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8 10:51 编辑
杂谈:多情未必出华章
多情未必出华章,涕泗横流染粉妆。
杨柳青青多雨露,何时日出问刘郎。 本人在《好诗三要素:真情+灵感+笔力》中说:首先必须有真情才能感人。作者有真情,或有激情,本人首先受到感动,才能有写出能感动读者的作品。这是诗歌自诞生以来的真谛。无论长篇还是绝句,无论律诗还是古风,只有激情之作才能得到读者的喜爱,才能流传至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用情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如其分。正如苏东坡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要无论何事都“凭轩涕泗流”显得眼泪不值钱,用情过度,反觉压抑。 另外笔力要跟上。如温飞卿《苏武庙》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写作特色:凭古迹,悼先贤,感情极为真挚。这首诗的特色在于:一,时空开阔,气势悲壮,二,用典恰当,对仗工巧, 三,歌颂忠臣,正义凛然。 可见深情要有背景的衬托。就像保鲜的水分要有足够大的吸水的海绵一样。 近日见到一首《祝贺郑州珠海高铁开通》的七律: 消息传来喜泪长,老夫聊发少年狂。回旋不再折腾苦,往返终于任性翔。
心系中原情可叹,身栖南岭景堪扬。春风送爽夸高铁,两地直通歌颂章。 ----整诗语句流畅气氛欢快,但感到笔力尚有不足,显得内容单薄,特别是“任性翔“”景堪扬“”歌颂章”等关键位置处的词语显得拼凑、孱弱、难以达“喜泪长”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