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4|回复: 11

七律 回应大棚说

[复制链接]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9
贡献
2194
金钱
2975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7-10-15 22: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笑 于 2017-10-15 22:12 编辑

七律 回应大棚说
兀谁急响扰清眠,便有垢氛熏鼻前。
戾气憋肠行短韵,阴风恨水挤残篇。
徒羡松能传雅意,怎知竹可寄高弦。
赠君一副灵丹药,延喘发飙成秽仙。

秋莺,古人有写过,今人也有写过(详见《我读》)。有人恶搞,蓄意攻讦,以【诗无敌缠斗活动】所作回应之。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9
贡献
2194
金钱
2975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22: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派上用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16 01: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喻宣仲鹫峰寺听秋莺
作者:林古度 朝代:清 体裁:七绝 
【诗词】:
物候推移伤客魂,啼莺何意恋山村。 不因落叶林间满,犹道啼春在寺门!

和西仲秋日闻莺诗
作者:仇远 朝代:宋 
【诗词】:
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 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 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 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

秋半闻莺
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 
【诗词】:
木叶青黄几栗留,尽情啼破两山幽。 怕人冷落生秋思,故作春声为遣愁。

秋莺诗
作者:李廌 朝代:宋 
【诗词】:
秋日生春意,林间闻晓莺。 奈何时序晚,不及候虫鸣。 摇落无多感,芳菲会满城。 好音宜自默,反舌可无声。


黄莺二首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诗词】:
西邻少年今出游,东家女儿未识羞。 门前乌臼叶已暗,日暮问谁墙上头。

止水道中闻莺
作者:释宝昙 朝代:宋 
【诗词】:
人间七月炎云升,碧树黄鹂亦可人。 哑咤一声行道外,不知身在故园春。

秋莺
作者:释云岫 朝代:宋 
【诗词】:
红叶如花晓日晞,隔林深处叫黄鹂。 听来浑似春风语,啼向西风不是时。

七月十一日晓闻莺有感
作者:舒岳祥 朝代:宋 
【诗词】:
秋晓秋莺鸣绿树,我自徘徊不能去。 年年鸣值晚春时,晓窗共听人何处。 莺莺少驻听我吟,我吟未成泪双注。 来年啼上茧头山,为说老人题此句。


点评

感谢先生的提供,针叶林仍然会视而不见,百般辩说,继续弄他的“大棚”,就让他那么混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0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16 02: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道宫闻莺
作者:王洋 朝代:宋 
【诗词】:
密林啭圆吭,流韵入清杳。 当时太晚计,花前来不中。 致使惜春人,问声恨先老。 正缘幽谷春,朋友在久要。 争春快先鸣,地乃失友道。 日坞集芳栏,名园唱清晓。 得路共迁腾,此事不草划。 即今秋色高,金衣尚鲜好。 歌舞兴未阑,秋空乐晴昊。

秋莺歌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 
【诗词】: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 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 饥鸶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

七月晦日闻莺
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 
【诗词】:
忆得东风泛蕙兰,晓窗红树听绵蛮。 如何却到深秋节,尽日犹啼修竹间。

晚莺二首
作者:张耒 朝代:宋 
【诗词】:
庭树知秋雕晚枝,春莺一去几时归。 晚来何事枝头见,哑鸦数声还复飞。

晚莺二首
作者:张耒 朝代:宋 
【诗词】:
青竹万叶一霜摧,何事流莺去复回。 啼鵊已摧芳草歇,春风安肯为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9
贡献
2194
金钱
2975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6: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0-16 01:50
同喻宣仲鹫峰寺听秋莺
作者:林古度 朝代:清 体裁:七绝 
【诗词】:

感谢先生的提供,针叶林仍然会视而不见,百般辩说,继续弄他的“大棚”,就让他那么混吧!

点评

我不想、不愿参与理论版的内部纷争,仅摘录有关秋莺的古诗以供参考,如此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10-16 10: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一笑 发表于 2017-10-16 06:50
感谢先生的提供,针叶林仍然会视而不见,百般辩说,继续弄他的“大棚”,就让他那么混吧! ...

我不想、不愿参与理论版的内部纷争,仅摘录有关秋莺的古诗以供参考,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7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18 06: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18 08:09 编辑

“原创单纯诗词贴,移动到诗词版。我代劳一下。”------你这是有选择的打击报复  滥权移贴的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9
贡献
2194
金钱
2975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09: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莺   /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1.与杜甫的“自在娇莺恰恰啼”和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相比,这首诗中的“莺”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最后一句,对全诗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7-10-18 0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9
贡献
2194
金钱
2975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7-10-18 09:22
先回答第1 题:杜、白,写的是“黄莺漫唱湖边树”,李煜秋莺,只林深处“一声声”耳。 ...

-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9
贡献
2194
金钱
2975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0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7-10-18 09:31
鸟不死终要啼,无非是春季发情时发浪,叫得勤一些。针叶林是有限公司出品,废论甚多,不足为凭,不必再开新 ...

是的,恰好讲到诗词鉴赏,给学生讲的,期中复习备考,就发上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714

帖子

8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69
贡献
2194
金钱
2975

中坚诗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09: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笑 于 2017-10-18 09:40 编辑

【答案】
1.解析:此题考查诗歌中的形象,这首诗中的莺是“秋莺”,它“独游”幽林,“老舌百般”“栖迟背世”“悲鲁”“凄冷”,抓住这些关键词,与杜诗、白诗中的“自在”莺和“早莺”对比即可。
答案:杜诗和白诗中的莺都是春莺,是活泼、欢乐、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而此诗中的黄莺则是秋莺,所以它生不逢时,孤独,哀伤。它不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依然穿过幽深的林子独自漫游。它尽力的鸣叫,声音婉转动听,消散在山林之中。它深黄的身影被淹没在苍茫迷离的秋色中。(意思对即可)

2.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结构的理解。最后这句话,写秋莺生活的环境,也是诗人劝秋莺归去的理由,又是一个写景的语句,综合起来看,这句话以景结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让人感到秋莺的悲凉处境而产生同情之情。
答案:诗的最后一句“露华凄冷蓼花愁”,描写了秋莺现处的环境将要变得不好的景象,用来作上句劝说秋莺归去的理由之一。以景议事,暗点主旨。以拟想景象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增添了诗的含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6 0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