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5|回复: 25

从买卖的反训看古代的实物交易 刚刚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8-1-4 2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8-1-4 21:27 编辑

买卖的反训看古代的实物交易 刚刚
      现代概念越来越趋向于准确明了。比如买和卖,出钱方为买,出物方为卖。你不能说出钱方为卖,出物方为买。如果双方都是物,那不叫买卖,叫换。比如水泥厂用一吨水泥换来一吨木材,你就不能说水泥厂用一吨水泥买一吨木材。
   但你读古文,买卖却常常分不清呢。
   先看看我搜罗的古代表示买卖的字词。
(1).买
    刚才说了是掌握钱的这一方,通过钱交换物。古代未必。徐灏指出,《书》《传》买卖二字往往互用。如《周官•贾师》:“犯国用之卖儥。”郑注“故书卖为买。”这是卖字做买字解。《萍氏》:“几酒。”郑注“苛察沽买过多。”《释文》:“买,一本作卖。”此买又解作卖。字典注释:买:1.以钱易物。出物曰卖,入物曰买。买进,市物也。莫蟹切,上声。2.卖出,今作卖字。出物也,莫懈切,去声。或做通假字解,通“卖”。
1.莫蟹切,上声。市物也。买进。
2.莫懈切,去声。出物也。卖出。今作卖字。使之买则己为卖。徐灏指出:书传买卖二字往往互用。

(2).卖  
1.卖出
    《水浒传》第三回:郑大官人便是此间状元桥下~肉的郑屠,绰号镇关西。
2.买进。
    《水浒传》第三回:官人要甚东西,分付~来。
    《通鉴•晋纪十》杨难敌遣养子贩易于梁州,私~良人子一人。

(3)、市
1.
    《战国策•齐策》窃以为君~义
    《木兰诗》愿为~鞍马,从此替爷征。
2.
   《国语•越语》又身与之~
    刘基《卖柑者言》若所~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在《武林旧事•乾淳奉亲》中“太上宣索~食,如李婆婆杂菜羹”,~食是卖食物。在《经鉏堂杂志》中,“善处贫者,节食以完衣,不善处贫者,典衣而~食”, ~食是买食物。

(4)、市食
1.买食物
   《经鉏堂杂誌》善处贫者,节食以完衣,不善处贫者,典衣而~~。
2.卖食物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太上宣索~~,如李婆婆杂菜羹 ,贺四酪面脏。

(5)、贾
1.买、购买。《说文》“市也。”按,市有买卖二义,所以贾也有买卖二义。
   《左传•成公二年》欲勇者~其馀勇。
   《左传•桓公十年》若之何其以~害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岁~马。
2.卖、出卖。
   《周书•命训》极赏则民~其上。
   《诗•谷风》既阻我德,~用不售。
   《周礼•地官•司市》以商~阜货而行市。    注:商居卖物曰~。
   《隋书·宇文庆传》“卿之余勇可以贾人也。)

(6)、儥   余六切
1.买。《玉篇》《集韵》~,买。
2.卖。《说文》:“卖也。”《周礼》作~字。

(7)、售   
1.买、 买进来
   《聊斋•促织》(少年)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者。
    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问其主,曰:“唐氏之弃也,贷而不~。”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之。   前一~,卖也;后一~,买也。
2.卖、
卖出去
    刘基《卖柑者言》吾~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
    《韩非子·外储说》此酒所以酸而不者。

(8)、酤
1.买,买酒
    《诗•小雅•伐木》无酒~我
2.卖,卖酒
    《史记•高祖纪》高祖每~留饮,酒雠数倍。
    《淮南子•汜论》出于屠~之肆。

(9)、沽
1.买,购买,买酒
    《论语•乡党》~酒市脯。
    《墨子•~酒公孟》当为子~酒。
    《韩非子·外储说》或令孺子怀钱挈壶而往~。
2.卖,出卖,卖酒
    《论语•子罕》求善价而~诸?    指卖玉
    陆龟梦《酒垆》当垆自~。
    在《论语•乡党》中“~酒市脯”的~和市都是买。而在(汉)桓宽《盐铁论》中“古者,不粥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酒市脯鱼盐而已”,“~酒市脯”的~和市都是卖。

(10)、沽酒
1.由市中买来酒。
    《论语•乡党》~~、市脯,不食。
2.卖酒。
    (汉)桓宽《盐铁论》古者,不粥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市脯鱼盐而已。

(11)、贩
    《说文》:“买贱卖贵者。”
1.买
    《史记•吕不韦列传》往来~贱卖贵,家累千金。
2.卖
    《尹文子•山雉》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之乎?”

(12)、易
1.买
    《郁离子》贵人过而见之,~之以百金。
2.卖
    《商君书•错法》夫离朱见秋豪百步之外,而不能以目~人。

(13)、货
1.买、买进、收买。
    《宋史•食货志》请自今~,岁约毋过二百万缗。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昔先皇颁僧保所~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
2.卖出
    《晋史•王戎传》家有好李,常出~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他郡,家既就殷。

(14)、鬻
1.买
    《列子》置于市,贾十倍,人争~之。
    《太平广记•逸史•李君》李君悲喜。及旦,遂载镪而去。~宅安居,遂为富室。
2.卖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盾与矛者。
    杜甫《岁晏行》况闻处处~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15)贸
1.买。《尔雅》:“买也。”
    《诗•氓》抱布~丝。
2.卖。《尔雅》:“~、贾,市也。”《说文》:“易财也。”

(16)[米翟]
1.进谷为糴。糴糶
2.出谷为糶。
    与买卖同意,都为[米翟]声,糴糶皆为售谷,因声歧为二义而写成二字。

(17)资
1.《说文》:“货也。”段注:“~者积也。”就是先买进来做好准备,到时再卖出去。所以~含买卖义。
2.贩卖。
    《庄子•逍遥游》宋人~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章甫,一种礼帽。)

    这十七个字词无一不是兼买卖二义,奇怪,这是什么原因?
    这应该从古代交易的源头找。钱和物的关系是先有物后才有钱。最开始的市场交易是实物性的,比如拿奴隶去换牛马,拿食物换工具。《诗•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就是明证。那个氓抱着布去干什么?去贸丝。如果是用钱去贸丝,就用不着抱布了。所以这是用布去换丝的。既然是换,谁是买主谁是卖主,就说不清了,只能说双方既是买主又是卖主,要进行具体化分析才能分清,抱布者要对方的丝,应属买,所以训买。但他的布被对方拿去,这便是卖了。那个抱丝的,把丝给了抱布的当然是卖了,可他收下了对方的布,那就是买下了对方的东西了。所以这个贸字就既是买又是卖了。再看市字,市本是买卖双方交易的场所,既然是实物交换,所以市引申为动词后也兼买卖双重意义。于是买干肉的叫市脯,卖干肉的也叫市脯,买酒的叫沽酒,卖酒的也叫沽酒。即使出现了以钱易物,民间的以物易物也仍然是主要的交易手段,拿几个鸡蛋去换酒,换盐,在乡村是常见的事。即使到现代当代这种遗风也没断根,实物交易还是常见的交易手段。只是我们现在用语规范化,买卖换三字分工明确,古代的换混在买卖之中,于是使买卖类的词语变成了施受同辞,到底是买呢还是卖呢,就得通过分析主语和宾语以及上下句来决定。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4 22:4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1-4 23:07 编辑

水浒传第三回的那段,吩咐卖来,并非是买入的意思,还是卖出。这是店小二说的话,他是卖家。晋书的那段,如果没有其他资料佐证,从文字并看不出那个养子到底是买入还是卖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4 23:0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1-4 23:09 编辑

市,应该是交易的意思,自然包括了买卖两种含义。贾也是同一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08: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8-1-5 08:27 编辑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1-4 22:47
水浒传第三回的那段,吩咐卖来,并非是买入的意思,还是卖出。这是店小二说的话,他是卖家。晋书的那段,如 ...

1.卖出
    《水浒传》第三回:郑大官人便是此间状元桥下~肉的郑屠,绰号镇关西。
2.买进。
    《水浒传》第三回:官人要甚东西,分付~来。---------主语是官人,这是替官人说。压缩与调整句子是“官人~东西”


《通鉴•晋纪十》杨难敌遣养子贩易于梁州,私~良人子一人。------这句更易理解,压缩句子“养子私~良人子一人”他哪里有良家子弟出卖,应该是买进良家子弟。然后你可利用搜索查下句“张光鞭杀之。”也就是说禁止人口买卖,因此张光鞭杀了杨难敌的养子,于是引起了一场战争
    此两句因为人们习惯了买卖的区别,便自然而然的当出卖解释,结果正好解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5 12:0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1-5 12:11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8-1-5 08:16
1.卖出
    《水浒传》第三回:郑大官人便是此间状元桥下~肉的郑屠,绰号镇关西。
2.买进。


最初,被称为“氐王”的氐部落酋长杨茂搜的儿子杨难敌,教他的养子到梁州(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东北部)做生意,曾私自卖一个良家女儿,梁州(州政府设南郑〔陕西省汉中市〕)州长张光把养子用皮鞭抽死。《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

西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杨茂搜之子杨难敌带着自己的养子来到梁州,偷偷地做着贩卖人口的交易。
有一次他的养子误抓了一个自由民,并把他当作奴隶专卖给了另一个人。正巧被巡城的刺史大人张光发现,于是将他捉住,活活地鞭杀在集市上。《五胡乱华史海钩沉》作者:正史

虽然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但就现在法律实践来说,收购贼赃,或者说购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罚一般不会过于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5 13: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1-5 12:07
最初,被称为“氐王”的氐部落酋长杨茂搜的儿子杨难敌,教他的养子到梁州(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东北部)做 ...

你所抄录的正好是传统错误,所以特意列例。当然我选的这个例子也是抄来的,我只是把散珠子穿成串而已。
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存在两说。这样就避免了纠缠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5 13: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我胡说就可以,我只建议你去学习却是违规帖子而删了,可见你的心胸。既然如此,我不欢迎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1-5 16: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刚先生的“买卖同字“的观点绝对正确,古代以货易货,谁是买、谁是卖,能分清吗?到现代,通货(钱)代替实物后,才将拿出通货的一方为买,出售实物的一方为卖。
难得的是,引经据典,说出“买卖”在古代实际应用例子,就不是一般功夫,能简单藐视吗?
“市”则专指交易。
“市”字的金文由三字组成:上部为止(之,脚趾),中间为“冂”(国界),下部为“老字之省”(只留下“老”字的一根拐杖),全字象老人走出边界之形,用以表意“交换”。想来,古代的商务(方国与方国间的交易)都是由老人代办的吧?
这又是老童子的“标新立异”之说,权威文字学家没有这样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6 09: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俞平伯讲古诗,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
俞说:“知就是不知。”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俞先生,你这样讲有根据吗?”
俞说:“古书这种反训不少。”接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六七种。
提问的同学说:“对。“
俞说:”坐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6 12: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是训诂学的黄金时代,成就之大,远胜前朝。王念孙《广雅疏证》云:“敛为欲,而又为与;乞、丐为求,而又为与;贷为借,而又为与;禀为受,而又为与:义有相反而实相因者,皆此类也。”又云:“凡一字两训而反复旁通者,若乱之为治,故之为今,扰为为安,臭之为香,可不悉数。”(《尔雅疏证》卷三下)他明确提出反训是“一字两训,反复旁痛”,“义相反而实相因”;他肯定反训在古代汉语中是普遍存在,“不可悉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6 13: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1-4 23:05
市,应该是交易的意思,自然包括了买卖两种含义。贾也是同一道理。

你的帖子能就事论事,很客观。我喜欢与你这样的人讨论。其实对错都没关系,乐趣在于论辩的过程,从中学到知识,又学到方法。
比如那个养子到底是买还是卖,对错都属于理解问题,但从中我们就突然激灵了一下,原来卖还有买这种解法,以前我就不知道呀,这就是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6 13: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帖子中“赊”的富余和赊欠就是反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6 15:2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如下
初,氐王杨茂搜之子难敌,遣养子贩易于梁州,私 卖良人子一人,张光鞭杀之。难敌怨曰 :“使君初来, 大荒之后,兵民之命仰我氐活,氐有小罪,不能贳也?”

从这里看不出到底是买还是卖。但能看出杨难敌不是个乖孩子。当时社会还是比较混乱,边疆部落首领掳掠人口做奴隶生意在自身看来更是天经地义并不稀奇,买入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而作为官方代表的张光,肯定是不能够允许放任类似情况发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6 23:1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6 13:07
你的帖子能就事论事,很客观。我喜欢与你这样的人讨论。其实对错都没关系,乐趣在于论辩的过程,从中学到 ...

我并不反对说卖字可以有买的意思,但需要有更多证据,因为毕竟是与常规使用不同。就目前提供的两个证据来看,感觉理由还不十分充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2
贡献
14006
金钱
17088
发表于 2018-1-7 00:1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我不持立场,但有问:作为历个朝代都受压制的商人,朝廷是怎样界定他们是从“商"的?      就从晋代讲吧,据讲晋朝的商人要头上写上自个儿的姓名、所出货物,脚上要穿上一黑一白的鞋子以示其为“商人”。如果这是史实
,该是“买″起作用呢还是“卖″在起作用?            问好刚刚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7 07: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1-7 00:15
路过,我不持立场,但有问:作为历个朝代都受压制的商人,朝廷是怎样界定他们是从“商"的?      就从晋代 ...

作为商人他既要买也要卖,买卖当中,以做买卖为生,以卖求得差价的为商人,还有附加的如商铺、摊子、雇佣的帮手等。-----卖起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7 09: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1-6 23:14
我并不反对说卖字可以有买的意思,但需要有更多证据,因为毕竟是与常规使用不同。就目前提供的两个证据来 ...

你说的也有道理,有更好证据当然好,可没有。不像前一句,可以缩句得出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79
贡献
22228
金钱
291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7 09: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1-6 23:14
我并不反对说卖字可以有买的意思,但需要有更多证据,因为毕竟是与常规使用不同。就目前提供的两个证据来 ...

你说的也有道理,有更好证据当然好,可没有。不像前一句,可以缩句得出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7 09:35: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1-7 09:38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1-7 09:17
你说的也有道理,有更好证据当然好,可没有。不像前一句,可以缩句得出答案 ...


官人要甚东西,分付~来。---------主语是官人,这是替官人说。压缩与调整句子是“官人~东西”

这里如果不用缩写,而是改用现代人口吻,似乎应该是这样:老板想要点什么的,说一声,我卖给你。

这里感觉不大可能是变成买给你。

关键的问题,是小二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是店家还是中介跑腿。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52
贡献
14006
金钱
17088
发表于 2018-1-7 23:5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7 07:12
作为商人他既要买也要卖,买卖当中,以做买卖为生,以卖求得差价的为商人,还有附加的如商铺、摊子、雇佣 ...

谢刚刚老师答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8 10:3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1-8 10:41 编辑

除了买卖这两个字以外,其他的字,基本上都是可以认可作为交易的意思,并不严格承载识别功能。或者说,这个责任应该是由具体的买卖两个字来承担了。那么或许在创字之初时候还没有那么严谨,但随着几千年的实际使用分工,到了宋代明代,还这么模糊的话,是没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