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5|回复: 6

遂夫论苏轼破律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23 11:2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遂夫,原名邓遂富,八校甲戌本,四修庚辰本,卖书虫囊空如洗。蜀人也,喜格律,尝为同乡苏东坡之破律辩护,为其师周汝昌袭取,其辞曰:

周汝昌说:“东坡不拘拘于格律。只要词佳,可以打破格律。此诚笑谈。认为,这是错误断句造成的误解,实际上应当是——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
此与词谱完全吻合。
他指出:“当年”,谓“年力正富”,“正当年”,非“昔年”义。
“了”,全然,“了雄姿英发”,犹言“全然一派雄姿英发之气度”。
“了”字此种正面用法,六朝唐宋之后,至明人尚偶一见之,后唯反面句如“了无意味”,“了无可辨”之类用之,正面句用法遂不为人知。
试思“初嫁”,谓容光焕发时也,“初嫁了”是何语?只一寻思,便知东坡绝无可能如此“打破格律”造句也。”
周汝昌还指出:有人误把“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断句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也把这说成:“东坡不拘拘于格律”,“只要词佳,可以打破格律”,
    周汝昌认为:这是错误断句造成的误解,实际上应当是——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
此与词谱完全吻合。
“试思诗词节奏,自有句读停顿,戏剧曲艺,莫不皆然,岂可任意将下句之字(例如‘了’,‘我’)“唱入”上句(小乔初嫁了。多情应笑我);将上句之字“歌归”下句之事?《词学新探》序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1:4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为周汝昌原文,今微信上邓先生全揽归己有,对话如下:

北山问:“周老这么断句行吗?”
邓:“当然可以。周老何时作的此文,我不知道。实际上,“了雄姿英发”的断句法等,是我38年前发表在《自贡师专学报》上的《也谈〈故国神游〉》一文中首倡的。当时即曾告知周老。”

北山:“……”

邓:“这都是我那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有刊为证,绝非妄言。”,“可能我的观点略有异。我论证把“了”、“我”断到下句,才是此词的正格,而非“不拘”。后人错谱,”

点评

不懂装懂,只能闹笑话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3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3 11: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3 11:46
此文为周汝昌原文,今微信上邓先生全揽归己有,对话如下:

北山问:“周老这么断句行吗?”

又一體 雙調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 蘇軾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仄平平仄句仄平仄讀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讀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平仄韻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處 檣艣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 多情應笑我 
  平仄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讀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仄句
早生華髮 人間如寄 一尊還酹江月 
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平仄韻

此詞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後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後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與前詞異。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詞作譜。 《容齋隨筆》載此詞云:“大江東去,浪聲沈、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孫吳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處、檣艣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是、笑我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詞綜》云:“他本‘浪聲沈’作‘浪淘盡’,與調未協。‘孫吳’作‘周郎’,犯下‘公瑾’。‘崩雲’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應是、笑我生華髮’作‘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益非。而‘小喬初嫁’宜絕句,以‘了’字屬下句乃合。” 按《容齋》洪邁,南渡詞家,去蘇軾不遠,又本黃魯直手書,必非訛託。《詞綜》所論,最為諦當,但此詞傳誦已久,採之以備一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3 12: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3 11:46
此文为周汝昌原文,今微信上邓先生全揽归己有,对话如下:

北山问:“周老这么断句行吗?”

不懂装懂,只能闹笑话吧。

点评

邓先生的补充: 刚才在车上,那条回复尚未写完,便见手机提示无电了,将于30秒后关机。遂赶紧发出前半。现将其补足: 可能我的观点(与周先生)仍略异。我的论证是:把“了”、“我”断到下句(成上四下五),方为此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3 1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3:5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8-1-23 12:42
不懂装懂,只能闹笑话吧。

邓先生的补充:

刚才在车上,那条回复尚未写完,便见手机提示无电了,将于30秒后关机。遂赶紧发出前半。现将其补足:
可能我的观点(与周先生)仍略异。我的论证是:把“了”、“我”断到下句(成上四下五),方为此词正格,而非“不拘”。后人错谱,乃因误断坡词(成上五下四)而沿袭所致。在坡公之前或同时的大家所填此调,俱非误断之句式可证。是以误断坡词而致错谱,责任不在东坡本人,而在后之误断者。对此,我文中还例举了同时代仿作(或曰和作)坡词的一首著名《念奴娇》,从其语词及格式亦不曾误断作为旁证。

点评

从邓先生给人改诗,便可看出:也是个无知当有趣的主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3 1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3 13: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3 13:53
邓先生的补充:

刚才在车上,那条回复尚未写完,便见手机提示无电了,将于30秒后关机。遂赶紧发出前半。 ...

从邓先生给人改诗,便可看出:也是个无知当有趣的主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6:0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聊得甚欢的红迷驿站众群友!我打个岔——补发一条刚才我和@北山微聊时,被我误删现又补写的内容。我见你们兴致正浓,等了许久,迟迟不好意思发,但又怕再次误删。还是冒昧打扰一下吧!

@北山 ,我当年写的那篇文章,何以题为《也谈“故国神游”》呢?因该文还有个副题“——与王达津先生商榷”。而王先生(天津南开老教授)当时在《光明日报》发了篇文章就题为《谈“故国神游”》。我的文章也是初寄《光明日报》,见月余尚未刊出,便无奈同意了《自贡师专》创刊号的约稿首发。旋即参加1983年在南京举行的纪念曹雪芹逝世220周年红学研讨会,与周汝昌先生久别重逢。会间在周先生卧室倾谈时,我向他叙及参会发言稿《“绛洞花王”小考》的主要论点(即见于甲戌、庚辰的“绛洞花王”才是曹的原文,目前通行本所据之他本异文“绛洞花主”应属后人妄改)。同时还叙及我论述东坡词断句之讹的主要论点。周老对此两项均大表赞赏,誉为“重大发现”云云。周老当即在我的笔记本上题词曰:“红坛来哲知多少,君是其间佼佼人。遂夫同志精进不息!周汝昌”——呜呼!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如在目前……屈指已三十五年矣![流泪][流泪][流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