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1|回复: 4

[其他] 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方为大雅

[复制链接]

15

主题

54

帖子

2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56
金钱
103
发表于 2017-2-23 18: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方为大雅
       注意到银河系诗联总裁先生的“通俗未必皆好诗,雅俗共赏乃正道”及其跟帖,也想说两句。窃以为,雅俗共赏的确应该成为真正有志于为诗的朋友永恒的追求,格那丁先生、青灯客先生等人对于雅俗的理解未免失于肤浅,严重跑偏了。
       笔者手头没有纸质词典,按百度词典的解释,雅俗共赏属褒义词,基本释义为: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可见此处之俗仅指通俗,绝非庸俗。当然,若文字功力不逮,则通俗难免流于庸俗,比如这首所谓竹枝词:

独对菱花点绛唇,肉松皮皱不胜春。
手捧乳房思往事:当时爱煞几多人?

       大家知道,旧雨古时可以指代朋友,但时人早就不这样用了。一些朋友或许为了显示自己才学丰富抑或知识渊博,仍然热衷于将旧雨之类早已不合时宜的字词入诗,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以让一般民众读不懂为能事,以为这样便可以附庸风雅,孰不知恰恰反映了自己诗心淡漠、词汇贫乏、语言干瘪,功力不逮,反而弄巧成拙。
       须知,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之类卖弄式附庸风雅绝非真雅,更非大雅。凡此种种,往往是功力不逮的必然表现,作者可能读了不少书,但是并未完成从厚到薄的读书过程,更是远未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时下业内普遍存在的以才学为诗现象,便是一种典型的似雅而俗,俗不可耐。
       那么,究竟何如方可谓之真雅甚或大雅呢?真雅其实有多种,大家自可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笔者认为,不离通俗之雅方为真雅,真理与谬误之间其实也只有一步之遥。至于大雅,就为诗而言,则只有一种,那就是: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方为大雅。一如李太白的《静夜思》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窗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37

主题

333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8
贡献
3952
金钱
5329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7-2-23 19: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地读完了,受益良多。敬佩先生的直言!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65

主题

5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830
贡献
56817
金钱
64162

功勋诗友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3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花读后受益匪浅。收藏了
歌德大诗人认为,艺术的生命不是去描述事物的普遍性,而是去着力描述事物的个别性。
通过人的主观与物象的客观的有机完美的结合,通过诗人的善于发现的慧眼与善于表达的笔功,令文字产生震撼人心与社会的艺术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4

帖子

2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56
金钱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7-2-23 21:44
你这人太假,尽装!估计你就没读懂这诗。这诗在说什么?懂吗?
天生圣物亦推排,吟者端然是怪胎!当日鲸呿 ...

念尔皮毛辨未明,几回不忍道曾经。
伤疤渐好疼安在,目瞪口呆格那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2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