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发表于 2017-2-17 13: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
《切韵》的制定早就考虑到了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所以才发明了反切注音,并且在韵部的分类上也是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发明反切注音的目的就是允许发音可随方言各异、随时代各异,以达到传世的目的,平水韵的编撰也是基于此项原则。
至于《切韵》制定时是究竟“揉合”了那几个地方方言或是官话可以去讨论,但是与平水韵的继续沿用关系不大。既然《切韵》的制定当初就已经考虑到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所以也允许发音随方言各异、随时代各异,那你讨论那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可以仍和古代一样,仍然可以沿用《切韵》的发音可随方言各异、随时代各异的原则,用今声来朗读,允许用普通话来朗读、也允许用地方方言来朗读。只不过现在是法定推广普通话,我们可以加一个《平水韵》的平仄与今天普通话发音不符的多音注音,这样做又有什么错?
所以,讨论《切韵》源自何音系,以何种方言为基础音,可以作为学术研讨,但是与《平水韵》实现用今声来朗读关系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