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5

杂谈:多情未必出华章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8 1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8 10:51 编辑

杂谈:多情未必出华章
多情未必出华章,涕泗横流染粉妆。
杨柳青青多雨露,何时日出问刘郎。
本人在《好诗三要素:真情+灵感+笔力》中说:首先必须有真情才能感人。作者有真情,或有激情,本人首先受到感动,才能有写出能感动读者的作品。这是诗歌自诞生以来的真谛。无论长篇还是绝句,无论律诗还是古风,只有激情之作才能得到读者的喜爱,才能流传至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用情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如其分。正如苏东坡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要无论何事都“凭轩涕泗流”显得眼泪不值钱,用情过度,反觉压抑。
   另外笔力要跟上。如温飞卿《苏武庙》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写作特色:凭古迹,悼先贤,感情极为真挚。这首诗的特色在于:一,时空开阔,气势悲壮,二,用典恰当,对仗工巧, 三,歌颂忠臣,正义凛然。 可见深情要有背景的衬托。就像保鲜的水分要有足够大的吸水的海绵一样。
近日见到一首《祝贺郑州珠海高铁开通》的七律:
消息传来喜泪长,老夫聊发少年狂。回旋不再折腾苦,往返终于任性翔。
心系中原情可叹,身栖南岭景堪扬。春风送爽夸高铁,两地直通歌颂章。
----整诗语句流畅气氛欢快,但感到笔力尚有不足,显得内容单薄,特别是“任性翔“”景堪扬“”歌颂章”等关键位置处的词语显得拼凑、孱弱、难以达“喜泪长”之意。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8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8 12:08 编辑

好心未必能成事,何况未必是好心。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2-8 11:3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要有灵感,未必一味用情就好,如同待人接物,热情有余,礼道不足也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发表于 2017-2-8 13: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标题无疑是对的,难得呀!
情有多重,志当然属情,趣也是情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
无论如何,既要缘情,又要得味,有情未必有诗,无情肯定无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8 13: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2-8 13:55 编辑

关于情,一般人们的认识主要是这些:

1.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2.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3.对异性的欲望,性欲。这些在佛教中叫作攀缘。

按照世俗的普遍认识是指人们对上述的这些外界刺激必须要有一定的、本能上的、生理上感受,并在外在有其相应的行为表现。但是,人类是理智的,他们意识到过度地去贪恋或是执着这些对自己的身心并没有好处,意识到对这些外界刺激所做的反应要有节制,所以后天的教化才会应运而生。比如儒家所倡导的“克己复礼”、“八风吹不动”,不受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些四顺四逆的左右,增强自身的修养。佛教更是制定了更严苛的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些后天的教化都是出于人类的理智所做出的选择。但是现在很多人,包括诗人在内,不愿受这些行为规范的约束,追求所谓的自由。但是自由并不代表着随意的放纵与无节制,必须要遵守人类社会的秩序。

上述所讲的这些对我们的诗词创作有着指导意义。《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曾经最被推崇,但是我们仔细地想一想那样做并不理智。特别是林黛玉过于贪恋情感,甚至达到一个过于自私、尖刻的地步。她在诗中所反映的也尽是哀怨之情,看见桃花落了也要落泪,自己的思想不能做主,太被外界的刺激所影响。

贾宝玉与林黛玉这两个人从小都是在府中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大的,没有任何的社会历练,试想这两个人如果真正的结合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薛宝钗则不同,颇有心计,也颇懂人情世故,所以贾府才最后选择了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这很有道理。并不是“封建统治者”要故意拆散贾宝玉与林黛玉这一对恩爱的恋人。

这就是讲了一个如何处理好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顺便讲了究竟“情为何物”?这在我们诗人群体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诗词的创作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关系处理不好可以使人的身心受到损害。比如诗人中所产生的躁狂、抑郁、哀怨等坏情绪的人的占比还是很高的。





点评

这个感觉又是如观先生的正朔观,成败论在起作用了。 红楼的结局,至今是有争议,不谈现在网络有阐述论证,黛玉某些程度上甚至比宝钗更为适合。只说史湘云。对红楼熟悉些的都懂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8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8 13: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8 13:32
关于情,一般人们的认识主要是这些:

1.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2.专指男女相 ...

这个感觉又是如观先生的正朔观,成败论在起作用了。
红楼的结局,至今是有争议,不谈现在网络有阐述论证,黛玉某些程度上甚至比宝钗更为适合。只说史湘云。对红楼熟悉些的都懂的。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8 0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