,“效刘十五贡父体”可见两两回文的菩萨蛮并不是苏所创,而是刘贡父(攽)创。苏轼《与李公择》(黄州)“效刘十五体,作回文菩萨蛮四首寄去,为一笑。不知公曾见刘十五词否?刘造此见寄,今失之矣。”此为刘攽所创的证据。
  苏轼的好友王齐愈是第二个写两两回文《菩萨蛮》的,他写了七首,给这种写法定名为联环结,因此“联环结”成为回文词中第一个术语。
  一时写作的人甚多,晁元礼、赵子崧、王炎、鉴堂、王安中、刘焘、张孝祥、程垓、曹勋、梅窗等名家都有词作,连理学家朱熹都写了两首,两词皆作于绍兴年间。朱熹词作不多,且满纸道学气,人们不喜欢读他的词作,《草堂诗余》评:“公词十六首,道学气满楮,二词其近致者。词非公所短,但不肯谐诗。”他这两首回文词却成了名篇,明朝薛瑄《读书续录》:“晦庵先生回文词,几于家弦户诵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5-8-29 09:39 编辑

  【二】发展
  1.清朝的华彬写两两回文《菩萨蛮》时想到了使用杂体诗词的集句方法,从而为回文词写作增添杂体因素,扩大回文词的写作思路,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
从此回文词不但在回文方法上不断创新,在写作方法上更是五彩缤纷。
  2.清朝的万树把两两回文《菩萨蛮》制成图诗《灵檀几》(菩萨蛮),从此回文词有多出了一条图诗的途径。
  《菩萨蛮》原词谱
    ⊙○⊙●○○▲ ⊙○⊙●○○▲ ⊙●⊙○△ ⊙○⊙●△
    ⊙○○●▲ ⊙●⊙○▲ ⊙●●○△ ⊙○⊙●△
  图形为几形,所以叫灵檀几,是两两回文中利用公用字的特殊形式。极少看到人写这种体,是万树首创的,但继承者寥寥,今写作的几乎都是奇诗派人。与两两回文一样,实际只要写四句。其中有四个字要公用,分别为2、13、25、34;6、9、35、44;15、24、27、32;19、20、37、42。
  菩萨蛮灵檀几读法是两两回文,因为有四个公用字,所以44个字的菩萨蛮只要写18个字,把它排成几案的图形。读法有两种,一种是先上横,再竖,再横,再竖。一种是先横后竖。到底用哪一种,关键是第三句的第二字要仄声,看它排在哪。两竖先左还是先右呢,也得根据词谱第二字的平仄来决定。
  先上横,再竖,再横,再竖的作图方法:
  几面为第一联,右足为第二联,横杠(抽屉)为第三联,左足为第四联。共有4个公用字(或叫借读字),首联的二字与六字,竖行各第三字。
  读法:
  这是古图,自然按古代习惯读。
  横的读法,从右读到左,再逆读,从左读到右。
  竖的读法,从上读到下,再从下逆读到上。
  图形:
    ▲△2○●○△1▲
     ●    ●
     ▲4●○○▲3
     ○    ○
     △    △
  刚刚(许传刚)整理的灵檀几谱:
    ▲△1○●○△2▲   △1●▲3○△  ▲3○○●▲4  △2●▲4○△
      菩萨蛮·寒梅      (清)万树
    小窗横影残梅老
     明   作
     月夜深香雪
     映   花
     光   飞
    老梅残影横窗小,小窗横影残梅老。梅作雪花飞,飞花雪作梅。
    雪香深夜月,月夜深香雪。窗明月映光,光映月明窗。
  评析  第四联要先下后上去读。
  3.灵檀几不但用于词,也可用于诗(刚刚首用),用于775555式的诗 。下面是诗例:
  诗谱
    ▲▲(a)○○○▲(b)▲ ▲▲(b)○○○▲(a)▲ ▲(c)○●●○(d) ○(d)●●○▲(c) ▲(a)○▲(c)●○ ○●▲(c)○▲(a) ▲(b)○○●(d)▲ ▲●○(d)○▲(b)
  图形
    ▲(a)○○○(b)▲  
      ○    ○
     (c)○●●(d)
      ●    ●
      ○    ▲
  制法与读法:按古代习惯则从右到左,按今习惯则从左到右,此按今。
    冰洁(灵檀几)  刚刚
    晶莹亮丽好精灵
     柱   诚
     凌雪欺霜露
     空   至
     降   情
  读为
    晶莹亮丽好精灵,灵精好丽亮莹晶。
    凌雪欺霜露,露霜欺雪凌。
    莹柱凌空降,降空凌柱莹。
    精诚露至情,情至露诚精。
  4.花樽
  这是菩萨蛮的另一种图形
,首见《回文类聚》。可排成长脚樽的形状,所以叫花樽。文字成王字形,19个字,横皆5字,竖为七字,凡交接处都是共用字(共3处)。读法:先从上到下读中直七字,再逆读,次上横,再次中下横,各五字先顺读,再回读。
      花尊  菩萨蛮·秋闺   《回文类聚》
  
  
    空飘乱叶红
      云
      飞
    杪树过啼鸟
      横
      山
    幽窗半掩愁
  乱\过\半三字直横俱用,每字用4次,得词一首。
  读为
    乱云飞过横山半,半山横过飞云乱。红叶乱飘空,空飘乱叶红。   
    鸟啼过树杪,杪树过啼鸟。愁掩半窗幽,幽窗半掩愁。
  5.穿心回文体  
  祝定国首创。
图形作法:一二三联竖排,一居中,二右三左,第四联横排居中。第四联的中间三字是公用字。
  读法:先竖后横,先中后右再左。横行由右读到左。
      菩萨蛮穿心回文体 (卅字形)谱:
    ▲○○●2○○▲    △●●1○△  ▲○○3●▲   △●1●2○3△
  图形谱:
       ▲
     ▲ ○ △
     ○ ○ ●
    △○3 ●2 ●1△  
     ● ○ ○
     ▲ ○ △
       ▲
  
      长夏客中遣兴  调寄菩萨蛮   祝定国  见《回文集》392页
      客
     友中槐
     情愁影
    阴浓度密吟
     似空侵
     酒长阶
      月
    客中愁度空长月,月长空度愁中客。槐影密侵阶,阶侵密影槐。
    友情浓似酒,酒似浓情友。吟密度浓阴,阴浓度密吟。
  6.1944年2月,侨居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库斯坦那伊的冼星海,将清朝丁澎(丁药园)《菩萨蛮·回文》谱成回文乐曲,回文词与回文乐完美地结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菩萨蛮折叠回文
  1.首创者泽源,但不成功。
除了一二句,其他都不合词谱。合谱的折叠回文实际不存在。相差太大,连变式都说不上。
  2.但是可以变通为把1、2句当一句,3、4句当一句,5、6句当一句,7、8句当一句,成四组句子折叠回文,读出第二首菩萨蛮(联折叠)。
  词谱
    ⊙○⊙●○○▲ ⊙○⊙●○○▲ ⊙●⊙○△ ⊙○⊙●△
    ⊙○○●▲ ⊙●⊙○▲ ⊙●●○△ ⊙○⊙●△
  回文谱
    ▲○○●○○▲ ▲○○●○○▲ △●⊙○△ △○⊙●△ 
    ▲○○●▲ ▲●○○▲ △●●○△ △○●●△
  正格菩萨蛮折叠回文首创者为华彬。
      菩萨蛮二调   (清)华彬
    翠屏开处无心赏,泪痕双涌潮随长。初会是深盟,如何问卜灵。   
    落花愁日嫩,薄幸真成论。青鬂约钗欹,乘风晚燕飞。
      回文
    长随潮涌双痕泪,赏心无处开屏翠。灵卜问何如,盟深是会初。   
    论成真幸薄,嫩日愁花落。飞燕晚风乘,欹钗约鬂青。
  3.也可以头两句句折叠,后面三个联折叠。首创者为刚刚。
      菩萨蛮·冬思   刚刚
    雪窗纱透横斜影,月寒凄处空帏冷。熏炷细香檀,沉沉正夜阑。   
    梦乡寻故里,静极忧悲思。情爱叹遥遥,倾心苦悴憔。
      回文(折叠与联折叠结合)
    影斜横透纱窗雪,冷帏空处凄寒月。阑夜正沉沉,檀香细炷熏。   
    思悲忧极静,里故寻乡梦。憔悴苦心倾,遥遥叹爱情。
      回文(联折叠)
    冷帏空处凄寒月,影斜横透纱窗雪。阑夜正沉沉,檀香细炷熏。   
    思悲忧极静,里故寻乡梦。憔悴苦心倾,遥遥叹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5-8-29 09:44 编辑

 (三)、通体回文(变式)菩萨蛮
  又叫倒菩萨蛮、重叠金。
  1.一般的说是元朝的刘因第一个写菩萨蛮通体回文词。但他写的一不合平仄二不合韵。
  2.真正第一个写菩萨蛮通体回文词的是明朝邱浚的菩萨蛮。

      菩萨蛮·秋思    (明)邱浚
  予幼时尝读朱文公、刘静修文集,俱有《菩萨蛮》回文词,惜其随句倒读,不免意复,不如至尾读回为妙。曾以“村居”为题作一阕矣,后失其稿,闲中复戏作此云。
    纱窗碧透横斜影,月光寒处空帏冷。香炷细烧檀,沉沉正夜阑。   
    更深方困睡,倦极生悲思。含情感寂寥,何处别魂销。
      回文
    销魂别处何寥寂,感情含思悲生极。倦睡困方深,更阑夜正沉。     
    沉檀烧细炷,香冷帏空处。寒光月影斜,横透碧窗纱。
  “思”,仄声。《曾国藩第一部||血祭》借用了这首词。
  评析   邱浚是第一个写菩萨蛮通体回文的,创新的功劳不可抹,但淆乱山河的过失也不容掩过饰非。顺读的词,最后一句本应⊙○⊙●△,但“何处别魂销”却成⊙●⊙○△,2、4两字的平仄交换了,这是不合律的妄自改动。另有38、41也不合。即使如此,回文二四字虽然平仄对了,仍多处不合:7、9、36三处不合,这样顺读4处不合,回文3处不合,这也能叫菩萨蛮么?
  作者对菩萨蛮历史上的两两回文,指出其“不免意复”(回文的通病)是对的,想通过通体回文,把距离拉远(距离产生美),达到以“免意复”的目的,想法也是不错的。但是他忽略了“填词”不是“写词”,谱是不能随心所欲改动的(其实格律诗也如此,格律能乱改么),否则,一个词牌会出上百个、几百个谱。因此他的菩萨蛮,无论是顺读还是逆读都是错误的,让我打分的话,50分已是看在名人效应上了。
  明清时的菩萨蛮通体回文几乎都是这种顺读2、4、38、41字不合谱。回文7、9、36三处不合的情况。共7处不合谱。
  明清时用的回文谱:
    △○⊙●○△▲ ●○⊙▲○○▲ ⊙▲●○△ ⊙△●●△
    ⊙△○●▲ ⊙▲○○▲ ⊙○●▲△ ○●⊙○△
  顺逆都是36、38、41、43不合原谱。共8处不合谱。因此明清时菩萨蛮不存在真正的通体回文。
  3.菩萨蛮通体回文只能是变式,但写作的人非常多。回文谱中,2、4、7、9、36、38、41、43字平仄都不对,清朝林企忠(康熙朝人)已指出,通体回文菩萨蛮中“尝见作者多将末联倒转,以调平仄,毕竟牵强。今皆以平仄二音之字填入,庶几合调,但才拙学疏,深愧不能工耳。”比如(明)邱浚的最后一句“何处别魂销”(○●●○△)就是倒转,不合⊙○⊙●△。因此林企忠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用两读字。林企忠这个想法是对的,我编的《回文词谱》就是受到他的启发。
  那么两读字的回文谱应该为
    △□⊙■○△■(韵) ●□⊙▲○○▲ ⊙●●○△ ⊙△●●△
    ⊙△○●▲ ⊙▲●○▲ ⊙●●■(韵)△ ○□⊙■△
  只是两读字未免太多了(7个),所以林企忠叹曰:“但才拙学疏,深愧不能工耳”。刚刚主张在关键处才用两读字,一般也就两三个。两读字用到六七个,一是写作太难,二是读起来肯定结结巴巴。即使有这种回文谱,也没有人去填的;即使有人去填,不加注释,人们一般也读不来的,因此这个回文谱注定出不了娘胎。
  4.菩萨蛮通体回文的试验。
  a.华彬的按谱填写试验。
华彬有一首不用明清人的谱,他按谱填,顺读标准,但回文就不可能合谱了,有9处不合平仄。
      菩萨蛮·游仙词   华彬
    石梁桥挂遥泉急,别怀长恨幽期隔。山露半痕青,闲云远树停。   
    世间人径辟,此度曾欢极。仙洞识缘奇,笺书托燕飞。
      回文
    飞燕托书笺奇缘,识洞仙极欢曾度。此辟径人间,世停树远云。   
    闲青痕半露,山隔期幽恨。长怀别急泉,遥挂桥梁石。
    ⊙○⊙●○○▲  ⊙○⊙●○○▲  ⊙●⊙○△  ⊙○⊙●△
    ⊙○○●▲  ⊙●⊙○▲  ⊙●●○△  ⊙○⊙●△
  b.徐基重叠金试验
      秋江夜泛调寄重叠金回文一首    《十峰集》徐基
    清风起舞歌明月,秋山壁赤黄飞叶。霜白影披星,稀光夜藉行。   
    江长流水顺,舟涌惊波震,无怀寄洞仙,游客步前川。
      回文
    川前步客游仙洞,寄怀无震波惊涌。舟顺水流长,江行藉夜光。   
    稀星披影白,霜叶飞黄赤,壁山秋月明,歌舞起风清。
  说明  徐基说:“重叠金即菩萨蛮末二句第四字,应先平后仄,因碍回文稍微变通,更仿为词余。”
  c.林企忠试图以“以平仄二音之字”解决平仄不当的问题。
      菩萨蛮·早春阴雨回文    (清)林企忠
  尝见作者多将末联倒转,以调平仄,毕竟牵强。今皆以平仄二音之字填入,庶几合调,但才拙学疏,深愧不能工耳。
    栏凭独冥微寒凝,雨和云淡添春病。花暗语莺悭,香胎粉蝶孱。   
    芳梅飘砌舞,如梦随风去。倦醒怯重愁,新谙旧思忧。
  分析  林企忠,康熙朝人。用平仄二字(重、思)来协调最后两句,方法不错。也是最早认识两读字解决回文平仄不谐问题的人之一。问题是不止最后两句,还有七个地方要解决。
  0.0
  刚刚推导出的回文谱  
    △□⊙■○△■(仄韵)  ●□⊙▲○○▲  ⊙●●○△  ⊙△●●△
    ⊙△○●▲   ⊙▲●○▲  ⊙●●■(仄韵)△  ○□⊙■△
  两读字七个,太多,难写。奇诗派人天涯客车、小溪细语都写出了真正的菩萨蛮通体回文。
    菩萨蛮·秋夜思(通体回文词) 小溪细语
    飘旋枫莹霜桥漫,水浪湖静平心盼。只影眷垂牵,柳枝别淡烟。
    涧溪清映树,近见知前路。月过夜叹伤,堪思怨更长。
      回读
    长更怨思堪伤叹,夜过月路前知见。近树映清溪,涧烟淡别枝。
    柳牵垂眷影,只盼心平静。湖浪水漫桥,霜莹枫旋飘。
  评析  7个两读字。旋、莹、漫、浪、叹、思、更,都是两读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上下句回文与本句回文相结合菩萨蛮
  第一句第二句各自本句回文,第四句是第三句的回文,第六句是第五句的回文,第八句是第七句的回文。
  回文谱
    ▲○○●○○▲ ▲○○●○○▲ △●⊙○△ △○⊙●△
    ▲○○●▲ ▲●○○▲ △●●○△ △○●●△
  此法可能是文瞻首创,但有两处不合平仄。只他一人写过,因此尚无正确的词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402
贡献
22256
金钱
2923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上下句回文与本句回文相结合菩萨蛮
  第一句第二句各自本句回文,第四句是第三句的回文,第六句是第五句的回文,第八句是第七句的回文。
  回文谱
    ▲○○●○○▲ ▲○○●○○▲ △●⊙○△ △○⊙●△
    ▲○○●▲ ▲●○○▲ △●●○△ △○●●△
  此法可能是文瞻首创,但有两处不合平仄。只他一人写过,因此尚无正确的词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6345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44
贡献
6467
金钱
917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1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细致的研究,是研究菩萨蛮回文的第一人。
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1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