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12-25 11:04 编辑
讀古風轉韻定律 一文,感賦獨韻「詩」2017.12.25 網上看人談古風 ,獨腳也可成詩韻。 我今學做四轉句,歡迎大家來砸磚。 這詩學問可大哩,古風詩當然不講平仄,諸君不必在此動腦筋。 只因網上有人以李白蜀道難發表【 古風轉韻定律 】 ,指出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平聯轉平聯,平聯起腳「定」為仄,不入韻) 有疑者言: 錯! 定、暝,仄韻韻腳。 论诗者答曰 : 但此處讀平聲也不算出律,而且今天的人早已把「暝」統一讀平聲了。 比如「斜」,今天的人都讀xie,不會再讀xia了。 同樣,「情思」的「思」,今天的人也統一讀平聲了,不會再讀仄聲了。 時代發展了,不能抱殘守缺,要順應時代進步才好。 雨梦复 论诗者 : 古人古詩,用今韻解說,未免滑稽。 若引用一首押入聲韻的詩,用今韻來解讀,韻押得豈不一塌糊塗? 有錯改了就行,卻反責人不與時俱進,亦笑話也。 论诗者云 「暝」在古韻裡也是可以讀平聲的(屬於【九青】韻部),哪裡用今韻解說了? 那位詩友說「暝」在此處一定要仄讀,未免太武斷了,因為「暝」在古韻裡也是可以平讀的,而且此處平讀也不出律,為何就一定不能平讀? 雨梦复 论诗者 : 暝平仄兩讀不錯,但若讀平聲,此兩句為不韻詩了。 李白是如此低劣詩人? 论诗者云 暝讀平聲,在此處屬於古風詩的轉韻(平韻轉平韻),哪裡就成不韻詩了? 請不要混淆律詩和古風詩的用韻方式。 雨梦复 论诗者 : 暝讀平聲,則為轉韻,但它又和哪句押韻呢? 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說幾遍也轉不過彎 质疑者二云 轉韻當然可,但能只是孤獨一個韻嗎,那叫沒有韻。 暝做平聲孤零零的不成韻 有旁观者云 先生宜從善如流,強辯無益。 论诗者反驳质疑者二云 古風裡不允許孤獨一聯韻? 那麼老朽不妨反問你一句,「暝」讀仄聲後難道就不是孤獨一聯韻了? 說話最好不要自相矛盾好不好? 论诗者复旁观者云 其實此處「暝」平仄兩讀都不出律,意思也差不多,不存在一定要仄讀的問題。 做學問就要不怕壓力,要敢於堅持真理,不能人云亦云。 旁观者二云 暝:聯繫到前後句子的結構,用韻規律,是仄聲才合理,二句一組。 如是平聲,在此詩裡是確是孤零零的一組結構。 論詩者複旁觀者雲 古風裡不允許孤獨一聯韻? 那麼老朽不妨反問你一句,「暝」讀仄聲後難道就不是孤獨一聯韻了? 質疑者二雲 對,古風裡不允許單獨一個韻,那不叫韻,那是失韻,是詩病。 這是最起碼的常識。 論詩者針對質疑一一反駁 ,也就不再引了。 感此【古風轉韻定律】,依其說,亦作古風四句,一笑 論詩者既然認為獨韻也是轉韻 ,不知可認同我的四轉韻詩也。 網上看人談古風 ,風,獨韻句 -- 平韻 獨腳也可成詩韻。 韻,獨韻句--平轉仄韻 我今學做四轉句,句,獨韻句 -- 仄轉仄韻 歡迎大家來砸磚。 磚,獨韻句--仄轉平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