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白素素

古风楹联初级班第一讲竹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3
贡献
7
金钱
10
发表于 2016-9-7 19:4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 天前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什么是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种类 ,以功用划分,可分为:春联,节日联,门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名胜联,堂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庆贺联,宣传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 2】以艺术形式划分,可分为:回文联,叠字联,顶针联,嵌字联,集句联,联边联,拆字联,玻璃对,无情对等。 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可将其分成长联和短联。 根据对联的句子多少及句子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其分成单句联、复句联和句群联三种。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法式善                平仄仄平仄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 北斗;  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东胶。  平平 (2)228、题河楼程                       平平平平 德润  平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 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 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夕,重

点评

亲,版面乱,看着眼花,入声字没找吗?才几个  发表于 2016-9-9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3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1
贡献
80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6-9-7 21: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竹组30-桃花源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答: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而作为对联雏形的对偶句,则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在唐代,各方面的条件均已具备,对联的产生,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从宋代到元代,对联一直处于“桃符诗句”和“题桃符春联”并存的时期,摘录前人或同时代人律诗中的对句来作为春联的情况应该很普遍。
而这个时期对联的最大特点是开始向各个领域深入发展了。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答:对偶句就是对联,对联种类有。胜迹联,书斋联,寿联,挽联,寿联,春联,赠联等
1、西湖龙井  张  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胜迹联)
4、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书斋联)
29、挽郑成功  玄  烨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挽联)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入仄仄平,仄入平平平入斗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入,仄平仄仄仄平平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入入仄
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入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入仄平平。

点评

没找入声字,挺省事  发表于 2016-9-9 1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2
贡献
4
金钱
6
发表于 2016-9-8 00:0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 天前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下。 对联,俗称对子。是京西乃至全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风民俗,迄今,经久不衰。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俗,唯有贴对子,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文化内涵的一种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 2.用自己的的话对联的特点 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是横着书写的。横批对于春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五、六个字的。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有几十、几百言的长联,由几个分句组成,不管怎样,每联上下联字数都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 对联的对仗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求句法相似。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 句式相当,指上联如果是四、三句式,下联也必须是四、三句式;如果上联是二、四句式;则下联也必须是二、四句式。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三、讲究平仄 对联,与旧体诗律诗的颔颈联的要求基本上一致。强调平仄,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有音律和谐美。对联的平仄要求平对仄,仄对平。也可以“一三五不论”(即句中第一、第三、第五等处于单数位置的字可以放宽要求),但是要“二四六分明”(即处于句中第二、第四、第六等双数位置的字必须严格按平仄要求)。所谓平仄,古代的“平”指的是平声,“仄”指的是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的平仄是指按普通话的读音来分的,一、二声(即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三、四声(即上声和去声,但是根据“一三五不论”的原则,可平可仄者是在一、三、五位置上,是允许的。 对联讲究平仄,读起来音韵铿锵,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 要讲究平仄,就必然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同的地方不能同字。因为如果同字了,就必然会破坏平仄相对的规则。但不能同字,如同字,就不能对仗了。 但是,根据辞不害意的原则,为了表达的需要,同字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已也允许出现,也会被人接受。这当然影响平仄了,但这就已经属于宽对一类了。宽对对于平仄和对仗的要求不是很严的。四、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从内容上看,每一副对联都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特殊情况例外,如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无情对。对联上下联的意义相同、相近、并互相补充、深化的,叫正对;上下联互相补充、深化, 从上下联的关系看,大多数对联的上下联是并列的,这通常叫做“平对”。 但也有上下联是顺承的,顺承关系还包括条件与结果,先后连接,转折连接等关系。 但是,在对联中不能出现“合掌”,即上下两联事意重复。,可将其分成单句联、复句联和句群联三种。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法式善                平仄仄平仄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 北斗;  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东胶。  平平 (2)228、题河楼程                       平平平平 德润  平仄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 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 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夕,重

点评

版面乱,入声字不全,才几个  发表于 2016-9-9 1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5
金钱
23
发表于 2016-9-8 2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日行一善 于 2016-9-8 21:39 编辑

十期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20-日行一善
1.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阐述一下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对偶句,后再唐、宋、元时期逐渐转化为题桃符春联。对联的鼎盛时期是明、清两代,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并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列于科举考试中,进入民国以后,对联除内容更新和出现一些初步的理论探讨文字外,其他方面进展不多,这个时期出了一些称为联话的书
2.用自己的的话说明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种类,在百度中找出三例不同的对联。

什么是对联?  
对联就是上下互相关联的两个对偶句
1流水对
入梦轻从梅雨季
陪她再试石榴裙

2无情对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3题联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3.从联句中找出入声字、标出平仄
(1)122、韩愈祠 法式善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有  法 八 式  学 即 昔

(2)228、题河楼 程德润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入声字:德、不、七、十、夕、百、叠







点评

入声字漏了很多  发表于 2016-9-9 1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72
金钱
235
发表于 2016-9-9 1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柳二 发表于 2016-9-5 20:35
古风楹联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21-柳二作业:1. 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 ...

风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72
金钱
235
发表于 2016-10-11 06: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柳二 发表于 2016-9-5 20:35
古风楹联初级班第一讲作业竹21-柳二作业:1. 关于对联的起源,大家去百度查查资料,用简单的话大体的阐述一 ...

老师辛苦了,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5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