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通俗化,禅境总为嘉。
日本奉为祖,美洲吟出花。
自由抒胸臆,聪慧咏桑麻。
不入唐人目,今天醉万家。
(论诗)读古今人诗有感〈新韵〉
辞浅意深能广传,
引人朗颂种民间。
写诗莫要夸才巧,
晦涩朦胧自醉翩。
附文章:
大唐最神秘诗人:国内不入流却被西方奉若神明。
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
唐代长安人。出身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30岁后隐居浙东天台山,享年100多岁。
直到18世纪前,他一直默默无闻,少人关注。到了19世纪70年代,他才作为唐代三大白话诗人之一,被世人接受和认可。
令人惊奇的是,即便被国人遗忘千年,他的作品还是传到了国外,并产生巨大影响——
他被日本人尊称为中国最杰出的诗人。日本著名小说家森鸥外以其为原型,创作了一部著名小说;
他被美国斯奈德、凯鲁亚克等众多现代诗人奉为先师,成为美国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的理念英雄;
好莱坞大片《冷山》,其原著被指向他致敬……
他,就是唐代最神秘的诗人。
他,是寒山。
1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寒山 《人问寒山道》)
这首诗清奇雅致,又明自如话,尤其体现了佛家心灵世界的宽广与自在,在《全唐诗》中被列为释家诗之首。
然而,它的主人却一直是个谜。
作为与王绩、拾得齐名的唐朝三大白话诗人之一,寒山的身世,正如莎士比亚或曹雪芹一样,具有神秘性。历史上现存的文献资料中,几乎没有关于寒山生活的记载,据说最早关于他生活的资料收集,是从19世纪开始整理的。
寒山,富有文学意蕴,显然是个笔名。在中国,寒山被排斥在正统的传统文学之外长达600多年。从12世纪到18世纪,没有任何政府官员或负责人收集整理寒山的诗歌,也没有相关人员把寒山的诗歌,归入唐代重要的诗人选集中进行出版。寒山诗歌被诗人效仿是在宋朝,如王安石、朱熹、陆游等人,但这些诗人仍没有将寒山诗作为正统诗歌,而是当做打油诗。
幸运的是,寒山诗歌最终存留了下来,因为在每一个阶段,寒山诗歌都拥有大量的佛教徒和道教徒的读者。
事实上,寒山诗歌最早广泛流行于九世纪。从9世纪到12世纪,关于寒山的传说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
有一种说法,寒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灵魂转世,他装扮成一个疯子,拜访了一座寺庙。后来,他成为了禅宗佛祖,凭借他深邃的、风趣机智的对话给人们以深刻的启发。还有一种说法,寒山被证实为是一个流芳百世的脾气急躁、性情狭隘的道教徒。传说中的寒山,掌控着道教魔法的转换:他首先作为一个穷人出现,后来变成一个富人。
如今,关于寒山的身世,又有了另一种说法。严振非指出,寒山实乃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