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路寻我 于 2017-12-24 22:44 编辑
杨歧山赋
今者湘赣之交,古来吴楚之地。栗水扬波,歧山吐翠。佛儒道于集,水洞石以帜。景色迁迷,人文荟萃。故而聆禅宗之教化,悟以菩提;赏自然之风光,见而心醉也。 观乎山巅险纵,笔架亘横。三峰而耸,拱卫两生。雄狮首仰,珠滚球迎。万仞峰崎于陡峭,龙峰盘旋而狞狰。叠翠层峦,木蔚于深秀;烟峰岭浪,势蜿而嶒嵘。见乎声色;赖以泉莹。谁使二十四景,并竞并争。莫不溪涧蜿蜒兮,云雾回旋;峣岩突兀兮,落日鸦鸣。果得流光自远,相晖相迎。可谓丰姿一县,四市殊惊。 于是入深林,攀徒峭。循涧谿,过危峤。但见季节明明,好音嘹嘹。灵泉怪石,造微入妙。山顶泉碧兮猫眼之绿,子午泉涌兮守时而到。金瓶晒果,神话以传说;猴子扒石,逼真于灵俏。乃至猪嘴巴,何仙庙。仙翁对弈虽未见,棋盘留人解玄窍(1)。来则千丘田,数数数;去而方竹弯,钓钓钓。况复杨岐石窟而揣侔,铁笼关虎何锁镣。岂止闻趣闻奇,甚以见欢见笑耳。 至若朱甍连于碧瓦,宝殿飘以梵音。寺古禅远,经颂佛临。追寻唐塔两尊(2),鬼斧神工之妙;唐碑两块(3),匣里龙虎之吟。难求难得,可叹可钦。更觅唐柏参云(4),千年见证于浩劫;云阁之墓(5),一凤朝阳以悬琴。为问歧路彷徨何以歧,拱开天界;行禅演法于奉祀,盛事炫金。犹是普通不普通(6),随心亦同心也。 得于圣境和恒,智心逸状。遂滋古圣流风,先贤习尚。夙儒名士,得天独厚而开盈尺,英烈宗臣,与日同辉则呈耀亮。芾生乃天资聪慧(7),徭证博闻;金门亦善对能言(8),探花秀旷。爆竹祖师(9),后人永向。逮于烈士名名,将军亢亢(10)。中科院巾帼之英雄,声乐家故乡之名望(11)。莫不风水迭起,聚人文荟萃于上上者也。
嘻吁!放眼杨歧山下,解读边界之万象,挺立变化于践行。特色城镇,信而有征。于是觅真知,听民声。集民智,争双赢。花炮之乡,强强联盟。看锦帆迴于湘江渌水;车旅达以楚汉名城 。杨歧逢盛世,志士仁人而展恢宏也。(赋依平水韵)
注释:(1)金瓶晒果、猴子扒石、山顶泉、子午泉、猪嘴巴,何 (2)唐塔:位于普通寺的右侧,高2.35米,呈八角形,由花岗岩石垒成,塔身浮雕古朴雄浑,具有古代建筑风格。(3)唐碑:分别镶嵌在杨岐寺前殿正门左右墙上。一块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为杨岐寺乘广禅师撰写的碑文,由刘禹锡篆刻,建于唐元和二年。另一块是《甄叔禅师塔铭》,建于公元832年唐大和元年,沙门至闲撰文,僧元幽书写。(4)唐柏(又名倒栽柏),在杨岐寺大雄宝殿后山,是唐元和时甄叔禅师亲手植的一株柏树。(5)即文廷式墓。(6)杨歧寺又名普通寺。 (7)李有棠,字芾生,(1873—1905),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人。 (8)刘凤诰,(1760—1830),号金门,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 (9)上栗是爆竹祖师李畋的故乡。 (10)上将罗桂华、黎新民等均系萍乡上栗人。 (11)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声乐家喻宜萱均系萍乡上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