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回文联珠·万里长江一系八首(中华通韵) 作者:薛志鹏
【一】首联起句·正序 一泓出广汉
长水一泓出广汉,汉河归路乘飞霜。 霜摇鹤羽千堆雪,雪唤冰斛万壑荒。 荒野朔风辞过雁,雁啼星斗傍云江。 江清梦影孤舟远,远望东流去水长。
【二】首联起句·反序 去流东望远
长水去流东望远,远舟孤影梦清江。 江云傍斗星啼雁,雁过辞风朔野荒。 荒壑万斛冰唤雪,雪堆千羽鹤摇霜。 霜飞乘路归河汉,汉广出泓一水长。
【三】颔联起句·正序 霜摇千堆雪
霜摇鹤羽千堆雪,雪唤冰斛万壑荒。 荒野朔风辞过雁,雁啼星斗傍云江。 江清梦影孤舟远,远望东流去水长。 长水一泓出广汉,汉河归路乘飞霜。
【四】颔联起句·反序 霜路归河汉
霜飞乘路归河汉,汉广出泓一水长。 长水去流东望远,远舟孤影梦清江。 江云傍斗星啼雁,雁过辞风朔野荒。 荒壑万斛冰唤雪,雪堆千羽鹤摇霜。
【五】颈联起句·正序 朔风辞过雁
荒野朔风辞过雁,雁啼星斗傍云江。 江清梦影孤舟远,远望东流去水长。 长水一泓出广汉,汉河归路乘飞霜。 霜摇鹤羽千堆雪,雪唤冰斛万壑荒。
【六】颈联起句·反序 万斛冰唤雪
荒壑万斛冰唤雪,雪堆千羽鹤摇霜。 霜飞乘路归河汉,汉广出泓一水长。 长水去流东望远,远舟孤影梦清江。 江云傍斗星啼雁,雁过辞风朔野荒。
【七】尾联起句·正序 梦影孤舟远
江清梦影孤舟远,远望东流去水长。 长水一泓出广汉,汉河归路乘飞霜。 霜摇鹤羽千堆雪,雪唤冰斛万壑荒。 荒野朔风辞过雁,雁啼星斗傍云江。
【八】尾联起句·反序 江云傍斗星
江云傍斗星啼雁,雁过辞风朔野荒。 荒壑万斛冰唤雪,雪堆千羽鹤摇霜。 霜飞乘路归河汉,汉广出泓一水长。 长水去流东望远,远舟孤影梦清江。
【注】 ①本系作品,是笔者应周总理秘书、国宝人物、书画艺术家古今明先生托付所创《三长精神诗词300首》暨《长江精神诗词100首》《长征精神诗词100首》《长城精神诗词100首》之一。 ②七律回文联珠暨七律联序双旋八章法:此法为笔者经多年研究而独创,是以七律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逐次轮换为起句,逐次化生为正、反序七律各四首,共一系八首之新格。 ③平仄与用韵规则:第一句即首句或起句,首句首字与第八句尾字即韵脚同韵同字;第二句即次句或承句,以首句尾字为此句首字,韵脚与首句首字同韵;第三句即转句,以第二句尾字暨韵脚为此句首字,韵脚与首句首字同韵;第四句即合句,以第三句韵脚为首字,韵脚与首句首字同韵。以此类推,至第八句尾字韵脚与首句首字同韵且同字,形成首尾衔连的“七律回文联珠一系八首”暨“七律联序双旋八章法”。 ④意境规则通解:本作为回文、联珠或顶针经深度融合,再极度延展,进而形成意向与意境、微观与宏观、正读与反读、情节与内容层层递进,从而诞生多重意境的“七律回文联珠一系八首”暨“七律联序双旋八章法”。 ⑤2025年6月17日凌晨,书于浙江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